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旅融合背景下圖書館空間服務價值與優化策略*

2023-03-02 06:00王麗雅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23年4期
關鍵詞:文旅圖書館空間

蘇 歡 王麗雅

(沈陽建筑大學圖書館,遼寧沈陽 110168)

1 引言

《“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融合發展[1]。 黨的二十大對推進文旅深度融合作出了重要部署,文旅融合是文化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和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節點。 由于時代變遷和思想發展,圖書館作為城市“第三空間”更加重視讀者需求和文化發展,文旅融合的提出為圖書館持續創新發展提供了機遇和方向。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文化場所應充分利用自身的場所空間,與旅游業協同發展,開展文化體驗式旅游項目[2]。 圖書館兼具公共知識空間和公共文化空間雙重屬性,不僅滿足讀者的知識服務需求,還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實踐基地,應主動營造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空間環境,并為社會提供文化旅游新服務[3]。

隨著國家文旅融合工作的深入推進,圖書館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的可行性與構建路徑,部分圖書館已經推出了多元化的主題空間與空間服務。 寧波圖書館推出以創新主題空間服務文旅融合的新模式,打造人文地理館、外語角等文化交流空間,在館外與酒店民宿、地鐵車站合作,滿足游客的閱讀和空間需求[4]。 文旅融合背景下我國圖書館空間服務已逐步開展創新性實踐,但仍缺乏系統、科學的理論指導。 本文基于圖書館空間服務理論研究和發展現狀,結合當下文旅融合的時代背景探討圖書館空間服務價值,提出文旅融合背景下圖書館空間服務的優化策略。

2 圖書館空間服務理論回顧

圖書館的空間服務是指圖書館利用空間資源,通過知識場域的建構,為用戶知識獲取、共享與創新提供合適的服務產品的過程,具體內容包括文獻服務、信息服務、知識服務和情境服務[5]。 圖書館空間服務功能包括提高知識學習效率,減少重要決策時間,降低獲取知識的時間成本,增加空間體驗與交流,構建更具價值的隱性知識等。 隨著人們對隱性知識的需求逐漸增加,圖書館更加注重空間形態的多元化和場所精神的氛圍營造。 文旅融合為圖書館空間服務創新指引了方向,圖書館天然的文化屬性使其在促進文旅融合方面存在優勢。 空間情境服務為用戶提供知識交流、共享、實踐和體驗場所,并開展相關活動實現空間服務功能。 所以,空間情景服務是文旅融合背景下圖書館空間服務的重要內容。

圖書館空間服務研究的產生與發展受基礎理論、社會環境、行業變革等因素影響,筆者將已有圖書館空間服務的研究成果進行分析梳理,歸納為以下三方面內容:(1)以資源基礎支撐空間服務。 圖書館的空間服務是由多種要素構成的有機體,需要知識資源、空間資源、文化資源、活動資源等資源基礎作支撐。 知識資源是圖書館空間服務的物質基礎,包括以圖書、報紙、期刊、電子資源等顯性知識資源,還包括人的認知、技能、情感等隱性知識資源,從廣義上界定了圖書館空間服務“第三知識構建場服務”的本質。 空間資源是圖書館空間服務的載體,程煥文[6]提出公共圖書館空間服務的未來發展方向是空間功能的多樣化及空間資源的拓展。 文化資源與活動資源有助于圖書館營造空間場所精神,地域文化、紅色文化及各種活動體驗與空間服務的耦合幫助讀者獲得文化認同感與心靈歸屬感[7]。 (2)以用戶需求評價空間服務。 圖書館對讀者空間與服務需求的研究實現了從“以用戶為中心”到“用戶參與式設計”的轉變[8]。 史艷芬[9]、儲結兵[10]分別從價值共創和創客感知視角以用戶體驗為導向開展了圖書館空間服務質量評價研究。 (3)以空間形態創新空間服務。 當前圖書館空間形態基于客觀條件和用戶需求呈現多元化轉型的趨勢,新型空間形態包括數字學術空間[11]、創客空間[12]、特色閱讀空間[13]等,該類研究圍繞讀者知識獲取和構建的需要展開,多從分析實踐案例出發,探尋不同空間形態的服務能力及構建策略。

文旅融合背景下圖書館的相關服務研究如雨后春筍般展開,內容包含創新路徑、資源建設、特色活動、文創產品等,然而圖書館空間服務理論的更新尚未引起學者的廣泛關注,新的時代背景下圖書館的資源基礎、用戶需求和空間形態都已發生變化,本文研究內容既為圖書館文旅融合實踐提供科學的指導理論,又補充和完善了圖書館空間服務的理論體系。

3 文旅融合背景下圖書館空間服務價值

圖書館空間服務價值區別于傳統服務理念和模式,具有促進人際交流、促進知識學習、促進文化傳承和創新、促進知識創新等價值。 文旅融合不斷向縱深發展促使圖書館空間服務衍生出新價值,即基于旅游推廣、讀者需求、促進閱讀多維度拓展新型文旅消費場景、滿足讀者文化體驗需求、凝聚閱讀空間場所精神。

3.1 拓展新型文旅消費場景

場景是一種符號意義系統,它圍繞消費展開,由各種實踐活動組成,涉及各類人群、鄰里關系、基礎設施、活動、場景價值五個基本要素,消費者通過在場景設施消費和實踐,獲得高興或悲傷、美麗或丑陋、真實或虛假、認同或否定等情感變化[14]。 文旅融合的發展促進了文化資源的旅游化開發和旅游資源的文化性拓展。 圖書館、藝術館、博物館等文化空間在保有文化消費的基礎上進行功能拓展,將文化空間轉變為兼具文化和旅游消費功能的全新場景。圖書館空間作為場景化的消費實踐承載著傳遞文化與歷史的使命,也是城市空間中的建筑組合、城市的文化群落,是活躍城市文化氛圍的便民設施[15]。 圖書館空間作為文旅消費新場景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圖書館空間擁有舒適的環境和濃厚的文藝氣息,既為游客提供知識獲取和旅途休息的場所,又滿足其了解當地文化及特色風俗的需求。 圖書館既是傳播文化思想、培養閱讀習慣、涵養文化自信的場所,也是傳統文化與時尚氣息結合的文旅綜合體。

3.2 滿足讀者文化體驗需求

圖書館空間服務隨著讀者需求的變化而變化,讀者需求是圖書館空間服務變革與創新的驅動力。讀者需求不僅影響圖書館空間的發展規劃,也決定著圖書館空間服務的內容和模式[16]。 文化體驗是指人們通過自身的經歷,對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積淀的各種文明遺產的感受、領悟,同時對傳統文化進行學習、理解和繼承,并從其中感受該文明遺產的內涵和歷史價值[17]。 通過以文化體驗為核心的優質旅游一方面鞏固和加強了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促進了當地文化的發展。 信息時代背景下,由于獲取資源途徑的多樣化,圖書館資源的讀者關注度逐漸下降,對休閑交流、學術探討、文化體驗等空間服務的關注度逐漸上升。 圖書館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間,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體驗需求是圖書館的社會責任,也是圖書館空間服務創新的動力來源。圖書館空間文化體驗應以文化為中心,以體驗式學習為途徑,以游客作為體驗主體,圍繞文旅融合主題創新圖書館文化空間建設實踐。 如浙江圖書館于2015 年成為杭州國際體驗點,代表圖書館行業作為東西方的文化交流空間,為世界各地游客帶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體驗項目。 部分圖書館結合當地特色文化資源、旅游信息資源推出公共文化體驗空間,如天津市和平區圖書館的“文化領讀人”、馮夢龍書院的“三言書屋”等體驗項目,運用分享閱讀和學者講座、互動感受和沉浸式體驗等空間服務,加深游客對當地文化的理解與體會。

3.3 凝聚閱讀空間場所精神

圖書館空間的場所精神是指運用尺度、光線、界面、家具等空間要素以及文化、歷史等人文要素,基于讀者的行為心理營造出的能夠使其產生方向感、認同感和歸屬感的空間氛圍。 閱讀意愿的產生和閱讀效果的優劣由圖書館空間服務和讀者自身的內生閱讀需求動機共同作用,空間場所精神可以使讀者產生情感共鳴,促進閱讀效果。 空間服務是凝聚場所精神的內生動力。 文旅融合為凝聚空間場所精神提供了有利條件,一方面促進圖書館在梳理地方傳統文化、彰顯地方文化風格、凝聚地方文化脈絡、創新地方文化特色等方面增強主觀能動性。 另一方面,圖書館室內空間品質的提升也加速了場所精神的營造,如對自然光的利用不僅為讀者提供優質、高效的閱讀光環境,還可塑造靜謐柔和、親切舒適的空間氛圍,滿足讀者對空間品質的需求、產生強烈的環境認同感,即“接受并喜歡這里”的情感。

4 文旅融合背景下圖書館空間服務優化策略

優化原則(作為文旅消費新場景的圖書館空間一方面要滿足旅游者需求,開展游客源地需求調研,提升服務質量;另一方面積極適應游客的年齡、職業特征、消費水平、選擇偏好、出行方式、旅游季節等差異需求,通過功能拓展,將圖書館空間轉變為兼具文化和旅游消費功能的新場景)。 圖書館空間服務是由多種要素和資源構成的體系,對其中某些要素進行優化,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空間服務水平。 圖書館空間服務的資源基礎包括知識資源、空間資源、文化資源、技術資源、管理資源、活動資源等。 通過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各種資源基礎的發展特征和實踐案例,應用相關理論提出針對性的優化策略,時間維度范圍涵蓋圖書館發展整個生命周期,從愿景、戰略規劃、需求評估到室內環境設計、服務和制度建設等。

4.1 配置知識資源,突出地域特色

知識資源是圖書館空間為用戶建構服務的重要物質基礎,同時也是構建獨特場所精神的重要保證。宏觀上分為顯性知識資源和隱性知識資源。 顯性知識資源具體包括圖書、期刊、報紙、數據庫等;隱性知識資源包括認知、經驗、技能、信仰、情感等。 文旅融合背景下圖書館空間服務的資源建設既涉及知識資源,也涉及空間、文化、活動等其他資源要素,既要滿足讀者的多樣化需求,還要考慮合理的資源結構設置。 我國《公共圖書館法》指出圖書館應當系統收集地方文獻信息,保存和傳承地方文化。 配置具有地方特色的知識資源不僅為讀者提供更多的選擇,也是圖書館對外展示地域文化吸引旅客到訪的重要方式。 (1)展示城市記憶。 杭州圖書館旅游主題分館開設在城北新天商業街區內,是一家24 小時全天服務的主題圖書館,館藏資源以旅游書籍為主,涵蓋兒童、生活、歷史、文學等類別。 該館為旅游讀者提供了解城市歷史文化背景、深度挖掘旅游資源的空間,全天候服務也為疲勞的游客提供恢復體力、深耕旅游文化的場所[18]。 (2)設置學者專架。 廣西欽州市圖書館的“高鐵讀書驛站”位于廣西欽州火車東站候車大廳。 木質的書架,搭配休閑風格的閱讀桌椅,排放著類別豐富的圖書及紙質期刊,閱讀環境舒適優雅。 該空間的知識資源以旅游資源、人文歷史、風土民情等類型書籍為主,內設廣西作家作品專架,專家書籍定期更換,為乘車到廣西旅游的旅客提供了一個品讀廣西、了解欽州的特色閱讀空間[19]。

4.2 提升空間品質,塑造文化地標

吳建中在《轉型與超越:無所不在的圖書館》一書中提出圖書館要發揮作為城市“第三空間”的價值[20]。 空間資源是圖書館空間服務的載體和平臺,包括實體空間和虛擬空間。 就實體空間而言,適宜的空間形態和良好的空間品質有利于場所精神的凝聚。 文旅融合背景下圖書館空間資源建設應從讀者和館員等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出發規劃、設計和布置實體空間,打造高品質閱讀空間,從而更好的發揮空間資源的核心服務功能。 文化地標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代表著城市的精神,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古老的歷史、濃厚的文化氛圍吸引著全世界的游客到訪,我國廣州圖書館新館、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上海市圖書館新館也晉身為城市文化地標,為游客及讀者提供高品質的空間資源。

文旅融合背景下圖書館打造高品質的空間資源應注重以下幾方面內容:(1)提升感知體驗。 部分大型公共圖書館自身具備較高的文化藝術價值,其獨特的空間藝術風格不僅增加了讀者的視覺感知體驗,還吸引游客走進圖書館感受文化藝術的美麗。如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造型獨特,室內波浪造型的頂棚和書山立意的書架給游客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21]。 上海浦東圖書館內部以“空中花園”為視覺核心,位于樓層中心,玲瓏剔透,頂部開場,“浮云”懸吊在五層專題閱覽區的上方,猶如浮動在空中的云,提供獨特的空間感受[22]。 (2)引入自然景觀。大面積的透明玻璃不僅給室內帶來充足的采光,還可將室外自然景觀引入室內,使室內空間與室外優美的景色進行互動。 景寧畬族自治縣圖書館分館依山而建,傍水而居,與山崖的自然空間融為一體,讀者在遠山近水的窗邊捧一本書品一杯茶,可以盡情享受愜意時光[23]。 (3)重塑歷史印記。 城市的歷史象征著城市的根與靈魂,蘊含著人們的共同記憶,圖書館空間的歷史印記可以讓游客感受到城市變遷歷程,形成獨特的文化氛圍,使游客及讀者產生強烈的歸屬感。 沈陽市大東區圖書館的分館是新中國第一代倉儲建筑“東貿庫”改造而來,擁有城市重要文物價值,改造后圖書館保留了原建筑的木桁架結構,讀者在頂層樓梯平臺閱讀時能夠近距離感受著歷史印記帶來的氛圍感[24]。

4.3 融入在地文化,推行增值服務

濃厚的文化氛圍是構建場所精神的重要基礎,讀者在圖書館知識獲取和建構的過程中,逐漸感受和領悟到文化氛圍的影響和教育,有利于培養其社會良好品格。 圖書館空間加強文化建設,既可以提高空間的管理層次和水平,促進館員更好地提供高水平的服務;也可以構建獨特的場所精神,更好地感染和激勵讀者的知識建構思維和行為,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在地文化是指因不同地域社會的經濟形態、組織結構、宗教信仰等形成的特定的意識、觀念和行為[25]。 融入在地文化資源的圖書館空間容易令讀者產生情感共鳴。 文旅融合下的圖書館空間在旅游服務方面,應注重旅游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結合在地文化拓展增值服務,優化空間文化建設,如特色館藏、餐飲服務、導游服務、特色文創產品開發等,以增強用戶良好體驗,吸引游客前來參觀體驗。 如阿姆斯特丹中央圖書館在圖書館頂層提供當地特色美食,其中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 國家圖書館以優質館藏資源為依托開發系列文創產品,并開設線下實體店供游客參觀購買。

融入在地文化的圖書館空間具有獨特的文化性格,可以使游客深入感受當地文化資源,如紅色文化、地域文化、人文特色等。 紅色文化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中國人民價值觀念體系中的一部分,更是凝聚國家力量和社會共識的重要精神動力。 嘉興學院圖書館加強紅船文獻特藏資源建設,舉辦一系列紅色閱讀推廣和展覽等活動,擴大紅船精神的影響,積極探索融入嘉興紅色文化旅游建設,營造了濃郁的紅色文化氛圍,促進了嘉興紅色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26]。 “普洱茶文化圖書館”是云南省圖書館的文化創意空間,該館弘揚云南普洱茶文化,既展示云南地域特色資源,也是對普洱茶文化的繼承和發展[27]。

4.4 開發活動資源,搭建交流平臺

積極引導用戶體驗是構建圖書館空間場所精神的關鍵環節,用戶體驗是衡量圖書館服務的重要指標。 為了追求用戶最大的滿意度,圖書館空間服務除了注重館舍空間環境和文化氛圍的構建外,還應開展風度多彩的活動,吸引、鼓勵用戶積極參與,進而增強對圖書館空間場所的感知、認同、依賴和使用。 文旅融合背景下,圖書館應定期開展契合本地特色、宣傳推廣文化旅游、具有創新性互動性的文旅融合特色活動。 寧波圖書館的人文地理館根據“寧波城市旅游之窗”活動主題,每月在館內舉行小型主題書展和“讀行天下”特色讀書沙龍活動,為游客提供專題化、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和旅游知識以及經驗分享機會。 截至2019 年4 月,寧波市圖書館在“人文地理館”已舉辦“讀行天下”系列講座沙龍35期,受眾3500 人。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與南沙花園酒店共建的特色閱讀空間“粵書吧”,定期開展新春國樂沙龍,國慶中秋亮燈儀式等活動,為游客帶來豐富多元的閱讀體驗[28]。

圖書館文旅融合活動為打破空間服務模式單一,缺乏創新和個性化服務的問題上帶來了新的契機。 圖書館空間服務不局限于館內空間,可與旅游空間結合,制造沉浸式閱讀體驗。 如南沙區圖書館推出的“走讀南沙”活動以人文探尋、戶外體驗、親子研學等形式打造閱讀新場景,帶領廣大讀者走出圖書館,深入探索南沙,向讀者傳遞閱讀價值,讓讀者在擁有沉浸式特色閱讀空間的同時,以文宣景,提升景區文化品位,助推文旅融合事業高質量發展[29]。

5 結語

在文旅深度融合過程中,圖書館空間服務為文旅消費助力;反過來圖書館也要有意識地利用旅游市場來發掘、重塑、提升空間文化資源,要利用旅游流量來帶動湮滅的文化要素轉化成有利于文化自信、國家認同的文化資源、文化符號和標識象征。 圖書館空間服務還需重視技術資源和管理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如引進智能化設備、采用智能化管理、推行跨區域通借通還政策等,積極探索圖書館空間服務文旅融合的新模式,以實現圖書館行業內空間服務“大系統觀”和與其他公共文化空間聯動發展的終極目標。

猜你喜歡
文旅圖書館空間
乘風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從無到無限大
空間是什么?
創享空間
安東:東方的幽靜文旅之鄉
圖書館
文旅照明的興起
去圖書館
QQ空間那點事
空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