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閱讀策略教學的思考

2023-02-23 00:47楊秀芹
小學教學參考(語文) 2023年1期
關鍵詞:教學價值閱讀策略統編教材

楊秀芹

[摘 要]統編語文教材重視閱讀策略的教學,單獨設置了閱讀策略單元。這樣,為學生閱讀策略、方法的習得提供了明確的目標與路徑。在閱讀策略教學中,教師要力避貼標簽式的學習、枯燥的訓練,要認真研讀教材,明確閱讀策略的教學價值,注重對閱讀策略的優化教學,注意閱讀策略教學中的相關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學有所獲。

[關鍵詞]統編教材;閱讀策略;教學價值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01-0024-03

統編語文教材編排了不少的閱讀策略單元。閱讀策略是指讀者依據閱讀的任務要求、閱讀材料的特點,運用一定的閱讀方法、規則、技巧等進行閱讀的思維活動。在閱讀教學中,運用閱讀策略展開閱讀,能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閱讀模式,改進閱讀方式,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形成。下面就閱讀策略的教學價值進行分析,提出閱讀策略教學的基本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閱讀策略的教學價值

統編語文教材編排的閱讀策略蘊含著巨大的教學價值。在閱讀教學中,了解閱讀策略單元的教學價值,能更好地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服務。一般來說,閱讀策略的教學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這幾個方面。

(一)適應常態化閱讀

常態化閱讀,即學生日常的閱讀形態。在日常閱讀中,學生一般是自由閱讀,不注意閱讀策略與技巧的運用,這樣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統編語文教材單獨設置閱讀策略單元,能讓學生在日常閱讀中養成主動運用策略的習慣,如預測閱讀、提問閱讀、有目的閱讀等。這些閱讀策略的習得,能有效促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是學生閱讀能力形成與發展的“金鑰匙”,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只有認識到閱讀策略的教學價值,才能對它的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才能把閱讀策略運用到常態的閱讀教學中,促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

(二)改進學生學習方式

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而閱讀素養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目前,語文課堂的教學方式已經有了很大變化,從以學科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這意味著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以服務學生的學習,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語文教材中編排閱讀策略單元,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使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能主動運用閱讀策略進行閱讀,并在課外閱讀中習慣于運用閱讀策略,這樣有助于學生的深度閱讀,能有效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促進學生閱讀關鍵能力形成

閱讀力、思考力和表達力是語文能力的關鍵內容。閱讀素養主要是指閱讀過程中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學生的閱讀能力與閱讀效果有著直接的關系。而閱讀策略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發展閱讀能力,拓寬學生的閱讀空間,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理解了閱讀策略在學生關鍵能力形成、發展方面的作用,就能在閱讀課堂中進行有目的、有層次的落實,從而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

二、閱讀策略教學的實施路徑

閱讀策略單元在統編語文教材中是一個亮點,也是教學的一個難點。如何才能發揮閱讀策略單元的教學價值,把閱讀策略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呢?

(一)關注學生,注重感性與理性的統一

閱讀需要一定的策略,而策略需要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逐漸掌握。在閱讀策略教學時,教師要避免機械枯燥的學習現象的產生,從學生的實際能力、生活經驗出發,采取適合學生理解與接受的方式展開教學。這樣能使閱讀策略的教學體現感性與理性的統一,讓學生有效掌握閱讀的策略。

例如,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是一個閱讀策略單元,其語文要素是“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在學習其中的《搭石》一課時,教師要提醒學生閱讀課題下的導讀提示:“讀的時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詞語不要停下來,不要回讀?!蓖瑫r,要求學生嚴格按照這一要求進行閱讀,看誰讀課文花費的時間最少。在教師的提醒下,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理性思維占主導,快速進行閱讀。如果每篇課文都讓學生這樣閱讀,既不符合學生認知事物的特點,也會使課文閱讀失去味道。為此,在學生讀完課文之后,教師提出問題:“這篇課文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讀到什么地方雖然不理解,但是并沒有回讀,繼續往下讀?”這樣能激發學生討論交流的興趣,實現感性與理性的統一,讓閱讀策略在課堂的落實更為扎實有效。

統編語文教材的閱讀策略單元為學生如何閱讀指明了方向與路徑。在閱讀策略單元教學中,教師不能為了策略而對學生進行機械灌輸,而應依據教材與閱讀策略的特點,找準可以滿足學生認知需求的契合點,引領學生感性地學習閱讀策略。這樣,可以把理性的閱讀策略與學生的感性認知結合起來,讓閱讀策略的習得更加契合學生需要,促進閱讀策略在課堂中的有效落實。

(二)梯度推進,注重部分與整體的統一

統編語文教材是在三年級開始安排閱讀策略單元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在低年級就不需要運用閱讀策略進行閱讀。教師要注重閱讀策略形成的過程,注意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從低年級開始滲透,到中高年級進行總結、歸納、鞏固、拓展,這樣符合學生認知事物的規律,能收到顯著的教學效果。

例如,預測策略、提問策略雖然編排在中年級學習,但是從低年級開始,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滲透。例如,教學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在板書課題后,教師讓學生就課題提出自己的問題。有的學生問:“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小壁虎會向誰借尾巴呢?”教師鼓勵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提問,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中年級提問策略的學習奠定基礎。在學生讀到小壁虎來到小河邊向小魚借尾巴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預測一下:“小魚會不會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呢?理由是什么?”在學生預測后,教師讓他們繼續閱讀課文印證自己的預測。這樣的預測閱讀讓學生覺得好玩、有趣,產生了深入閱讀的欲望。

閱讀策略的教學如果僅在策略單元展開,那么學生對閱讀策略的認知就會顯得單薄、片面。因此,教師要遵循學生的學習心理,根據閱讀策略的內在特點,注重閱讀策略學習的鋪墊與延伸并梯度推進。這樣把握好閱讀策略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能使閱讀策略的落實顯得更為扎實有效。

(三)學以致用,實現語言與思維的統一

統編語文教材編排閱讀策略單元的目的是讓學生能自覺運用閱讀策略進行閱讀,使閱讀變得輕松、有效。在運用閱讀策略時,教師要從語言運用的視角來引導學生,讓學生的語言與思維共同得到發展,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統編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是有目的的閱讀策略單元。教學其中的《故宮博物院》一課時,教師首先讓學生按照課題下的閱讀提示,采取有目的的閱讀策略進行閱讀;然后,讓學生任選一個景點,以小導游的身份對大家進行介紹。這樣教學,不僅落實了有目的的閱讀策略,還使學生的語言與思維能力得到發展,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在閱讀策略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閱讀策略本身,還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語言與思維的發展。為此,教師要依據閱讀策略的特點,精心選擇語言訓練點,以發展學生的語言與思維能力,充分發揮閱讀策略的教學價值。

三、閱讀策略教學的注意事項

統編語文教材的閱讀策略單元,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方法與路徑。那么,在閱讀策略教學中,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一)拒絕“快閃”思維,體現系統性

在閱讀策略教學中,教師要遵循閱讀策略學習的內在規律,按照學生閱讀策略形成的系統性與整體性進行教學,這樣才能使學生閱讀策略的習得扎實、有效。例如,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是批注閱讀策略單元,編排了《牛和鵝》《一只窩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課文。這三篇課文的教學要求分別是找準角度進行批注、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批注、在體會深刻的地方進行批注。從教學要求來看,一篇比一篇要求高,呈現遞進關系。教學時,教師要遵循教材編排的特點,避免快速閃過,要從單元整體出發,依據單篇課文與單元整體之間的聯系,注重對批注閱讀策略的整合教學,這樣才能使學生對不同層次的批注要求有較為深刻的認識,促進學生批注閱讀能力的發展。這樣的教學,教師關注了學生閱讀策略的系統性,使學生對批注閱讀的認識更加全面,避免遺漏或者顧此失彼現象的產生,為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奠定基礎。

(二)跳出“補丁”誤區,體現綜合性

統編語文教材設置的閱讀策略之間具有遞進性的特點。統編語文教材全面使用后,一些教師,尤其是高年級的教師對學生前面沒有學到的閱讀策略,通常愛采取“打補丁”的形式引領學生補學。這種形式很容易造成學生對閱讀策略的片面認知,不利于學生綜合運用閱讀策略,獲得語文能力的發展。對此,教師可根據文本的特點,采取靈活的方式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策略。例如,《珍珠鳥》一文,統編語文教材編排在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其他版本教材編排在四年級。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采取把預測閱讀策略與提問閱讀策略融合的方法進行教學。依據課文的特點,教師可呈現表1,引導學生學習。

這一閱讀策略推進表,一方面能讓學生預測鳥對“我”的情感變化情況,另一方面,能讓學生學會提問。這樣學習閱讀策略,跳出了“補丁”的誤區,隨文學策略、用策略,避免了單一、枯燥學習閱讀策略現象的產生。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在同一篇課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同時用上提高閱讀速度、有目的的閱讀等策略,進行閱讀學習。這樣引領學生學習閱讀策略,自然而不刻意,使學生更加完整而又系統地掌握閱讀策略。在語文教學中,隨著閱讀策略習得的增多,教師要注重閱讀策略學習的綜合性,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多種閱讀策略對同一篇文章進行閱讀,這樣不僅可以鞏固學生學過的閱讀策略,而且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三)擺脫單元束縛,體現持續性

統編語文教材的閱讀策略是以單元的形式呈現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只需要在閱讀策略單元的教學中學習策略、運用策略,其他單元的教學則與閱讀策略無關。因此,教師要依據不同閱讀策略的特點,注重閱讀策略承前與啟后的功能,把閱讀策略的教學貫穿在所有的閱讀活動中,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閱讀策略的教學價值。例如,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是提問閱讀策略單元。學生對提問的方法并不陌生,因為在此前的閱讀教學中,他們都曾提出自己的問題。在四年級上冊,提問這一閱讀策略正式以單元形式呈現,要求學生“閱讀時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梢?,在此之前,學生雖然已經提出了一些問題,但大都是隨意的,不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因此,教學這一閱讀策略之后,教師要敢于打破單元的束縛,引導學生把提問的閱讀策略運用到今后的課文學習中。這種運用不僅要在非閱讀策略單元落實,而且也要在課外閱讀實踐中落實,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體現出學以致用的原則。學會提出問題是貫穿學生整個學習階段的閱讀策略,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語文能力之一。在提問閱讀策略的教學中,教師應從低年級開始就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在學習完提問策略單元的內容之后,教師還應該從不同文體的角度引導學生對提問的內容、提問的視角等展開探究,讓提問這一閱讀策略真正在課堂中得到落實,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展助力。

綜上所述,閱讀策略作為高效閱讀的一種有效方法,在教學時教師要避免貼標簽式的、機械枯燥的學習訓練,不要單純為了策略而進行教學,而要關注閱讀策略的教學價值、教學方法及注意事項,這樣才能使閱讀策略的落實更加全面系統,讓學生在有的放矢的教學中學習語文。

[ 參 考 文 獻 ]

[1] 巢利莉.深度思維視角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教師博覽,2021(24):37-38.

[2] 紀國祥.小學語文教師閱讀指導力提升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1(24):154-155.

(責編 韋 雄)

猜你喜歡
教學價值閱讀策略統編教材
如何在教學中體現初中歷史統編教材中的人文主義精神
基于作文視角的統編教材運用
關于中職語文教學價值定位及其實現的思考
開展郊區初中學校英語課外閱讀的實踐與思考
科研反哺教學在EDA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巧用策略,“悅”讀繪本
以閱讀策略為導向的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