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釗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承與革命實踐探索

2023-03-04 11:47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李大釗革命馬克思主義

李 曄 李 巖

(燕山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4)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時明確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盵1]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離不開革命先驅的英勇斗爭,更離不開以李大釗為代表的早期共產黨人的革命實踐。王滬寧在紀念李大釗同志誕辰130 周年座談會講話中指出:“李大釗同志一生的奮斗歷程,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歷史緊密相連,同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歷史緊密相連,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歷史緊密相連?!盵2]這是對李大釗同志一生的真實寫照,充分彰顯其偉大人格。

一、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

“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達于真理?!眻猿终胬?、堅守理想是李大釗畢生的理想追求。他認為“宇宙間有惟一無二之真理。此真理者,乃宇宙之本體,非一人一教所得而私也”。隨著“世界文明日進”,[3]426李大釗以敏銳的政治洞察力率先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為探求救國救民的仁人志士“播火”先進思想;以科學的理性精神同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作斗爭,將真理的光芒播種在中國大地,推動中國革命形勢向前發展。

(一)宣傳俄國十月革命

毛澤東曾明確肯定了十月革命對于世界以及中國的意義,它幫助中國的先進分子, 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理論武器來考察中國的現實問題。1917 年俄國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專制統治,結束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馬克思列寧主義開始在世界范圍內傳播。然而國際社會上彌漫的卻是對十月革命的咒罵,這使得許多人對革命產生恐怖和驚駭。李大釗率先透過反動派欺騙性的宣傳,準確把握了十月革命的本質和走向,他認為十月革命就像“驚秋之桐葉”,這對于當時黑暗的中國來說“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個小小的明星,照見新人生的道路?!盵4]377他認為對待這種新文明曙光、世界新潮流,我們“只能迎,不可拒?!盵4]359在十月革命勝利后,李大釗明確肯定俄國之文明是兼具“東西文明特質、歐亞民族天才”的世界新文明,[4]329是實現“第三”文明境界的橋梁。蘇俄的建立以及歐戰的結束,促使馬克思的幽靈在歐洲徘徊。李大釗引用托洛茨基對俄國革命的評論,指出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導火索,Bolshevism 的勝利“就是二十世紀世界人類人人心中共同覺悟的新精神的勝利”,[4]368并預言20 世紀之后的文明必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李大釗對十月革命的正確解讀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也為先進的知識分子指明了方向,這對于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捍衛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和實踐新要求,迫切需要我們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入回答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黨治國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5]16五四時期,伴隨各種“主義”的傳入,科學社會主義也受到了“非難”。在與胡適的問題與主義論戰中,李大釗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駁斥資產階級改良派對馬克思主義的偏見。他首先批判了將“問題”與“主義”相割裂的實用主義經驗論,指出解決“社會上多數人共同的問題”必須要“先有一個共同趨向的理想、主義”,[6]49所以宣傳馬克思主義與解決社會實際問題是“交相為用”“并行不?!钡?;其次,對于胡適依靠改良主義解決社會問題、反對社會革命,李大釗指出由于中國國情的特殊性,社會問題的解決必須依靠階級斗爭和社會革命,沒有階級聯合作斗爭“那經濟的革命,恐怕永遠不能實現”;[6]55最后,李大釗針對胡適宣揚的“馬克思主義不適用于中國”的言論,他指出馬克思主義須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運用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根據中國國情“因時、因所、因事的性質情形生一種適應環境的變化?!盵6]51除此之外,李大釗還同基爾特社會主義進行了論戰,從根本上區別了社會主義與假社會主義。對于無政府主義所倡導的無組織無紀律的“契約精神”,李大釗在《自由與秩序》一文中批判了無政府主義的“個人絕對自由論”,劃清了科學社會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界限。這三次論戰打退了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攻擊,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捍衛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影響了大批青年開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

(三)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

在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之后,李大釗就對馬克思主義會“因時、因所、因事的性質情形”而發生改變有著深刻的認識。他認為研究一種學說,首先應該考慮它的適用性,不僅要考慮該學說產生的時代背景,還要考慮該學說與我們今天社會的匹配程度。李大釗認為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的產物,“我們現在固然不可拿這一時代一種環境造成的學說,去解釋一切歷史,或者就那樣整個拿來,應用于我們生存的社會”,[6]23“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5]17其次,在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時應該全面而系統的理解每部分的內容,李大釗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整個進程中解讀唯物史觀,用全面分析的方法闡述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運用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中國的問題”,[5]17不是簡單的背書和重復具體的結論,更不是將馬克思主義當成一成不變的教條;最后,李大釗以科學、嚴謹、客觀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他將馬克思主義放在西方哲學史中進行考察,以聯系發展的觀點看待唯物史觀,以辯證的視角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而非以宣布信仰的方式,充分體現了李大釗對待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李大釗在研究馬克思主義時所展現的理性精神,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奠定了基礎?!段业鸟R克思主義觀》一文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進入比較系統的傳播階段。李大釗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學說是“改造世界原動的學說”,但這并不意味著李大釗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與研究是書齋式的。他強調青年人要以科學精神追求真理,應“竭力鏟除種族根性之偏執,啟發科學的精神以索真理,奮其勇氣以從事于動性之技藝與產業”。[4]315因此,在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李大釗力排眾議,堅持自己的立言原則和獨立思考的科學精神。其中《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以“我”字當頭,充分展現了五四反奴性的理性精神。[7]另外,在實踐中,李大釗指引青年確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積極引導青年走向工農群眾,因為在他看來“一切脫離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5]19這不僅推進了工人思想觀念的轉變,促使工人群眾開始向馬克思主義傾斜,也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正如毛澤東同志曾滿懷深情地回憶:我在李大釗手下擔任國立北京大學圖書館助理員的時候,曾經迅速地朝著馬克思主義的方向發展,李大釗是我“真正的老師”。[8]36這句話充分展現了李大釗在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時的豐功偉績。

恩格斯曾說過“一個民族若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9]4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不斷從中汲取科學的智慧和力量。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過程中,要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篤行真理,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賦予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回答好中國之問、世界之問、時代之問,書寫無愧于時代的新篇章。

二、踐行初心、擔當使命,開拓偉大的中國共產主義運動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是李大釗畢生的責任擔當。李大釗在為黨培養后備力量、創建中國共產黨以及促進國共合作的進程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一)培養青年為黨提供后備力量

青年強,則國家強。李大釗對青年寄予厚望,他認為“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皣也豢梢蝗諢o青年,青年不可一日無覺醒”。[3]329-330不論何時,黨始終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因為“只有以先進理論為指南的黨,才能實現先進戰士的作用?!盵10]242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理論,中國青年作為先進戰士,必須將兩者相結合才能實現中國革命的勝利。因此,李大釗呼吁青年要“沖決歷史之桎梏,滌蕩歷史之積穢,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教導青年要“本其理性,加以努力進前而勿顧后,背黑暗而向光明,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3]313;318在成為北大圖書館主任后,李大釗將北大圖書館作為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課堂,從思想上引導青年研究學習馬克思主義。在革命實踐中,李大釗利用少年中國學會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組織救國會進行南下宣講,指導國民社發表反帝反封建的文章,幫助新潮社接受反帝口號,還直接指導了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的工作。此外,李大釗還通過黃埔軍校為中共培養軍事人才,如第一期的唐澍、第四期的劉志丹、第五、六期的許光達、羅瑞卿等人。五四運動后,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全國各地社團風起云涌,李大釗還積極聯絡和指導外地的進步團體,帶動了周圍一批愛國的進步青年接受馬克思主義,促使李大釗成為青年思想解放的啟蒙者,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后備力量,為中國革命物色人才起到了指引作用。

(二)創建中國共產黨

民國初年政局動蕩不安,各黨派為實現政治目標活躍在政治舞臺上,這在中國政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但當時政黨政治出現異化,李大釗認為產生這種現象是由于“黨私”,民國初年的政黨就像君子和小人一樣,有如水火,互不相容。各黨派“爭意見不爭政見”,“多假軍勢以自固”,[3]2只為獲得自身利益,不考慮社會的發展,更不會關注廣大勞苦民眾的生活,這使得政黨之間無法做到“有容”。因此,他指出當務之急在于“別造一種新勢力以代之。此之勢力,必以中級社會為中樞,而擁有國民的勢力,其運命乃能永久”。[4]175但隨著十月革命的勝利,李大釗開始信仰馬克思主義,也由最初的民主主義者轉為馬克思主義者,他的‘中心勢力創造’論也由此突破了原有的樊籬,開始以俄為師,并系統地提出了在中國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任務。此后,李大釗在《俄羅斯革命之過去、現在及將來》一文中再次探討“中心勢力”的問題,并明確指出“革命的‘中心勢力’,便是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派”[6]316。由此他提出“C派的朋友若能成立一個強固精密的組織,并注意促進其分子之團體的訓練,那么中國徹底的大改革,或者有所附托!”。[6]350在李大釗的號召與引領下,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懷揣徹底改變中國社會的愿望,擴大宣傳,發展組織,推動了全國統一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建立進程。1921 年,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中國革命從此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李大釗為建黨所付出的歷史性貢獻,當之無愧被稱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三)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統一戰線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強大法寶”。[5]39早在建黨初期,李大釗就認識到了建立統一戰線的重要性,從馬林提出國共合作的觀點開始,李大釗便成為促成國共合作的重要推手之一。在他看來中國應以“國民黨作為中心,除了使他更大更有力量以外,一點其他道路都沒有”。[11]223這無異于是把國民黨當作中國新的“中心勢力”。因為李大釗認為國民黨的力量不容小覷,他們在華南地區擁有廣泛的民主基礎以及政治實權。而且,孫中山作為民主派的一面旗幟,其影響更不容輕忽。盡管如此,但當時黨內仍有許多人不喜歡孫中山,更有甚者認為國民黨已經毫無作用。直到“二七”慘案發生,工人運動形勢發生逆轉,黨內同志逐漸意識到孤軍奮戰是不可能改變中國現狀的,必須要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獲得一切階級的援助,否則中國的前景將會暗淡無光。李大釗最先認識到這一問題,1923 年他曾對初次來華的鮑羅廷說“若由共產黨擔當這個使命,恐怕為時尚早”(這個使命指國民革命)。[12]362李大釗以他敏銳的政治眼光告誡人們:若要改造中國,必須以國民黨為中心,并且要在孫中山先生的指導下共同奮斗。李大釗的建議促進了全黨統一認識。1923 年6 月,李大釗在參加黨的第三次代表大會時提出共產黨員在加入國民黨后可利用統一戰線發展工農運動,壯大革命力量。他的建議促進了全黨統一認識,中共三大的召開標志著黨關于國共合作統一戰線政策的正式確立。1924 年1 月,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合作達成了共識。這不僅為壯大共產黨隊伍邁出關鍵一步,也為中國的國民革命開辟了嶄新道路。這也是以李大釗為首的早期共產黨人創造性地將列寧關于殖民地與民族理論運用到中國具體實際的善果。李大釗的這些努力,可以說對促成國共合作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

李大釗同志忠于人民、忠于黨,始終為黨無私奉獻、忘我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什么我們黨在那么弱小的情況下能夠逐步發展壯大起來……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處于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13]20新時代,我們要堅持胸懷天下,拓展眼光,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站穩人民立場,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牢記黨的初心使命,書寫無愧于歷史的篇章。

三、不怕犧牲、英勇斗爭,致力于民族解放事業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是李大釗畢生的英雄風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上沒有哪個黨像我們這樣,遭遇過如此多的艱難險阻,經歷過如此多的生死考驗,付出過如此多的慘烈犧牲?!盵14]514以李大釗為代表的早期共產黨人面對內憂外患的近代中國,不畏強敵、不怕犧牲、敢于斗爭、勇于挑戰,始終走在革命的最前端,用生命踐行著使命。

(一)開展革命斗爭

李大釗同志是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表率。[2]為實現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迫切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李大釗的斗爭精神。辛亥革命失敗后,中國社會就如同被毒霧籠罩下的黑色染缸。面對這種時刻被傳染、遭吞噬的危險,李大釗坦然應對,他說“固然在黑暗的里面,潛藏著許多惡魔毒菌,但是防疫的醫生,雖有被傳染的危險,也是不能不在惡疫中奮斗”。[4]441因為“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沖過去的”,[11]487根治中國社會的毒瘤,必須敢于斗爭,否則將會沒有出路。因此,他呼吁廣大青年“沖決過去歷史之網羅,破壞陳腐學說之囹圄,勿令僵尸枯骨,束縛現在活潑潑地之我”[3]317。李大釗也時刻警醒著自己,面對封建軍閥的反動統治,他始終沖鋒在前,英勇斗爭。1925 年11 月爆發了“首都革命”,李大釗親自領導并參加了這次斗爭運動。盡管革命最終未能達到預期目的,但有力地打擊了軍閥政府,充分顯示了革命群眾的力量,為中國共產黨人領導武裝斗爭提供了經驗教訓。還有被魯迅先生稱為“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1926 年3 月18 日,英、日帝國主義以軍械援助直系吳佩孚,支持奉系張作霖攻打國民軍,消滅革命勢力,并公然派遣軍艦掩護奉軍艦隊進攻天津大沽口,要求國民軍撤防且必須限期答復的無理要求。面對帝國主義蠻橫無理的挑釁行為,進一步激發了國人的愛國心。李大釗親自率領北京全市的代表團赴政府請愿,當請愿隊伍在鐵獅子胡同遭到段祺瑞政府的血腥屠殺時,李大釗仍在隊伍最前面鎮定地指揮和掩護群眾撤退,而李大釗的頭部和雙手都負了傷,曾一度被捕,因其回答機警才得以脫險。由于李大釗較早地認識到帝國主義的真實目的,促使他對一切壓迫勢力進行斗爭。因為,在他看來只有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才能創建一個生動活潑的青春中國。

(二)獻身革命事業

自“三一八”慘案后,奉系軍閥就把鎮壓共產黨作為首要任務。為了保存和發展革命力量,國共兩黨的許多同志相繼調離北京,而李大釗為了保證北方區委工作的正常開展,堅持留在北京工作,繼續斗爭。但在1927 年4 月6 日,李大釗不幸被捕入獄。他曾在《獄中自述》中坦言:“釗自束發受書,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業,實踐其所信,厲行其所知,為功為罪,所不暇計?!盵15]301這充分反映了他堅定的革命原則和高超的斗爭藝術,字里行間洋溢著他獻身革命,謀求民族解放的志向。為了保存革命力量,不使革命力量再次遭到損失,李大釗將責任全部歸結到自己身上,希望敵人能夠對愛國青年寬容處理,勿株連后人。除此之外,李大釗還耐心勸說北方鐵路工人組織切勿行冒險之事而耗費革命力量。在生死存亡之際,李大釗思量的仍舊是如何保存革命實力。因為他早已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在他看來“平凡的發展,有時不如壯烈的犧牲足以延長生命的音響和光華”。[6]1074 月28 日,李大釗第一個登上絞刑臺,整個過程神色未變,從容就義。李大釗在革命實踐中所表現出的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敢為人先的斗爭精神詮釋了早期共產黨人勇挑重擔、敢于擔當、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和英雄氣概。

百年來,無數共產黨人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銘記先輩的奉獻和犧牲,始終保持共產黨人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風骨,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意志[2],堅持發揚斗爭精神,全力戰勝前進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增強自身本領,書寫無愧于先烈的篇章。

四、對黨忠誠、不負人民,致死捍衛廣大勞動人民利益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李大釗畢生的赤子情懷。李大釗時刻關心民眾疾苦,憂民之所憂,想民之所想,堅定不移地做黨和人民利益的忠實捍衛者。他認為“離于眾庶則無英雄”,當政者應該做利民之事,惟有心系“眾庶”,才能做不負“眾庶”的時代英雄。

(一)忠于黨的事業

對黨忠誠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最核心的政治品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黨絕對忠誠要害在‘絕對’兩個字,就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16]24它要求共產黨人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做到忠于組織,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17]767李大釗從被捕到就義,在獄中待了22 天,不僅沒有接受敵人的軟化引誘,在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時,李大釗始終正氣凜然,百折不屈。據《順天時報》報道:李大釗神采奕然,鎮定自若,因為信仰馬克思主義而加入中國共產黨,對于其他的一切行為,一概不知。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黨的忠誠,在2700 多字的《獄中自述》中,他巧妙地、不失原則地回答了敵人提出的關于孫中山與蘇俄的關系、國民黨北方執行部等有關問題,堅決保守黨的秘密,避免給黨的事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李大釗對黨的赤膽忠心體現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

(二)領導工人運動

李大釗關注工人,重視工人運動,最先認識到工人階級的潛力,也是中國五一運動概念的發軔者。1920年,中國工人運動蓬勃發展,工人階級渴求了解世界工人運動的情形以及五一勞動節的意義。對此李大釗發表《“五一”May Day 運動史》,他在文章中首次提出中國五一運動的概念,系統介紹了五一勞動節的來歷以及各國為爭取解放斗爭而付出的努力,歌頌了為工人階級解放斗爭獻身的英雄。他號召中國的工人群眾把今年的“五一”當作一個覺醒的日子,而非“只是幾家報館的紀念日”,“只是三五文人的運動,不是街市上的群眾運動,只是紙面上的筆墨運動”。[6]245該文一經發表就受到了工人階級的歡迎。在李大釗的領導下,北京地區第一次出現了紀念五一勞動節的群眾性活動;唐山礦工也提出“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的要求。李大釗對工人的思想啟蒙促進了勞工階級的覺醒,推動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密切結合,促使中國工人階級發展成為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自為階級。[18]從1919 年至1924 年,李大釗每年都在五一勞動節發表文章,指引著中國五一運動的前進方向,對中國五一運動的發生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香港海員向帝國主義者挑戰的革命精神極力地鼓舞了北方工人群眾的革命熱情。1922 年10 月23 日,開灤五礦5 萬多名工人舉行大罷工,但受到了反動軍閥和帝國主義的血腥鎮壓,李大釗號召全國同胞援助開灤工人罷工,并向全國揭露和譴責資本家對工人的壓迫,以及生活不如“騾馬”的工人。雖然這次罷工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但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推動了工人運動的發展,對世界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產生了重大影響。

(三)研究農民問題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相比于西方的現代化鄉村,傳統學堂、鴉片館和廟宇足以證實中國農村的愚昧和落后。隨著大革命的興起,李大釗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農村,在他看來中國農村黑暗到極致。因為“那些贓官、污吏、惡紳、劣董, ??坎钜?、土棍做他們的爪牙, 去魚肉那些老百姓”,[4]422-423而那些百姓也是愚暗之人,他們不但不知道聯合起來共同抗爭封建勢力的剝削和壓迫,反而也是按著等級互相凌虐,去討取官紳衙役的歡心,正是這些人造成了農村的黑暗和貧困。隨著李大釗對馬克思主義認識的深化,他逐漸意識到中國廣大農民群眾將會是中國國民革命制勝的關鍵。因此李大釗指出要使農民變成現實的革命力量,就必須喚醒農民的意識,解決農民的生活苦痛,讓廣大農民實現“耕地農有”。他在《土地與農民》一文中對農民進行了階級分析,并指出自耕農與佃農是“農民中最多數最困苦的階級”,“在這種情形下,‘耕地農有’便成了廣眾的貧農所急切要求的口號”。[15]105對此,李大釗提出了相應的整改措施:整治水利工程;開墾荒蕪土地;更新土地政策,小農場合作化;采用集約式的經營方法等。李大釗對土地問題的設想雖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但為我們在后期進行土地改革指明了方向。另外,在李大釗看來,實現“耕地農有”,提高貧農地位,農民階級也必須建立真正代表自己利益的農民協會,推翻由鄉村資產階級貴族政治統治下的農民團體,因為他們“不惟于貧農的疾苦漠不關心,甚且專以剝削貧農為事”。[15]107對于農民自衛軍的建立,李大釗認為應該由青年同志結合起來去幫助農民改善組織、反抗他們所受的壓迫。因為中國農村教育機制發展滯緩,如果農村沒有先進的知識階級,那么“清新雅潔的田園生活”也就成了地獄。而中國若想建立具有現代新文明的社會,必須解放勞工思想,以知識階級帶動勞工階級的發展。因此,他勸導青年向俄國青年學習,到農村去宣傳革命、開發農村,促使農民意識到自己解放自己方能脫去愚昧。李大釗對農民問題的積極探索,對當時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促進了農民階級的覺醒。

李大釗同志的一生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始終致力于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偉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沒有人民的支持,任何改革都很難成功。因此,我們必須要堅持人民至上,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5]19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定不移地為人民服務,書寫無愧于人民的篇章。

李大釗用一生從認知真理、擔當使命、頑強意志、高尚情懷四個維度踐行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成為偉大建黨精神的光輝典范。先驅已逝,精神永存。我們要學習李大釗同志的精神品質,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定理想、堅守信念,腳踏實地、艱苦奮斗,力做不負時代、不負韶華的新青年。

猜你喜歡
李大釗革命馬克思主義
李大釗《青春》
與李大釗一起就義的路友于烈士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李大釗
中共早期領導人李大釗英勇就義前后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粉紅革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