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碳減排行為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
——碳績效的中介作用

2023-03-08 10:30韓翠媛任素娟丁方妍
內蒙古統計 2023年6期
關鍵詞:資源配置系數效率

○ 文/韓翠媛 任素娟 丁方妍

文章以2017-2021 年建筑材料業全部A 股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利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等分析方法,實證檢驗碳減排行為與企業間資源配置效率的關系,并進一步驗證碳績效在企業碳減排行為與企業間資源配置效率關系中的中介作用。經研究發現,碳減排行為可以顯著提高碳績效,促進企業間的資源合理配置,使碳減排企業獲得市場資源配置傾向。

20 世紀90 年代開始,全球氣候變暖特征尤為明顯,高溫、干旱、氣溫驟變等極端天氣日益常見,主流觀點認為這是人類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日益增加的結果。溫室氣體造成的全球變暖問題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難題。2020 年我國在第75 屆聯合國大會上正式提出“雙碳”目標,隨即,全球進入“碳中和”時代。2023 年,我國編制完成了《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 版)》(征求意見稿),其中指出,到2025 年,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在此背景下,全球各國必須團結起來,共同采取碳減排行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當前國內外學者關于環境績效的研究成果較為豐富,但對于碳績效的研究卻相對較少,大多集中在碳績效的評價體系構建[1,2],影響因素[3],與財務績效的關系[4]等等。關于碳減排行為、碳績效、資源配置效率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空間。本文的創新點在于:一是將宏觀與微觀資源配置效率相結合,研究企業碳減排行為與企業間資源配置效率的關系;二是從微觀層面,將企業碳減排行為進行細化研究。

一、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一)碳減排行為與資源配置效率

根據波特假說,政府制定適當的環境管制可以促進企業采取碳減排行為,提高競爭能力和資源利用率,增加經濟效益,抵消碳減排帶來的成本??沙掷m發展理論認為,企業需要采取保護措施來珍惜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以實現自身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采取碳減排行為還可以降低企業因環境問題所帶來的其他成本和外部投資者的疑慮,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綜上,提出研究假設1。

假設1:從市場角度出發碳減排行為對企業間資源配置效率具有顯著正向影響。

(二)碳減排行為與碳績效

環保技術投入可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損失,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企業通過使用清潔能源降低生產過程排污量,實現清潔生產。對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可減少垃圾的制造和原材料的消耗,對傳統意義的“廢物”進行再加工或再生處理,減小對環境資源的負面影響。有研究表明,企業綠色技術創新有利于推動碳減排行為的實施[5,6]。通過減少碳排放,提升企業碳績效,有助于企業獲得綠色優勢[7]。綜上,提出研究假設2。

假設2:碳減排行為對企業碳績效具有顯著影響。

(三)碳績效的中介效應

“碳中和”愿景下,企業制定其低碳發展戰略目標及方針,向著國際潮流邁進。針對國家政策和政府號召,企業積極響應低碳、創新理念,加大研發投入和人才引進力度,通過采取碳減排行為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和環境負擔,以更好地進行碳減排創新。碳減排行為有利于利益相關者了解企業對低碳經濟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以及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向社會公眾表明“低碳”企業的信號,提高企業社會信譽,提升其在市場中資源配置傾向。碳績效的有效提升可以降低企業受到來自政府的監管壓力和社會各界輿論壓力,減少企業因環境污染受到的懲罰。因此,在碳績效的中介效應下,企業采取的碳減排行為會對企業間資源配置效率具有正向影響。綜上,提出研究假設3 和假設4。

假設3:碳績效對企業間資源配置效率具有顯著影響。

假設4:碳績效在碳減排行為與企業間資源配置效率關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二、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本研究選取2017—2021 年建筑材料業A 股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文中有關碳減排行為的數據來源于企業年度報告、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以及國泰安數據庫,均由手工搜集,行業能源消耗量來源于《中國能源統計年鑒》,關于能源碳排放參考系數來源于碳排放交易網。數據處理主要采用STATA15.0 等軟件。

(二)變量設計

1.資源配置效率。市場中的客戶資源能夠融入市場占有率之中,因此市場占有率相較于其他指標更能夠反映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傾向。借鑒已有相關文獻并根據文章討論重點,本文擬采用市場占有率來表達企業間資源配置效率[9]。

2.碳績效。關于碳績效的衡量方法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構建評價指標體系[10,11],第二種是采用要素評價指標的方法[12]??紤]到企業對碳績效相關數據的披露結果和官方數據可獲取性,本文借鑒何玉的研究方法,運用企業營業收入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值對碳績效加以測度[13],并借鑒趙玉珍的核算方法,采用行業碳排放量估算企業碳排放量[14]。

3.碳減排行為。本文將建筑材料業企業的碳減排行為分為六類。環保技術投入具體數值來自企業年度報告中財務報告部分公布的“在建工程”項目中與企業環保技術投入相關的項目資金投入。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清潔生產、環保設施的使用、管理減排和綠色思想宣傳等碳減排行為全部通過查閱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企業年度報告和可持續發展報告手工搜集整理得來。

4.控制變量。本文選取如下控制變量:企業年齡(age)、所有權結構(top)、兩職兼任(dual)、流動比率(liquid)、成長能力(growth)、獨立董事人數(dn),具體變量說明情況如表1。

表1 變量設定及衡量標準

(三)模型構建

本文參考溫忠麟的因果逐步回歸檢驗法[15],構建如下模型分析本文所提出的假設。為了緩解時間因素對實證結果造成的影響,故進行回歸分析時采用滯后一期的資源配置效率。

RAEi,t為i企業t年的資源配置效率,CPi,t-1為i企業t-1 年的碳績效,CERBi,t-1為i企業t-1 年的碳減排行為,Controli,t-1為滯后一期控制變量。

三、實證分析

(一)碳減排行為與資源配置效率關系的檢驗

如表2 所示,人環保技術投入的系數為0.0595 在1% 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系數為0.281 在5% 的水平上顯著為正,清潔生產的系數為0.380 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環保設施的使用系數為0.584 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管理減排的系數為0.630 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綠色思想宣傳的系數為0.0855 但不顯著。出現種種情況有可能是“環境保護,節約資源”的觀念沒有深入人心。假設1 得到了驗證。

表2 碳減排行為與資源配置效率回歸分析

(二)碳減排行為與碳績效關系的檢驗

如表3 所示,環保技術投入的系數為0.00306 在5%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系數為0.0310但不顯著。清潔生產的系數為0.0656 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環保設施的使用系數為0.0737 在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管理減排的系數為0.0986 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綠色思想宣傳的系數0.0147 為正但不顯著。假設2 得到了驗證。

表3 碳減排行為與碳績效回歸分析

(三)中介效應檢驗

如表4 所示,碳績效的系數為0.756 在5% 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假設3 得到了驗證。碳績效在清潔生產與企業間資源配置效率關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碳績效在環保設施的使用與企業間資源配置效率關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清潔生產和環保設施的使用可以通過碳績效的中介作用提升企業間資源配置效率。假設4 得到了驗證。

表4 碳減排行為、碳績效和資源配置效率回歸分析表

四、研究結論

企業實施碳減排行為從源頭上減少了能源浪費,控制了溫室氣體排放帶來的全球變暖,堅持綠色發展,主動推進節能降耗工作,踐行“雙碳”目標。通過信號傳遞理論將企業碳減排行為等信息傳遞至市場與企業外部,降低企業與外部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在資源配置理論的作用下,使市場向碳減排的企業進行資源配置,從而使減排效果較好的企業獲得更多市場資源配置傾向。本文結論主要如下:

(一)碳減排行為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和碳績效

碳減排行為可以通過優化技術工藝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有害氣體排放量,提高企業碳績效。這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與內容。企業實施碳減排行為從源頭上減少了能源浪費,控制了溫室氣體排放帶來的全球變暖,堅持綠色發展,主動推進節能降耗工作,踐行“雙碳”目標。通過信號傳遞理論將企業碳減排行為等信息傳遞至市場與企業外部,降低企業與外部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在資源配置理論的作用下,使市場向碳減排的企業進行資源配置,從而使減排效果較好的企業獲得更多市場資源配置傾向。

(二)碳績效能夠有效提高企業間資源配置效率

企業通過改善碳績效,將企業運營狀況和節能減排效果的良好信息傳達給市場,塑造了企業自身形象并增強了社會公眾的認可程度,形成特有的競爭優勢來吸引綠色投資者青睞,進而提高市場占有率,提升企業間資源配置效率。

(三)碳績效在碳減排行為與企業間資源配置效率的關系中具有中介效應

企業的碳減排行為預示著企業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更高水平的碳績效吸引了投資者的注意力并形成了投資決策依據,增加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信賴,使企業更容易受到各方青睞,從而增加了其市場占有率。盡管企業推行碳減排行為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但通過影響碳績效的提升,對企業間資源配置效率具有促進作用。

猜你喜歡
資源配置系數效率
提升朗讀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
這些待定系數你能確定嗎?
打雪仗
我國制造業資源配置概述
過年啦
把資源配置到貧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兩張圖弄懂照明中的“系數”
刑事偵查資源配置原則及其影響因素初探
遼寧:衛生資源配置出新標準
跟蹤導練(一)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