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歲嬰幼兒家庭式托育師資隊伍建設研究

2023-02-25 23:32薛晨皓
山東開放大學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家庭式托育家政

薛晨皓,山 平

(山東開放大學,山東 濟南 250101)

世界著名早期教育專家、哈佛大學“哈佛學前項目”總負責人伯頓·L·懷特說:一個孩子出生后頭3年經歷對于其基本人格的形成有著無可替代的影響,可謂人生中的黃金三年。[1]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0—3歲嬰幼兒教育問題受到家長及學者的重視,社會亟需高質量、專業化、科學的嬰幼兒照護服務,將嬰幼兒托育照護行業規范化、標準化十分有必要。我國政府高度重視0—3歲嬰幼兒的托育問題,2019年5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指出:“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多種形式開展嬰幼兒照護服務,逐步滿足人民群眾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需求?!盵2]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文化傳統是所謂“父母在,不遠游”,以幾代人同堂為樂事,而0—3歲嬰幼兒主要由家中的長輩親屬照料。但是,隨著核心家庭的增加和家長對科學育兒了解的深入,多樣化更科學更方便的托育方式也有了越來越強烈的需求,其中0—3歲嬰幼兒的家庭式托育就是一種重要方式。作為一種新興的托育服務方式,想要得到更好發展,家庭式托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其中關鍵一環,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師資隊伍,才能使我國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得到良性發展。

一、家庭式托育的特點、優勢及對師資的要求

(一)家庭式托育的特點

家庭式托育,是區別于機構式托育的存在,指的是個人、家庭或機構在自家住所開辦的為0—3歲嬰幼兒提供服務的嬰幼兒服務模式。這種模式類似國外的“小規模的社區托育機構”,在歐美發達國家比較普遍,在我國還處在初期的發展階段。在提供托育服務方面它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服務經營性:家庭式托育是以營利為目的的,需要收取托育費用。

地點社區性:家庭式托育一般設置在小區居民樓內,可以在舉辦者自己的住宅,也可以是其租賃的住宅。

經營個體性:家庭式托育的舉辦者親自參與或聘請幼教人員從事托育工作。

機構小型化:家庭式托育的幼兒總人數一般為10人左右,每位家庭托育員照料3~5名幼兒,高于一般的住家式保姆。

服務多樣化:家庭式托育可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多樣化的嬰幼兒照護服務。

(二)家庭式托育相比其他嬰幼兒服務模式的優勢

家庭式托育這種新的嬰幼兒服務模式,與其他嬰幼兒服務模式相比,有其自身的優勢,總結如下:

相比于一般的公立或民營幼兒園,家庭式托育可以滿足家長個性化的需求。如對于托育時間,家長可以靈活地選擇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形式。對于繳費方式,如果家長收入較低和或有其他困難的情況,可以約定多樣化靈活的收費方式,如月付、小時付、次付等,盡可能減少家庭負擔。

相比于公立或民營幼兒園中的“小托班”形式,家庭式托育更加專業便利。家庭式托育比“小托班”雖然價格略高,但幼兒能得到教師更多更專業化的照料。同時,托育地點在幼兒家庭附近,家長可以減少接送幼兒的時間和路程,還可以減少需要駕駛私家車或者雇傭專人接送的有關費用。

相比于一對一的住家保姆,家庭式托育性價比較高。家庭式托育比一對一的住家保姆更為經濟實惠,費用低廉并且性價比較高。一對一的住家保姆往往是幼兒的親屬或家長從家政公司雇傭的保姆,素質很難保證,費用較高,照顧幼兒時,一個人往往顧此失彼,還容易因缺乏旁人監督,不能很好照顧嬰兒甚至有虐童行為。

(三)家庭式托育對師資隊伍的要求

家庭式托育要想健康發展,必須對從業人員有一定的要求,只有具有較高受教育水平和專業水平的教師才能創造出高質量的托育環境,滿足父母對高質量托育服務的期待。

1.家庭式托育的師資應該具有較高的思想品德素質

托育師的思想品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對于幼兒要有滿腔的愛,包括對幼兒的關心、理解、信任、嚴格要求等,被譽為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使幼兒在充滿愛的環境成長,對嬰幼兒的身心成長作用巨大。另一方面托育師本身應該具有高尚的品德,遵守各項法律法規、遵守本單位紀律,同時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要求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品質,因為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榜樣,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幼兒的身心發展。

2.家庭式托育的師資應該有較高的專業知識

托育師應該全面掌握0—3歲嬰兒的生理、心理生長發育的專業知識,掌握不同年齡階段嬰兒的言行、思維和情感方式,懂得如何與嬰兒相處和溝通的技巧,能夠適時地開發嬰兒的自身潛能。應該掌握的育嬰育幼知識包括嬰幼兒生理、心理特點與發育評估、新生兒日常護理理論、嬰幼兒喂養中常見問題及處理、嬰幼兒營養與輔食添加、0—3歲早期綜合發育促進理論、嬰幼兒意外傷害等。

3.家庭式托育的師資應該有較高的保育能力

家庭式托育的對象一般是0—3歲嬰幼兒,托育師除了需要嬰幼兒護理、嬰幼兒早教、嬰幼兒喂養等方面的知識以外,相比幼兒教師,保育方面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同樣非常重要,特別是需要動手能力較強。而當前幼兒教師資格考試中很少有教師動手能力測試的內容,育嬰師資格考試對于0—3歲幼兒的保育教育內容也存在不少空白之處,需要注意。同時,在社區中,不少女性因生育哺乳而暫時失業,孩子上幼兒園或小學后,往往有強烈的求職欲望,但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就業困難,這樣的女性在實踐能力方面較有優勢,應該在理論培訓基礎上適量吸收她們加入托育師隊伍,既解決了這些女性的就業難題,又促進了托育師資隊伍的發展。

二、家庭式托育的現狀

(一)中央政策對發展家庭式托育提出了發展要求

隨著我國生育政策的放開,關于“幼有所育”問題也是中央政策關注的焦點之一。2021年6月26日,《中共中央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出臺,中央作出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重大決策,明確將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作為積極生育支持措施之一。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減輕家庭養育負擔”。

(二)家庭式托育機構較少,難以滿足社會需要

就0—3歲嬰幼兒的托育服務來說,農村家庭或城市低收入家庭,一般以住家保姆的形式為主;在城市中,也有部分家庭選擇幼兒園的小托班。家庭式托育方式本來也是新生事物,所占的比例就更少了。據國家衛健委人口家庭司數據,2021年全國現有0—3歲的嬰幼兒4200萬左右,實際入托人數僅5.5%左右,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21年最新調研顯示,接受調研的家庭中95%的家庭對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有需求,其中需求較為強烈的家庭約占84%。[3]由此可見,針對0—3歲嬰幼兒的托育服務存在較大的供應缺口,發展前景良好。世界范圍來看,如20世紀90年代的英國,家庭式托育是當時最為廣泛的托育方式,也是3歲以下兒童可獲得的唯一的日托服務方式。我國現在經濟上已經達到了小康水平,家庭式托育這種新的托育方式必將受到廣大家長的歡迎,增加托育師的數量已經刻不容緩。

(三)家庭式托育師資準入門檻較低、缺乏專業性和職業吸引力

據2021年全國10省市托育機構保育人員調研顯示,托育機構從業人員持證情況混亂,政府部門對此缺乏統一要求,當前較為常見的上崗憑證包括幼兒園教師資格證、保育員證、育嬰員證等,缺乏專門針對3歲以下托育機構從業的專業系統培訓及職業準入制度。至今還有大約12.56%的從業人員無任何資格證。而且,托育師工作繁重、工資較低,缺乏職業的社會認可度和吸引力,人員流動性較高。[4]

(四)家庭式托育的監督管理體制不夠規范、健全

我國托育機構監管的主管部門不明確,存在由衛生健康部門主管和教育部門主管兩種方式,兩個部門對此都有一系列法律法規,如國家衛生健康委于2019年10月頒布的《托育機構設置標準(試行)》和《托育機構管理規范(試行)》,而教育部考試中心負責學前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和面試命題,并于2021年4月制訂了《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試行)》,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試點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似乎這兩個部門都是主管單位,沒有明確規定主管部門,容易導致兩個部門都管或是都不管的情況。

三、家庭式托育師資隊伍建設建議

(一)建立家庭式托育師資格制度

我國有關法律法規已經明確規定了幼兒園教師應該具備幼兒教師資格證,并持證上崗,但是對于其他學前教育機構的從業人員的從業資格,還沒有明確規定。育嬰師資格與家庭式托育的師資也有較大差別。筆者認為,可以設立專門的家庭托育師資格制度,融合幼兒教師和育嬰師的有關內容和要求,嚴格準入門檻。應該建立健全托育師資隊伍培養培訓體系和托育服務人員及管理人員從業資格準入、禁入、職業資格考核吊銷制度。

(二)理順相關監督管理體制

教師的培養選拔,以及教師資格的考核發證等工作,一向由教育部門主管,同時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工作由衛生健康部門牽頭,發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協同。為了更好地發展我國托育事業,培養更多更好的托育師,筆者建議,由政府衛生部門下設一個專門的部門,與教育部門密切合作,共同管理0—3歲幼兒托育機構和托育師資。

(三)建設各級各類職業教育的家庭式托育師專業

人才培養教育是關鍵。建議加快幼育人才培育與供給,政府應支持有條件的職業院校增設嬰幼兒照護相關專業,提供學費減免或者優惠,發放職業技能培訓證書。特別是社區培訓,應該放到重要的位置。家庭式托育師工作崗位位于社區,工作時間較為靈活,正是廣大全職家庭婦女再就業的合適選擇,而且她們通過撫育自己的孩子,相當于已經經過了育嬰的實習,通過專業培訓,應該較容易通過托育師資格考試。同時,再就業女性在本人居住的社區從事家庭式托育,也容易贏得托管兒童家長的信任。

(四)建立家庭式托育師資隊伍穩定發展的相關制度

首先,政府要采取措施支持民辦性質托育機構,大力推動發展普惠性托育服務體系建設。2022年12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共同推出《關于推動家政進社區的指導意見》重點任務之一就是著力建設家政社區服務網點,支持家政企業以獨營、嵌入、合作、線上等方式進駐社區,開展培訓、招聘、服務等家政相關業務。鼓勵家政企業連鎖化運營社區網點。在社區內建立托育機構正符合國家政策,應該給予稅收和資金等各方面的支持。

其次,提高家庭式托育從業人員的地位和待遇?,F有的、人數不多的托育員隊伍十分不穩定,愿意加入的人員也是寥寥無幾,原因在于工資低、缺乏職業吸引力,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提高本職業的社會地位和薪酬待遇,尤其是提高工資收入。如現在的“月嫂”報酬較高已經基本得到社會承認,因為一個家庭承擔“月嫂”支出的時間較短,勉強能夠承受,但若對于培育0—3歲的幼兒的托育師,付給同樣的報酬,就難以承受了。然而,高報酬是一種職業提高社會地位、增強吸引力的必要因素。為此,一方面需要社會宣傳,使公眾了解一個好的托育師對兒童成長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國家的政策補貼。

再次,建立托育市場優質優價的競爭機制。教育行政部門和行業協會出臺對托育機構的分級分類和對從業人員的分級分類制度。對托育機構,按照機構條件和辦學質量,分成由高到低的等級,規定不同的入托費用,對于托育員,按照工作年限、工作表現同時結合專業培訓成績,分成不同等級,規定由高到低的工資標準。這方面,可以仿照幼兒園的等級評定制度和育嬰師的等級評定制度。

四、0—3歲嬰幼兒家庭式托育師資隊伍建設構想

(一)通過國家政策、媒體的宣傳,使公眾了解家庭式托育師職業的緊缺性、重要性

研究表明,0—3歲是寶寶大腦飛速發展的關鍵期,新生兒的腦重約為成人的25%(350~400g),1歲寶寶的腦重量相當于成人的50%,2歲寶寶的腦重約為成人的75%,3歲寶寶的腦重已經接近成人。這就說明寶寶3歲后,智商、體能、性格等方面都已經差不多定型了。[5]

對0—3歲嬰幼兒進行科學專業的撫育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未得到家長們的應有關注。不少家長寧可花幾十萬、上百萬去購買學區房,或是花很多錢購買房產進行高考移民,卻忽視孩子0—3歲的教育。更有大量的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將自己的孩子留在農村,成為留守兒童。還有不少家長嘴里喊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卻用錯誤的教育方式進行早教。所以,我們需要加強宣傳,使大眾了解家庭式托育師職業的緊缺性、重要性。

(二)在各級各類職業院校中,特別是成人職業培訓院校中,建立相關專業,培養家庭式托育師

1.在中職學校中建立托育師專業

國家對中職學校有各種優惠政策,如免學費、可以直升高職院校等,在中職院校設立托育專業,培養青少年基本的嬰幼兒保育教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同時與托育師資格證書相聯系,合格畢業生一出校門就可以取得初級托育師資格,及時補充托育人員,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

2.在高職院校中建立建設托育師專業

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2021年3月教育部印發的《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新增加了嬰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等專業,嬰幼兒托育相關專業被納入了醫藥衛生大類下的健康管理與促進專業類。作為一個新專業,需要多方宣傳,才能讓考生認識并選擇。作為教學內容,也應該經過科學論證,并與相關職業資格考試相聯系。筆者認為,合格畢業生也應該可以取得初級托育師資格。這樣就可以構建中職、高職???、高職本科一體化專業設置,為學生職業發展和滿足社會需求打開通路。

3.在師范院校中建立托育師專業

與高職、中職院校的培養目標不同,師范院校托育專業培養的人才應具有多樣性,一部分是準備繼續研究生階段學習的研究型人才,一部分是從事教育管理的專業人才,還有就是具體從事教學工作的人才。為此,需要深化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改革,將以前缺少的0—3歲幼兒師資培訓納入到課程中。

4.建立托育師的社會培訓、社區培訓教育體系

在民辦職業培訓學校中開設托育師專業,主要針對進城務工農民、城鎮待業人員進行職業培訓。對于社區培訓,根據2022年12月的中央文件《關于推動家政進社區的指導意見》,各級政府要推動家政培訓下沉社區,要支持工青婦和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開展“家政培訓進社區”等活動,并按規定進行補貼,引導家政培訓向社區下沉,家政企業要探索建立“菜單式培訓+社區場景化實訓”的家政服務人員培訓模式。[6]

(三)建立家庭式托育師資格考試制度,以及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制度

1.家庭式托育師資格考試

建議參照育嬰師資格考試,出臺《托育師國家職業標準》和《托育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等配套材料。學歷要求,建議為高中畢業或同等學歷。身心健康、無犯罪記錄??荚嚽?須經正規培訓達到規定標準學時數,并連續見習工作2年以上,考試內容分為理論知識考試和技能操作。

2.崗前培訓

上崗之前,由地方政府教育管理部門統一實施崗前培訓,包括理論知識培訓和實際操作培訓,著重進行道德和法律教育,可以讓培訓人員簽署承諾書或者入職宣誓,使其品德高尚、熱愛兒童、愿意獻身幼教事業。同時,針對考試之前的培訓實習工作,還起到查漏補缺作用。

3.在職培訓

現代社會知識更新很快,對于托育師從業者,也應該由地方政府教育管理部門統一實施在職培訓,一般一年一次,一次1—2周,如果不參加,第二年不得從事托育師工作。在職培訓的目的,一方面是對托育師加強新觀念、新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使從業人員及時了解國家的政策法律,即能遵紀守法服務于幼兒,又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對已任職的托育師實行等級評定、政府補貼、政府監督等制度,穩定教師隊伍,吸引優秀人才

1.等級評定制度

托育師的等級評定可以分為5—10級,對應不同的工資標準,可以仿照技術人員職稱和公務員職務等級,晉升的標準應包括任職年限、工作評級、每年在職培訓考試成績等。特別是師德具有一票否決權,即師德不達標,不能晉升。

2.政府補貼制度

目前阻礙托育師資隊伍發展的瓶頸就是從業人員工資待遇過低,大量的民辦機構不愿支付高薪酬,政府可以設立針對民辦托育機構從業人員的政府補貼,由政府直接發放給教師,提高教師待遇。有些人提議要求由民辦轉為公辦,這種有問題就推給政府和有盈利就留給市場的說法都不足取。

3.政府監督制度

對于以民辦為主的0—3歲托育機構,政府的監督十分重要。以杭州市為例。杭州市于2021年建立網上的家政信用信息平臺暨“安心找家政”場景,現在已入駐家政機構222個、家政服務員62132人。為企業及家政人員建立個人信用檔案、領取電子家政卡,并根據其身份、安全、健康、培訓、保險等基本信息,經多部門數據協同驗證后,被賦予專屬的“家政安心碼”。家政服務業“持碼上崗、亮碼服務”,消費者掃碼即可驗證身份真偽,查看信用檔案和從業經歷等信息。[7]

猜你喜歡
家庭式托育家政
私人還是公共:我國托育服務體系供給范式研究
《家庭教育促進法》中的托育服務:國家義務與機構角色
解決托育難題需合力托底
中西部托育事業發展研究院籌備暨陜西省托育示范基地啟動會在陜西學前師范學院雁塔校區召開
2019年省級家政服務政策盤點
家政未來 個性定制
城市小學生課后托管教育的建議
“一校兩區”格局下的大學生“家庭式”管理機制探究
家政業須對“恐怖保姆”設防
2016年上海市政府家政實事項目正式啟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