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提琴重奏曲《古佳耶》創作特征和演奏分析

2023-03-11 08:16
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滑音大提琴作曲家

●魏 蔚

(安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安徽·蕪湖,241000)

大提琴重奏曲《古佳耶》由代博在2016 年創作完成,作曲家將中國北方游牧民族的傳統民歌改編成大提琴室內樂作品,并將大提琴和多種民族樂器組合的形式重新編排。這部作品根據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樂器獨特的音域和音色特點,通過對民族樂器的演奏技法借鑒,不僅拓展了大提琴的演奏新技法,并在大提琴演奏領域有更多的音樂表現力。本文對《古佳耶》進行深入總結、結合中國傳統文化,探索和歸納作曲家如何吸收民間音樂素材及其他音樂形式,對于構建大提琴作品民族性創作的未來之路,展示和提升我國大提琴民族音樂作品的魅力與價值有重要作用。

一、作曲家與《古佳耶》創作背景

在我國新生代的作曲家中,有一位波蘭作曲大師潘德列茨基先生的忘年交,他就是任教于中央音樂學院的代博。有人這樣評價他:他是天才,作品在國際屢獲大獎;他是中國首位盲人作曲家,從附中到博士都是第一名;他有著“最強大腦”,一首作品聽一遍就能彈出來;他是鋼琴“點唱機”,什么曲子信手拈來就能彈;他也是“百科全書”,對于哲學、社會學頗有研究[1]。代博生于1988 年,自小喜愛音樂。因患眼疾,不得不經常出入醫院。對于一個幾歲的孩子來說,這是非常折磨的經歷。7 歲時,他擁有了人生中第一架鋼琴,從此打開了他的音樂之門。由于他在音樂上有著異于常人的敏感和天賦,9 歲起,代博開始師從長影樂團作曲家吳大明學習音樂。12 歲,代博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在作曲專業方面,成績突出、能力超常,但由于身體原因,他的求學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在葉小綱和姚恒璐兩位老師多次的呼吁與幫攜下,2018 年,代博在中央音樂學院順利完成了博士學位的課程并留校任教。

代博的作品質密繁復,2012 年,他的作品《幻蝶》在華沙之秋國際現代音樂節上首演,用音樂的方式致敬古典哲學。2014 年,代博的樂隊作品《看不見的山》獲貝多芬協會國際作曲比賽第二名。2015 年,他受波蘭密茨凱維奇學院委約的作品《沃依斯基圓號協奏曲》在華沙首演。2017 年底,作為7 位受邀的中國作曲家之一,代博在紐約茱莉亞學院舉辦的“聚焦·中國”當代音樂節上創作室內樂作品《差異與重復》,被當地媒體評價“其音樂融合了東西方多種審美元素,帶領觀眾進入了‘另外的世界’”[1]。2021 年,代博接受委約,創作清唱劇《萬里長沙》。自此,他在多元的創作風格和題材道路上探索得越來越遠。在創作過程中,代博認為創作音樂的過程就是獲得的過程,就是發現自己生命的過程,創作也給自己重新注入了自信。代博一直致力于發揚并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民族音樂,《古佳耶》選取大提琴作為主奏樂器,也是因為大提琴音域寬廣、發音近乎人聲,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性。大提琴對東西方文化有較好的兼容性,北方民族的率真和氣勢,都與大提琴樂器元素相得益彰。大提琴既能表現內蒙古草原的豪放遼闊,又能展示鄂溫克族民歌充沛的情感。2016 年,瑞鳴音樂發行專輯《古佳耶——大提琴與北方游牧民族音樂》,獲得了“2016 十大發燒唱片”的“年度最佳器樂演奏獎項”[2](P70),在這張專輯中,擔任大提琴獨奏的是中央音樂學院著名大提琴教育家演奏家娜木拉。

二、樂曲組成與音樂特征

音樂的民族風格,作為音樂的一種藝術特點和思想特點,在一定程度上,能表現出一個民族特定的審美意識和文化哲學內涵, 能反映出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3](P67-75)在《古佳耶》中,代博反思了大提琴的演奏形式和旋律色彩,不再單一的模仿民族樂器的演奏模式,而是運用多元化的創作思路和審美方式,更多細膩的體現大提琴的民族性格。

(一)樂曲組成

在《古佳耶》中,共有11 首樂曲,這些樂曲依據達斡爾族、蒙古族、鄂溫克族、烏孜別克族、布里亞特族等民族民間歌曲改編創作。這11 首樂曲的名稱和體裁依次是:

1.《忠實的心兒想念你》根據達斡爾民歌改編,是一首部八把大提琴演奏的重奏曲。這首歌曲屬于一種問答歌,旋律歡快自由,富有跳躍性。大提琴在演奏中運用了大量的滑音、顫音等技巧。

2.《送親》是根據蒙古族的傳統民歌改編的大提琴獨奏曲,開篇娓娓道來,仿佛向我們講述一位即將成婚的蒙古族姑娘,即將告別自己的父母,曲調中夾雜著不舍的情緒和對未來的期盼。大提琴完全模仿了蒙古族馬頭琴的發聲,運用了大量的雙音,滑音、顫指等裝飾音。

3.《我的小寶貝》根據哈薩克民歌改編而成的重奏曲,由巴揚、鋼琴、大提琴與竹笛演奏,在創作中運用了爵士風格,9/8 拍子極具舞蹈特性。

4.《白色的氈房》是蒙古族傳統民歌改變的重奏曲。氈房又被稱為是馬背上的房子,主要以白色為主。這首樂曲由大提琴和中阮二重奏,中阮獨特的聲音共鳴,加上大提琴運用的自然泛音和人工泛音,二者相得益彰。

5.《古佳耶》是依據鄂溫克族傳統民歌改編而成的大提琴、豎琴、竹笛的重奏曲?!肮偶岩币鉃榧儩崢銓嵉暮⒆?。作曲家將這首重奏曲作為專輯名稱,也是因為演奏這部作品的大提琴家娜木拉老師是鄂溫克族人。

6.《黑眉毛》依據烏孜別克族傳統民歌改編,由鋼琴、吉他、大提琴、單簧管、低音提琴共同演繹。吉他和鋼琴承擔伴奏,大提琴、單簧管分別演奏主題。

7.《布里亞特的孩子》是布里亞特族民歌。布里亞特族是厄魯特蒙古人的近支,主要居住在俄羅斯、外蒙古和中國內蒙地區。布里亞特人熱情好客,至今仍保留著很多北方游牧民族的傳統。樂曲主奏樂器有手風琴、大提琴、手鼓和鋼片琴。

8.《鴻雁》是一首蒙古族傳統民歌,內蒙長調,主奏樂器為大提琴、豎琴和竹笛。

9.《催眠歌》是裕固族的一首傳統民歌,裕固語稱民歌為“葉爾蘭安”,是裕固族民間音樂中主要的藝術形式,也是裕固族人喜愛的一種口頭文學形式。裕固族民歌曲調優美,內容豐富,催眠歌是唱給孩子的歌。由大提琴、二胡和鋼琴三重奏。

10.《黑云雀》是哈薩克族的一首民歌,悠揚的曲調緩緩的訴說人與鷹之間的動人故事,展現了游牧民歌宏大雄偉、高亢悠揚的獨特韻味,同時也體現出草原漢子的熱血與深情。這首樂曲由大提琴、黑管和鋼琴組成三重奏。

11.《木卡姆狂想曲》是維吾爾民謠,木卡姆是維吾爾族的藝術瑰寶,早在2005 年,木卡姆被聯合國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般來說,木卡姆的主要樂器是由拉弦樂器和撥弦樂器和打擊樂組成。這首狂想曲由大提琴主奏,弦樂器進行伴奏。大提琴模仿了艾捷克和西塔爾兩種樂器的發音,在西洋弦樂器的襯托下,讓人耳目一新。

在《古佳耶》中,作曲家選擇了北方多個民族的民間歌曲進行改編創作,這在中國近代大提琴的系列作品中是罕見的。近年來大提琴作品的推陳出新,作曲家卻反其道而行之,將這些朗朗上口的傳統民歌加以改編,在旋律上有更親和力和傳唱度。合奏樂器多用可以凸顯大提琴音色的民族樂器,在合奏上產生獨特的音響效果。這些民族室內樂作品曲調優美、特色鮮明,極富人文精神、歷史典故以及傳統文化內涵,作者將大提琴與民族樂器搭配的靈活運用,將作品中的中國文化和韻律等表達的淋漓盡致。

(二)音樂特征

1.北方民歌主題素材使用

由于游牧民族居所不固定,游走于各大牧場之間,人們素來具有敬畏自然,熱愛草原,保護生態,尊重客觀規律的美德。從民歌內容中可以看出,游牧民族胸懷天地,感悟自然。游牧民族的樂器便攜,發出的音響有和聲與人聲相符的特點。北方游牧民族的音樂語氣,也和當地的語言形態相關,大提琴音域寬廣,最接近人聲,所以在模仿北方游牧民族語音語調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例如作品《送親》《催眠歌》《古佳耶》,就是作曲家將草原、婚禮、對歌等草原生活畫面具象化,將對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自然環境及對游牧民族人民的勇敢、對草原的熱愛、贊嘆轉化為音響的存在。作曲家將民歌主題旋律加以提取,分別用大提琴、單簧管、竹笛、二胡等樂器演奏旋律,并從音高、節奏、音色等幾方面進行變奏。

2.中西方傳統樂器組合

作曲家改編了裕固族、布里亞特民族、哈薩克族、蒙古族等傳統少數民族音樂,但樂曲中并沒有過多地使用少數民族樂器,而是選擇了二胡、中阮、竹笛等較為常見的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結合,產生了中西方音樂互相融合、碰撞的結果。筆者認為,在中西兩種音樂風格相結合時,不過于追求音樂效果的沖突,而在原有的不同基礎上,尋找兩者的共同點,達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兩種音樂間的平衡。既不一味追求個性,也不盲目模仿跟風,既彰顯樂器個性,又表達音樂風格。

例如以《鴻雁》為例,原始版本由人聲或者馬頭琴演繹的傳統蒙古族民歌,作曲家用竹笛、豎琴、鋼琴和大提琴來組合,當大提琴與竹笛演奏相同旋律時,由于音區、樂器音色本身已有巨大區別,演奏者盡可能通過演奏技巧追求實際演出效果的統一。這種追求統一時產生的效果,是樂器本身特性所致,必然不可能達到完全一樣。而這,正是筆者認為中西方音樂結合的一個平衡點(見譜例1)。

譜例1:《鴻雁》第25—28小節

3.中西方創作手法結合

作曲家保留了中國民族音樂的民族化旋律和五聲調式,與西方和聲、復調等現代作曲技法相結合,運用大量的不協和和弦作為鋪墊。例如《黑云雀》主題部分,雖為蒙古族長調,大提琴緩緩奏出的優美主題,與單簧管聲部相互交織,旋法自然細膩,配器簡潔,體現出旋律的抑揚起伏,注重音樂的橫向發展。作曲家在樂句之間運用短促休止,用旋律上的留白來引出展開部,讓樂句劃分的更明顯,與開頭舒緩的情緒有鮮明的對比(見譜例2)。

譜例2:《黑云雀》第12—15小節

4.中西方節奏形態結合

20 世紀以來,中國大提琴作品更多體現出節奏的多樣化和復雜化,作品的節奏不同于西方傳統音樂,更注重節奏的自由表現,傳統北方民歌的開頭節拍都以“rubato”或者“艸”(散板)來表示,為演奏者提供更多發揮的空間。探戈是流行于阿根廷的一種民間音樂,以其熱烈的音樂情緒、鮮明的節奏特點和悠揚婉轉的旋律著稱?!逗谠迫浮吩陉愂龉澴嗍婢?、娓娓道來的主題之后,作曲家將阿根廷民族音樂探戈節奏和中國游牧民族音樂旋律進行融合,鋼琴擔任低聲部,采用3—3—2節奏型(即在4/4 拍的一小節內,劃分為三組節奏型,使音樂重音出現在第一拍、第二拍的后半拍以及第四拍上)重復,使旋律表達更加突出,音樂動力強大。例如《黑云雀》展開部分的鋼琴節奏型(見譜例3)。

譜例3:《黑云雀》第39—41小節

三、演奏技巧分析

在《古佳耶》中,代博巧妙運用了民族樂器與大提琴的共同點,以大提琴多變的音色和極強的可塑性,將大提琴現代演奏技法融合北方民族音樂元素,充分展現了作品的民族意蘊。

(一)馬頭琴音色和演奏方式的模仿

馬頭琴采用的是四度定弦,用頂法演奏,拇指在內弦特定的因為上輔助產生泛音,食指、無名指在外弦上用關節演奏。大提琴演奏蒙古族的樂曲時,需要去模擬馬頭琴的發音方式,例如在演奏旋律時,增加空弦D 作為根音,模仿馬頭琴內弦發音,同高音區的旋律一起演奏,對高聲部旋律有襯托作用。蒙古族優雅的長調,有裝飾音和自由的節奏,而大提琴最擅長演奏舒緩如歌的旋律,這一特質演奏蒙古長調也是非常貼切的。

在長調中,長音常用小三度的顫指,模仿馬頭琴“加花”演奏,也就是馬頭琴常用的裝飾演奏“諾古拉”,與波折音非常相近,其中是以三十二分音符組合、小符點以及三連音的多種復雜節奏,使音樂旋律流暢而多變。但這些顫音,作者并未標記在樂譜上,需要演奏者結合音樂情境,修飾旋律,充分地展現出大提琴優美獨特的音色以及豐富多變的技法音效。

(二)裝飾滑音和色彩滑音

裝飾滑音是借鑒二胡等民族弓弦樂器的演奏方法,在大提琴的演奏上一種創新的演奏技法,既不等于換把,又不等同于裝飾音。例如《鴻雁》中從G 音到E 音的倚音,增加了滑奏的符號。此處為了達到滑音的音色效果,應使用一根手指向上或向下抹奏,而不是傳統演奏法中用不同手指演奏的倚音。色彩滑音是指換把中的帶有的滑音演奏,在換把的音程之間跳動不是太大,距離較小時使用。有從低音滑向高音,也有從高音聲部滑向低音聲部。例如《鴻雁》在換把過程中,作曲家并未標記滑音,演奏者可以從B 音到G 音,一把位至四把位的換把中,加入色彩滑音,即興自由地處理滑音的長短(見譜例4)。

譜例4:《鴻雁》第14—18小節

(三)弓弦敲擊和掃弦撥奏

在《木卡姆狂想曲》中,為了模仿打擊樂音效,弦樂隊用弓敲擊,表現木卡姆音樂中的“鼓節奏”。大提琴借鑒了琵琶演奏中“掃弦”的技法,由中指和拇指從低音至高音橫向來回撥奏,這有區別于西洋樂中大提琴僅用單指撥弦的演奏技法(見譜例5)。形成音色效果一氣呵成,聲音飽滿圓潤,節日氣氛熱烈。

譜例5:《木卡姆狂想曲》第111—113小節

(四)揉弦法

《送親》是《古佳耶》中唯一一首大提琴獨奏曲。在演奏中,就要考慮民間歌手演唱長調時,所達到的悠遠、蒼茫的音境,呼吸深長悠遠,并沒有特別強烈的力度表現,在音色上追求含蓄的柔韌的格調。揉弦時演奏者對弓身角度變“側弓”技法,只調動弓毛的1/3 部分進行拉奏,音色愈加單??;在滑奏過程中,右手運弓方法同樣存在變化:先讓弓身與琴弦間呈傾斜角度,在單個長音內做出漸強,而后在引子內的滑奏至弓根開始運弓,再從弓尖拉回,整個長音拉奏過程中弓速明顯提升,這些演奏技巧輔助,使大提琴音色更加舒展,得到飽滿的聲音效果。大提琴在揉弦的處理上,甚至在弱起小節的長音揉弦處理上可以先不揉弦,然后再由慢到快,模仿民族樂器中“以韻補聲”的演奏手法(見譜例6)。

譜例6:《送親》第1—5小節

結 語

在對代博《古佳耶》大提琴重奏作品進行深入分析過程中,筆者關注到當代大提琴音樂創作中的傳統民族音樂要素,在梳理和總結其中新創的演奏技法,對于未來大提琴民族性音樂創作具有重要的借鑒與啟示意義,對于推動大提琴音樂的民族化發展以及理論研究具有指導意義,對中國大提琴作品創作和發展、繼承與創新之間的辯證關系等問題可提供論據支撐。代博把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熱愛融進《古佳耶》中,讓聽眾感受到大提琴的溫暖與力量,大提琴的演繹融合了作品的民族音韻與現代音效,豐富了中國大提琴作品尤其是室內樂作品的表演藝術和展現空間,對于推動中國大提琴新作品的創作與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理論價值。

猜你喜歡
滑音大提琴作曲家
小小作曲家
大提琴演奏的悲劇審美表達——以拉赫瑪尼諾夫《g小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為例
大提琴的沉靜之美
青年作曲家危陽簡介
著名作曲家楊天解
聲樂演唱中的“滑音”技術探討
民族聲樂演唱中“滑音”的技術與應用
二胡獨奏曲《姑蘇春曉》中滑音的運用研究(下)
淺談大提琴演奏中的肢體語言
板胡演奏墊指滑音技術探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