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體時代高校學報深度融合發展研究
——以開放大學學報為例

2023-02-25 23:32
山東開放大學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學報學術期刊學術

崔 晶

(山東開放大學,山東 濟南 250014)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全媒體時代已然來臨。媒體格局和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這種環境的變化對傳統出版業產生了重要影響。新舊媒體的深度融合發展成為出版界一段時期內的重要發展理念和方向。2021年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技部印發的《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從“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推進融合發展平臺建設”兩方面提出了“加快融合發展”。[1]為期刊融合向縱深發展指明了方向。

高校學報是傳統媒體的代表,由學校主管,一般都是非獨立法人,在管理、出版和運營上具有共性,是學術出版的重要陣地,卻是融合發展的薄弱一環。開放大學學報指的是國家開放大學辦學體系的學術刊物,包括國家開放大學和省市級開大(電大)創辦的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據統計開放大學體系主辦的遠程教育類、終身教育類的學術期刊共計40余家期刊。開放大學學報是開放大學系統重要的學術交流平臺以及開放教育、遠程教育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平臺。開放大學學報也應當適應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的趨勢,不斷探索媒體融合發展之路。當前一些學者對學報的轉型發展進行了研究。有的從整體上分析融合現狀并提出策略,有的則立足個別學報的發展建設,為融合發展提供參考。這些研究在期刊傳播方式的轉變和平臺建設方面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但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融合理念的進一步推進以及受眾接受的轉變,學報的融合發展也應不斷進步,在理論研究方面還有一定的深入和拓展空間。無論是技術外延還是內容本質的融合都值得進一步探討。

一、學報融合發展的現實意義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學術期刊的傳播方式、管理方式乃至發展理念。融合發展能夠多角度、全方位提升期刊的水平,從而為學術研究打造更加優質的平臺,推動學術發展。

首先,學報的融合發展為學術期刊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新媒介的運用能夠擴大期刊的宣傳,提升學報的知名度,從而可以廣泛收集更多優質稿件。期刊水平的高低由文章的質量決定,因此能夠從根本上提升期刊的水準。同時融合發展能夠提升學報的綜合水平,學術文章的網絡發布,可以提高學術期刊發布的時效性;圖文、視頻等方式的融入,豐富了學術內容的呈現形式;數字技術的運用可以對論文的質量進行提升和把控,這些都全面提升了期刊綜合水平。

其次,學報的融合發展能夠有效拓展學術傳播途徑,促進學術交流。新媒體在期刊出版中的運用,破除了傳統發行方式下的滯后性和局限性,可以更好地實現學術知識的傳播。學術知識能以更加便利和多元化的渠道呈現給讀者,不僅可以有效節約時間,而且可以更加精準化地推送?!皟晌⒁欢恕钡刃畔⑵脚_的使用也可以實現作者、讀者、編輯之間的多向溝通。

最后,學報的融合發展能夠更好地推動學術研究。學術期刊數字化能夠全面整合期刊的學術資源,使不同的學術期刊形成有效的互補,實現集約化、平臺化、規?;\作。學報對數字化的運用能夠有效整合專家資源,聚合學術信息,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學術研究的發展和進步。

對于開放大學學報而言,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融合發展,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是適應時代需求的必由之路。數字化平臺的建設和運用,既能更好地實現系統內的學術傳播,也能提升學報的整體水平,從而更好地服務于開放教育、終身教育等領域的研究開展。

二、學報融合發展現狀

(一)新媒體運用情況

目前學報已經實現了初級層面的新舊媒體融合,在采編流程、校對發行中大部分的學報無不依賴對新媒體的使用。如獨立開發或采用其他機構研發的采編系統,運用校對軟件,實現論文的“紙質+電子”出版形式,將刊發的文章同步更新在數字化平臺上。如知網、萬方、維普、超星等數字化平臺,成為論文網絡傳播的主要途徑。自建網站和“兩微一端”也是當前學報的主要傳播載體。一些學報建設了獨立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客戶端用于信息更新,一定程度上實現知識共享。一些較為領先的學報已經實現了學術觀點的視頻傳播,以視頻的形式更新最新的學術觀點。

開放大學學報統計,媒體融合情況可分為三類。其一,有獨立網站、采編系統、微信公眾號的期刊,此類期刊只有6家左右。其二,有獨立網站、采編系統的期刊,此類期刊數量較多,占據絕大部分。其三,無獨立網站,無采編系統,只在學校網頁或者只在部門網頁有專欄,不更新文章,此類期刊只有少數幾家??梢妭€別領先的開放大學學報已經在新媒體的運用中進行了實踐和探索,大部分的期刊實現了最基礎的新舊媒體融合,仍有一些在新媒體的運用方面較為滯后。

(二)融合發展存在問題

當前學報雖然在一定程度實現了新舊媒體的融合,但是相對于信息革新速度和其他傳統媒體的融合程度而言,仍然處于相對滯后的階段。其中,作為在網絡平臺建設方面比較擅長的開放大學,其學報的融合發展卻相對落后。

首先,學報的媒體融合發展處于淺層次,數字化出版屬于粗放型。當前的數字出版基本是在紙質版發行后將電子版上傳至數字平臺、網站、微信等,很少經過二次加工轉化,較少使用音頻、視頻、動畫、直播等豐富多樣的形式,而且發布存在滯后性,沒有體現新媒體的時效性優勢。例如一些開通微信公眾號的開大學報,以更新每期的電子版為主,沒有進行及時管理,發布的頻率低,很少經過內容的再次整合,缺少個性化的內容。同時,出版社在出版軟件的使用方面處于被動運用層面,一般審校系統、數據平臺等都是由專業公司提供,編輯則是能夠使用這些軟件,未能發揮自主能動性。例如大部分開放大學學報使用知網等提供的采編系統,在出版后再將數據上傳幾家數字平臺,在此過程中期刊并未深層次的參與到媒體融合當中。

其次,學報主動融合意識不強,融合發展動力不足。學報的非營利性,導致主動宣傳意識不強、傳播動力不足,對出版變革的反應較慢。學報編輯部門在高校中是輔助部門,其調控和調度資源的能力存在明顯不足。如,開放大學學報成立之初目的是服務本校和系統內教師,不參與市場競爭,不考慮市場效益,所以競爭意識和主觀能動性不強。一些開放大學學報編輯部僅是一個科室,人員較為短缺,且編輯人員還有兼任教師的情況。期刊的新舊媒體融合發展需要一定的人力、財力支持。各方面的配備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融合發展進程。

最后,學報融合發展的進程存在較大差異。少數學報轉型發展成功,實現了多渠道、多元化出版,仍存在較多學報滯后,需要對標深度融合發展目標進一步提升。從40余家開放大學學報的新媒體運用情況可以看出,不同學報的差異較大。少數學報比較領先,在融合發展中走在前列,積極進行新媒體出版,如中國遠程教育等,微信內容更新較為及時,且內容大都是經過二次加工,但是仍有較大一部分的學報差距較大。

三、學報深度融合發展理念與途徑

2022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印發《關于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科學設定發展目標:“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體制機制更加健全,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新型出版傳播體系更加完善?!盵2]

(一) 深度融合下學報的發展理念

首先,改變傳統發展理念,積極應對時代變革。在全媒體時代,面對媒體變革,學報應當轉變發展理念,在信息發展的浪潮中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乘勢而起,積極掌握發展的主動權。積極應對新時代的新挑戰,,積極把握現代新聞傳播及新興媒體發展規律,運用新理念和新思維在媒體融合發展中推動自身轉型發展。開放大學學報也應該轉變意識,緊跟新時代期刊發展的步伐,改變一成不變的辦刊理念,增強媒體融合發展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積極應對信息時代的挑戰,提升新媒體運用能力。

其次,應當強化服務意識,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學報肩負學術發展與學術傳播的職責。當前期刊出版強調社會效益的提升,學報也應當著力提升服務意識,更好地為研究者的閱讀和研究提供便利。學報出版改變了當今學術文章簡單線性傳播的現狀,轉為服務作者、服務讀者、服務于學術傳播的出版理念。學報辦刊不能簡單滿足于將稿件刊登發表,而是定位于服務學術發展,這種服務意識的提升也可以從本源上改變學報融合發展缺乏動力的現象。對開放大學學報而言,新媒體的充分運用,信息的精準推送,能夠更加有效地服務教育教學尤其是開放教育、成人教育等方面的研究發展。

最后,變革中的堅守,堅持內容為王。學報在深度融合發展中,雖然媒介形態和傳播方式發生變化,但是無論何時都需要堅持內容是最基礎、最核心的要素,刊登有思想、有價值的文章,才是學報的立命之本。增強服務意識也不意味著要無原則地迎合讀者、取悅讀者,相反更要嚴把質量關,成為真正有生命力的媒體。對于學報而言,視聽說全方位的信息獲取體驗是為了學術信息的傳播服務,而不是追求的目標。品質戰勝流量,是學報的生存之道。高質量的內容,仍是期刊的立足之本。在專業領域內容上做專做深做精,是學報融合發展、轉型升級的基礎。開放大學學報也要充分運用好開放教育行業資源,從加強專業性和可讀性入手,辦出特色辦出品牌。

(二) 學報深度融合發展途徑

首先,深化信息技術在學報出版中的應用,實現學報的數字化轉型,全方位、多形式融合出版。同時在內容的深度融合上下功夫,改變以往淺層次融合的現狀。充分運用圖像、音頻、視頻、動畫等形態豐富網絡出版,通過多種渠道開展網絡優先出版模式。學報也可以嘗試如網絡首發、學術會議直播、短視頻等網絡發布的方式,彌補學術期刊出版滯后的不足。開放大學學報可以依托自身的技術優勢,開發獨立的網絡數字出版發行系統和數字化網絡出版平臺。開放大學學報有著共同的研究重點和受眾,獨立數字網絡出版平臺,可以使學術成果得到更精準的宣傳和推送。另外開放大學體系內的網絡直播平臺,也可以進行學術信息的傳播。

其次,優化編輯部人員結構,打造復合型編輯隊伍,增強自主能動性,釋放人才活力。在學報深度融合發展中,技術是重要的媒介,人員是更為核心的決定因素。學報內容的深度融合需要發揮編輯人員的主動性,需要投入編輯更多的智慧與思考。所以編輯人員一方面是需要在融合意識上發生轉變,積極主動地適應時代需求,與此同時更要提升技術水平與專業素養,才能在學報的融合發展中游刃有余?!皩W報編務人員應該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學習編輯出版工作的新知識,熟悉互聯網和融媒體等知識,嘗試在工作中開展數據化、網絡化的編務活動,提升自身素質,優化編輯出版流程,提高編輯出版效率,擴大學報的影響力,從事編務相關知識的研究和探索?!盵3]開放大學學報編輯部部分存在人員不配備不足的情況,一方面要補充必要的新媒體編輯,為學報新媒體工作的開展提供基本的保證。另一方面所有的編輯人員都應當持續進行業務能力的提升,全面適應融合發展需求。

最后,加強期刊意識形態工作,完善相關規章制度,提高編輯部工作人員的政治敏銳力、鑒別力。學報作為學術出版物,一貫對文章的意識形態問題有著嚴格的要求,加之電子版的廣泛發行,更應該把好意識形態關,防止錯誤觀點的刊登和發行。傳統期刊出版需要經過“三審三?!钡葒栏竦牧鞒?。新興出版方式下,無論是文章的推送還是音頻、視頻的制作,都不應放松標準,應該以更加嚴格的流程來審核把關,從而保證內容的準確性和觀點的正確性。

新媒體爆炸式的擴張發展不斷擠占學術期刊的原生空間,受眾流失情況比較嚴重。融媒體的出現讓傳統學術期刊措手不及,學術期刊作為信息提供方已不再強勢,讀者獲取信息的注意力正大規模地向網絡、手機移動端領域轉移。在這種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對于傳統的期刊高校學報而言,深度融合發展是提升期刊水平的必然趨勢。高校學報應積極推動出版轉型升級,從而實現期刊的高質量發展,進一步發揮好服務學術研究的主陣地作用。

猜你喜歡
學報學術期刊學術
學術期刊引證指標
學術期刊引證指標
致敬學報40年
如何理解“Curator”:一個由翻譯引發的學術思考
對學術造假重拳出擊
河海大學學術期刊創辦百年
學報簡介
學報簡介
《深空探測學報》
學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