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論析

2023-03-02 00:54洪向華馮文燕
前線 2023年2期
關鍵詞:新時代

洪向華 馮文燕

[摘要] 當前,網絡已經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前沿陣地。掌控網絡意識形態主導權,就是守護國家的主權與政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就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進行了一系列的規劃、部署與安排,為新時代相關工作的貫徹落實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時代新征程,把握好立場方向,推進體制機制建設,夯實技術與人才支撐,做到內外兼顧,有效筑牢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屏障,進一步夯實民族復興的精神根基。

[關鍵詞] 新時代;? 意識形態斗爭;? 網絡意識形態安全

[中圖分類號] D64; G206?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0529-1445(2023)02-0025-04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作為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組成部分,是國家安全能力建設的重點領域,關涉社會穩定、國家強盛?!罢瓶鼐W絡意識形態主導權,就是守護國家的主權和政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新的歷史方位,結合發展實際,從治國理政的戰略高度,就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進行了一系列規劃、部署與安排,為新時代相關工作的貫徹落實擘畫了清晰藍圖、提供了根本遵循。

把握好立場方向

始終堅持黨對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領導。黨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我們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得出的寶貴經驗,是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根本保障。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已成為思想輿論交鋒的主戰場,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陣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打贏網絡意識形態領域一系列重大斗爭,網絡生態實現持續向好。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做到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切實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必須加強黨的領導。這不僅源于對以往實踐的深度思考,更是源于對未來發展大勢的精準把握。新征程上,要積極打造黨領導下的全域協調聯動、運行規范、立體高效的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新格局。為此,各級黨委(黨組)要將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相關要求作為行動準則,保障主體責任的落實;各部門、各領域要在遵循黨中央關于管網、用網、治網等相關工作精神的基礎上,依據科學、適度、動態結合的標準、要求,細化責任清單,注重協調配合,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全體黨員干部要主動適應網絡化發展大趨勢,加強對網絡發展、傳播規律的認識與研究,立足本職工作不斷提升自身網絡素養與工作能力,更好地推進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

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理念。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新時代所取得的勝利與輝煌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意識形態工作歸根到底,是要做好人的工作。網絡雖然是一個虛擬空間,但其中所有的信息與操作都是在人的意識支配下完成的,網絡時代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著眼點依舊是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網絡意識形態建設中,穩住了人心,就能在各種風險挑戰中做到“我自巋然不動”,反之,就可能面臨陣地失守的風險。所以,我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精準發力開展各項工作。要展現為民情懷。在推進網絡信息技術普及、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時常到網上逛逛、看看、聽聽,了解人民群眾的當下需求是什么、思想動態如何。對于人民群眾的關切要主動回應,對于問題難題要積極解決,對于思想上的困惑要及時引導,通過營造積極向善、風清氣正的網絡大環境,讓人民群眾共享信息技術和網絡發展帶來的物質與精神紅利。要匯聚民力民心。在日常的宣傳教育中,講清楚當下意識形態斗爭的嚴峻形勢,激發人民群眾參與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真正依靠人民群眾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

推進體制機制建設

建立健全體制機制,是營造良好網絡生態、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內在要求與堅實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相關政策措施的出臺,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建設各個方面的基礎性體制機制架構基本建立,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性工程,還需要借鑒好的經驗與做法,進一步以科學、系統的體制機制推進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

完善頂層設計,筑牢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四梁八柱”。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要建立健全“三會一課”、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等,推動理論學習制度化規范化發展;強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化相關理論研究工作,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落實好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宣傳、黨管媒體的方針原則,做好網上正面宣傳,不斷增強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構筑網上網下同心圓;著眼于黨的事業后繼有人這一根本大計,建立健全以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創新成果鑄魂育人的工作機制。健全組織架構。組織機構的設置是為了明晰工作的主體,為全黨上下同心協力,打造全國工作一盤棋提供保障與支撐。要抓好標準化建設,通過進一步調整優化中央層面的機構設置,為地方機構改革提供范例、模板;部門間要形成合力,在充分發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的決策和統籌協調作用的基礎上,構建宣傳、公安、工信等部門協作配合的工作新格局;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要加強政府相關部門同社會組織、互聯網企業等的溝通協作,打造立體、協調、有效的治理架構,確保相關工作有效開展。加強法治體系建設。要加快立法進程,完善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為核心的網絡安全法規體系,堅持依法管網、辦網、治網,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1推動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在法治軌道上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邁進。

注重微觀層面的細化,推動制度落實落地。完善監測預警機制。要加強對網絡的常態化監測,了解、掌握網絡意識形態真實狀況,科學預判安全態勢,提升見微知著的能力;注重對相關數據的搜集和分析,對于不安全因素要適時啟動預警機制,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應對。健全監督問責制度。要在明確目標責任的前提下,加強對各級黨政機關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巡查、監管和督導,并將相關履職情況納入干部考核、選拔體系,做到失責必問、問責必嚴,確保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各項規定、措施落實到位;加強對互聯網企業、相關從業人員的管理,加大對網上違規違紀行為的查處力度,堅決制止和打擊危害意識形態安全的行為,打造可管可控的網絡空間。

夯實技術與人才支撐

依靠先進技術提升防御能力是網絡時代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發展趨向。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對科技的重要作用形成了更加清晰的認識:“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努力在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趕超。當前,我國網絡意識形態領域面臨諸多風險,就外部環境來看,美西方憑借掌握根服務器以及與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相關的軟硬件核心技術等優勢,不斷入侵我國網絡空間,散播“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等不實信息和煽動性言論。就自身建設來看,雖然在網絡強國戰略的推進過程中,我們在網絡技術層面有許多新的突破,但由于起步較晚,網絡安全防御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從根本上改變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我們需要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與趕超。在注重基礎研究的前提下,組織各方力量在芯片、區塊鏈、信息傳輸等重要領域開展協同攻關,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網絡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斗爭的主動權;進一步提升對網絡信息的管控能力,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研發應用,加強對信息鑒別、篩選、分析、研判,構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有效防范錯誤、虛假、有害信息的滲透、干擾。

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歷史和現實昭示,人類社會的每一次發展都離不開人才的強力支撐。隨著知識經濟、信息經濟時代的到來,人才資源的戰略地位越發凸顯。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建設一支立場堅定、素質過硬、能力強的人才隊伍是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基礎。政治能力提升是根本。意識形態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政治立場不堅定,在網絡意識形態斗爭中就會模糊敵我邊界,就會造成主次不分、目標不明。要時常組織各類人才參加理論、業務培訓,讓他們在理論與政策的學習中全面提升辨別政治是非、把控防御政治風險的能力,確保其在各種考驗面前能夠把牢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不僅是一項責任重大的政治任務,也是一項具有高難度、高挑戰性的技術性工作,對人才的專業素養有著極高的要求。要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的網絡技術人才隊伍,著力提升管理人才的管理素質和能力,培養具有深厚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懂得新媒體傳播規律和掌握一定網絡技能的思想宣傳人才,為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做到內外兼顧

話語是意識形態的重要展現形式。使用一種話語就是在傳播一種意識形態,話語即是權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日益復雜激烈,我們只有建立自己的話語體系、掌握話語主導權,才能在網絡意識形態斗爭中贏得主動。

“修內功”是基礎。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構建話語體系的環境發生了深度變化,提升主流意識形態在網絡空間中的話語地位,需要解決“說什么”——內容和“怎么說”——用何種理念、通過何種方式傳播的問題。新征程上,傳播好黨的聲音、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需不斷推動主流意識形態在話語內容、話語表達和話語傳播上的創新發展。在話語內容上,要聚焦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和實踐的新要求,結合人民群眾的需求,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創新成果引領社會思潮。在話語表達上,要將關注點真正落于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中,表達方式由宏大敘事向大眾化、生活化敘事轉變,增強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的感染力、說服力。在話語傳播上,要推動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發展,強化技術賦能,借助AR、VR等技術推進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在不斷提升傳播效率的同時,加強議題設置,在系統、科學的中國特色話語體系的構建中,穩步提升主流意識形態話語引領力。

走出去是動力。當今世界,意識形態安全體系架構中“西強我弱”的格局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維護好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我們不能被動防御,還要走出去。走出去,就要勇于展現自己。在國際社會擁有自己的“發言席”、讓世界聽見聽清中國的聲音,是走出去的關鍵一步。為此,我們要主動作為,打造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文化品牌,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走出去,還要善于合作交流?!爸挥懈鲊刑煜轮蟮?,和睦相處、合作共贏,繁榮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黨始終致力于追求全人類共同利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基于對網絡發展變化規律與時代大勢的洞察,創新性地提出了致力于全球網絡生態向好發展的時代倡議——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維護網絡空間安全,需要各國同舟共濟。我們遵守《聯合國憲章》,在堅定維護自身網絡安全的同時,尊重他國網絡發展的道路、模式和權利,不做干涉、損害他國網絡安全的事情;摒棄零和博弈思維,找尋更多利益契合點、合作增長點,擴大共識,深化合作,實現互信基礎上的互惠互利;推進全球網絡空間治理體系變革,通過主動承辦全球性網絡發展會議、倡議相關治理原則方法等,為網絡空間治理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新時代新征程,隨著內外部環境的巨大變化,網絡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形勢會更加復雜、嚴峻,我們必須進一步深化對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戰略地位的認識,通過宏觀層面的設計與考量、實踐層面的落實與推進,筑牢網絡意識形態的安全防線。唯此,才能不斷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巍巍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提供堅實支撐。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習近平關于網絡強國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

[3]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作者簡介:洪向華,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馮文燕,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責任編輯 / 王曉方

猜你喜歡
新時代
新時代網絡新聞采訪特點研究
新時代小學教育管理的發展方向及思路創新
基于人才成長的鄉鎮成人教育研究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德育管理研究
淺談新媒體環境下電視臺出鏡記者如何做好新聞報道
擱淺的“新時代”,“樸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