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文化自信

2023-03-02 00:54
前線 2023年2期
關鍵詞:精神力量中華民族馬克思主義

前線特約評論員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具有基礎性、廣泛性、深厚性特征。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不斷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始終堅持文化自信,對于凝聚精神力量,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

文化自信是國家民族自立自強的精神基礎。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是在長期發展中創造的器物、精神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文化融入一個國家民族的血脈基因,塑造人們的精神世界,影響社會的生活方式,是維系國家民族的重要紐帶。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歷史一再證明,一個國家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覺醒;一個國家民族的力量,首先表現為文化上的力量。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民族創新發展的基礎,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沒有先進的文化指導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就難以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自信是歷史積淀形成的堅定信念。自信是對自身持認同肯定態度的精神性范疇,是長期經驗積累的結果。文化自信建立在對文化歷史和社會實踐科學認識基礎上,體現為對自身文化的價值觀念、發展趨勢等高度肯定,并以此指導未來的行動。我們的文化自信源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滋養,源自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崇民本、講辯證、尚和合等鮮明特色,中華文化影響力遍及許多國家。近現代以來,面對中華民族發展困境,中國共產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立足它們的契合點,如天下大同、親民愛人等,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表達人類共同價值信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僅煥發了傳統文化的新活力,推進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為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中國智慧,進一步鞏固了文化自信的基礎。

文化自信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內在動力。作為一種肯定性社會心理意識,文化自信具有價值判斷、社會凝聚、情感激勵和思想指導、智力支撐等多方面重要功能,能夠轉化為促進國家發展的強大力量。在百余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共產黨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既不斷改革創新,創造強大的物質力量,也不斷增強文化自信,創造強大的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人民有了謀求獨立發展的主心骨,從精神被動轉向精神主動;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飛躍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極大改變了中國面貌;進入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我們不僅擁有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也形成了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因此,堅持文化自信,是對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個有機整體的自信,必將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轉化為促進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

猜你喜歡
精神力量中華民族馬克思主義
吶喊中的精神力量——東臺弶港漁民號子
強大精神力量激勵科研前行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無錫市應急管理局 打造黨建品牌 凝聚“走在前”精神力量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