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理想融于行動、不懈追求的奮進者
——專訪中福協第二屆理事會會長 馮曉麗

2023-03-06 09:20丁國平鄧大洪
福利中國 2023年6期
關鍵詞:社會福利協會養老

? 本刊記者 丁國平 鄧大洪

2023年11月26日,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換屆大會)在北京成功召開,大會全面總結了協會第二屆理事會8年來的工作成就,選舉產生了第三屆理事會領導班子。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蒞臨大會,她在致辭中對第二屆理事會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對馮曉麗會長給予了高度評價,她現場提議全體參會人員為馮曉麗會長13年傾情協會建設、推動行業發展所付出的不懈努力鼓掌致謝!在熱烈的掌聲中,張梅穎主席與馮曉麗會長緊緊相擁,令全場人員動容。

會后,本刊記者專訪了馮曉麗會長。

一、時代機遇、榜樣力量,引領投身偉大事業

記者:馮會長,協會成立于2010年,2016年換屆更名為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13年來,您全程參與了協會的籌備、成立、建設、發展過程?;仨?3年的工作歷程,請問您有何感想?

馮曉麗:首先,我感慨遇到了一個改革創新的偉大時代,在新平臺上不斷學習進步。協會2010年正式成立,正值國家“十一五”“十二五”交替期間,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全力推動下,中國經歷了深刻的歷史變革,完成了由補缺型社會福利制度向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制度的轉變。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煥發出勃勃生機活力,在思想、理論、文化、科技的百花齊放中攻堅克難、創新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繁榮進步,為改善民生福祉、加強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事業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協會應運而生,喜逢良好的發展機遇。

其次,榜樣的力量和卓越的理論智慧引領我們激情投身于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的偉大事業。

我1982年大學畢業后,先后在地方政府部門和團中央系統工作,1998年調入民政部,參與了民政部社會福利中心的籌備、建設與管理。2007年,在民政部黨組的親切關懷和決策下,我帶領領導班子積極努力,實現了社會福利中心由企業性質恢復事業性質,配合部主管司局開展社會福利服務研究與實踐。在20多年工作期間,我親眼目睹了民政部歷屆老部長、主管部長和業務司局領導以心血和智慧組織社會福利理論、制度研究,并積極推進創新實踐的過程,作為一名社會福利領域的新兵,我唯有刻苦學習、努力工作。

2009年9月,部黨組決定由民政部社會福利中心作為發起單位,籌備成立中國社會福利協會,作為福利中心的主要負責人,我欣然受命,全力推進協會籌備成立。在協會籌備期間,民政部主管領導給予了精心指導和鼎力支持,我更有幸認識了時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以及中國人民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鄭功成、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秀蘭、北京大學教授王思斌等一批傾情推進中國社會福利理論研究與事業建設的知名專家學者,他們對籌備成立協會給予了熱情關懷與細心指導,強調以國際視野和經濟社會建設的大格局定義協會宗旨與建設發展目標,為協會成立和科學發展指明了方向。

2010年1月22日,中國社會福利協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成立。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昌智、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司馬義、何魯麗出任協會名譽會長并蒞臨大會、揭牌;國際社會福利協會主席丹尼斯出席大會并致辭;國家民政部、教育部、人社部、文化部、衛生部等部委的10位領導出任協會顧問并出席大會,彰顯了國家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大框架下,組織各方力量推動社會福利事業創新發展的新格局和新期待;首屆會長劉光和在大會上激情宣讀協會宗旨、發展目標和工作任務,鼓舞人心;作為當選的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我有幸在主席臺上主持成立大會,我和在座的800名創始會員一樣心潮澎湃,感恩時代賦予的機遇,感恩在座的各位領導和知名學者的榜樣引領,使我們能有幸投身這一為人民謀福祉的偉大事業!

二、秉承宗旨、服務發展大局,謀篇布局、夯實發展基礎

記者:馮會長,政府和社會對協會的成立寄予厚望,第一屆理事會是如何打基礎、謀發展的?

馮曉麗:協會成立之初,恰逢國家由“十一五”向“十二五”過渡、由補缺型社會福利制度向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制度轉型,急需創新變革。作為社會福利領域的社會組織,如何有效配合政府部門推進新型社會福利制度和服務體系建設?如何組織引導行業更新理念、創新發展?是擺在第一屆理事會面前的重要課題。協會首屆領導班子在劉光和會長的領導下,集思廣益、頂層設計、謀篇布局、智慧決策,確定協會的發展宗旨為“改善民生、推動社會福利事業發展,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政策推進、宣傳教育、國際合作交流和行業建設;引導社會力量提供社會福利服務,促進社會福利社會化;維護社會平等,促進社會和諧進步”,并確定了協會創始之初的工作目標。

一是認清使命,探索為政府配套服務的新方式;二是找準定位,開辟服務行業的新途徑;三是勇于創新,建立國內外合作交流的新模式;四是科學管理,創立協會有序建設的新機制。

我們秉承宗旨、圍繞發展目標確定重點工作任務,靜心問道、勇于探索,動情謀福、創新實踐,在新平臺上開疆拓土、積極作為。

三、靜心問道、頂層設計,探索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事業科學發展的基礎性研究

記者:馮會長,第一屆理事會高屋建瓴,組織研究了一批科研項目,其立意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果?

馮曉麗:協會2010年成立后,為國家和社會搭建了一個凝智聚慧的新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一批從事社會福利理論研究和實踐的專家學者以高度的使命感與責任感,熱情推動社會福利理論研究與政策創制。協會積極配合政府部門建立新型社會福利制度和服務體系的工作部署,組織開展了重大課題研究。

首先,我們著眼于新時期社會福利制度框架研究,誠摯邀請社會福利領域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奉獻智慧,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協會名譽會長張梅穎以《還福于民、均等服務,大力改善國民福利待遇》為主題接受雜志專訪,她深刻闡述了如何認真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在“十二五”規劃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如何加快普惠型社會福利制度建設、以維護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福祉、促進社會穩定與和諧發展的新思考,鼓舞了理論界的專家學者。協會專家工作委員會及時召開“新時期社會福利制度體系發展研討會”,各位專家學者積極建言獻策,協會副會長鄭功成撰文《從照顧弱者到普惠全民——對中國社會福利改革與發展戰略的思考》、副會長張秀蘭撰文《中國社會福利服務保障體系的構建》、北大教授王思斌撰文《建構中國特色的社會福利制度體系》;我們及時在《福利中國》雜志上專設了“高端訪談”欄目,先后專訪了張梅穎副主席、全國人大陳昌智副委員長,知名專家厲以寧教授、鄭功成教授,以及中國殘聯、民政部、衛生部、人社部主要領導32人,并刊載了他們的研究成果,為完善中國的社會福利制度和兒童福利、殘疾人福利、老年福利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民生事業建言獻策;各位領導和專家對推動社會發展的深邃思考和以博大情懷為改善民生鼓與呼的激情,對行業產生了巨大影響,引領了發展方向。

同時,為配合政府部門社會福利服務體系建設,協會先后啟動了一批養老服務應用型科研項目。

記得協會成立之初,分別設立了兒童福利、殘疾人福利、老年人福利專業工作委員會,民政部主管領導一再囑咐我,協會在配合政府部門承接兒童和殘疾人服務業務的同時,要重點抓好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基礎研究和推廣應用。因此,我對如何借鑒國際經驗探索中國養老服務業科學發展路徑進行了深入思考,認真梳理了之前在二十多個省份調研養老服務現狀的資料,系統分析并借鑒了歐美、澳加和日本等先進國家的養老服務成功經驗,重點參考了澳大利亞、日本模型。2010年實地赴澳考察,我們先后拜訪過澳大利亞社會福利署、保健與老人部、全國社會福利政策咨詢委員會,并實地考察了國家Center Link信息中心、JPRV養老院等品牌機構。我深刻體會到,澳大利亞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保障體系、政府與社會組織(咨詢、評估、培訓機構)、服務機構之間嚴格的職能劃分,科學的標準體系(44項國標)和考評體系,嚴格的服務監管體系、統一的信息管理體系,為澳大利亞政府有序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撐。而日本在具有以上特征的前提下,其溫馨的人文關懷服務、人才培養的專業分類和嚴格的培訓考核聘用模式,以及完善的康復輔具配置服務與銷售鏈獨具特色,這兩個國家的成功經驗對剛剛起步的中國養老服業科學發展是很好的學習借鑒。

我們聚焦如何建立中國新型養老服務模式和行業科學管理模型,擬定了《“十二五”國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應用型科研項目十大課題研究》研發方案,經協會辦公會審定后報民政部、全國老齡辦審核批準,科研項目于2011年正式立項并啟動;課題研究分兩大板塊,一是服務模式板塊,包括適老化環境及設施建設模式、老年護理服務模式、老年康復服務模式、老年中醫保健服務模式、老年精神文化服務模式;第二部分是行業科學管理板塊,包括行業標準化建設、信息化建設、人才隊伍建設、評估體系建設、品牌培育模式研究。

這是協會首次組織綜合性應用型科研項目,得到了民政部、國家老齡辦的高度重視和鼎力支持,引起了國內相關品牌科研機構的高度關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老齡科研中心、中國康復研究中心、中國老年醫學研究會等科研部門紛紛主動申請承擔課題研究任務;協會顧問王隴德院士、創始副會長李建軍,北京大學護理學院尚少梅院長、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邵磊副院長、協會標準化建設、信息化建設專業委員會負責人田蘭寧等相關學術帶頭人組織高質量研究團隊熱情投入了項目研究。

協會牽頭組織的這一研發項目,是中國養老服務領域首次跨界合作、推動應用型科研項目研究的積極嘗試。作為項目研發的牽頭人,我深感責任重大,但也激情滿滿。為提高項目研發工作質量和效率,我們反復強調本課題研究要去學院化,必須堅持應用性和服務導向,通過定期召開項目推進會,由各課題組共同分享項目研發思路、研發重點、方法,促使專業雖不同的專家團隊理念融合、相互借鑒、比學趕幫;為幫助課題組加深對中國養老服務現狀的了解,我們組織專家團隊深入各地廣泛調研座談,增強了研發團隊對課題研究必須聚焦建立應用型養老服務模式、用于引領服務創新的認知。

該項目研究歷經一年半,10個專家團隊以空前的熱情和專業水準,高效完成了研發任務。各專業團隊因在養老服務領域的創新探索,在本系統分別榮獲了“十二五”科技創新進步獎。

2010年至2015年,協會組織的養老服務研發項目齊頭并進;

2011至2013年,在協會福怡助老專項資金支持下,經過各專家團隊一年半的艱辛努力,十大應用型課題研究圓滿收官,在國家首個老人節(“九九重陽節”)正式發布了研發成果;

2011年,在民政部專項資金支持下,啟動了《全國養老服務標準體系框架研究》和系列標準研究項目,于2013年完成研發;

2012年,協會啟動了科技部委托的“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全國社區養老服務與管理信息平臺建設與推廣應用試點工程》子課題 “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及核心標準研發與試點推廣”,于2014年完成了研發任務;

2013年至2015年,協會啟動了《養老服務職業技能實務培訓系列教材》研發項目(18冊),項目研發由十大應用型課題專家團隊承接,隨著杭州師范大學、中國體育科研所、北京大學心理衛生研究所、北京慈愛嘉養老集團等加入教材研發團隊,于2014年、2015年先后完成了系列教材研發任務,并出版發行。

以上養老服務領域應用型科研成果為政府部門政策創制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也為行業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動情謀福、創新實踐,攜手共育服務品牌

記者:應用型科學研究,應當來自于實踐,反哺實踐,協會是如何有效應用以上研究成果指導實踐的?

馮曉麗:短短幾年時間,協會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極大振奮了工作團隊的精神,如何將十大課題研發成果和教材研發在行業快速推廣應用,如何開辟行業標準化建設、信息化建設、人才培養、行業評估、品牌培育服務新渠道,引導行業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我們連續作戰,組織會員單位將研究成果快速轉化應用。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協會及時設立了福怡助老專項基金、孤殘兒童救助基金,吸納優質資源支持理論與實踐創新。兩大專項基金為社會力量支持事業發展搭建了平臺,為協會之后持續性開展兒童福利、養老服務項目研發,兒童福利、養老服務標準研發,社會福利救助、脫貧攻堅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2011至2015年,協會承接了民政部福利彩票專項資金培訓項目,每年民政部忘我投入和資助1000萬元委托協會面向全國開展養老服務專項培訓,專業培訓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和全行業的熱烈歡迎,取得了顯著成效。5年來,共舉辦各類培訓班68期,培訓人數達14000余人,養老服務標準化、專業化理念深入人心,服務技術快速普及;協會組織兒童福利標準研發、專業培訓和“兒童福利十大進步事件”的宣傳推廣;協會在全國率先研發的養老服務四級培訓系列課程和線上培訓課程在養老服務英才網培訓平臺及在培訓中有效推廣應用,在全國樹立了養老服務培訓品牌。

2011年,協會創辦了會刊《福利中國》雜志和中英文網站,開辟了對外宣傳教育窗口,推動福利文化建設。

2012年,為了開拓國內外交流合作渠道,協會牽頭策劃在上海世博園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養老服務業博覽會”和“首屆中國養老服務業發展論壇”,我們創新辦展思路,展會以十大服務管理模式劃分展區,相應配套主題論壇。展會的成功舉辦引領中國養老服務行業以國際視野看養老,以學習交流促合作,以創新發展樹品牌,有效推動了中國養老服務業科學化發展進程。

回顧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的工作,劉光和會長、張明亮常務副會長以高超的政治智慧指導工作;協會工作團隊團結協作、勇往直前,以快節奏、高效率培育了養老服務基礎研究、行業標準化建設、信息化建設,人才培養、福利文化建設和國內外交流合作(老博會)五大服務品牌,并在行業組織推廣。作為民政部直屬的社會組織,我們沒有辜負老一輩領導人、政府部門和全社會的殷切期待,為推動行業創新發展切實發揮了橋梁紐帶和引領作用,樹立了社會組織的優質服務品牌形象,為今后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記者:馮會長,協會2016年換屆,您出任了會長,請問第二屆理事會工作有什么新特點,面臨哪些新挑戰,取得了哪些新成果?

馮曉麗:2016年,我從劉光和會長手里接過了事業接力棒,主持協會工作,深感責任重大。第二屆理事會歷時8年,橫跨“十三五”“十四五”兩個發展階段,國家實現了從適度普惠到普惠型社會福利制度的轉變,全面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各級政府對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的重視度與全社會的參與度顯著增強,協會工作必須與時俱進;同時,協會8年來經歷了與政府部門脫鉤和轉型、三年新冠疫情沖擊,協會面臨五大挑戰:

一是如何踐行宗旨、創新開拓、提高協會服務大局的工作站位?

二是如何解決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轉變后協會的轉型發展問題?

三是如何傳承發展協會已培育的特色服務品牌、爭創兩個效益?

四是如何應對新冠疫情的沖擊,紓困賦能、穩定隊伍?

五是如何開辟新渠道、拓展新業務,提升發展新動力?

面對挑戰,第二屆理事會工作呈現出以下新特點:

服務大局,求新求變定方向;沉著應對,群策群力渡難關;聚焦需求,主動作為探新路;積極實踐,傳承創新促發展。

首先,我們立足全局、踐行宗旨,提高站位、科學施策。

2016年換屆同期,協會更名為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確立以“改善,民生、推進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為宗旨,養老服務的職責更加聚焦。第二屆理事會領導班子以黨建為引領,認真履行社會組織“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行業、服務群眾”的職責,及時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國家“十三五”“十四五”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培育養老服務新業態、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工作部署,以養老服務為工作主線,先后研究了協會“十三五”“十四五”創新發展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通過每年按期組織召開理事會、及時召開“全國養老服務行業協會創新發展工作推進會”,解讀國家相關重點政策,制定工作落實措施與全國各省份養老服務行業協會主要負責人共商“十三五”“十四五”養老服務行業創新發展大計,帶領會員單位團結奮進、共克時艱,切實發揮協會在行業凝智聚力、引領發展的作用。

二是轉變工作思路和方式,從依賴政府部門資金支持轉變為拓展新渠道,用服務創效益、以創新促發展。

從2016年換屆之后,上級主管部門轉變了對協會專項資金支持承接項目的方式,部分重點業務停頓,協會面臨生存壓力。我們變壓力為動力,加快拓展服務渠道,有效提高了協會五大品牌的影響力,與各省份養老服務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開展優質資源共享、機構標準化建設、優質培訓項目推廣、優質服務品牌培育推廣,面向社會以服務樹品牌,面向市場以合作創效益,使協會成功轉型、良性發展,渡過了轉型期和三年疫情的生存難關。

三是加快協會特色服務品牌的傳承創新步伐,提高服務品牌推廣應用效率,助推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標準化建設是協會的立身之本。2015年至2019年,協會通過招投標方式爭取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的“全國養老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試點項目”,我帶領協會標委會工作團隊組織專家組走遍全國20多個省份現場考察、培訓、評估、驗收,重點考察養老機構設施建設、服務場所及設備配置、服務分類提供、質量管理、人員配置情況,由專家組進行百分制嚴格打分并提出書面整改意見,限期改進,將協會“十二五”期間組織研發的行業標準《養老機構基本規范》《老年人能力評估標準》《養老機構安全管理規范》《養老機構設備配置規范》與協會研發的專業技能培訓在試點工作中推廣應用;通過試點項目將標準化理念和管理模式植入每家試點機構,歷時5年的試點項目培育了近200家試點機構,在各省份作為示范窗口,引領了養老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2018年至2023年,協會成立了團體標準技術委員會,被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確定為團體標準化試點單位。6年來,我們聚焦行業急需,研發了38項團體標準并分批試點推廣應用,引領了行業理念創新、服務創新,也為之后全國組織開展的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

優秀人才是行業發展之基。2016年至2023年,協會有效運用已研發的優質培訓資源和豐富的人才培養經驗,進一步完善了高層、中層管理者、核心技術人員、基層服務者四級培訓體系,搭建培訓平臺、推廣合作交流,2016年至今,協會與地方協會合作舉辦各類培訓班49期,培訓了7500多名中高層管理者;2019年至今,我們向教育部積極申請,獲批1+X老年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項目社會評價組織。協會組織所屬中福長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積極參與教育部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項目,與674家職業院校合作,在全國建立了32個考評站、522個考評點,共培訓師資、考評員8000余人,經考評給12.5萬名在校學生發放了老年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建立了職業院校、社會組織、服務企業合作機制和養老服務人才考核評價體系,為國家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加快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進一步擴大了協會的社會影響力。

“老博會”是協會獨具特色的國內外合作交流服務品牌,協會兩屆領導班子精心培育、傳承創新,從2012年至2023年連續舉辦9屆(三年疫情除外),為推動中國養老服務業融合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疫情三年后舉辦的第九屆老博會,國家領導人和國際嘉賓蒞臨出席,國際國內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和企業踴躍參展參會,共敘養老情懷、共展養老風采、共育服務品牌、共謀創新發展,展示了國際視野和中國特色,鼓舞了行業同仁的精神和士氣,現場的熱烈氣氛令人感動。蒞臨展會并致辭的十一屆全國政協張梅穎副主席對協會面臨重要困難時舉辦的老博會給予高度評價;國際老齡聯合會國際關系部部長Gregory.Ross.show先生激動地說:“未來,中國將是激勵、祝福和賦能老年人的核心力量?!?/p>

四是沉著應對,積極響應,面對新冠疫情沖擊下的行業及時紓困賦能、采取措施穩定隊伍。

2020年至2022年,新冠疫情席卷大地,經濟社會發展受阻,養老機構長期封閉,舉步維艱。協會領導班沉著應對,快速決策,為會員單位傳遞關愛、紓困賦能。一是在武漢疫情暴發時,協會領導班子心系武漢養老機構,第一時間響應國家抗疫號召,連夜部署捐贈防疫用品,克服重重困難送達武漢養老機構;二是疫情期間深入革命老區慰問老黨員,及時在線上召開“養老機構紓困賦能座談會”“養老行業協會紓困賦能座談會”,了解需求,及時研究對策;先后在線上舉辦養老機構紓困賦能公益培訓班,對老人與員工進行心理疏導培訓,對機構開展疫情下降本增效經驗分享;三是發揮媒體矩陣宣傳優勢,三年來在《福利中國》會刊上專設“建黨百年——走近百名老黨員”“養老事業正青春——百名青年才俊事跡系列報道”“星光燦爛——百家養老服務品牌推介”;并組織青年才俊在線上進行公益授課,講述自已投身養老事業的鮮活故事,以上宣傳報道通過協會公眾號和網站宣傳推廣,會員們深受鼓舞,感動地說:“在我們最困難時,協會為我們傳遞愛心、傳播正能量,鼓勵我們堅定信心、努力拼搏,協會是我們養老人溫暖的大家庭!”

疫情三年,協會工作團隊恪守職責、堅守崗位,面對對外業務停擺、收入大幅下降的局面,協會領導班子決定不裁員、不降薪,鼓勵大家為會員竭誠服務,穩定了人心、穩定了隊伍,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

五是聚焦“十四五”養老服務業發展新目標,持續拓展新業務,提升發展新動力。

“十四五”以來,如何培育養老服務新業態、如何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是擺在協會面前的新課題。我們在強化服務品牌、拓展服務市場、提高服務能力的同時,聚焦2.2億活力老人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充分發揮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的資源優勢,通過跨界合作,創新開展了系列服務模式研究:

2021年,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指導支持下,開展了老年中醫健康服務模式研究及團體標準《社區老年中醫健康管理服務中心建設系列標準》研發,于2023年完成研發正式發布,并將投入試點。

2022年10月,與文旅部中國旅游研究院合作開展了《新時代老年旅游服務模式研究》,先后赴浙江省、黑龍江省、陜西省與文旅廳、民政政廳調研座談,課題將于明年完成研發任務并試點推廣。

2023年重陽節,與國企中國人壽、國投建康合作啟動了老年金融服務——老年財富傳承規劃服務模式和標準研究項目,將于明年完成研發任務并試點推廣。

2023年9月,與教育部國際交流協會、日本福祉及人才協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合作拓展養老服務人才國際交流培訓渠道。

以上項目研究和業務拓展,都將為今后培育養老服務新業態、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也將為協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力。

五、以文化人、傳播大愛,感召志士仁人激情投身偉大事業

記者:馮會長,聽您介紹了協會13年的奮進歷程,如數家珍,我們深受感動,是什么力量能夠鼓舞這支服務大軍如此不畏困難、奮力拼搏?

馮曉麗:我認為,無論是一個人、一支團隊還是一個行業,掌握技能、所勞所得,只能解決生存問題;而胸懷理想、責任、大愛和勇于奉獻,才能疾行不輟、行至長遠,這離不開文化的力量。

記得小時候,父親開始對我進行啟蒙教育。他深入淺出,給我講述“君子一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忠乎?與人交而信乎?傳而習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先賢思想;父親年少時就讀私塾,1937年在高中時加入了共產黨,因被追捕而奔赴延安,解放后一直在政府部門從事政策研究工作。作為老一輩共產黨人,他用一生所學鑄就的信仰,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1960年他因直諫甘肅餓死人而被貶,“文革”中又被關牛棚、掛牌批斗;平反后仍然不忘初心、愛黨愛國;他一生清廉、無私無畏,是我人生的榜樣。

我在大學期間閱盡古今中外名著,細讀當代中外領袖人物傳記,深深領悟到:唯有文化的力量,方可塑造胸懷博大、勇于擔當、奉獻大愛、勇毅前行的志士仁人。為此,在協會成立的當年,我即向國家出版部門積極爭取,創辦了《福利中國》雜志,于2011年正式發行。12年過去,雜志積極踐行“凝智聚慧、敏言勵新、福澤社會、利益民生”的辦刊宗旨,鮑振川、魏明、丁國平、鄧大洪等老同志帶領年輕人用情用心采訪編輯,鮑振川、丁國平老師年過7旬,仍深入基層采訪;魏明老師腰椎重度損傷,仍晝夜伏案設計雜志,在協會重大活動場所精心拍攝;鄧大洪老師做雜志責任編輯,因長年用眼過度導致視網膜脫落,手術康復期間還在加班審稿;他們如蜜蜂般辛勤采擷、如荊棘鳥泣血而歌,因為他們深愛這份為民謀福祉的事業。12年來,雜志共出刊72期,我們堅持不懈,用720多萬字真實記錄著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事業的變遷,為從業者建造了美麗的精神家園,激勵一代又一代一線工作者化繭成蝶、擔當大任;《福利中國》雜志孕育的福利文化如春雨潤物,滋養著每個從業者的心靈,陪伴他們在堅守事業的道路上快樂前行。

記者:馮會長,13年來協會兩屆領導班子帶領工作團隊為推動事業發展傾情付出,工作成果豐碩。在您卸任交班時,請您表達一下此刻的心情。

馮曉麗:此時此刻,我唯有感恩。

首先感恩各級政府部門和領導長期以來對協會和我個人的關懷、信任、鼓勵和支持,使我們不忘初心、勇毅前行;特別感恩敬愛的張梅穎副主席,13年來,她以大愛情懷和高度責任感關注弱勢群體和老年福祉,為事業發展和協會建設殫精竭慮、鼎力支持;感恩她不辭勞苦、不顧病痛,堅持蒞臨協會重大活動和9屆老博會,以榜樣的力量引領我們不畏艱難、竭誠奉獻;感恩她在我身患重疾時親人般的關愛,帶給我戰勝病魔的勇氣和力量!

感恩尊敬的劉光和會長師長般教誨我奮進、培養我成長;感恩創始副會長張明亮、鄭功成、李建軍以智慧和行動激情投入支持事業發展和協會建設;感謝劉雨桐、費純璐、姚莉、田蘭寧、許鋒、陳文龍副會長長期以來對協會建設的鼎力資助;感謝郭清、徐佳增、郭小忠、楊乃發、李斌副會長對協會工作的鼎力支持!

感謝全體會員13年來對我的信任和鼎力支持;感謝協會工作團隊以滿腔熱情投入工作,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工作目標;其中,特別感謝韓華、陳東升同志毅然辭去事業編制投身協會建設,創造性拓展業務,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勇挑重擔;感謝任勝軍、魏明兩位老同志13年不離不棄,在專業崗位恪盡職守、默默奉獻;感謝譚剛、姜小玲、李晶、侯萌、杜娜、曹雪、盧笛等年輕人選擇協會工作平臺,積極上進、勤奮工作,熱愛事業,不斷進步,使協會的建設發展后繼有人!

記者:本次會員代表大會選舉吳玉紹、徐建中為第三屆理事會會長、執行會長,他們將接過你手中的接力棒,繼續前行,請問此時您對他們有何期待?

馮曉麗:首先,我向吳玉韶、徐建中同志當選協會第三屆理事會會長、執行會長表示熱烈祝賀!

吳玉韶同志多年來擔任中國老齡協會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會長,他在推動老齡事業發展的理論政策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詣和豐富的研究成果,在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行業享有盛譽;徐建中同志長期在民政部機關工作,精通黨建和組織工作,在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社會事務等領域深耕多年,在推動兒童福利、殘疾人福利、慈善事業政策創制、標準化建設方面成果豐碩。

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事業是惠及百姓、人人共享的事業,是全國人民的期盼;協會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維護社會穩定和諧方面肩負重任、大有可為。吳玉韶、徐建中同志年富力強、德才兼備,善于思考、敢于擔當,充滿了推動事業發展的激情;我相信他們將在新的工作平臺上傳承創新、積極作為,帶領工作團隊和全體會員攜手共進,不斷開創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猜你喜歡
社會福利協會養老
婁底市翻譯協會簡介
養生不是養老
養老更無憂了
以房養老為何會“水土不服”?
養老之要在于“安”
協會 通聯站
協會 通聯站
協會 通聯站
可否把寬帶作為社會福利
社會福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