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錫林郭勒盟人口結構變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互動影響

2023-03-08 10:30賀瑛瑛
內蒙古統計 2023年6期
關鍵詞:全盟錫林郭勒盟常住人口

○ 文/賀瑛瑛 韓 猛

在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人口始終是一個重要的能動因素,反之經濟的發展、產業的升級也會對人口的規模、結構和分布產生深遠影響。從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情況來看,十年間錫林郭勒盟人口規模、年齡構成、性別比例、受教育程度、城鄉分布、生育和就業等情況都呈現出一些新變化、新特點。與此同時,隨著勞動人口的凈流入、城鎮化率的顯著提升以及人口素質的進步,十年間錫林郭勒盟經濟保持了較快增長,工業化水平大幅躍升,服務業快速增長。文章從常住人口變動、勞動力比例、城鎮化等幾個維度出發,簡述錫林郭勒盟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互動關系。

一、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互動特點

(一)常住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形成良性互動

十年間錫林郭勒盟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2%,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條件和各項社會保障事業不斷完善,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促使錫林郭勒盟人口再生產類型逐漸轉變為低出生、低死亡的現代人口再生產類型。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錫林郭勒盟常住人口為110.7 萬人,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2.8 萬人相比,增加7.9 萬人,增長7.7%,年平均增長率為0.74%。常住人口的增長率和年平均增長率與內蒙古自治區同期的-2.66%和-0.27%相比分別高10.36 和1.01 個百分點。2020 年錫林郭勒盟人口數量占全區總人口比重為4.6%,比2010 年的4.16%增加0.44 個百分點。

表1 錫林郭勒盟及分旗縣七人普與六人普常住人口對比情況單位:人

十年間,錫林郭勒盟5 個地區常住人口實現增長,其中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總量居前2 位的錫林浩特市和西烏珠穆沁旗(十年間平均經濟增長率分別為8.6%和7.8%,均高于全盟平均水平)增量最為突出。錫林浩特市十年間增加10.41 萬人,常住人口數量占全盟比重由23.92%增加到31.61%。作為盟行政公署所在地,錫林浩特市在經濟發展、生活環境、就業機會和基礎設施等方面均相對領先,成為吸納外來人口的集聚區。人口增量中約55%為盟內其他各旗縣轉移人口;約30%為區內盟外來錫林郭勒盟工作、學習、投親靠友的群體,主要來自烏蘭察布市、赤峰市、通遼市等地;約10%為區外來錫林郭勒盟工作生活的群體,主要來自河北、河南、東北等省。西烏珠穆沁旗十年間人口增加1.16 萬人,常住人口數量占全盟比重由8.52%增加到8.97%。作為工業增加值居錫林郭勒盟首位的能源工業重鎮,常住人口的增長主要來自工業園區經濟的拉動,其人口增量約67%為區內轉移人口,約23%為區外轉移人口。外來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反映了當地社會經濟實現較快發展,投資環境優化,社會生活穩定。

(二)城鎮化與第三產業發展水平相得益彰

城鎮化(通常用城鎮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來衡量)既是人類生產與生活方式由農牧區向城市型轉化的過程,又是產業結構及其分布結構的轉化過程。2020 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盟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81.79 萬人,占全部人口比重為73.88%,比2010 年人口普查的62.85 萬人增加18.94萬人,增長30.7%;居住在鄉村的常住人口為28.92萬人,占全部人口比重為26.12%。其中農村人口約11.0 萬人,牧區人口約17.92 萬人。錫林郭勒盟農村牧區戶籍人口55.7 萬人,農村牧區流出人口26.81 萬人,占比48.1%。其中,農村流出人口18.7 萬人、牧區流出人口8.11 萬人。從城鄉人口的變化情況反映出,城鎮人口的增長速度快于農村牧區人口的增長速度,改變了以往鄉村人口增長速度高于城鎮的格局,其主要影響因素是由于大量農村、牧區人口向城鎮轉移和聚集。

城鎮化水平的發展,與地區經濟發展、產業結構狀況等密切相關,十年間全盟城鎮人口比重提高12.75個百分點。由于城鎮化水平的大幅躍進,居民消費水平顯著提升,消費升級加速演進,十年間錫林郭勒盟第三產業年均增長8.7%,快于生產總值年均增速1.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由36.2%提高到41.3%。分地區來看,城鎮化水平較高的二連浩特市、錫林浩特市和蘇尼特右旗,第三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達到83.1%、47.7 和46.4%,均高于全盟平均水平。

表2 全盟及分旗縣城鎮化情況單位:萬人、%

(三)勞動力人口比例和人口素質的上升為經濟增長帶來紅利

人口作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統一,是生產行為和消費行為的載體。一方面,適度的人口增長是保證勞動力有效供給的前提條件。2020 年,錫林郭勒盟勞動力人口(15-59 歲)74.44 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為67.2%,分別高出全國和全區平均水平4.6 和1.58 個百分點。錫林郭勒盟勞動力人口中,就業人口為63.4萬人,較十年前增加5.8 萬人,增長10.1%,占常住人口比重為57.18%,較全區平均水平(51.67%)高5.51個百分點。另一方面,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是經濟增長質效的根本保證。2020 年,錫林郭勒盟大學??埔陨衔幕潭热丝?0.39 萬人,占全部人口比重為18.4%;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人口16.78 萬人,占15.2%;初中文化程度人口為35.54 萬人,占32.1%;小學文化程度人口37.57 萬人,占24.9%。同2010 年數據相比,大學??萍耙陨鲜芙逃潭热丝谒急戎靥嵘?.9 個百分點,高中和初中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則分別下降2.0 和4.3 個百分點。2020 年,錫林郭勒盟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0 萬元,達到10.26 萬元,年均增長6.4%。

二、對經濟發展不利的人口因素

(一)人口總量低且增減變動分化明顯

一個地區的人口基數既是勞動力的來源點,也是擴大消費和促進生產的拉動點。2020 年錫林郭勒盟常住人口110.71 萬人,僅高于烏海市和阿拉善盟,居12個盟市的第10 位,占全區的比重僅為4.6%。從縣域來看,錫林郭勒盟縣域平均人口數僅為8.52 萬人,居全區末位。全盟13 個旗縣之中,十年間僅錫林浩特市、西烏珠穆沁旗、多倫縣、二連浩特市、東烏珠穆沁旗5 個地區人口數量呈增長態勢;8 個地區人口數量負增長,共減少常住人口4.19 萬人,其中正藍旗、正鑲白旗、蘇尼特右旗和阿巴嘎旗分別減少1.21 萬人、1.14 萬人、0.87 萬人和0.5 萬人。

(二)人口年齡結構已進入老年化

一個地區的老年人口數量和老齡化程度關系到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產生勞動力短缺、消費意愿減弱等諸多不利影響。2020 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錫林郭勒盟65 歲及以上人口12.77 萬人,占比11.53%,比2010 年人口普查的6.68% 高出4.85 個百分點。按照國際通用65 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7%的人口老齡化標準,錫林郭勒盟目前已達到中度老齡化社會。

分地區來看,13 個旗縣市區人口年齡結構均已進入老年化。從各旗縣之間的橫向比較看,人口老齡化程度存在較大差異。其中,經濟活躍度相對較高的中部和東部地區老齡化進程相對較緩,如二連浩特市、錫林浩特市和西烏珠穆沁旗均在10%以下;而經濟活躍度相對較低的南部地區老齡化程度較為明顯,均高于全盟平均水平,比如太仆寺旗高達21.87%,該地區多以農業生產為主,農村中青壯年人口紛紛離開家鄉進城打工,造成勞動年齡人口減少,老年人口比重相應較高。

表3 各旗縣市(區)常住人口年齡構成情況單位:%

三、優化錫林郭勒盟人口結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對策建議

當前錫林郭勒盟人口增速明顯放緩,生育水平持續走低,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區域人口分化明顯,這也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客觀結果。準確把握人口變化趨勢性特征,深刻認識這些變化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挑戰,謀劃人口長期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一)全面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近年來,國家陸續修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等相關政策法規,通過構建生育友好的制度環境,提高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但從錫林郭勒盟情況來看,生育率自2017 年開始持續下降,從9.63‰下降至2022 年的5.59‰,2022 年錫林郭勒盟首次出現人口自然增長率(-0.95‰)為負的情況。生育意愿降低的重要原因是養育教育成本高。在養育成本上,目前的突出問題是0 歲至3 歲嬰幼兒托育服務不足,“老帶孫”模式對老年人造成較大壓力。同時,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子女的教育質量,學區房、教育投入等問題也成為影響生育的重要因素。對職業發展的擔憂也是很多女性“不愿生、不敢生”的原因之一。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不僅需要各級政府在財政等領域持續投入,還需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相關部門要在就業、醫療、養老等制度及各領域的改革等方面,進行匹配性的調整,共同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此外,還需要建設新型婚育文化,尊重生育的社會價值,鼓勵夫妻共擔育兒責任。

(二)加快塑造素質優良、結構優化、分布合理的現代化人力資源

錫林郭勒盟有近75 萬勞動力人口,每年新增勞動力近6 千人,勞動力供給資源較為充沛。更重要的是,錫林郭勒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達到20.39 萬人,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91 年。隨著人口素質的不斷提高,人口資源優勢將得到有效發揮,從而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升級,推動人口和經濟社會持續協調、健康發展。但同時,錫林郭勒盟在人才發展方面,還存在科研等領域投入不夠,科技創新平臺轉化水平和創新能力不足,高等教育發展基礎薄弱,人才引進困難、留住困難等深層次問題。今后,如何進一步培養更多的人才、留住更多的人才、吸引更多的人才,怎樣由“孔雀東南飛”轉變為“鴻雁北歸還”,就需要下更大的決心、用更大的力氣、以更好地舉措深入抓好人才工作,推動人才紅利充分釋放。

(三)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大力發展銀發經濟

從錫林郭勒盟老齡人口結構看,65 歲及以上人口為12.77 萬人,其中65-70 歲人口為6.18 萬人??梢钥闯?,雖然錫林郭勒盟已經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但是近半數老年人口集中在65-70 歲這個年齡段中,這些群體屬于“年輕”的老人,其身體基本處于健康狀態,不少人具有知識、經驗、技能的優勢,身體狀況尚佳,在自愿的基礎之上,可以繼續為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余熱。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就要將老齡事業建設專項規劃納入錫林郭勒盟經濟社會發展長期規劃中,明確目標任務,落實工作責任。要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增加老年人口就業渠道,擴大老年人力資源利用效率,鼓勵、引導低齡老年人參加力所能及的經濟社會活動,使其發揮晚年余熱。同時要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四)精準施策,加大各類群體就業幫扶力度

從就業部門了解的情況看,錫林郭勒盟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從就業類型來看,國有大中型企業、城鎮私營單位仍然是就業崗位來源的主要渠道。居民服務業、住宿餐飲業、批發零售業、個體經營及機關事業單位招錄等發揮帶動就業作用也較為明顯。從失業情況來看,2022 年錫林郭勒盟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3%,失業人口約為3.69 萬人。從失業人口結構來看,16 歲及以上在?;虍厴I后待就業的大學生、高中生群體約占66.2%;照顧家庭、料理家務的中青年婦女群體約占26.5%;由于身體狀況或沒有適合工作無就業的人員約占5.3%;部分從農村牧區轉移的農民工約占2.0%。

就業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各地區各部門要繼續兼顧政策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聚焦就業領域重點和難點,打出穩就業政策組合拳。一是精準施策,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通過發揮各類平臺優勢,開展就業主題公開課,把好大學生就業“思想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成長觀、職業觀、就業觀。增加適合高校畢業生崗位技能培訓、新職業培訓、專項能力培訓,支持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二是多措并舉,強化農村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分層次對農村牧區勞動力開展各類“實用對路”的專業培訓。堅持需求引導培訓,培訓促進就業,做到訓需相結合,確保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及時效性,努力造就一批懂業務、有技術、能操作、遵紀守法的新型農村牧區勞動力大軍。三是優化服務,推進就業困難群體就業援助。對困難就業人員傾注更多關心關愛,完善就業困難群體幫扶機制,全面推廣失業登記線上辦理平臺,簡化服務流程和各類證明材料,優化失業登記網上受理程序。落實公益性崗位安置,促進就業單位和就業困難人員對接匹配。按需開發培訓專業,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增強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能力。四是科學賦能,煥發大齡就業人員精氣神。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大齡人員就業情況也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這就需要通過相關政策支持,保護大齡人員平等就業的權利,同時也需要為大齡人員再就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培訓方式,確保這部分群體的專業能力始終“在線”,在就業競爭中凸顯自身優勢。

猜你喜歡
全盟錫林郭勒盟常住人口
廣東:2022 年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均過億
錫林郭勒盟重點民生指標對比分析
錫林郭勒盟潛在蒸散量和干燥指數的變化特征
2018年錫林郭勒盟草地生產力大幅提升
北京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控制在130萬以內
觀摩考察感受
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首現負增長
錫林郭勒盟馬鈴薯機械化高產栽培技術
錫林郭勒盟牧區儲水窖工程建設探究
2014年阿拉善盟天然牧草生長狀況與氣象條件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