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ace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獻計量可視化分析

2023-02-28 02:58張矛矛
西部學刊 2023年3期
關鍵詞:發文圖譜聚類

鄭 山 張矛矛

一、研究方法

(一)樣本選擇

論文數據的篩選來自于中國知網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時間選擇從2000年到2022年8月,在中國知網以“題名=(高校)and(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搜索出的所有期刊論文中,去除會議、報告和其他研究性資料等,最后留下的691篇核心期刊論文及以上高水平期刊論文,確認為有效論文。

(二)研究方法

CiteSpace作為知識圖譜的一種可視化工具,可以對文獻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從而了解某學科研究前沿和發展趨勢[1]。一般情況下,學術期刊的關鍵詞或主題詞,是文章內容和論點的高度凝練,多次、經常出現的關鍵詞往往反映著該關鍵詞或主旨詞所表達的研究內容或科研熱點。本文共選擇691篇期刊文章,利用CiteSpace 6.1R3版本進行文章關鍵詞、發文組織機構、發文期刊等內容分析,以挖掘中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科研的熱點,勾勒其發展歷程。

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計量學分析

(一)年發文量總體趨勢分析

文獻數量的變化及其趨勢是衡量研究領域整體狀況的重要指標,本研究以中國知網數據庫平臺收錄的有關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研究的高水平期刊文獻來源,檢索方式采用高級檢索,檢索內容“題名=(高校)and(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檢索到2000年至2022年8月共691篇相關文獻,見圖1。

圖1 高校網絡政治教育研究發文量趨勢圖

依據圖1可知,2000年以來我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獻總量先呈波浪形起伏上升趨勢,后出現平穩增長趨勢。2000—2004年高校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文總量較少,相關研究處在萌芽時期。2005—2012年,關于中國高等學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研究論文總量呈現波動增加態勢,說明高等學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引起了專家學者的廣泛重視。2013年至今,受移動互聯網發展進程和相關政策的影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發文量總體保持在高勢位上起伏,研究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二)期刊的來源分布

梳理發文期刊的來源分布狀況,是為了揭示某一學科的主要分布領域以及該刊主要來源的層次與特征,并以此為基礎確定未來對這一學科有關問題的研究趨勢[2]。按以上檢索方法獲取的691篇該刊論文中,其中載文數在20篇以上的有《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教育與職業》《中國成人教育》等9種高等教育類的核心刊物,《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發文量最多,共87篇。載文量在20篇以上的九種核心刊物累計聯合發文數322篇,占比及具體載文數量,見表1。

表1 檢索相關文獻的高頻期刊

(三)機構的統計分析

這691篇期刊論文作者來源廣泛,所選的論文數據包括736個節點和173根連線,網絡密度為0.0006,表明在這一領域有更多機構進行研究,但機構間的合作強度較弱,并且較為分散,尚未形成強大而廣泛的合作網絡關系。從圖2可知,這一研究方向的機構合作網絡主要集中在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但是合作機構的頻率不高。還有一些高產發文機構的合作網絡不明顯,甚至不夠豐富。為深層次分析研究機構成果與合作關系提供參考,對此圖譜作了進一步的數據挖掘,梳理了發文量居前10位的單位,見表2。發文最多的為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根據圖2和表2可知,發文量排名前3位的研究機構其合作網絡關系不顯著,說明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高產研究機構與其他研究機構合作關系并不密切。在單位合作程度上,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合作密集,說明當前我國學者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大多采用獨立開展的方式,各大學和研究機構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合作空間,各大學和研究機構需要在跨學科、跨地域、跨區域上開展更深層次的研究與合作。

圖2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發文機構共現圖譜

表2 檢索相關文獻的高產研究機構

這種高產研究機構代表了其在這一學科的權威性,而且是本學科相應的知識創新與技術聚集的核心。這就要求對一些高產發文高?;蜓芯繖C構節點做出比較深刻的剖析,通過了解掌握這些高產發文機構20年左右的科研焦點,使未來的研究者比較清晰地認識到,引領全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學科研發展的機構在過去和現在從事哪些方面的研究。這對全國從事該領域研究的各個科研機構之間進行合作,對于今后研究方向的選擇都具有重要意義。

梳理這幾所高校的研究焦點發現,它們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及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有較大強度的關注。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集中于大學生的道德研究、互聯網條件下學校德育突破點研究、輔導員隊伍建設等方面[3-4]。華中師范大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心理、網絡輿論等方面[5-7]。電子科技大學、吉林大學這兩所高校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施途徑、方法手段研究關注較多[8-9]。

(四)發文作者的統計分析

對于文章作者的研究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該學科科研動態,對科學研究的管理、組織、協調和引導都有積極的意義[10]。通過學術論文作者的研究特點、研究方法、研究視角、著述特征等的把握,可以用于科學研究的探討,這也是這一領域科學研究的縮影。如圖3所示,作者名稱字體大小表示發文數量多少,圖中僅顯示合作關系密切的作者之間的聯系。圖中共有881個節點和334條連線,整體網絡密度為0.0009,說明研究領域的作者間合作網絡較弱,圖中并無顯著的作者合作網絡,高產作者知識圖譜結構呈現出少數高校,并呈現出相對離散的分布現象,說明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力量在我國分布不平衡。高產作者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扮演著主力軍的作用,優秀的研究者支撐該學術領域的研究進展。清華大學的張瑜、江西農業大學的胡恒釗、清華大學的張再興等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研究領域內的主要高產研究學者。高產學者的研究成果往往只是其學術方向以及研究歷程的一個縮影,比如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的學者張瑜教授自2000年至今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研究,通過總結其成果可以看到其研究正隨著網絡傳播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而不斷深入,并從原來的開展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研究,逐步走向網絡教育、網絡輿情等方面,彰顯了研究時代性特點[11-13]。CiteSpace的圖譜顯示以及總聯系強度參數分析表明,國內研究者之間進行開展合作較少,而張瑜、張再興;趙楠、朱麗萍、浦清平;張曉明、段惠方等與其他作者合作較為密切。

圖3 高校網絡政治教育研究發文作者共現圖譜

表3 高產作者前十名

綜觀上述研究作者的研究方向與研究領域,心理學、哲學、傳播學以及其他學科與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研究相互交叉融合。網絡資源豐富,學生碎片化的時間幾乎都用在網絡上,如何充分利用網絡教育資源與平臺掌握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以及如何利用新時代媒體積極構建網上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是大部分研究者長期關注的問題與焦點。

三、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熱點的可視化分析

(一)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關鍵詞分析

關鍵詞是由圓環中的目標節點識別,當一個關鍵詞存在的時間越多,它的目標節點越大,也就表示了它是這個學科的一個重點[14]。在共詞分析中,一個主要方法是抽取引文關鍵詞、摘要和其他題錄信息,統計構成了直觀知識圖譜,通過分析高頻關鍵詞,能揭示出一個時期某一方面的研究熱點。文中基于設定閾值,提取文章關鍵詞,共發現高頻關鍵詞382個,連接線518根。文獻中熱點關鍵詞的共現圖譜如圖4所示,節點和文本大小代表關鍵詞頻率、節點間連線,指示不同關鍵詞間建立的聯系,連線粗細和疏密,說明關鍵詞的共現強度。由此可以看出,“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節點之一,其次是“高?!焙汀熬W絡思想政治教育”。

從CiteSpace統計出的時間跨度上來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響及對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等研究出現時間較早,而最近則出現了網絡生態系統、策略創新、思政教育工作、生態系統構建、思政教育模式等關鍵詞,可能成為未來研究的新方向。

圖4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關鍵詞共現圖譜

關鍵詞出現的中介中心性是判斷該領域研究熱點的重要指標,也是判斷學者關注焦點的重要依據[15]。從核心節點促進作用的中介中心性指標來看(見表4),“思想政治工作”“網絡時代”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等與其他熱點關鍵詞之間的聯系較強,說明這幾個關鍵詞經常處于和其他關鍵詞通信的路徑中,對文獻之間的互引關系產生積極作用。

表4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關鍵詞中心性前十(按中介中心性排序)

(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關鍵詞聚類分析

文獻熱點關鍵詞聚類共現圖譜見圖5。就該軟件統計的時間范圍而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響與對策,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員等方面產生的時間都比較早,以及近來興起的網絡生態系統,戰略上的革新、思政教育工作中、生態系統構建等、思政教育模式的關鍵詞等等,也許會是今后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圖5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關鍵詞聚類共現圖譜

本文使用CiteSpace軟件和對數似然率(LLR)算法對關鍵詞頻率進行聚類分析,同時建立熱點主題相關關鍵詞的聚類視圖(圖4)。關鍵詞聚類是一種統計分析形式,其中彩色塊代表聚類區域,其中含有聚類關鍵詞。節點的數量N=382條,連接線的數量E=574條,網絡密度密度等于0.0079。模數Q值隨節點數量變化而變化,Q越大,聚類效果越好,可以進行科學的聚類分析。輪廓大小S平均值可作為集群同質性度量,S越大,表示網絡同質性越強,集群可靠性越高。由圖4可知,Q=0.6254時表明網絡結構具有良好的聚類效果,S=0.8747時具有高度同質性和良好的不同聚類的分割。圖中顯示了十大聚類,其中“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思想政治”“網絡”處于領先地位。前5個主要聚類年均年份約為2005—2014年,表明這一時期相關研究趨于成熟。其中最大規模聚類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年份是2014年,收錄關鍵詞55個,主要關鍵詞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政教育、大學、網絡等;系統生成的聚類報告顯示,該聚類中與聚類關鍵詞契合最多的文獻為李冰(2020)《信息化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和挑戰——評〈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系統構建研究〉》,見表5。

表5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聚類的主要關鍵詞

四、結語

以文獻計量分析方法為基礎,結合CiteSpace可視化圖譜進行分析可知:思想政治教育的熱點和發展趨勢,體現了目前我國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些重大課題,深入剖析并科學把握上述熱點研究及發展趨勢,對于深化理論研究、探索實踐路徑,促進學科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猜你喜歡
發文圖譜聚類
繪一張成長圖譜
10條具體舉措! 山東發文做好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
校園拾趣
爺孫趣事
以牙還牙
基于DBSACN聚類算法的XML文檔聚類
補腎強身片UPLC指紋圖譜
基于高斯混合聚類的陣列干涉SAR三維成像
一種層次初始的聚類個數自適應的聚類方法研究
自適應確定K-means算法的聚類數:以遙感圖像聚類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