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堡茶模式”的實現條件、一般路徑和優化措施
——基于做大做強茶產業的思考

2023-03-07 07:07黃泰巖張元元
廣西社會科學 2023年9期
關鍵詞:六堡茶園茶葉

黃泰巖,張元元

(中央民族大學 經濟學院,北京 100081)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未來中國式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方向。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鼓勵各地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鄉村休閑旅游、農村電商等產業”[1]。這意味著,實現農村產業高質量融合除縱向延伸農業產業鏈之外,還需要通過農業功能橫向拓展,發掘農業非傳統性功能,推進農業與文化、旅游、教育等其他產業的深度有機融合,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茶產業作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說關系到我國農業和農村的健康發展,其對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以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指出:“茶產業大有前途。下一步,要打出自己的品牌,把茶產業做大做強?!盵2]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廣西六堡茶通過延伸產業鏈上下游,發掘拓展農業潛在功能,科技賦能產業集聚發展,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脈絡串聯起來,探索出做大做強茶產業的“六堡茶模式”。本文試基于做大做強茶產業理念,從產業融合尤其是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視角,分析“六堡茶模式”的現實基礎、一般路徑和優化措施,為做大做強我國茶產業,推動鄉村振興提供有益借鑒。

一、文獻簡述

產業融合起源于信息行業,指的是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內的不同行業通過相互滲透、相互交叉,打破產業邊界并融為一體,進而逐步形成新產業的動態發展過程[3]。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會產生多方面的積極效應:一是有助于促進傳統產業創新,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4];二是有助于塑造有競爭力的產業結構,從而提升一個國家或區域的產業競爭力[5];三是有助于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加速區域之間的要素流動和資源重組[6]。由于產業融合是一個不斷突破行業邊界的過程,勢必會改變傳統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模式,帶來新的增長效應,由此產業融合的動因遂成為備受關注的研究課題之一。馬建[7]、陳柳欽[8]、趙玨和張士引[9]認為技術創新和放松管制是產業融合的主要原因,其中技術創新是產業融合的內在動因,管制的放松是產業融合的外部條件。蘇毅清等基于產業融合理論對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行了探討,認為產業融合的發生條件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產業之間具有共同的技術基礎以及隨之產生的技術革新,二是技術和管制的放松,三是新技術、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的誕生[10]。由此可見,技術創新和管制放松分別是促成產業融合的內因和外因。

從現有文獻分析可以發現,產業融合的研究范圍不再局限于信息行業,許多學者將重點聚焦到農村產業融合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集中于內涵、模式和對策等方面。例如,姜長云從融合方式角度分析了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主要路徑[11];肖衛東和杜志雄將農業一二三產業的內涵定義為農業內部各部門之間、農業與農村第二第三產業之間通過融合滲透、交叉重組等方式,形成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過程,并提出構建農村“三產融合”發展體系的思路[12];王興國通過分析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對農業農村發展的影響,探討我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思路和模式[13];劉燦和劉明輝從以產業融合發展為切入點闡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通過理論分析出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的路徑[14]。二是采用經驗總結、案例分析、定性分析等方法說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效應和作用。金麗馥和王婕[15]、郭軍等[16]以河南和江蘇為案例表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對農民收入有促進作用;王剛毅和柏凌雪[17]、曹祎遐等[18]通過基于中國31個省份多年來的面板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研究探討了農村一二三產融合對農民收入所產生的效應。

從產業融合有關文獻來看,基于做大做強茶產業的理念,六堡茶產業發展,必須不斷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不斷提升茶產業的產業鏈供應鏈,部署創新鏈,推進茶產業的品質化、品牌化、數字化、創意化,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使其發展壯大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二、實現條件:地方一二三產業的現實基礎

(一)良好的種植基礎

種植是六堡茶產業發展的基礎,茶葉的生長需要適宜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同時也需要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因此,茶園生產必須具備一定的規模、完善的技術體系以及嚴格的管理制度等基礎條件,才能保證茶葉的產量,做大做強茶產業。六堡茶樹喜溫暖濕潤的自然環境,要求有較高的水分含量和一定的土壤質地。梧州六堡茶原料種植區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空氣濕度較大,正是這種自然條件環境下形成六堡茶特有的原料種植品質。在茶園建設上,梧州市充分發揮其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長冬短的自然優勢和原產地、原種茶、原工藝的生產優勢,不斷加快生態茶園建設。隨著梧州六堡茶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六堡茶的產量不斷增加,茶葉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到2022年底,全市茶園面積達到31.22萬畝,規模以上茶園34個,苗圃基地87個,完成苗圃建設面積4370畝,其中百畝以上優質種苗基地11個,實現年產六堡茶3萬噸(見表1)。隨著生產需求的擴大,梧州六堡茶原料種植產區從本地延伸到柳州、橫州等地,形成了以梧州市為核心產區、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

表1 2018—2022年梧州六堡茶茶園面積、產量和產值

(二)不斷提升的產業集聚水平

六堡茶產量的快速增長吸引了大量企業,特別是品牌企業和龍頭企業向梧州市集聚,形成了強大的產業集聚優勢、人才聚集效應和科技創新集群。首先是產業集聚方面。截至2022年底,梧州市獲得SC認證茶企114家,其中六堡茶生產企業103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家,自治區級農業龍頭企業9家,出口備案企業1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家,“中華老字號”2個,“廣西老字號”3個,綜合產值約160億元,相當于2018年產值的近3倍①②③作者實地調研,由梧州市茶產業發展服務中心提供的數據。。六堡茶產業的快速發展,也推動了農業產業組織的發展,目前梧州市已經建立了269戶茶葉專業合作社[19],顯現了積極的產業集聚效應。其次是人才聚集方面。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培育實現新突破,六堡茶制作技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梧州市目前共有非遺代表傳承人263人,其中國家級1人,自治區級10人,市級13人,縣級235人②作者實地調研,由梧州市茶產業發展服務中心提供的數據。,非遺傳承人隊伍規模較大。茶藝師、評茶員、茶葉加工工人、茶園管理師等茶類技能人才達萬人以上。最后是科技創新方面。作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內在驅動力,科技賦能使六堡茶的制作工藝不斷完善,在構建全產業鏈現代六堡茶產業體系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截至2023年上半年,廣西六堡茶“八新雙增”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篩選適制六堡茶新品系8個,獲茶樹品種登記證書2項,建立生態栽培技術示范基地4個;梧州市研發六堡茶傳統工藝機械化生產線2條,現代工藝六堡茶智能渥堆發酵生產線1條③作者實地調研,由梧州市茶產業發展服務中心提供的數據。。產業、人才、科技的集聚作用,是“六堡茶模式”得以實現的關鍵環節。

(三)逐步增強的品牌力和產品力

品牌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品牌賦能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煽康钠放颇軌驗槠髽I帶來良好的市場口碑和商譽,優秀的產品能夠增強企業對目標客戶的吸引力和忠誠度,品牌力和產品力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催化劑,在市場競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國內市場日益擴大,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意識的增強,對茶飲品質的需求也越來越強,中國茶產業大有可為。六堡茶制作工藝獨特,口感細膩醇厚,按制作工藝的不同可分為“傳統工藝六堡茶”和“現代工藝六堡茶”兩種類型,梧州產出的六堡茶以其茶葉品質優良、外形緊結密實、茶湯紅濃陳醇、茶性溫和保健的特點廣受消費者的青睞,在全國范圍內享有較高聲譽。隨著六堡茶市場逐漸擴大,六堡茶的品牌和產品也在逐步豐富?!拔嘀萘げ琛逼放朴绊懥σ苍诓粩鄶U大和提升,品牌效益日益顯著,其產品銷售從國內覆蓋到東南亞市場。根據《2023年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報告》數據,“梧州六堡茶”品牌價值達44.03億元,創歷史新高。六堡茶品牌在全國茶葉公共品牌價值排行榜的排名上升至第十九位,位列廣西茶葉第一,全國黑茶第二[20]。品牌力和產品力的增強為“六堡茶模式”的構建提供了強大支撐。

(四)豐富的文旅資源

農業除了具有生產農產品的傳統功能,還具有持續發展的生態、文化、能源、觀光旅游等非傳統功能[21]。茶產業作為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亦具有可開發的非傳統性功能。一是文化資源。六堡茶作為中國歷史名茶之一,具有深厚的歷史沉淀和文化底蘊。據史料記載,六堡茶盛于明清時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22],其制作技藝歷史悠久,流傳至今依然脈絡清晰,如今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六堡茶制作技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著當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是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體現。二是旅游資源。雖然許多自然旅游資源本身不具備文化屬性,但從文化的角度來鑒賞和解讀能賦予其新的內涵。茶文旅是以茶文化為基礎的旅游模式,也是文化元素和旅游產業有機融合形成的新業態。六堡茶凝結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具有與旅游業深度融合的廣闊空間和巨大潛力。近年來,梧州市高度重視六堡茶的文化旅游開發工作,在繼承傳統文化、創新旅游產品、豐富景區景點等方面不斷探索,積極打造集旅游、餐飲、康養、觀光為一體的茶文旅特色產業,目前已將核心產區六堡鎮打造成為以六堡茶為核心元素的全國特色小鎮。旅游資源的開發不僅有利于繼承和弘揚六堡茶文化,豐富當地居民生活,還有利于擴大六堡茶的知名度,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六堡茶蘊藏的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是做大做強茶產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兩者相輔相成,是“六堡茶模式”的重要源泉與動力。

三、一般路徑: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共生之道

“六堡茶模式”作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典型范例,在市場引導下,以茶葉種植為基礎,與茶葉加工以及茶葉流通和銷售有機結合,使產業之間不斷聯動和融合,打破農村一二三產業間的壁壘和界限,實現“1+1+1>3”的產業融合效果。

(一)產業鏈縱向延伸融合發展

產業鏈縱向延伸融合是“六堡茶模式”最主要的發展路徑。這是指在傳統產業鏈的基礎上,通過縱向延伸產業鏈上下游,加快推動農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將茶葉種植、生產、加工、儲運、銷售等環節鏈接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構建成一條從茶園到茶杯的全產業鏈價值鏈體系,提高產業鏈的競爭力和農產品附加值。六堡茶產業以茶葉生產為中心,向前后產業鏈條延伸融合。一是前向延伸融合,即向上游延伸至茶園種植與毛茶原料供給,保證上游原材料的基本供應和品質,強化茶葉原料供給的及時性和穩定性。二是后向延伸融合,即向下游延伸至銷售、服務等環節,實現茶葉“產加銷”一體化,提高產品的經濟附加值和深加工。通過拓展茶葉銷售渠道,茶產品直接通過電子商務或線下門店進入消費環節,圍繞茶產業企業拓寬拓深產業鏈,完善上下游供應鏈,極大增強了自身的抗風險能力,保證了市場穩定。

(二)產業鏈橫向延伸融合發展

產業鏈橫向延伸融合是指以茶產業為核心,發揮茶產業的品牌影響力和凝聚力,推動茶產業向其他產業的橫向融合,推動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傲げ枘J健奔訌姴璁a業與旅游、文化、休閑、教育、倉儲物流、酒店餐飲、包裝運輸等產業聯系,形成交叉融合發展,從而實現農業產業鏈體系的增值,有效促進農民增收,實現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最大限度地提升農業價值創造能力。依托六堡茶核心產區六堡鎮的綠色生態資源,推進農業與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傳統文化、教育、酒店餐飲等產業的深度有機融合,大力開發茶旅結合的融合發展路子。一方面,以六堡茶產業和茶船古道文化為依托,積極打造集民宿、餐飲、采茶、制茶、康養等服務的茶文旅綜合體,加快推動茶文旅融合。如六堡茶生態旅游景區、黑石山茶文旅綜合體、茂圣六堡茶文化中心等茶文化體驗區的建設與發展,實現了農區變景區、農房變客房、產品變商品、空氣變人氣、農民變社民、青山變金山的轉變等。另一方面,致力于培養茶產業所需的專業人才向教育、科研等產業的延伸。目前,企業及相關園區與梧州學院、廣西農科院、梧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等高校、科研機構合作,發揮“非遺”傳承人的作用,建設教學實踐基地,聯合開設“六堡茶大師工作室”等,推動茶產業與文化、旅游、康養、教學、科普等交叉融合,形成“生產+加工+旅游+文化+康養+教學”多功能融合發展格局,實現茶農的增收與企業的增效。

(三)高新技術賦能融合發展

在現代農業的發展軌道中,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推動茶產業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就必須以科學技術賦能農業生產、加工、銷售和服務各個環節,做大做強茶產業。

六堡茶產業積極將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滲透融合于茶葉生產、加工、流通和銷售等環節,實現技術創新與茶產業融合發展。通過茶產業的產學研緊密配合,加快傳統茶園向數字茶園、機械茶園的轉變,逐步實現精準化管理、智能化生產和信息化營銷。通過利用數字化技術,建立“茶葉電子身份證”,可以全面匯集從茶園采摘到茶廠生產、加工、貿易全鏈條存證信息,有效地實現對茶葉生產、經營、管理的全程監控。在數字技術的賦能下,工作人員可以在實時監控平臺監測茶葉庫存、銷售以及茶園的溫濕度情況,了解茶葉的種植加工到倉儲物流、交易等全過程,實現了全過程的可追溯性和可監管性。同時建立標準化精制廠房,積極引進新型先進智能化茶葉加工設備,全面實現清潔化、標準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現代六堡茶自動生產線生產模式,提升加工企業產能、技術和品質水平。積極發展六堡茶“互聯網+”模式,線下線上同步銷售,通過抖音、淘寶、天貓等互聯網平臺拓寬銷售渠道,搭建產品溯源體系,加強產業與市場連接溝通,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四)產業集聚集群式融合發展

產業集群專業化、集中化、網絡化、地域化特征的發育程度很大程度決定了農村一二三產業集聚集群型融合能否取得競爭優勢[23]。廣西致力于六堡茶產業集群發展,集聚更多的要素資源,形成規模效應,使農民、企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共享產業融合發展的增值收益。首先,推動廣西六堡茶產業發展集聚區項目建設,堅持龍頭企業帶動,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推動產業規?;洜I,全力推動產業形成集聚優勢。其次,發揮品牌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廣西成立了六堡茶商標品牌指導站,積極推動品牌的建設和發展,構建由六堡茶公共品牌作引領、龍頭品牌作支撐,其他商標品牌共同發力的體系。通過發揮“梧州六堡茶”區域公用品牌的引擎動力,著力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知名品牌和區域特色產業集群,打造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優勢,實現產品的品牌化、規?;l展。最后,完善產業集群內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打造六堡茶產業質量服務“一站式”平臺,為六堡茶一二三級產業鏈中所有企業提供茶園種植、加工、檢測、品牌建設等全鏈條、全方位、全過程的綜合服務,引導和推動茶業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推動六堡茶整體質量水平提升。

四、優化措施: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同

在新時代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六堡茶模式”必須適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形成的品質化、品牌化、個性化、創意化、生態化、數字化消費需求,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加強全產業鏈的鏈接、延伸與拓展,完善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下做大做強茶產業的“六堡茶模式”。

(一)強化發展標準化種植,構建循環農業產業鏈

茶樹種植是產業鏈的上游環節,是茶產業做大做強的基礎,推進茶樹種植的良種化、標準化、生態化、機械化、數字化就成為必然選擇。一是加強六堡茶樹優良品種的選育。茶樹種植的“芯片”是種子。目前,六堡茶的良種化程度還不高,導致茶樹發芽的高度參差不齊,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通過工業化、數字化做大做強茶產業。這就需要積極參與廣西區內外適制六堡茶茶樹良種引進、改良,針對特定的適制六堡茶茶樹品種和種植區域,配套推廣適制性專用品種,不斷提高茶葉質量,為六堡茶提質增效、產業化生產提供優質原料。二是強化標準化生態茶園的基礎設施建設。與茶葉種植戶建立合作關系,企業提供標準化茶園建設的技術指導,協助完善茶園配套設施建設,改善茶園種植生產條件,進行品種改良和茶園種植管理,引導農戶積極參與標準化種植,加速推進低產、低質茶園的改造進程,提升高標準茶葉生產基地覆蓋率。三是進一步提高茶葉生產機械化和智能化水平。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的茶葉生產機械,開展茶園管理、采摘等農機農藝相結合模式的試驗示范推廣,推進茶葉生產機械化,不斷提升茶葉生產效率。開展茶園宜機化改造,推廣機械化培管與采摘,降低茶園管理和生產成本,提高茶園標準化生產水平,完善茶區水電路基礎設施,改善茶園生態條件,增強茶園抗災能力。通過茶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實施全程質量安全風險管控和精準溯源管理,規范建立生產檔案、嚴格投入品管控、加強質量安全檢測,推行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和產品質量標識管理。

(二)加強科研體系建設,培育科技人才隊伍

科技創新是茶產業做大做強的第一動力,也是產業融合的內在推動力,這就需要通過科技賦能提升六堡茶的品質化、品牌化。一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引進或共建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大師工作室、博士服務團等,柔性引進茶葉科技領軍人才、高技能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等開展科技創新服務,形成結構合理的專家團隊,并配套專家引領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做到專家、項目、資金、平臺的相互支撐。組織開展茶葉專業技術人才和新型職業茶農培訓,培訓農村茶葉生產管理實用人才,重點做好茶園管理員、制茶師、茶藝師、評茶員、茶葉營銷師等專業技能培訓。積極開設有針對、有深度、精準化、系統化的小班化培訓,重視對實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的技能培訓和實踐訓練,提升茶葉生產技術骨干技能水平。二是加快企業研發中心建設,鼓勵茶企與高等院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共同組織開展六堡茶加工工藝、產品研發、保健作用機理、鑒定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探索科技成果與關聯產業需求的精準對接機制,圍繞產業深加工,在食品飲料、醫藥保健、日用化工等領域,開展茶葉膜濃縮加工、高香型速溶茶加工、特種保健茶深加工等技術研究,促進茶產業升級和多元化延伸。三是加快高新技術領域的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多渠道吸引社會資金和相關企業參與成果轉化。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建立“互聯網+科研成果交易平臺”,促進研發成果的宣傳,提高成果的認知度并促進成果交易。

(三)推進營銷體系建設,橫向拓寬產業鏈

市場資源是當今最稀缺的資源之一,這就需要以市場需求為牽引,加快茶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是適應居民對生態產品的美好生活需要,積極推進生態產業園建設。緊抓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重大機遇,加快園區項目建設進程,引導茶葉加工產能集聚發展,構建一個涵蓋茶葉初精制、茶葉精深加工上下游產業鏈企業、現代物流和便捷營銷的產業集群,以促進其融合發展。二是適應居民的個性化、創意化、網絡化消費需要,構建有效的銷售渠道和網絡。當前六堡茶的國內消費市場基本局限于廣西本地,這就需要鞏固和擴大廣西傳統消費市場的占有率,同時聚焦新興增量市場,圍繞六堡茶在北方重點城市的消費新需求,建立六堡茶北方營銷中心,開發潛在市場和潛在消費群體。打造數字化交易平臺,規劃建設“智慧商店”“智慧商圈”等新型商業形態,提高消費便捷程度。加強與電商企業合作,共同推進線上、線下業務融合發展,拓展茶葉銷售途徑。依托互聯網,進一步發揮網絡直播平臺的作用,逐步實現銷售模式向新零售、新電商的轉變。三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拓展六堡茶產品的海外銷售渠道。大力支持廣西區內有條件的企業開展茶園基地、加工廠等改造提升,同時積極引進大型茶葉國際貿易企業參與六堡茶生產與營銷,或與廣西茶企定點合作,或直接在廣西區內建立出口茶葉加工基地或加工車間,推動六堡茶出口量的快速增長。

(四)促進茶文旅康深度融合,縱向延長產業鏈

服務消費在居民消費中的占比不斷提升是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基本趨勢,這就需要深度挖掘茶產業的文化、健康、旅游的潛在功能,形成茶產業強大的輻射帶動作用。一是加強六堡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進一步加強對六堡茶文化遺產發掘、保護、傳承和利用,深入挖掘六堡茶多種功能與多重價值,在六堡茶生產流通環節中融入文化旅游元素,開發茶葉技藝“非遺”工場、“非遺”體驗等綜合功能服務產品,完善和提升集茶葉種植、生產、文化、旅游于一體的生態茶園,從而依托茶園風光、六堡茶文化推進茶文旅的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加強對茶學領域人才隊伍的專業化培養。通過舉辦六堡茶產業人才培訓以及相關競賽活動,大力弘揚和傳承茶文化,充分發揮供銷職業技能培養優勢,積極推動構建廣西六堡茶人才培養體系、創新人才選拔機制,加強基礎理論研究,為茶文化產業提供理論支撐。三是著力打造六堡茶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產業園區。建設融茶葉種植基地、茶葉加工、產品銷售、品茗、茶藝、餐飲、住宿、娛樂、旅游、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產業園區;與茶葉種植生產、商貿流通企業開展異業合作,并深化、豐富合作模式,拓展多元化業態和主體,實現六堡茶產業的規?;?、品質化運營。

猜你喜歡
六堡茶園茶葉
《茶葉通訊》簡介
參觀六堡開茶節游記
茶園飄香
茶園之晨
藏族對茶葉情有獨鐘
六堡茶機采茶園建設與管理關鍵技術
湄潭茶園
茶園觀色
香噴噴的茶葉
與茶相逢在六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