?

“當涂螃蟹”即將正式亮相,“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中國生態養蟹第一縣”轉型升級

2023-02-21 01:23當代水產楊帆微信公眾號tsfish
當代水產 2023年1期
關鍵詞:當涂當涂縣養蟹

■當代水產 楊帆 文/圖[微信公眾號:tsfish]

眾所周知,安徽省當涂縣地處長江下游水網地區,水面資源非常豐富,河蟹養殖面積達26萬畝,享有“中國生態養蟹第一縣”的美譽,其大力推行的“種草、投螺、稀放、配養”的河蟹生態養殖模式,被業界稱之為“當涂模式”,從2000年初期便一直沿用至今。

而當涂小龍蝦同樣大打“生態牌”,推廣“繁養分開、密稀控制、輪捕上市、綜合種養”的生態養蝦模式,推動小龍蝦產業向高端市場延伸。2022年,當涂縣“稻蝦連作”面積達到10萬畝,預計小龍蝦產量1萬余t,稻蝦綜合產值約4.6億元。

那么,面對去年的極端高溫天氣,以及相對低迷的蟹價行情,當涂超36萬畝的蝦蟹養殖規模,養殖現狀如何?2023年又將面臨怎樣的新形勢和新挑戰呢?

20 余年堅守“當涂模式”,從“大養蟹”到“養精品蟹”

眾所周知,當涂河蟹養殖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在暴利的驅動下,當地農戶們掀起了“全民養蟹”的熱潮,基本上“有水就有蟹,有蟹就發財”。

然而,高密度、大規模的粗放式放養模式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長期的資源消耗讓當涂的生態系統瀕臨崩潰,水體嚴重污染和富營養化,在高溫季節水中浮游生物大量滋生,嚴重影響河蟹的健康和生長,規格和產量雙雙下滑,養殖效益大打折扣。

2000年之后,當涂縣政府與上海海洋大學組建專家團隊,共同推進“河蟹產業振興工程”,并制定了稻田養蟹、河溝養蟹、圍網養蟹的操作規程及幼蟹培育操作規程,同時確定了以“種草、投螺、稀放、配養”為指導方針的有助于修復生態環境的“當涂模式”。

歷經20多年歲月變遷,當涂縣從“大養蟹”過渡到“養大蟹”,再到現在的“養生態蟹”、“養精品蟹”,并且養殖技術不斷完善,養殖品種與養殖模式也開始多元化,從過去的專養河蟹延伸出蝦蟹混養、蟹鱖混養、沙塘鱧套養等。

通常情況下,養殖戶每年在11~12月或次年2~3月中旬投放蟹苗,最遲不超過4月初,每畝投放規格為60~80只/斤的蟹種800~1,200只,一般在9月中下旬陸續開捕,并能持續到11~12月份,平均畝產200斤左右,公母平均規格3兩以上,回捕率達70%以上。

據官方統計2021年當涂縣農業產值58億元,其中水產產值達到38億元。而河蟹作為其支柱產業,全縣河蟹養殖面積26萬畝,年產1.6萬t,年產值16億元。

2022 高溫減產15%,養殖高手畝利潤5,000元左右

2022年,對于河蟹養殖而言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氣候異常+疫情反復,導致全國河蟹養殖情況不理想,規格小、產量低、蟹價低、效益縮水等現象比比皆是,而當涂縣也不例外。

在開春投苗階段,上海疫情形勢嚴峻,部分養殖戶無法正常拿苗,投苗時間被迫推遲10~15d;到了養殖最關鍵的6~8月份,因高溫持續近3個月,蟹的生長、蛻殼以及成熟度均受到影響,最佳吃蟹季節要到重陽節,成熟期普遍推遲近1個月,且整體產量減少15%左右。

在養殖效益方面,雖然不少蟹塘傷亡率高于往年,且大規格蟹、精品蟹比例略有下降,但是不乏涌現出一批養殖高手,他們重視日常管理,憑借多年經驗積累,產量還是能穩定在150~200斤/畝,9月份上市價格同比去年提高10%~15%,預測畝利潤可達5,000元左右。

日前,小編在安徽市場調研中就拜訪了一位民間高手夏老板。他在當涂護河鎮養蟹16年,目前擁有40畝成蟹精養塘,多年來堅持采取生態養殖模式(當涂模式),密度僅放到800只/畝,追求蟹的高品質、大規格,年收益穩定在30萬~40萬元之間。

據他介紹,去年蟹的成熟時間稍晚一些,要到11月中旬才能上市,產量預測在180斤/畝左右,公蟹規格達5兩,母蟹3.5兩,夏季高溫基本不損蟹。

實際上,從投苗期開始,當涂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就一直在跟蹤養殖情況,特別是去年的極端高溫天氣,蟹塘極易出現爆發性的缺氧翻塘或發病情況,管理更要到位。

當涂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劉小達表示,他們會定期派遣技術人員下塘服務,或者“請進來”,邀請行業專家為養殖戶進行技術培訓,也會“走出去”,到江蘇養蟹集中區實地觀摩學習。

小龍蝦

然而,近年來,隨著塘租、飼料、凍魚、人工等養殖成本不斷攀升,綜合成本提高到5,500元/畝左右,河蟹養殖效益愈發微薄。與此同時,受全國疫情影響,河蟹銷路不暢,行情一直比較低迷,去年當涂河蟹養殖成功率有所下降。

據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張錢貴介紹,由于這些年天氣變化較快,且2021年中等規格蟹也值錢,去年大部分養殖戶都提高了投苗密度,由原來的800~1,000只/畝增加到1,200~1,400只/畝,但是高溫損蟹的比例達到15%左右,平均產量大概在130~160斤/畝,真正賺錢的人只有20%左右,保本的比例占到40%左右。

“2021年大部分人養蟹是賺錢的,整體養殖成功率超過70%,平均產量在180斤/畝左右,母蟹規格在3兩以上,而統貨價平均算下來不低于38元/斤?!睆堝X貴說道。

“當涂螃蟹”年底正式亮相,“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

面對預制菜等便捷化餐飲、電商化物流等消費形式轉型,如何打響“當涂螃蟹”的名氣,讓“當涂螃蟹”游上全國老百姓的餐桌,是每一位當涂河蟹產業人士的使命與美好愿景。

“當涂縣與順豐速運及河南我想靜靜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已簽訂‘當涂螃蟹’品牌推廣戰略合作協議,通過電商、物流渠道進行品牌打造和推廣,助力當涂河蟹品牌增值,推進產業優化改革,提質增效?!眲⑿∵_說道。

據悉,2021年12月份,“當涂螃蟹”入選首批安徽省有影響力的綠色食品區域公用品牌。而“當涂螃蟹”的品牌LOGO標識、品牌宣傳語也將于去年年底正式亮相,這意味著當涂“蟹經濟”將迎來新發展和新機遇,加速當涂蟹產業的品牌化建設進程。

此外,這兩年當地采取“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模式,開設有“秀味當涂”(抖音)、“當涂惠農平臺”(微信)、“當涂農產品特產館”(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年銷售額超1.2億元,實現小農戶對接大平臺、小生產對接大市場。

當涂縣水產協會會長楊海兵表示,當涂河蟹養殖資源優越,養出的蟹規格大、品質高,但是價格卻賣不過江蘇蟹,因此,品牌化、多渠道發展勢在必行。

“我們從2016年起對接超市和電商平臺,一年銷售額從最初的20多萬增加到現在的2,000多萬,承擔了合作社里80%的成蟹銷量,收購價能比市場價高出2~3元/斤,其中,3母4.5公以上的精品蟹年銷售500多萬元,帶動經濟效益提高500~1,000元/畝?!睏詈1f道。

小龍蝦養殖10萬畝今年“炮頭”賣100元/斤

對于今年的形勢,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安徽當涂、宣城、無為等主養區推行退塘復耕政策,不少蟹塘將重新種上水稻,今年的養殖規模會大幅縮水,蟹苗行情將受到沖擊;而且在這兩年小龍蝦高價的刺激下,養蝦比起養蟹回報快、利潤高,不少養殖戶會選擇轉養龍蝦。

目前,當涂縣小龍蝦養殖面積10萬余畝,主要采取的是“稻蝦連作模式”,每年6月中旬進入上市高峰期,比起湖北小龍蝦相對較遲一些。而且當地養蝦跟養蟹一樣,同樣也是走大規格、精品蝦路線,主要銷往北京、廣東、江蘇、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

“去年小龍蝦的行情非常不錯,夏天‘炮頭’能賣到90~100元/斤?!碑斖啃↓埼r養殖大戶周小偉說道。

據了解,周小偉自2016年起投身養殖行列,今年龍蝦精養規模已擴大到340畝。結合“當涂模式”,他采取種草養水、繁養分離、稀密控制、足餌投喂的方式養殖,一年能養三季,且養出的龍蝦個頭大、品質高,基本上都是7~9錢規格起步,“兩蝦”、“炮頭”占比50%。

他家的小龍蝦一般都能賣出高價,1畝塘毛利超10,000元?!梆B蝦賺錢的秘訣就在于如何賣蝦,要在想賣時有蝦可賣,在高價時有大蝦?!彼硎?,“養殖模式應該多元化,我的塘30%全池育苗,30%精養小龍蝦,30%坂田圍網(環溝育苗、坂田養成蝦),10%蝦蟹混養?!?/p>

因此,周小偉認為,只有養殖模式多元化,才能確保靈活賣蝦,錯峰上市,搶占市場先機。如果只是采取單一的稻蝦模式,就會出現集中上市的問題,上市周期也很短,一旦碰上疫情封控等突發狀況,虧損的風險很大。

以去年為例,3月上旬,坂田圍網塘的環溝里蝦苗規格達100尾/斤,以5,000尾/畝的密度轉到坂田養1個月后,4月上旬即可賣早批蝦(3~7錢規格),賣價不低于25元/斤。

4月底,坂田投放第二批蝦苗,6月下旬至7月初養成上市,正好趕上7月10日之后的龍蝦行情高漲,而純精養的塘也是在6月中下旬開始出蝦,主體規格在7錢以上。全年高溫蝦銷售占比可達70%左右。

“這兩年政府要求復耕,今年的形勢將會發生改變。今年龍蝦價格高,不少人把洞里的蝦都掏干凈了,再加上蟹價低,大部分人養蟹不賺錢,今年可能會有20%~30%的人轉養龍蝦,所以今年的蝦苗一定是值錢的,我打算今年第一季從賣早蝦轉成賣早苗?!敝苄フf道。

周小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讓他在風云變幻的市場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當屬小龍蝦養殖行業中的佼佼者,同時,他也是當涂眾多優秀養殖戶的一個縮影。

相信在他們先進的觀念與模式的帶動下,在當涂技術推廣站的引領之下,今后將會有更多加入小龍蝦養殖的隊伍,共同推動當涂小龍蝦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當涂當涂縣養蟹
《清明上河圖》中有多少人
養蟹三部曲
陳鴻波
當涂民歌現狀研究
當涂方言與民歌的共生關系研究
東北地區稻田養蟹遇到的瓶頸及發展對策
我心目中的蘇軾
當涂縣“天子墳”東吳墓考古發掘取得階段性成果
包頭市有機稻田養蟹研究
當涂民歌的傳承與保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