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三教”改革背景下的“551”思維教學模式
——以“導游實務”課程為例

2023-03-14 02:34燁,沈
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高階導游思維能力

錢 燁,沈 宏

(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工商管理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教育作為人類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進入信息化時代,因此,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2019年,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的《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研究報告,提出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等思維方式是信息化時代人才的核心素養。[1]2020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教師、教法、教材(以下簡稱“三教”)的改革,本質上也是追根溯源,從根源上對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培養高素質人才,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是職業教育改革的現實需求和重要難題。作為教育工作者更要重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立足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推動教材改革創新、改革教學方法三個方面,探索“551”思維教學模式,強調以思維發展為核心,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將教學過程分解為5個教學環節,每個教學環節涉及5個教學步驟,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1 “551”思維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和模型構建

1.1 “551”思維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1.1.1 思維學習理論的研究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當代教育的重要目的。鐘志賢提出思維分為高階思維和低階思維:低階思維是較低層次的認知水平;高階思維是一種以高層次認知水平為主的綜合性能力,關注學生系列能力的發展。[2]由此可見,高階思維能力成為社會所需高素質人才必備能力之一。因此,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關鍵。

基于高階思維能力對培養人才的重要性,Lai C L和Hwang G L提出知識,以及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運用是培養高階思維能力的重點。[3]

約翰·杜威(John Dewey)提出反思—問題形成—探究批判—解決問題是高階思維發展的過程。[4]斯滕伯格(Sternberg)提出思維包括:分析思維、創新思維和實踐思維,并指出思維才是成功的關鍵。[5]安德森(Anderson)探究高階思維能力,將教育目標分為認知目標、心理目標和情感目標三類,提出認知目標6個等級中的分析、評價、創造更有助于提升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6]Hwang等提出批判性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是高階思維能力的核心。[7]

國內也對高階思維開展了相關研究。鐘志賢認為,高階思維能力由問題解決思維能力、創造思維能力、批判思維能力等十大能力構成。[8]楊曉等從學習者的角度,提出高階思維由思維的意識、方法和能力構成。[9]

通過對國內外研究成果的梳理,發現大多數學者都意識到高階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并認為高階思維能力應該包括:解決問題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1.1.2 思維能力的培養方式

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教育的關鍵性任務,眾多學者對此作出了相關探索。張浩等在深度學習的基礎上提出了高階思維能力發展的路徑。[10]王靖從學習動機的角度,探究高階思維能力的教學提升路徑。[11]林勤認為組織課堂教學時要關注思維教學內容的滲透、學生自由討論時的批判性思維的成分,開發基于學情的校本課程資源等方式提高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12]張豪鋒等提出不同的學習環境對培養高階思維能力的重要性,以及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13]趙永生等提出項目式教學對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重要性。[14]何恩鵬等提出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要以學情研究、工具更新、學習優化作為切入點。[15]黎加厚提出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應借助信息化的手段。[16]梳理學者們對高階思維培養方式的研究中發現,通過教學條件的支持,高階思維是可以培養和訓練的。而在學科教學中,專家一致強調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開展問題式學習、學習環境的營造、重視情境的創設、信息技術的支持,形成互動合作、分享探究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

1.2 “551”思維教學模式構建

基于國內外學者對學習思維型理論的長期研究,以及有效指導課堂教學實踐的研究,本研究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提出“551”思維型教學模式,將思維型教學理論與課堂實踐有機結合,教學模式包含:教學分析、教學設計、教學活動、教學評價、教學反思5個教學環節,每個教學環節涉及5個教學步驟(見圖1)。通過“551”思維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教師的基本素養。

1.2.1 教學分析

從教學目標、學情診斷、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5個方面進行教學分析,開展項目式教學。結合學生的學習特征和課程標準,制定教學目標,靈活采用教學方法,實施分層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以思維發展為核心,助力思維課堂教學的開展,著眼于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積極思維和核心素養的發展。

1.2.2 教學設計

基于前期的教學分析,教師以具體的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和教學目標為出發點,設計有溫度的思維教學,促進學生思維的良性發展。在設計過程中堅持“有序、有趣、有情、有用、有效”的“5有”設計原則,以調動學生興趣和積極性。

1.2.3 教學活動

課堂教學活動是“551”思維型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并要求教學活動的開展要堅持“五思”,即:創設情境,激趣啟思;自學感知,誘導思考;活動探究,合作辯思;教學評價,促進反思;學以致用,拓展思維。

1.2.4 教學評價

“551”思維教學模式從多元的評價主體、完整的評價對象、適當的評價標準、多樣的評價方法和全面的評價目標5個方面進行教學評價。為保證教學評價的有效性和科學性,綜合企業需求和行業發展特點,從思維發展的3個階段和4個特性,制定教學評價標準,以自我、組間、校內教師、企業教師和第三方評價為主體,對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內容,借助現代信息化工具將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貫穿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批判性思維提供依據。

1.2.5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環節進行反思,分析存在的問題,并總結改進方法,是“551”思維教學模式循環迭代的重要前提。從學生、教師、知識、環境和實踐5個維度進行深入回顧和反思,審視師生的表現,確保抓住以思維中心的主線,施加正向的引導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從而為下一教學模式循環提供更加科學的教學決策。

2 以“導游實務”課程教學實踐為例

在探索“551”思維教學模式的基礎上,以“導游實務”課程為例,具體介紹“551思維教學模式的教學實施過程。

2.1 教學分析

通過對企業調研,了解企業的人才需求,按導游實際工作過程和崗位職責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重構,以企業真實旅游線路為載體,形成景點導游服務、地陪導游服務、全陪導游服務、領隊導游服務4大教學項目。在開展景點導游服務項目教學時,通過課前問卷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旅游專業的基本常識和對客服務能力,學生熱愛旅游,能夠利用旅游電商網站、景點官網、知網等平臺查找相關資源,樂于研究各旅游景點,動手能力較強,但信息整合能力不足,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意愿有待提升,對景點文化內涵的理解和帶團過程中突發問題處理能力有待提高。

2.2 教學設計

依據“551”思維教學模式,“導游實務”課程的教學改革,堅持“5有”的教學設計原則。

2.2.1 堅持有序性,踐行三段問題式教學,引領思維節奏

教學過程中開展課前線上自學,課中線下導學,課后線上線下混合式助學的三段問題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并逐漸深入,實現知識遷移并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在開展地陪導游服務人員認知教學任務時,課前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經歷,用幾句話和幾個關鍵性的詞語描述心目中好導游的形象。通過課前思考和課中討論,課中讓學生用思維導圖繪制出優秀地陪導游的基本素質和職責,課后再觀看全國金牌導游事跡,整理地陪導游的職業素養,引入導游職業道德、愛崗敬業等思政元素,以敬業、樂業、專業的職業素養引導學生樹立職業理想與職業目標。

2.2.2 堅持有趣性,深化校企合作,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導游實務”課程教學采取校企合作共育方式,一方面,企業教師參與“導游實務”課程體系構建,與校內教師共同編制新型合頁式教材;另一方面,企業教師真正深入課堂,進行教學示范和教學評價,豐富教學資源。

在開展地陪導游服務帶團教學任務時,以企業真實的旅游線路為載體,讓學生分組進行校內模擬帶團和校外實踐帶團兩個環節的學習。在校內模擬帶團環節,由企業教師發布團型,學生分組進行團型分析和利用3D虛擬仿真軟件,進行模擬講解,解決學生缺乏現場感的問題。在景區實踐環節,要求學生開展線下真導實講和線上直播講解兩個模塊的實踐,提升學生的實際帶團能力和突發情況的處理能力,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吃苦耐勞的工作精神。教學過程中選擇真實旅游線路和學生喜聞樂見的軟件等信息化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不同團型為案例,引導學生主動挖掘景區的文化價值,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進而有效解決教學重難點。

2.2.3 堅持有情性,增強課堂互動,重視課程思政

課堂教學中,通過小組協作、隨機提問、企業教師示范、收獲分享、分組PK、多維度教學評價等方式,實現情感、行為和思維互動,促進師生心理和行為的改變,實現師生和生生深度有效的互動。在開展海外領隊導游服務教學項目時,以出境游新聞報道為案例,融入文明旅游內容,增進學生家國情懷的情感認知和行業使命的責任擔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2.4 堅持有效性,注重教學問題設計的關聯性

教學中通過對課前自主學習反饋的問題,在課中、課后針對學生的認知能力、特點進行教學問題的設計,選擇學生熟知的事物作為切入點,保證問題設計的有效性,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對新知識的構建,有助于學生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加強學生思維訓練。開展地陪導游服務旅游商品推銷技巧教學任務時,結合學生認知特點設計4個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進而掌握旅游商品推銷的技巧。第一,通過對身邊同學的調研,總結大學生旅游團購買的商品有哪些?第二,他們的購物特點是什么?第三,比較反感的旅游商品推銷方式有哪些?第四,如果你是徽州地區的地陪導游,你會如何推銷徽州的旅游商品?

2.2.5 堅持有用性,實現學以致用,拓展思維路徑

教師要鼓勵并給學生創造機會,在學校重大賽事、領導視察、新生入學期間,組織學生作為校園導游進行校園和校史館志愿講解,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自我成就感,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開展景點導游服務講解教學任務時,組織學生深入了解學校校史館,以領導視察、入學新生、外事參觀人員為講解對象進行分組,研究講解內容和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通過不斷地模擬練習,推送優秀講解學生,在不同活動期間擔任校史館講解員,在活動中培育學生的勞動觀念和導游服務意識,提升實踐能力。

2.3 教學活動

“551”思維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堅持“5思”的教學活動措施。

2.3.1 教師創設情境,啟發學生思考

“導游實務”課程依托旅游企業真實的旅游線路,以導游工作流程做好接團前服務準備,以帶團服務和送團服務為導向,考慮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和學生自身的認知狀況,設置適合學生思維的真實導游工作情境,激活學生的認知,啟發學生主動思考,進而實現教學目標。開展地陪導游服務地陪導游帶團前教學任務時,創設大學生旅游團到徽州旅游的具體情境,分組完成地陪的前期準備工作。

2.3.2 學生自主探究,誘導主動思考

教學過程中認識學生間的差異,為學生創設與其實際情況相符的認知任務,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有效激發學生自主探究,主動思考的學習動力。開展地陪導游服務地陪導游帶團過程中,在徽州山區出現旅游大巴拋錨、交通事故、游客受傷等情況時,作為地陪導游的應對措施,并現場進行演練。

2.3.3 小組協作、師生合作,促進學生辯證思考

基于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靈活運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掌握新知。教師通過知識引領,引導學生加強合作,并進行實踐反思、行為跟進等督促學生成長成才。課堂上學生分組代表不同旅行社為企業設計近期比較熱門的紅色、研學、鄉村等旅游線路并開展帶團活動。校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游客、家長、景觀管理人員等多重身份提出問題和要求,誘導學生深入思考,引導學生不斷調整、糾正,使得旅游線路的設計符合真實的旅游工作情境,并將部分設計較好的旅游路線推送給旅行社,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接受檢驗。

2.3.4 多維評價,及時反饋,引導學生反思

通過任務驅動的形式,完成相關任務并現場展示,由企業教師、校內教師、小組間、游客等多主體進行點評,并及時反饋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總結學習經驗,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促進學生的思維向縱深方向發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提高學習效率。

2.3.5 回歸生活場景,實現知行合一,拓展學生思維

鼓勵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在校外導游實踐活動中,讓學生模擬地陪,實現真導實講并開展在線直播,培養學生成為線下能講解、線上能直播的多技能型導游,適應行業發展趨勢。在學校承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新生入學期間,組織學生作為校園導游進行志愿講解,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實踐應用引導學生思考實踐環節存在的不足,深層次的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為步入真實的工作崗位奠定基礎。

2.4 教學評價

課程依托校情大數據平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采取校內教師、企業教師、個人、小組、游客多元評價主體,對學生課前、課中和課后教學內容的知識理解程度、技能掌握程度和遷移應用程度進行評價并及時反饋,幫助學生對自身學習方法、學習效率、學習進程等進行監控和評價,促進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的發展,提高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

2.5 教學反思

通過從學生、教師、環境、知識及實踐5個不同維度進行反思,思考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技巧,形成新的認識以積累教學經驗。

從學生維度,高職旅游專業生源多元化,知識結構存在較大差異,應結合學生個性、特點,開展分層教學。從教師的維度,應結合學生生活和認知水平,采用“導學、導疑、導練”的三導教學方法和學生喜聞樂見的信息化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知識維度,根據崗位要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全國導游資格考試大綱、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導游服務”賽程,結合導游工作流程,開展項目化教學,將“導游實務”課程的教學目標確定為“知內涵、能創作、會講解、懂規范、善應變”,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延伸思維寬度。從教學環境維度,課堂教學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依據慕課的精品課程平臺和企業資源,形成校級活頁式教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課前、課中和課后良好的師生互動,營造出有溫度的學習氛圍,凸顯學生的思維特點,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從實踐維度,開展學生志愿者服務和校外景點的真導實講,提升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3 結束語

“551”思維教學模式始終堅持以思維發展為核心、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將思維能力的培養融合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51”思維教學模式有助于教師圍繞學生主體,落實思維發展核心的理念,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學習知識過程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由于思維能力的復雜性,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沒有形成量化數據,后期將進一步推進學生思維能力評價的標準研究和量化分析。

猜你喜歡
高階導游思維能力
尋找火星導游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雙清別墅做導游
有限圖上高階Yamabe型方程的非平凡解
跟著西安導游吃,準沒錯
高階各向異性Cahn-Hilliard-Navier-Stokes系統的弱解
培養思維能力
滾動軸承壽命高階計算與應用
紅領巾陣地之小導游
培養思維能力
一類完整Coriolis力作用下的高階非線性Schr?dinger方程的推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