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電商賦能鄉村振興現狀與效應提升研究
——以濟寧市為例

2023-02-24 23:06谷緒東
山西農經 2023年22期
關鍵詞:濟寧市農產品物流

□谷緒東

(山東濟寧高新區柳行街道辦事處,山東 濟寧 272073)

新時代鄉村振興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募懈爬?,總體體現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社會、組織等方面的振興狀態,最終實現農村、農業、農民的和諧發展,實現農業生產的現代化。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農村只有實現產業興旺才能實現其他方面的振興[1]。

在互聯網背景下,農村電商快速發展,極大促進農村物資的流動,成為助力農村扶貧、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方式。2018 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要將農村電商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手段,為鄉村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能。山東省濟寧市是農業大市,農業資源優勢明顯,是我國重要的糧棉油基地、特色農產品基地、淡水漁業和名優畜牧品種繁育基地,其在鄉村振興過程中積極借助電商發展,依托互聯網銷售特色農產品,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1 農村電商賦能鄉村振興的價值與意義

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讓溝通不再受到時空的限制,賦予了農村經濟更頑強的生命力,進而促進了鄉村經濟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等目標的實現。由此可見,農村電商的高質量發展對于鄉村振興有著重要作用。

農村電商的發展有助于“產業興旺”的實現。農村產業興旺離不開經濟發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更需要與互聯網經濟配套的商品銷售模式。在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中,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業作為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比越來越低,農民越來越希望脫離“一畝三分地”的約束,不再固定于農民這一身份[2],所以農村電商的發展有助于農村產業興旺的實現,更好地促進鄉村振興。

農村電商的發展促進農村“生態宜居”的建設。農村存在不宜居、“空心化”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人員流失,其根本原因是農業經濟活力差、就業崗位少,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不足。發展農村電商能夠為農村勞動力提供更多崗位,農民有了經濟收入才能安居樂業,才能更好地吸引農村人口回流,建設生態宜居鄉村,最終促進鄉村振興。

農村電商的發展引領“鄉風文明”的興盛。農村經濟的發展有利于改變農村落后的面貌。農村電商經營者大多是年輕群體,其行為品質、思想意識等水平較高,在農村獲得穩定崗位后必然會促進鄉風文明的發展,有助于鄰里關系融洽、鄰里相望風氣等優秀傳統民族文化的興盛。

農村電商的發展強化“治理有效”的開展。農村治理有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民的綜合素質與民主意識,實現鄉村振興后農村能夠留得住人才,農村經濟發展能夠保障農民生活,形成參與基層治理的意識,優化鄉村治理體系,治理有效可謂是鄉村振興的政治基礎。

農村電商的發展有利于“生活富?!钡膭摻?。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農村電商的發展帶給鄉村更多的經濟活力,只有農民富裕才能真正實現鄉村振興,這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前提條件。

從鄉村振興的總體要求而言,農村產業、經濟的發展是實現總要求的基礎,是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的必經之路。

2 濟寧市農村電商發展存在的不足

電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是借助網絡進行的商業活動,其本質是促進產品的流通,降低產品流通成本,擴大產品銷售范圍[3]。然而受限于農村電商從業人員意識、基礎設施、配套服務以及農產品的特殊性,濟寧市農村電商發展也面臨一定瓶頸,無法支撐農村電商的進一步發展,影響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相關人員對濟寧市農村電商發展情況進行調查,發現該地區農村電商發展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2.1 濟寧市農村電商所需人才供應不足

農村電商發展離不開大量具有創新思維、計算機素養、企業管理、農產品生產的綜合性人才。只有在人才的保障下,才能真正實現鄉村振興。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由于農村社會保障機制不完善、工作崗位少、薪酬待遇低以及教育、醫療服務供給不足等問題,導致大部分農村青年人選擇去城市打工,農村留守的大多數為兒童與老人,電商發展中缺少新鮮“血液”與勞動力。農村電商發展所需人才供應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電商的高質量發展。

2.2 濟寧市農村電商所需物流配套不完善

電商的發展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村網絡、物流、包裝等相關配套設施的發展水平。例如,許多農村地區雖然已經被快遞網絡、郵政系統等覆蓋,但送快遞依然是主營業務,農村快遞網點收發快遞較少、服務質量不高,僅能滿足農村群體網上購物需求,無法滿足農產品銷售物流需求。

隨著農村電商的發展,淘寶、京東等大型互聯網企業紛紛建立了淘寶村、拼多多、農村淘寶版等,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農村電商的創新性發展,農民可以自主選擇平臺將農產品在網絡銷售,但大多數是一些農村手工業者制作的手工產品[4]。真正的農副產品仍然缺少簡便專用平臺,大多數農村電商只能選擇抖音、快手等各類短視頻平臺銷售,缺乏有效的統一管理。濟寧市金鄉縣的大蒜是全國知名農產品,但銷售過程中依然借助傳統渠道,主要原因是物流配套不完善、快遞成本高,從而影響了農村電商發展。

2.3 濟寧市農村電商產品附加值不高

電商的發展讓農產品通過快遞發往全國各地,極大地促進了農產品的銷售。從農村電商發展以及品牌建設情況來看,農產品特色產區多,但未能形成品牌化效應,導致農產品銷售中產品附加值不高,存在一些不可控風險,影響農民的增產增收。例如,在某地農村電商發展中,主要采用農戶與電商合作的方式,農民在收獲農產品后,經過初加工與包裝將農產品銷售給電商,農村電商售出產品后再付款給農戶,但是交易成本較高,農民收入沒有明顯增加。

2.4 濟寧市農村電商產品缺乏統一標準

農產品品牌統一管理、制定統一質量標準決定著農村電商發展的可持續性。從實際情況來看,農村電商群體缺乏創新與品牌保護意識,在小作坊生產中沒有關注農產品的用藥、肥料等情況,很難建立統一標準,對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意識不足,在互聯網上銷售時會受到各種限制。一旦出現農產品農藥殘留、化肥殘留超標等問題,將會影響農村電商的發展,對鄉村振興工作帶來消極影響。

3 濟寧市農村電商促進鄉村振興的具體策略

濟寧市農村電商的發展對于鄉村振興意義非凡,但存在人員缺乏、配套不完善等問題,需要在地方政府引導下增加投資,鼓勵、引導農村電商的發展,進而實現鄉村振興,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3.1 增加對農村電商的投資

鄉村振興是國家重點發展戰略,農村電商發展需要政府的強力引導,從而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也需要通過增加投資的方式推動地方電商的發展。

首先,在農村電商發展中由政府出臺政策,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地方政府為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順應農村電商發展形勢,應重視電商發展優勢,堅定不移地推動農村電商發展。在實際工作中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可以為電商從業者開展專題講座,激發他們參與電商創新創業和興趣和信心。通過各種政策扶持促進農村電商的持續發展,例如出臺金融優惠政策,以資金扶持促進農村小型電商企業的發展。

其次,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消除制約、阻礙農村電商發展的因素。針對廣大農村青年遠離鄉村打工,不愿意回鄉創業的現象,政府要強化在農村道路建設、網絡建設、新媒體發展等方面的投入,促進農村電商發展[5]。同時,完善開展社交電商活動的條件,給農村電商提供便捷的網絡空間,切實提高新農人在農村開展農業生產活動、社交電商的質量。

3.2 完善農村電商發展配套服務體系

以快遞為代表的物流體系工作效率與質量對于農村電商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是實現鄉村振興、構建生態宜居鄉村的基礎性保障。為切實打通農產品銷售的“最后一公里”,相關部門必須引入更多社會物流企業,在政府引導下構建集統一的集合物流、快遞信息、數據查詢等于一體的數據平臺,探索農村電商物流協同配送機制,打破物流對貧困地區農村電商的瓶頸,實現電商與物流的良好銜接,使得產業鏈逐漸完備升級[6]。

首先,創新農產品物流方式,提升農產品快遞效率。相對于其他產品而言,農產品物流必須具有較高的時效性。發展農村電商時,要關注農產品物流的高效性,需將配送中心設置在距離農村地區較近的位置,并對其進行統一管理,既要保障農產品物流質量,又要保障運輸效率。例如,在物流集散地建立生鮮農產品冷藏保鮮庫等[7]。

其次,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物流生態系統,建立以物流信息、物流大數據等為基礎的物流系統。引導企業加快建設區域性商品倉儲配送體系,暢通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渠道,提升農產品物流效率。例如,濟寧市任城區為農村電商企業提供集中化辦公場所,實行農村電商免收一年房租的政策,吸引多家快遞點入駐,提升了農村電商快遞效率,降低了農村電商運行成本[8]。

3.3 重點培養創新型新農人,滿足人力資源需求

人才是支撐農村電商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關鍵。只有滿足農村電商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才能真正讓農村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針對農村電商發展中創新型、綜合型人才數量不足的問題,相關部門要通過培養人才的方式,提升農村青年電商工作水平;優化農村電商環境,吸引更多青年投入到農村經濟發展中[9]。

首先,創建能夠滿足電商發展的創新型新農人隊伍。在互聯網快速發展背景下,農村電商不再是簡單的將農產品上傳至網絡,而是需要新農人具有一定綜合能力,包括短視頻拍攝和剪輯、內容創作解說、電商運營經驗、物流倉儲、線上線下營銷等。應通過培養的方式,為農村電商發展以及鄉村振興提供大量的人才,滿足農村經濟發展需要。例如,濟寧市金鄉縣積極發展電商銷售,支持培訓“鄉村主播”隊伍30 余個,開展直播活動235 場,銷售金額超過3 200 萬元,帶動當地農民穩定增收[10]。

其次,優化農村電商發展環境。利用農村電商、鄉村經濟優勢吸引網絡農業紅人、農產品代理商、農村電商專家等加入,壯大新農人隊伍規模,優化農村電商從業人員隊伍結構,吸引更多青年農民、青年學生投入到農村電商發展中。本地農村青年對地方特色有更清晰、更深刻的認識,鄉村振興工作發展到一定階段后,農村電商能更好地與地方農業深入結合,屆時將會吸引更多農村青年回鄉創業,形成良性循環。

3.4 加強農產品品牌化建設,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農產品品牌的建立不僅有利于提升農村電商發展質量,而且能夠提升農產品附加值,這也是保障農村電商長久發展的基本要求。針對目前農村電商農產品規模小、競爭力弱、缺乏統一標準等問題,必須強化農村電商品牌化,通過品牌效應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村電商發展。

首先,根據本地特色農產品或者文化特點,注冊符合地方特點的地理產品標識。近年來,西北地區許多文旅局長親自上陣,將地方文化特色通過短視頻的方式展示出來,吸引大批“粉絲”后,開展帶貨活動,對推廣地方農產品具有顯著作用。例如,新疆尉犁縣的何淼局長在微博等平臺推廣當地葡萄,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

其次,可以與地方網絡名人合作,帶動地方農產品形成品牌效應。濟寧市在“電商+農產品”發展的基礎上,集中選購優質特色農產品,發揮大學生村官、選調生、第一書記等新生代年輕力量,鼓勵其走進電商直播間,為本地特色農產品代言,形成了長溝葡萄、金鄉大蒜、鄒城蘑菇等多個農產品品牌,通過品牌溢價、品牌效應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4 結束語

農村電商具有門檻低、投入少、見效快等特點,在鄉村振興過程中農民將生產的農副產品通過網絡銷售,擴大農產品銷售范圍,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有效推動農業發展,促進農業生產轉型升級,利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但是面對農村電商發展中人才缺乏、農產品附加值低以及物流配套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必須發揮政府引導與協調的作用,增加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為農村電商的健康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與運營環境,引導農村電商樹立品牌,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切實以農村電商為抓手,促進鄉村振興。

猜你喜歡
濟寧市農產品物流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眷 戀
——山東省濟寧市老年大學之歌
德州市市場監管局赴濟寧市學習觀摩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本刊重點關注的物流展會
山東省濟寧市明珠中心小學活動掠影
“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企業該怎么選擇物流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