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框架理論視域下緬甸《十一新聞》“一帶一路”新聞報道研究

2023-03-05 10:48
關鍵詞:緬甸倡議新聞報道

王 彤

(云南民族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4)

2023 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 周年,自2013 年以來,習近平主席著眼人類未來命運及中國和世界發展趨勢,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十年來,在各方不懈努力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逐漸化為行動,從愿景日趨成為現實,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中國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同時,周邊國家如何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傳播效果以及當地民眾接受和認可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诖?,本文以緬甸媒體《十一新聞》關于“一帶一路”報道為樣本建立語料庫,從框架理論視角出發,探討緬甸媒體如何通過新聞文本建構獨有的新聞框架,使其在傳播文本中更加突出,從而形成對“一帶一路”新聞事件意義的建構,最后本文總結《十一新聞》關于“一帶一路”報道的敘事和話語框架特點,以期能對我國對外宣傳提供借鑒。國內對于緬甸媒體新聞的研究有較多成果,如劉金萍(2023)在《緬甸<十一新聞>呈現的中國國家形象研究(2018-2021)》中對“一帶一路”倡議、“華為系列事件”和新冠疫情三個案例分析認為該媒體報道總體呈現多元化和復雜化,中國國家形象積極與消極并存,[1]龐慧璘(2023)在《新時期中緬關系的媒體呈現》中認為中國展現了更加積極和主動的親近態度,緬甸依舊保持著冷淡克制的中立姿態。[2]對于使用框架理論分析緬甸媒體新聞報道的研究也有不少,如羅琳花(2022)在《緬甸媒體對“一帶一路”主題報道的框架分析》中選取官方媒體《新光報》和《鏡報》并基于框架理論的高層次指標、中層次指標、低層次指標進行新聞報道話語分析,認為該媒體多以正面詞匯來進行報道以及積極參與相關合作的態勢。[3]但從現有研究來看,盡管諸多學者都從不同程度地強調了對緬甸媒體建構的中國形象研究的重要性,但專題探討緬甸私營媒體對于“一帶一路”報道的研究并不多見,更缺乏對緬甸媒體有關“一帶一路”新聞報道和“一帶一路”在緬甸宣介效果的系統性研究。因此,對這一問題進行系統性研究值得引起重視,所以本文選取對推動“一帶一路”倡議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的緬甸私營媒體《十一新聞》2017 年5 月—2023 年10 月有關“一帶一路”新聞報道進行框架分析,以期為國內有關“一帶一路”對緬傳播建設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一、《十一新聞》“一帶一路”新聞報道分析

(一) 框架理論

“框架”—詞在學界最早可以追溯到人類學家、社會科學家格雷戈里·貝特森(Gregory Bateson)1955 年撰寫的文章《一個關于游玩與夢幻的理論》(A Theory of Play and Fantasy)中認為心理治療對框架操縱有依賴性,[4]框架理論最早出現在心理學研究,后來逐漸發展到傳播學、社會學、政治學等領域,并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認知框架、新聞框架、行動框架、政治傳播框架的研究模式。[5]直到1974 年美國社會學家歐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框架分析》—書中正式將框架概念用于傳播學的研究,認為“我們傾向于根據主要框架來感知事件,我們使用的框架類型提供了一種描述它所應用的事件的方法?!盵6]坦卡特提出的“框架列表”將量化的分析方法引入到新聞框架研究領域。[7]此外,利用框架理論對于媒體報道內容的分析的研究多注重內容分析法,即以新聞內容為切入點,去探討傳媒如何通過新聞文本建構新聞事實。

結合上述學者的研究,本文以框架理論為支撐,聚焦《十一新聞》新聞報道中框架如何被建構和框架帶來的效果研究,進一步了解緬甸該媒體從何種角度報道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這對于中國如何進行外宣報道以更好地融入緬甸社會,獲得更多的認可和信任具有重要意義。

(二) 研究樣本選取與類目建構

本文選取《十一新聞》2017 年5 月—2023年10 月間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新聞報道作為分析樣本的考慮有以下幾點:

首先,2017 年緬甸紙媒不斷受到市場的沖擊,新媒體不斷涌現出來,其中私營媒體頗受緬甸民眾的喜歡,例如《十一新聞》、《前沿緬甸》、《伊洛瓦底》等等,私營媒體由于具有完善的管理體制和外來投資的支持,所以稱為緬甸存在最多的機構,幾乎占領了主流媒體的市場,在緬甸有很大的影響力。此外,《十一新聞》報道主要使用的語言是緬甸語,發行范圍主要是仰光、內比都、曼德勒等各大城市,受眾較廣。最后,《十一新聞》作為緬甸私營媒體中重要刊物,多次發表關于中國的負面報道,甚至是虛假消息,嚴重影響了緬甸民眾對中國的認同感,而這些不實的言論,給中國與緬甸的合作與交流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因此對該媒體的報道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新聞框架類目建構上,借鑒坦卡特提出的“框架列表”理論,本文對收集到的報道文本進行類目建構,統計類目包括報道數量、報道體裁、報道領域、報道視角和報道傾向五個類目進行“框架列表”分析。其中報道數量上,統計每年具體報道數量總體趨勢和變化;報道體裁上,按照新聞報道常見體裁劃分四類,分別為消息、通訊、專訪、評論;報道領域上,根據收集的新聞具體劃分為經濟、政治、交通、疫情、農業、旅游領域,側重《十一新聞》在報道“一帶一路”對于不同領域的關注點;報道視角上,分為政府官方、專家和民眾,以理解不同群體在“一帶一路”報道中的立場和態度;報道態度傾向上,本文劃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類,了解各方對于“一帶一路”的態度傾向和評價,進而深入探究緬甸社會對于“一帶一路”倡議的接受度。

(三) “一帶一路”新聞報道的“框架列表”分析

1.報道數量

從2017 年5 月到2023 年10 月期間,共計搜集226 篇有關“一帶一路”報道的新聞。由圖 1 得知,報道數量呈現先急速增加后又大幅度下降,從2022 年起又有小幅波動增加的趨勢。2017 年《十一新聞》有關“一帶一路”的報道總量為19 篇,2018 年報道總量為82 篇,同比增長了33.16%,2019 年報道總量為67 篇,2020 年報道總量為21 篇,同比下降了21.9%,2021 年報道總量為9 篇,2022 年報道總量為6 篇,截止2023 年8 月報道總量為13 篇,同比增加11.67%??梢姟妒恍侣劇烦掷m關注“一帶一路”倡議并且在特殊年份節點報道數量有明顯地增減。2017 年5 月15 日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來華分別出席了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同年11 月,外交部長王毅在內比都提議建設“人字型”中緬經濟走廊,打造三端支撐、三足鼎立的大合作格局,[8]12 月,中緬兩國領導人就“一帶一路”框架下共建中緬經濟走廊達成共識,至此“一帶一路”倡議走進緬甸媒體的視野中。2018 年相關報道的數量達到了整個收集范圍的峰值。2018 年9 月,中緬雙方簽署共建中緬經濟走廊的諒解備忘錄,合作項目主要是仰光新城開發項目以及若開邦皎漂深水港項目。2020年1 月18 日,習近平主席在中緬建交70 周年之際對緬甸進行了國事訪問,然而因新冠疫情相關項目推進受到影響,相關報道有所下降,直至中國宣布從2023 年開始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取消大部分防疫限制措施,雙方重視繼續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報道數量較前年小幅度增加??傮w來看,《十一新聞》在雙方領導人對“一帶一路”倡議達成共識后,給予了高度的關注。

圖1:2013-2023 年緬甸《十一新聞》“一帶一路”新聞報道數量統計圖

2.報道體裁

由圖 2 可得,首先,消息是《十一新聞》最主要的報道體裁,占比63.27%,以簡短的文字敘述及時報道最新的短篇新聞,能使得受眾及時獲取最新信息,是簡短的新聞報道能快速向緬甸民眾輸出觀點,初步建立起“一帶一路”倡議中中國的形象。其次,在專訪上所占比重較少,僅占1.33%,從內容來看,多以官員為主,包括中國駐緬甸大使、緬甸商務部部長的有關中緬經濟走廊訪談。再次,通訊共有63 篇,占比27.88%,從內容看多與經濟、政治有關,報道內容比消息更豐富,從“一帶一路”的背景、推進措施進行具體描寫,并且該媒體從多角度、多環節對該倡議進行報道,具有一定的議論性。最后,《十一新聞》就“一帶一路”發布了18 篇評論,且多為中性評價,而關于文章相關報道方面,較少涉及有關分析“一帶一路”倡議內涵的報道。

圖2:《十一新聞》“一帶一路”新聞報道體裁占比統計圖

3.報道領域

新聞框架是經過篩選而組織起來的,有各媒體所可以強調并呈現的信息。由圖 3 可知,《十一新聞》的“一帶一路”新聞報道以中緬兩國經濟合作為主要內容,共計163 篇,重點關注能源領域合作,即天然氣管道建設問題,其次是政治領域,共計48 篇,包括該倡議對兩國政府間政治穩定、地區關系和國際關系的影響,再次,交通上則是側重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的促進效應,最后,對兩國邊境疫情防控合作、疫苗援助、農業合作交流和國際絲路旅游聯盟報道上報道數量較少但多為積極向好的態度。

圖3:《十一新聞》“一帶一路”新聞報道體裁占比統計圖

4.報道視角

如表1 所示,對同一件新聞內容,從不同的角度出訪,所得到的結果往往是不一樣的,有時還會向受眾傳達出相反的信息。由表 1 可得,《十一新聞》報道視角涉及政府官方、專家和民眾等。通過對樣本的統計分析,該媒體從官方視角出發進行的報道多達184 篇,主要是從各級政府單位、國際官方組織等角度出發,報道兩國政府對于推進該倡議做出的努力。采用專家視角的樣本總數為34 篇,以訪談為主,對倡議中的具體政策的意義和國際形勢進行深入剖析,具有較強的指導性。民間視角的報道主要體現在當地居民對實施“一帶一路”的負面感受,還包括來自民間企業的片面認識。

表1:《十一新聞》“一帶一路”新聞報道視角統計表

5.報道傾向

如圖2 所示,從報道傾向上可得知該媒體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價值導向。由圖 4 可得,報道傾向總體較為中立,而負面報道多于正面報道。在2017 年的報道中多為中性報道,包括中緬經濟走廊備忘錄的簽署,兩國領導人會晤商討“一帶一路”倡議有關問題;2018 年起就增加了的正反觀點內容的報道,且多集中仰光新城建設、皎漂深海港有關民間負面觀點以及沉重的債務危機的報道;2019 年關注緬甸在國際競爭中的角色,探討“一帶一路”中兩國利益分配問題;2020 年則是報道習近平主席的出訪和達成的合作項目;2021 年集中于兩國疫情防控中的互幫互助以及“一帶一路”在巴基斯坦、非洲國家的推進效果,2022 年開始更側重于后疫情時代兩國如何加快合作項目推進進行報道。

圖4:《十一新聞》“一帶一路”新聞報道體裁占比統計圖

二、《十一新聞》“一帶一路”新聞報道的敘事框架建構特點

新聞并非自然產物,包含了對社會現實的詮釋和構建。在經過前文的五個維度下的量化分析的基礎上,借鑒瑟曼特克和沃肯伯格提出的新聞報道中五種最常見的框架:沖突框架、人情味框架、經濟影響框架、道德框架和責任框架,[9]并通過對選取的新聞報道樣本的分析發現,該媒體敘事話語呈現出債務危機框架、協同互助框架、利益分配框架、大國關系框架四種新聞框架,從宏觀層面著力宣傳“一帶一路”帶來的威脅,以大切口反映中緬利益失調,同時側重表現國際競爭中緬甸的戰略地位?!妒恍侣劇穼Α耙粠б宦贰眻蟮罃⑹轮谐尸F出內隱敘事為主,并通過交錯敘述增加新聞故事的層次感和復雜性。

(一)敘事者:內隱敘事,增加信服度

新聞敘事是強調對事實的準確性和真實性的高度重視。本文通過對樣本的整理,援引熱奈特對敘事者的分類標準,認為《十一新聞》總體為內隱敘事,內隱敘事是新聞報道中使用較普遍的講述方式,以客觀報道和暗示的方式,傳遞新聞事件的意義和價值,可以增強新聞報道的可信度和說服力,更好地引導公眾的行為和思考方式。如在《仰光新城項目能否成為一個公平公正并由聯邦負責的項目?》報道中“人們最不能接受的是利益分配不公平,仰光新城缺乏透明度,”[10]記者在其間沒有表露身份,但也需要對當地人進行采訪才能得到當地人的總體態度,但記者又被描述為中立的,而通過看似獨立且中立客觀的聲音,生成對“一帶一路”倡議一致負面的輿論。

(二)敘事時間:交錯敘述,強化對話性

新聞文本的敘述本身就滲透著媒體時間結構化的思維,《十一新聞》的報道對故事的時間進程有敏銳的把握力。從時序上講,多使用的是交錯的敘述方式,正序、倒敘和插敘多樣的敘事方式使得文本具有對話性。例如,在《中國表示將解決“一帶一路”債務問題》文章開頭使用倒敘引入,“中方表示債務危機將會得到解決”,[11]后從習近平提出倡議講起,講述“一帶一路”項目內容,而后作者筆鋒一轉,插敘“一帶一路”峰會舉辦情況和國際社會的反對聲音,具有按對話體加以建構的特點,這種建構話語的方式,具有面向受眾的定向性,加大倡議負面影響的傳播,在新聞文本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上使得其能達到預期效果。

三、《十一新聞》“一帶一路”新聞報道的話語框架建構特點

傳播學框架理論指出,采用不同的敘事框架,對同一個客觀現實,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敘事框架定義了問題,分析了原因,做了道德判斷,提出了解決對策,[12]而新聞報道的話語在敘事框架下以話語表達吸引公眾注意力增強新聞感染力,從而影響社會輿論的導向。

(一) 話語偏激:“一帶一路”項目中緬甸擔任犧牲者角色

話語體系不只是客觀事物的對象化呈現,更是為了客觀事物的對象化塑造而進行話語引導。[13]《十一新聞》從2017—2019 年的報道中觀點多為負面消極態度。2017 年該媒體開始引入“一帶一路”倡議后,報道話語多是對該項目的負面評價,包括認為中國是要從地緣政治上獲得對緬甸的優勢、緬甸只能是中國獲得某種戰略部署目的的踏腳石,甚至告誡不要陷入中國利益戰略之中,2018 年開始“債務危機”話題在《十一新聞》的“一帶一路”新聞報道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妒恍侣劇酚嘘P“一帶一路”的50 篇負面報道,其中有12 篇都認為該項目會給國家帶來債務危機,特別是對于無法承受高額債務的國家,其中包括非洲國家以及緬甸、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并且指出中國基礎設施建設貸款具有背后的政治性特點,并且多次強調中國的戰略目的與政治企圖,希望能通過此的論調來抹黑中國,引起相關緬甸民眾的惶恐,破壞了中國在緬甸的國家形象。2019 年報道認為“一帶一路”確實給緬甸帶來益處,但是中國也獲利不少,對雙方的合作的利益分配提出質疑,話語實踐導向功能是話語體系建構的基本歸宿,進而使得緬甸民眾對仰光新城項目出現抵觸心理,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中緬雙方互信困境進一步加深。

(二) 話語創新:引導公眾建構認同感

新聞本身就是社會性生產。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該媒體的報道重點在于推動沿線國家的產業發展與合作。例如,《十一新聞》多次報道了中國與沿線國家在能源、基礎設施、農業、旅游等領域的合作項目,《十一新聞》在相關正面報道中聚焦國家之間應該加強合作與互助,共同應對各種挑戰。通過報道中緬的合作成果和互助精神,《十一新聞》積極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協同合作,為這一倡議的深入推進提供了有力的輿論支持。報道內容包括中國從捐贈新冠疫苗到與緬甸當地企業合作生產疫苗,以及對“摩卡”氣旋受災民眾和緬甸國家體育館維修改造的援助,緬方則是在中國疫情較為嚴峻的情況下向中方捐贈大米,并且雙方同意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努力推進中緬經濟走廊建設發展,以更好實現緬甸經濟發展,造福緬甸民眾。

(三) 話語重構:大國競爭中緬甸目前仍觀望為主

從2020 年以來,《十一新聞》報道傾向中立、觀望態度,主要是集中對中國政府是否會就債務危機、軍事戰略等負面內容進行政策調整,并且特別關注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印太關系、中美關系大國關系。例如,美方稱不會派代表參加“一帶一路”論壇,而印度則是關注印太地區的經濟和安全利益是否會受到阻礙。以此,給緬甸受眾設定了理解“一帶一路”的國際視角和價值導向。

話語是思想觀念的載體,報道話語特點反映了《十一新聞》作為一家緬甸私營媒體對中國的報道重點和基本認知的轉變。從縱向看,該媒體從推進項目、利益輸送、倡議導向等方面對中國“一帶一路”進行分析報道。經過“一帶一路”的傳入、推廣的新聞報道歷程,構建了該媒體獨特話語體系,形成了在對“一帶一路”中立觀望的核心話語統領下,以反對“一帶一路”為話語主線、蘊含消極心態的話語格局。

四、基于《十一新聞》“一帶一路”新聞報道框架的反思

根據上述研究中對緬甸私營媒體《十一新聞》對“一帶一路”宏觀的敘事策略與微觀的話語建構進行分析,總體來看,該媒體對中國的報道是中立消極的,這會使中緬之間的合作發展受阻,也會讓兩個國家交往過程中出現更多的摩擦,所以緬甸民眾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正確認識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也需要雙方的持續努力改進。

(一) 增加敘事深度,主動與當地媒體交流合作

掌握國際話語權是一項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對于國家的形象和利益都至關重要。對于“一帶一路”倡議的抹黑,我們需要積極發聲,用事實和數據來反駁這些觀點,并深入分析緬甸外債問題的本質,為雙邊合作提供有價值的決策參考。

此外,在向緬甸宣傳介紹“一帶一路”倡議相關項目時,我們要避免自言自語,積極與緬甸地方媒體進行溝通和合作,利用緬媒新聞發布渠道和影響力來表達中國的觀點。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社交媒體等渠道來加強與緬甸社會的互動和溝通。我們可以發布有關“一帶一路”倡議的相關信息和動態,介紹相關項目的進展和成果。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平臺與緬甸民眾進行交流和互動,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求,為他們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幫助。

(二) 重視民間話語體系建構,提高公眾認同感

民心相通是中緬合作落實的基礎。中方應加強領導人、民間組織之間的對話,擴大“中國聲音”在海外媒體的自由,使其全面且客觀的報道新聞,此外也要做好新聞和信息的宣傳工作,建立一個全面的交流和協調網絡,把重點放在增強公眾獲取相關項目資料的透明度和及時性上,讓雙方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對方的立場和需要。

同時,針對“債務陷阱論”等負面言論,中國媒體可以建立多個渠道建立溝通對話機制,共同探討緬甸現存的外債問題及其解決對策,加強雙邊信息共享,改善溝通機制。為了提高緬甸民眾對“一帶一路”的認知,新聞媒體應賦予民眾一定的發言權,提高報道的客觀性。只有雙方不斷的溝通交流才能增強政治互信,并不斷探索合理有效民心相通的路徑,讓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真正獲得世界民眾的衷心認可。

五、結論

通過前文對《十一新聞》有關“一帶一路”新聞報道框架建構分析,該媒體總體持中立觀望態度。首先,整體來看,《十一新聞》相關報道以經濟合作為主,多為官方視角,此外,在敘事框架上,以內隱敘事、交錯敘述為特點,最后,在話語建構方面,歷經偏激、創新、重構三個過程??傊?,《十一新聞》的“一帶一路”新聞報道具有一定的媒體特點和政治立場,將倡議描述為不合適、不合理的議題,定了一個內容內涵消極的推進價值。如何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理性闡釋、話語建構,豐富話語傳播內容、創新話語傳播方式,做到政治話語和學術話語真正落實到民間話語,對外宣傳過程中,緬甸民眾集體認同感培養和提升等問題仍需要更深層的探究。

猜你喜歡
緬甸倡議新聞報道
浙江向全行業發起廉潔自律倡議
淺析如何在新聞報道中彰顯以人為本
緬甸記憶
保護一半倡議: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愿景和實踐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發起攜手共贏合作倡議
緬甸總統吳廷覺訪華
緬甸非常之旅
深化“走轉改”在新聞報道中踐行群眾路線
如何讓新聞報道鮮活起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