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2023-02-24 13:30魏文清
名師在線·中旬刊 2023年12期
關鍵詞:閱讀教學策略高中英語

摘 要:為提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效,作者運用經驗總結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指出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生閱讀熱情。文章結合教學案例指出,教師可以圍繞主題意義創設相關情境,讓學生初步推斷語篇內容;設計相關任務,輔助學生“讀思結合”;補充相關資源,加深學生解讀深度;與學生討論主題意義探究成果,深化教學影響;組織學生參與讀后創意寫作活動,使學生透徹理解主題意義。高效開展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對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大有裨益。

關鍵詞:高中英語;主題意義探究;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35-0020-03

閱讀材料中的主題意義是指作者的意圖、情感態度或價值取向?!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指出,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探究應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最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學生語篇理解的程度、思維發展的水平和語言學習的成效。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一環,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探究所讀語篇的主題意義,使學生取得理想的閱讀效果。

一、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價值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師通過組織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在研讀精彩語篇期間分析作者語言,積累語言知識,透過語篇文字了解作者的想法,有意識地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與作者展開“對話”,了解作者通過語篇傳遞了什么樣的情感態度或價值取向,并對語篇主人公的言行或作者的想法進行評價。

(二)激發學生閱讀熱情

部分學生在閱讀期間往往將注意力集中于陌生詞匯或句式的查找環節,忽視對作者思想的探究[1]。這不僅不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還會逐步消磨學生參與英語閱讀活動的熱情。教師通過開展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做到“學思結合”。學生可以在探究語篇主題意義的過程中,更多地聯想自己的生活經歷,避免出現機械閱讀的情況。這有助于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并認識到深度閱讀活動對自己生活閱歷、價值觀念產生的積極影響,激發閱讀熱情。

二、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策略

(一)創設語篇主題相關情境,推斷語篇內容

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閱讀前產生探究語篇內容的興趣,推動學生參與語篇主題意義探究活動[2]。教師可以創設與語篇主題相關的情境,圍繞情境與學生互動,引導學生結合語境和教師提供的信息推斷語篇內容,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主動瀏覽語篇,驗證自己的推理成果,為后續閱讀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通常來說,教師可以結合新聞視頻、社會話題、歷史故事等實現創設情境的目標。

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 3 Celebrations

Lesson 1 Spring Festival為例,這是一篇雜志中的文章,介紹了Tom Jenkins、Xu Gang 和Li Yan三人的春節經歷,主題為“不同人對春節的看法”。結合語篇主題,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創設情境,視頻中應包含如下場景:

場景一:春節期間,一家人共同打掃房間,貼福字和對聯。夜晚,一家人共同觀賞煙花。

場景二:春節前,在外地工作的人乘坐飛機、高鐵回到家鄉。

在視頻的輔助下,學生可以快速捕捉春節相關的元素,進入慶祝春節的情境中。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提出問題:“How do you and your family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這樣,學生便可以與教師、同學分享自己過春節的經歷,并深入情境。在形成良好的討論氛圍后,教師可以總結“People may understand the Spring Festival differently.”,并通過表格(見表1)介紹語篇主人公,提出思考問題:“Can you infer their experiences and views about the Spring Festival?”這樣,在問題的輔助下,學生便可以結合情境和各個主人公的特點展開推理,并主動瀏覽課文,驗證自己的推理。

(二)設計主題意義相關任務,突出“讀思結合”

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閱讀活動。為推動學生將閱讀與思考結合,確保學生能夠深度探究文本主題意義,教師可以設計與主題意義相關的任務[3]。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簡單的自主探究任務和相對復雜的合作交流任務,讓學生在理解語篇主要信息的基礎上與他人展開交流,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想法和觀點,提升閱讀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等素養。通常來說,閱讀任務的數量以3~5個為宜。教師要把控好閱讀任務的數量,避免給學生施加過大的閱讀壓力,保護學生的探究熱情。

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Unit 6 The Admirable

Lesson 3 The Superhero behind Superman為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挖掘語篇主題意義的過程中學習Christopher Reeve的優秀品質。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設計如下任務:

任務一:瀏覽課文,將課文劃分為多個部分,借助思維導圖概括課文各部分介紹的內容。

任務二:再讀課文,歸納Christopher Reeve的優秀品質,并在課文中標記與其優秀品質相關的句段。

任務三:與小組同學展開討論,思考為什么將Christopher Reeve稱為“superhero”。

任務四:與小組同學逐段分析課文,認真解讀課文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在以上四個學習任務中,前兩項任務相對簡單。教師可以讓學生認真、細致地展開閱讀活動。在此期間,學生可以初步了解Christopher Reeve的經歷、成就和品質,為后續小組討論任務的開展奠定基礎。而在任務三、任務四的輔助下,學生可以與小組同學展開合作學習活動,結合“superhero”這一關鍵詞展開思考,并解讀語篇中的長難句和與Christopher Reeve品質相關的句子,進一步加深對Christopher Reeve的了解,實現深度閱讀。

(三)補充主題意義相關資源,加深解讀深度

在高中階段英語教學期間,為輔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篇的主題意義,教師需要適當補充與主題意義相關的資源,讓學生在補充資源的輔助下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觀點,加深語篇解讀深度,使學生更好地完成閱讀任務,并加深對語篇主題意義的理解。為避免給學生施加過大的閱讀壓力,在補充資源環節,教師可以引入一些淺顯易懂的文字材料,也可以引入精彩的視頻。

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Unit 6 The Admirable Lesson 3 A Medical Pioneer為例,為增強學生主題意義探究效果,教師可以分享如下相關資源:

1.介紹瘧疾的微視頻

為讓學生理解“The discovery of artemisinin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which have saved the lives of millions.”這句話的內涵,教師可以分享介紹瘧疾的微視頻,讓學生直觀地了解瘧疾的危害,認識到研發抗瘧藥的必要性。

2.反映屠呦呦經歷的相關視頻

考慮到教材語篇介紹“Tu Youyou's scientific research”

相關內容較為簡略,教師可以分享紀錄片《創新中國》和電視劇《功勛》中與屠呦呦相關的片段。在觀看相關內容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屠呦呦的經歷,發現屠呦呦身上的閃光點。

3.由國外新聞、紀錄片改編的英語閱讀材料

很多國外的新聞報道、紀錄片中也介紹過屠呦呦的經歷和品質。對學生而言,探究相關內容具有一定難度,教師可以將這些材料改編為符合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英語閱讀材料,讓學生進一步感知屠呦呦的成就。

以上,教師通過補充主題意義相關課外資源,可以讓學生從多個角度重新梳理文本,解讀語篇中的關鍵句子,加深對屠呦呦的了解,并在語篇主題意義的影響下學習屠呦呦對國家的高度責任感,以及鍥而不舍、大膽創新等優秀品質。

(四)討論主題意義探究成果,深化教學影響

為深化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影響,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主題意義探究成果[4]。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與教師、同學互動,了解他人在主題意義探究期間產生的想法。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先鼓勵學生自由討論,讓學生感受到課堂活動的樂趣,表達自己的個性想法。在此基礎上,教師提出新的討論話題,進一步加深學生的思考深度。同時,

在組織學生參與討論期間,教師也要關注學生思維活動的深刻性,讓學生展開辯證思考,避免出現盲從

現象。

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三冊Unit 8 Green Living Lesson 3“White Bikes”on the Road閱讀教學為例,在指導學生有效閱讀語篇,完成閱讀任務并解讀課外資源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請學生分享主題意義探究成果。學生在參與討論期間,可以自然提出“Riding bikes would help to save energy,

reduce pollution and provide free public transport.”

“Sharing bicycles can encourage more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environmental actions.”等觀點。在肯定學生觀點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學生未考慮到的話題。如語篇結尾處提出“Where will bike-sharing go in China? You decide.”,但多數學生未能關注這一句子的啟發價值。由此,教師可以提出討論話題:“是否應該在各個城市倡導人們騎共享單車出行?”結合這一話題,學生可以提升主題意義探究深度。部分學生會發現一些城市的自行車道較少,一些城市冬天道路容易結冰等問題,因而騎自行車出行可能會給人們的人身安全帶來影響。然后,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案,如逐步增加自行車道、在冬季減少投放共享單車等。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啟發學生擺脫“bike sharing”這一話題的束縛,歸納更多有助于實現節約能源或保護環境等目標的方法。

教師在指導學生深度閱讀的基礎上,與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進一步展開思考,既有助于學生透徹解讀文本,又可以讓學生受到主題意義探究活動的影響,形成基于實際情況思考的意識,深入了解“Green Living”的含義。

(五)組織讀后創意寫作活動,透徹理解主題意義

教師可以在學生深度閱讀后組織創意寫作活動,如鼓勵學生續寫語篇、改寫語篇、評價作者的觀點或語篇主人公的做法等[5]。在這一環節,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思考與表達時間,并引導學生交換創意表達成果,讓學生在相對安靜的環境中靜心思考,深度探究并透徹理解語篇主題意義,使閱讀活動真正對學生的價值理念、文化意識產生積極的影響。

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二冊Unit 4 Humour Lesson 1 What's so funny?閱讀教學為例,教師需要組織學生挖掘語篇主題意義,形成利用幽默的故事豐富精神生活,保持積極生活態度的意識和能力。教師可以組織讀后創意寫作活動,鼓勵學生模仿教材中的語篇,寫一個趣味性的英語故事,以趣味故事為媒介介紹自己見到或聽說的生活案例,并巧妙突出其中讓人感到“好笑”、可以給人帶來愉悅感的元素。教師可以將學生所寫的故事匯總到一起,鼓勵學生閱讀同學的讀后創意寫作作品。這樣,學生在結合課文展開寫作、閱讀他人寫作成果的過程中,便可以獲得更多快樂,透徹理解“humor”的重要性,形成通過語言文字給他人帶來快樂的意識,并在生活中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三、結束語

總之,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期間,教師需要認識到主題意義探究活動對學生的積極影響,并積極探索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閱讀教學策略。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結合語篇主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結合情境初步推理語篇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語篇主題意義布置任務、補充資源,讓學生參與到主題意義探究活動中。最后,教師可以與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受到教師、同學的啟發,更多地思考語篇主題意義。

參考文獻

王慧,蔡銘珂,宰玉英.指向深度學習的主題意義探究式高中英語教學探索[J].基礎外語教育,2022,24

(6):18-24.

呂曉雅,王燕.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問題及改進[J].英語學習,2022(12):54-58.

卓金玲.英語學習活動觀下探究主題意義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中小學教材教學,2022(10):62-65.

劉秋軍.探討主題語境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活動[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2(26):34-36.

鄭小珍.主題意義引領下的高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J].基礎外語教育,2023,25(5):80-86.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立項課題“主題意義探究引領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2〕GHB1345)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魏文清(1982.10-),男,甘肅隴西人,

任教于甘肅省武威第一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閱讀教學策略高中英語
高中英語集體備課的探索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教學策略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高效之路的探索
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探究性閱讀教學的開展
文學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由閱讀的目的談英語閱讀教學
基于讀寫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驅動興趣 助力細讀 動態反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