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部教育培訓“兩帶來”問題思考
——基于安徽省H 市的調查分析

2023-03-08 08:10
黨政干部論壇 2023年12期
關鍵詞:黨校行政學院

劉 凱

辦學質量是干部教育培訓的生命線,提高辦學質量是干部教育培訓的永恒主題。落實“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黨校初心,要求黨校在從嚴治校、質量立校上必須遵循最嚴格的標準。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黨校工作,充分發揮干部教育培訓的主陣地作用,提高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進而提升黨校(行政學院)教學質量、科研質量和決策咨詢質量,為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提供有力支撐,探究近年來黨校系統“兩帶來”實踐中的問題十分必要。

一、“兩帶來”制度的源起

(一)“兩帶來”制度的理論闡釋

近些年,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在主體班教學中深入推行“兩帶來”制度,所謂“兩帶來”,就是要求學員入學時“帶來一個干部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帶來一個希望黨校解決的思想理論問題”[1](P1)。這項制度如今已經在全國各級黨校 (行政學院)和干部學院廣泛實施?!皟蓭怼敝贫雀玫剡m應了干部教育培訓需要,進一步加強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增強了干部教育培訓實效性和針對性,幫助學員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思想和工作上的困惑。

堅持問題導向是黨校干部教育培訓的優良傳統,也是黨校理論研究的重要優勢?!皟蓭怼睅砹藢W員的思想困惑和培訓需求,為黨校堅持問題導向培訓學員提供了重要依據,成為了干部教育培訓計劃和課程設置的起點。有專家表示,“兩帶來”問題交流“體現了黨校教學的問題導向意識,已成為學員黨校學習的‘第一堂專業課’”[2](P304)。通過“兩帶來”問題交流,一方面促使學員思考問題,帶著問題開啟學習旅程,另一方面促使教師根據學員關心的重大問題,調整備課思路,深入研究社會難點熱點問題,及時回應學員工作中的實際需求。

(二)“兩帶來”制度的教學要求

按照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學安排意見,“兩帶來”制度要求教師深化教學改革,改進教學方式,“用好‘兩帶來’問題,把學員關注的思想理論問題作為課堂教學重點解答的問題”[3]。由此極大地提高了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學員對教育培訓的滿意度。

基于“兩帶來”制度規定,各級黨校(行政學院)要求教務和學員管理部門在每學期新學員入學之初,認真組織有關人員收集和整理“兩帶來”材料,及時提供給各教研教師,供他們在備課、授課、交流等教學環節中加以解答。各教研老師則在分析提煉共性問題的基礎上選取若干典型問題,協同相關研究領域專家進行針對性解答,促進教學良性互動。

二、“兩帶來”制度的學員視野和執行挑戰

(一)學員視野中的“兩帶來”問題

學員如何看待干部教育培訓中的“兩帶來”問題,需要認真進行調查和分析。筆者根據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5 月安徽省H 市委黨校(行政學院)第 51、52、53、54 期縣處級干部進修班 196 名學員提交的《學習需求調查表》,分別對他們提出的“兩帶來”問題進行了梳理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196 名學員共提交“兩帶來”問題 351 個,其中熱點難點問題 182 個、思想理論問題 169 個(見表1)。

表1 H 市黨??h處級進修班學員“兩帶來”問題提交情況

基于學員們關注的“兩帶來”問題,進行提煉歸納和整合歸類后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熱點難點問題,即現實社會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一是經濟發展方面,經濟建設是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是熱點難點問題的主要聚集場,學員們圍繞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主要關注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一根本問題,尤其關注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優化營商環境、鄉村振興問題,這些都是在具體工作實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是 H 市作為資源型轉型城市在競相發展中面臨的關鍵問題。二是依法治國方面,學員們主要關注執法和信訪問題,尤其關注防范電信詐騙、非法集資、基層執法以及涉訴信訪問題,特別關注如何運用法治思維深化改革落實依法治國方略。三是黨的建設方面,學員們主要關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提高黨建質量、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強化作風監督、建立健全巡查制度、加強基層黨員培訓等問題。四是社會發展方面,學員們主要關注教育、醫療、住房、養老、食品安全、就業、社會保障等民生問題,尤其關注“雙減”政策影響、就醫難、農村高價彩禮、農民養老、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流失等問題。五是公共管理方面,學員們主要關注國家安全、市場監管、行政改革、應急管理、基層治理和調查研究等問題,尤其關注城市公交虧損、停車難、農村環境整治、網絡主播監管、自媒體亂象治理和干部教育課程改革等問題。第二層次是思想理論問題。學員們最關注的是如何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注如何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以致用、指導實踐。比如,第 54 期縣處級干部進修班 47 位學員,有 11位學員提出如何融會貫通理論與實踐,解決對黨的創新理論理解不準、活學活用不夠的問題。

總體來看,學員們來自各個工作領域,帶來的問題在黨校(行政學院)匯聚。他們作為決策者和政策執行者,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他們高度重視理論學習和工作實際相結合,其“兩帶來”問題不僅帶有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特點,而且角度多樣、內容豐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為優化課程設計、開展教學科研咨政活動提供了有力依據。因此,黨校(行政學院)應通過深入研究、交流研討、現場調研等形式,在完成原有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通過深入分析“兩帶來”問題,進一步提升以教促學、學以解惑的實際效果。學員們對黨校(行政學院)如何傳道授業解惑、開展課題研究、發出黨校聲音期待很高,但目前許多黨校(行政學院)教研咨工作水平與這種期待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二)“兩帶來”制度的執行挑戰

“兩帶來”制度在干部教育培訓中面臨一些執行困境,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對“兩帶來”制度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首先,地方黨校(行政學院)一些同志對“兩帶來”制度重視不夠,僅僅把“兩帶來”課程作為應付教學質量評估的形式,輕視其實質內容,而忽視本地干部教育培訓的實際需求,對開展“兩帶來”問題交流活動缺乏動力。個別同志甚至認為“兩帶來”課程可有可無,也“沒有想去通過‘兩帶來’了解學員需求”[4]?!皟蓭怼敝贫仍诓糠值胤近h校(行政學院)呈現逐漸弱化的現象,存在“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和被其它課程擠占或者替代的問題,甚至一些縣區黨校(行政學院)教學安排并沒有設置“兩帶來”這一課程單元。其次,少數學員缺乏問題意識,既不明白“問題”,也不理解“兩帶來”,更不重視對“兩帶來”問題的真正思考。一些學員不提交《學習需求調查表》,他們所關注的“兩帶來”問題無法查知、無法梳理,課堂教學也就失去了回應的基礎前提。從表1 可以看出,H 市 196 名學員共提交 351 個“兩帶來”問題,缺少 41 個問題,其中包括 14 個熱點問題、27 個思想理論問題。每個培訓班次平均缺少近 4 個熱點問題、7 個思想理論問題,尤其是第 53、54 期縣處級干部進修班分別缺少思想理論問題高達 10 個、11 個,占比分別為 22.22%、23.40%。

二是對“兩帶來”問題的統計分析不足。在部分地方黨校(行政學院)工作中,既缺少對學員“兩帶來”問題的梳理統計,也缺乏對“兩帶來”問題的研究分析。通過對現有文獻的全面檢索,有關“兩帶來”的資料十分鮮見,只有少數學員的觀點摘要散見于 《中國黨政干部論壇》等幾個雜志,也大多是文字簡短描述,尚未發現較為全面的數據統計分析。

三是對“兩帶來”問題的運用轉化不足。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中,“兩帶來”問題大多集中在《“兩帶來”學員交流》課程,其它課程很少涉及。所以,“兩帶來”問題“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沒有充分有效地吸收納入”[5],造成了教學和科研融合度偏低,甚至出現“兩張皮”現象。一些黨校(行政學院)缺乏運用學員“兩帶來”問題摸清學員教育培訓需求的思路和措施,學員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難以轉化成教學典型案例,學員的思想理論困惑問題向教學專題、研究課題轉化不足。

三、提升干部教育培訓“兩帶來”質量的對策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兩帶來”制度建設

黨校(行政學院)承擔著干部教育培訓的重任,新形勢下必須更加重視“兩帶來”問題在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中作用的發揮。

首先,各級黨校(行政學院)要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校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要高度重視“兩帶來”制度作用,充分認識黨校工作的重要性,抓好入學教育,講清楚培訓紀律和規定,要求每個學員“從入學的第一天起,就實現從領導干部到普通學員、從工作崗位到校園學習、從家庭生活到集體生活的轉變”[6]。從黨校事業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兩帶來”問題的重大意義。其次,各級黨校(行政學院)要以“兩帶來”為抓手,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既是《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 規定的工作原則,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特點。要通過開設“兩帶來”課程,推動師生之間充分討論、解疑釋惑,使教學科研與學員工作實際緊密結合。第三,各級黨校(行政學院)要加強學員管理,督促學員學習,嚴格執行管理制度。要對學員的學習態度、學習表現、參與討論等情況定期公示,提高學員在“兩帶來”問題交流活動中的參與度。

(二)加強對學員“兩帶來”材料的梳理和研究

“兩帶來”問題是學員們立足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圍繞社會熱點、思想困惑問題提出來的,要加強對學員“兩帶來”材料的研究。一是各級黨校(行政學院)要認真梳理和分析研究學員們提出的“兩帶來”問題,有針對性地設置各類研究課題,使研究成果更接“地氣”,所提對策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加強教務、學員、科研管理部門和教研處室之間的協調,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準確把握學員學習需求,有針對性地調整優化教學布局,充實完善專題內容,進一步提高教科研咨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面對學歷高、知識面寬、實踐經驗豐富的學員,黨校(行政學院)的教師要盡可能參加“兩帶來”問題交流,思考如何將其轉化為教學專題、科研課題、決策咨詢成果,增加研究的高度、廣度和深度,引導廣大學員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統一到推動干部教育培訓質量上來,促進教學相長、學學相長。

(三)加大“兩帶來”問題運用轉化的力度

教學科研決策咨詢工作是黨校(行政學院)的主業主責,是黨校(行政學院)的立身之本。學員“兩帶來”材料是教學專題、研究課題和決策咨詢報告的重要來源。黨校教師要圍繞“兩帶來”提煉共性問題,定期舉辦研討交流,及時解疑釋惑,使教學科研決策咨詢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首先,加快“兩帶來”教學專題轉化?!吨袊伯a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 第二十四條明確規定:“黨校(行政學院)應當努力創新教學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學,綜合運用講授式和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等互動式教學方法,加大案例教學力度,推動案例庫建設?!币虼?,地方黨校(行政學院)要堅守 “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初心,通過“兩帶來”教學制度,把干部培訓需求與制定教學計劃作為教學專題設計的重要依據,將“兩帶來”中有重要價值的內容研發為“教學案例”,完善教學專題內容。其次,強化“兩帶來”科研課題轉化。地方黨校(行政學院)要以學員“兩帶來”制度為基礎,把學員在工作實踐中關注的熱點問題和需要解決的思想理論困惑問題作為科研課題的重要來源,把他們的實踐經驗作為理論創新的基礎,形成具有前瞻性強、指導作用大的科研成果。最后,提高決策咨詢成果質量。黨校學員是決策咨詢的源頭活水,要充分利用學員優勢,注重學員參與,把學員的“兩帶來”問題努力轉化為決策咨詢的選題,“創新學員參與決策咨詢機制,開辟學員論壇,組織交流研討”[7](P96),或者通過聯合調研、專題座談、撰寫調研報告等形式,開展前瞻性、應用性研究,推出高質量研究成果。

(四)健全“兩帶來”問題教學回應機制

為進一步提高干部教育培訓質量,引導學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工作實踐,各級黨校(行政學院)需要不斷健全“兩帶來”問題的教學回應機制。一是要將學員“兩帶來”問題解答作為正式教學環節列入教學計劃,教務處、學員處和教研處室要重點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大社會熱點問題和教學中未解決的問題,在每個班次結束前專門組織學員開展“兩帶來”問題互動交流,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員主體作用,促進教學相長。二是要組織學員開展聯合調研、小組交流和通過開設學員論壇等方式,結合各校(院)實際制定關于回應學員“兩帶來”問題的實施辦法,提高“兩帶來”回應質量,促進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與工作實踐深度融合,促進學學相長,提高干部教育培訓質量。

猜你喜歡
黨校行政學院
行政學人
初等教育學院
央企黨校黨性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行政調解的實踐與探索
學院掠影
中共第一所黨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行政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審批體制改革
黨校網站創新的實踐與探索
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