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自信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策略探究

2023-02-24 19:53王建方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視域話語育人

王建方

(山西傳媒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籌),山西 晉中 030619)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其對國家的進步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這里的文化涵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自信便是對上述各種文化的認可、堅守、傳承和發展。文化自信是我國精神發展的重要內容,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發展的重要支撐[1]。高校思想政治(下文簡稱思政)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陣地,其通過思政理論、思想道德修養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教育,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其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步樹立文化自信,成長為實現中國夢的時代新人。由此可知,文化自信和高校思政教育在這一角度上具有契合性,順利開展高校思政教育,離不開文化自信,思政教育的開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學生的文化自信,達到“以文化人”的效果[2]。在文化自信視域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能強化大學生的文化自覺,使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深度認同,并帶動思政教育滿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化自信視域下獲得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仍面臨著一定的阻礙,具體表現在教育內容、教育話語、教師主體和育人環境等多方面。在此背景下,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幫助思政教育在文化自信視域下獲得教育效果的提升,成為高校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文化自信視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效果提升的必要性

文化自信與高校思政教育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在文化自信視域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是培育大學生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實需要,也是培養大學生文化自覺的重要條件。高校只有不斷提升思政教育效果,才能適應當前文化軟實力日益重要的時代需求。

(一)培育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向大學生傳遞馬克思主義原理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步入新時代的今天,高校思政教育能否切實培育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是其教育效果優劣的重要體現。尤其是在文化自信視域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是培育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現實需求。高校思政教育具有政治性、文化性雙重屬性,其教育效果的提升需要我們在強調政治性的同時重視文化性,如此,思政教育才能與文化自信充分融合并發揮文化育人的作用。同時,只有在文化自信視域下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質量,思政教育才能在課堂教育中具備一定的生動性,才能借助文化自信的影響,豐富教育的內容和形式,讓大學生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深入、系統的認知,并以此為基礎,通過思政教育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的教育與熏陶作用,從而培育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二)強化大學生的文化自覺

文化自信視域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還是強化大學生文化自覺的必要條件。只有通過有效的思政教育,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才能形成正確認知,切實樹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建設的責任擔當,并形成一定的文化自覺,將促進文化進步、推動文化建設當作自己的使命。文化自覺要求大學生通過教育引導,在內心意識上形成應有的自覺,還要將內心自覺進一步外化為實踐活動,從實際行動中踐行文化自覺,不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進步發展。具體到思政教育中,即要提升教育效果,尤其是文化育人效果,實現文化自信視域下的有效性育人。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要充實育人的文化性,將文化自信教育落到實處,幫助大學生深刻認識并系統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強化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并引導大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自覺踐行,落實大學生在文化自覺層面應有的責任使命,從而帶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實現進步。

(三)帶動思政教育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

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當今時代,各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體現在文化層面,文化軟實力已成為世界各國展現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在此形勢下,以文化自信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強化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培育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認同,提升其民族文化自豪感,便成為我國在全球化背景下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需求[3]。同時,這也是以大學生為主體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條件。高校思政教育作為我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陣地,肩負著培育大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幫助大學生養成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的重要責任,其必須實現文化自信視域下教學效果的提升,向大學生傳遞優秀傳統文化,使大學生明確社會主義文化在社會主義事業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形成正確的文化觀,并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此,高校思政教育才能在文化層面不斷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為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貢獻力量。

二、文化自信視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效果提升的阻礙

文化自信是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需求,在文化自信視域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仍處于初步階段且面臨一定的現實阻礙,具體表現在教育內容、教師主導、教育話語及教育環境等層面。

(一)文化自信蘊含的相關文化內容未與思政教育內容有機融合

當前,高校思政教育內容主要根據教材與教學大綱需求而定,存在一定的固定化趨勢,且思政教師在講解相關內容時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講授,太過強調思政教育的政治性,缺乏對思政文化育人的重視,文化自信相關的文化內容也未與教育內容有機融合,嚴重影響了高校思政教育“以文化人”的實效,也使文化自信視域下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受阻。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內容未與文化自信所蘊含的多種文化內容有機融合,使思政教育缺乏一定的深度,影響其育人效果的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內容的固化發展,未從文化自信發展趨勢和內容中吸收營養,沒有在文化層面創新育人內容,使大學生逐步失去學習興趣,從而使思政教育在文化自信視域下提升教育效果受到阻礙。

(二)思政教師缺乏深層文化自信,影響教育效果

思政教師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導,其知識素養及教學水平可對教育效果產生重要影響。當前,高校思政教育效果在文化自信視域下難以獲得提升,教師深層文化自信的缺乏是重要影響因素。一方面,由于當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教學任務繁重、教育對象群體龐大且多樣等現實狀況,而思政教師多由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專業教師擔任,其在完成本院教學任務和科研需求之余,還需完成全校范圍內的思政教學工作,由此便造成思政教師日常任務繁重,缺乏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去深入學習文化自信所蘊含的多種文化內容,難以形成文化自覺,也很難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導致思政教育效果難以在文化自信視域下實現提升。另一方面,高校缺乏對教師文化自信的專業培訓和指導,影響教師深入學習、養成文化自信并在思政教育中發揮“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的進程和效果[4]。當前,高校對思政教師的培訓多以教學大綱要求內容為主,其中可能加入對國家當時重大方針政策的解讀,但文化自信相關的內容在培訓中較為少見,指導教師開展對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培育的內容和方式也較為缺乏,導致思政教師難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水平和“以文化人”的效果。

(三)思政教育話語未與文化自信充分結合

高校思政教育經過長期的建設和發展,已形成了較為穩定的教育話語和形式。當教育內容發生轉變時,教育者雖然會依據教學大綱和相關政策的需求在原有知識體系中融入相關內容,但教育話語多沿用傳統教育中約定俗成的形式,從而嚴重影響教育話語的創新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教育話語與文化自信相關內涵表現出一定的脫節,二者融合不夠充分,使文化自信視域下的思政教育效果難以得到有效提升。一方面,目前高校思政教育話語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在展現教育內容時多以較為固定的話語形式進行,導致教育話語與文化自信蘊含的多種內容結合不深入,文化自信的相關內容無法通過思政教育話語發揮育人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話語帶有明顯的育人性質,但部分話語與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存在脫節,使教育話語無法以新時代文化自信的發展為導向,仍然保持傳統形式。在思政教育中,教育話語未根據現實生活實際和大學生的接受習慣進行調整,且表現出一定的理論化特征,教育話語較為生硬,難以吸引大學生的關注,從而制約了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

(四)校園文化建設落后,難以體現文化自信對思政教育的滲透

校園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活動場域,良好的校園文化不僅能為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優良氛圍,還能使大學生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促進文化對學生的積極影響,推動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但當前高校并未以文化自信相關內容充實校園文化建設,使思政教育在文化自信視域下提升教育效果缺乏良好的環境。一方面,當前高校校園環境建設落后,未體現新時代文化自信發展的訴求,優秀傳統文化等元素尚未體現在校園文化中,且校園文化展現方式陳舊,無法吸引大學生主動參與,文化的育人作用也難以發揮。另一方面,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未與現代信息技術發展高度融合,高校思政教育網絡平臺尚未融入文化自信建設中,且網絡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挑戰沖擊大學生的價值觀,使其難以真正受到優秀文化的影響,進而使得優秀文化難以通過思政教育發揮育人作用,思政教育效果也難以提升。

三、文化自信視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效果提升的對策

為應對文化自信視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效果提升面臨的阻礙,高校和思政教師應深入研究文化自信和思政教育的契合性,從教育內容、話語、環境等方面促進文化自信在思政教育層面育人作用的發揮,同時提升教師的文化自信水平并發揮其在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帶領思政教育獲得育人效果的提升。

(一)以文化自信充實思政教育的內容

在文化自信視域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高校和思政教師要充實教育內容,以文化自信的多重內涵豐富思政教育內容,發揮多層面教育內容吸引大學生關注的重要作用,為教育效果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首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廣大高校開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內容,思政教育中多種優秀思想道德品質都來源于優秀傳統文化。在文化自信視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更應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并充實教育內容,使大學生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向古圣賢看齊,從而體現思政教育的實效。其次,從革命文化層面看,“近現代史綱要”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向大學生講解近現代史上中國革命的重要歷程,使大學生了解我國當時所處的國際、國內環境,認識到無數革命先輩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在文化自信視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革命文化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性,從革命文化中發掘適合當代思政教育的優秀文化內容,并在思政教育中滲透相關文化,促進思政教育的文化性獲得更大發展,從而更有效地發揮革命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育人作用。最后,從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層面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我國社會發展進步的基礎,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獲得提升的重要依據。高校思政教育要在文化自信視域下獲得育人效果的提升,需從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吸收相關文化育人的內容,把握正確的文化育人方向,為提升教育效果提供有效依據。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容,不僅可充實育人內容,還能使大學生接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影響,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并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展現思政教育的效果。綜上,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層面豐富思政教育內容,有助于從多個角度吸引學生的關注,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發揮思政教育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并使大學生在多種有益文化的熏陶下取得思想價值觀層面的進步,從而使思政教育實現在文化自信視域下的效果提升。

(二)提升教師的文化自信,建設高素質的思政教師隊伍

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離不開高素質思政教師隊伍的引領。因此,在文化自信視域下提升思政教育效果,也需增強教師的文化自信,由水平高、內涵深厚的教師帶領,高校思政教育才能獲得文化育人效果的提升[5]。一方面,思政教師應從自我做起,強化自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并自覺形成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由此,思政教師才能帶領思政教育在文化層面獲得一定的育人實效。這就要求思政教師要時刻關注我國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對黨和國家提出的各種與文化發展相關的政策方針進行全面了解,同時深入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在當代的新表現有明確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對中華文化的深刻認同,自覺將文化自信相關內容融入思政教育中,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應對思政教師提供文化自信培育方面的培訓,從外部強化思政教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認知,并通過培訓幫助教師形成文化自覺,帶動其創新思政教育的文化內容,從多種層面吸引大學生對思政教育的關注。在培訓過程中,高校要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當代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豐富內容,向教師提供深入、系統的講解,幫助其形成正確的認知;在培訓方式上,高校要注意創新文化內容的呈現方式,提升教師接受培訓的積極性,讓教師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形成高水平的文化自信,并在思政教育教學中落實文化自信,引領思政教育育人效果的提升。

(三)轉化教育話語,提升思政教育與文化自信的契合

話語是教育表達內容、達到教育效果的必需載體。高校思政教育要在文化自信視域下獲得教育效果的提升,需以文化自信蘊含的深刻內涵和表現形式為依據,轉化教育話語,促進思政教育與文化自信的內在融合,提高思政教育質量。第一,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話語要借鑒文化自信所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話語,并將其與思政教育原本話語進行有機融合,從二者的融合中強化教育話語和文化自信的契合度,以思政教育話語實現以文化人。例如,在思政教育中,思政教師要科學運用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表達方式,將“仁義禮智信”“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等優良傳統與當代思政教育的內容和話語表達進行結合,使優秀傳統文化也有現代化的表達并發揮其獨特的育人作用。第二,文化自信在當前社會中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和實用性,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話語要貼近現實生活,從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文化傳遞中得到話語轉化的方向和依據。為此,思政教育者要在教育中運用與文化自信相關的具有現實意義的話語,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相關話語解釋教育內容,增強思政教育話語與大學生生活實際和文化自信的貼合和適應程度,從而使大學生在通俗易懂的話語中提升思政學習效果。此外,思政教育話語在進行轉化時可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支撐,從中得出與文化自信相關的話語表達,并動態化地分析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特征、效果和需求,從而提升思政教育話語轉化的針對性和精準性,為其以話語轉化帶動教育效果提升提供助力。

(四)創設優質校園文化,為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營造良好環境

以文化自信的視角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還需要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將與文化自信相關的內容融入高校校園環境建設中,使大學生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熏陶,讓大學生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受到優秀文化的影響,為思政教育提供良好的校園環境,促進其教育效果的提升。為此,高校及思政教育工作者應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在校園中積極創設與文化自信相關的活動,吸引大學生參與,帶領大學生在各種文化活動中感受中華優秀文化的魅力并積極踐行多種優良文化傳統,從而使大學生在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中形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及文化自覺。例如,高??砷_展“國學知多少”“我感悟,我踐行”“經典誦讀”等多種活動,以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吸引大學生參與,使大學生自覺學習優秀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踐行,從而培育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此外,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高校思政教育也要重視網絡文化的建設,為大學生創設安全、和諧的網絡文化環境,教會學生正確分辨網絡中的信息,安全應對網絡信息技術發展的新挑戰。另外,高校還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發展的新機遇,使網絡成為思政文化育人的新型載體和平臺,創設良好的校園網絡文化環境。為此,高??稍O置專門的思政教育網絡平臺,在網絡平臺中宣傳文化自信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大學生隨時接受主流文化、主流價值觀的影響,從而助力思政教育在文化自信視域下實現教育效果的提升。

猜你喜歡
視域話語育人
對戊戍維新派思想家心路歷程的思考——以“啟蒙自我循環”為視域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現代美術批評及其話語表達
“一帶一路”視域下我國冰球賽事提升與塑造
基于養生視域論傳統武術的現代傳承與發展
話語新聞
話語新聞
三維視域下的微電影透視
“那什么”的話語功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