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教學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2023-03-10 04:39劉艷紅
江西教育C 2023年2期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劉艷紅

摘? ?要:問題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和思考,使學生的閱讀更有目的性,提高閱讀效率。在運用問題教學法時,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提出的問題能夠對學生的閱讀起到引領作用;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問題進行互動,及時了解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掌握情況;利用問題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理解閱讀內容;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充分交流意見,共同解答問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 ?問題教學法? ?教學策略

初中語文對學生的閱讀量要求較高,但此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比較弱,無法體會閱讀內容的深意。因此,教師應該調整教學策略,強化學生對閱讀技能的掌握,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問題教學法是一個很好的師生互動教學方式,教師以問題導學的方式引發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探究答案,讓學生能夠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發展閱讀與理解能力。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學生是整個閱讀活動的主體,閱讀教學的目標是使學生在閱讀方面得到進步。因此,在應用問題教學法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設置適合本班學生學習情況的問題,使問題發揮最大的價值。同時,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在閱讀中的感受,引導學生切實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略讀課文《劉姥姥進大觀園》時,首先,筆者給學生介紹了《紅樓夢》的大致情節,讓學生了解賈寶玉、薛寶釵、林黛玉等主要人物的基本情況,以及他們一同住在大觀園的緣由,讓學生構建基本的故事脈絡。其次,筆者給學生播放了電視劇《紅樓夢》中的片段,帶領學生走進紅樓夢的世界,讓學生對基本人物的性格進行大致的了解。最后,筆者帶領學生進行課文選段的閱讀,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會對不同人物的語言和行為產生更深入的思考與理解。

二、鼓勵學生深入思考

問題教學法不僅要求教師提出具有引導性的問題,還要求學生能對教師的提問進行認真思考和解答。問題教學法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使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體會文章的深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起到監督引導的作用。對于一些學習能力較弱或學習不積極的學生,他們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可能比較困難,經常會出現思路受阻的情況。此時教師不應直接指明答案,而應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臺階》一課時,筆者提出問題:“作者的父親一直都想建一個高臺階,但為什么建好高臺階后并沒有很高興,反而處處覺得不自在呢?”教師讓學生試著代入作者父親的處境,感受作者這樣寫的深層含義。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只是找到了課文中的一些表面答案,如新臺階不能磕煙灰、坐在高臺階上跟人打招呼不方便、上臺階的時候不習慣等,而并沒有找到父親不自在的深層原因。此時,筆者不急于告訴學生答案,而是不斷引導學生思考新的問題:“父親在建新臺階前有什么期待?建好新臺階后這些期待實現了嗎?”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答案。

三、加強師生互動交流

問題教學法可以通過師生的問答互動,讓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掌握情況,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依據。問題不僅能在課程開始時對教學內容起到導入的作用,還能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起到隨時檢驗和鞏固知識的作用。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雙向溝通的過程,既需要教師的引導,也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更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積極溝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了解學生的理解程度,對于有難度的問題,教師可以重點帶領學生深入分析文本,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女媧造人》一課時,由于這是一篇經典的神話故事,很多學生都了解,因而筆者的引導和講解比較少,留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比較多。但在學生第一輪自主閱讀后,筆者對文章內容進行提問時發現,學生對故事的框架與內容分析得不夠清晰透徹,一些問題還回答不上來。對此,筆者及時調整閱讀教學策略,帶領學生從頭開始閱讀,不斷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并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換意見,充分與學生互動。這樣的互動過程不但帶領學生梳理清楚了整篇文章的結構,而且引導學生實現了深度思考與理解,學生最終對本篇課文有了清晰準確的認識。

四、創設相關教學情境

語文閱讀素材具有很強的人文性,但初中階段的學生很少主動去閱讀一些文學性的作品,在語文閱讀課中,很多學生也只是把閱讀當作任務,有抵觸情緒。對此,教師可以選擇文中比較吸引人的、能引起人注意的片段,在閱讀前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走進文本的世界。

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給教師創設教學情境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與作品背景相關的圖片,或者播放相關的視頻、音頻,就能很快帶領學生進入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當學生置身于作品中的世界,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文章,便會產生新的見解。

例如,語文閱讀內容的理解性比較強,但是很多內容涉及一些學生平時接觸不到的事情,如中國古代和外國的一些著作,學生對作品所處時代或地區的文化背景不夠了解,就很難理解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經常進行“灌輸式”的教學,讓學生死記硬背一些作品的時代背景,這導致學生對作品的理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即使再遇到同類的作品,學生也難以舉一反三。創設與作品相關的情境,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進入文學世界,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自覺代入作品所處的時空,產生身臨其境的閱讀效果。

五、組織學生合作閱讀

在閱讀活動中,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理解角度,不同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關注的重點也不一樣。初中階段的學生對文章的思考很難面面俱到,這就需要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從而促進學生對文章內容的充分理解。教師可以設置多角度的問題,引導學生互相交流與討論,合作學習,得到多樣化的閱讀體驗。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名著導讀《朝花夕拾》時,教師設置了問題后,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并引導學生之間互相交換意見、互相提問和解答。在學生討論之后,教師總結了小組討論中爭議較大的問題,讓全班學生一起討論,從而讓學生對這些問題產生深入的認識。這種討論方式不僅能促進學生對文章思想的理解,還極大地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

總之,素質教育的深入推行對初中語文閱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閱讀教學中應用問題教學法是對語文教學的一種有益探索,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為深層次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玉華.問題教學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7):80.

[2]寧麗.問題教學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1):23.

(作者單位:江西省永新縣永新中學)

猜你喜歡
問題教學法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激發思維靈感在高中語文問題教學法應用分析
問題教學法在思修教學中的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