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系統思維的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2023-03-15 03:05陳曉萌
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人工智能思政時代

陳曉萌

(閩江師范高等??茖W校, 福州 350100)

系統思維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組成部分,是唯物辯證法的重要內容,也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基礎性思想和工作方法。系統思維是一種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認識事物的方法。新時代下,伴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正引領新一輪科技變革和產業變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正遭到人工智能的不斷“入侵”,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放在系統思維大框架下進行整體謀劃和整體推進,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轉向數字化發展,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一、基于系統思維的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創新的重要意義

(一) 有助于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內部要素運行

馬克思認為,總體的運動要連續順利進行就必須保證內部不同環節之間保持相互協調和動態平衡。整體與局部方法是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用來辯證處理現代社會關系的重要思想方法。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來說,它一方面由人的思想觀念體系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體系構成,另一方面又內嵌于意識形態工作體系、高等教育體系中,各子體系之間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約,共同構成高校思政教育系統整體體系。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各子系統之間相互割裂、各自為政的現象,比如思政教師側重課堂教學,缺乏對學生思想動態的跟蹤;專業課教師重視課堂知識傳授,對學生思想品德關注度不夠等,導致育才與育人之間無法形成有效統一。由此,基于系統思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必須更加注重內部不同子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協調,保障內部要素運行之間形成發展合力,才能在高校思政教育大體系中實現內部不同要素之間的配置優化和有效運行,對于實現育智和育德相統一、育人和育才相一致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二) 有助于銜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發展現實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實現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協同發展,才能在實踐維度更好銜接社會發展現實。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是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根本出路,能夠不斷重塑理論和現實之間的邏輯關系,避免陷入理論發展明顯滯后于社會現實的問題。為此,系統思維的高校思政教育創新,不僅包含內部不同要素之間的創新,更蘊含與社會系統創新之間的關聯,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檢驗理論在社會現實層面的實施效果。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新變化,經濟運行呈現新亮點,比如人民在需求維度從物質文化需要轉為美好生活需要,社會在運行模式層面從傳統人工模式轉為人工智能替代,由此,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發展現實的積極銜接,才能在應對社會發展變化前沿中實現思政教育理論的及時更新,才能通過社會實踐等教育方式不斷增強理論教育成果,才能更好發揮高校思政教育的資政育人功能。

(三) 有助于迎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身心發展規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的成長、成熟、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就跟人的生理發育一樣,所以要把這幾個階段都鋪成好。人的成長階段性特征要求教育者按照不同階段設置不同教學內容,小學、中學、大學的教育學段劃分就是基于人的成長階段特征,相應地,其教育空間內容也是基于人的智力發育程度來設計,從小學的側重培養學生的家國觀念和基本的道德觀念,到中學的學習國家政治制度和發展歷程,再到大學的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教育內容鋪設環環相扣、層層銜接。由此,新時代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創新必須迎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瞄準學生成長的不同階段來設計不同教育內容,保障思政教育創新的內容統一性和育人連貫性,實現思政教育的循序漸進發展和螺旋式上升,是進一步推動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的關鍵。

二、基于系統思維的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實踐的現實省思

(一) 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思維實現的必要性

在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和機遇。為了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和機遇,需要運用系統思維來指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思維強調在動態變化的環境中,不斷調整和完善自身的結構和功能,以適應不斷變化的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運用系統思維,可以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和教育環境中,及時調整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案和策略。當前,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思維的獨特價值,就是要直面思想政治教育現實,推進大中小學一體化課程建設。在現實的教育課程體系中,小學、中學、大學存在著顯著的教材、教法以及地區差異。目前,融合教育學原理、教育心理學、教育技術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學科知識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尚未完全建立。因此,無論是從教學理念、目標、內容、方法,還是從教學主體、載體和環境角度來觀察,都需要運用系統思維來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的思想政治理論體系,從而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思維價值。這種思維價值在新時代顯得尤為重要。在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思維堅持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強調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意味著需要運用系統思維,綜合考慮小學、中學、大學不同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教育的均衡發展。同時,還需要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適合當地情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通過運用系統思維,可以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和規律,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也可以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方面的作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二) 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思維運用的現實性

綜觀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思維來建構大、中、小學協同發展的格局可知,優勢與劣勢并存。建構一體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涵式發展的優勢之處在于:第一,教學理念、目標、內容、方法、主體、載體和環境角度來看,按照小學、中學、大學的分層階段,由淺入深地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避免教育主體因為不同階段的割裂導致教育內容彼此孤立。第二,理論聯系實際。鼓勵和注重充分利用地方性資源,因地制宜開展特色的課程設計和規劃;同時,要近距離貼近學生生活,利用教育系統思維正確引領學生在不同階段思想的變化過程,保障學生在不同時段思想教育的正確銜接與統一,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思維的成長式導入,助力學生正確加強認知社會和世界的認識。建構一體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涵式發展的劣勢之處在于,第一,教材方面,小學階段的教材有各種版本,諸如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等;中學階段有滬教版、人教版等;大學階段,全國統一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的“馬工程”教材。課程建設的頂層設計較好。第二,小學和中學階段整體來看,教學內容側重基本的社會與人文常識,意識形態教育色彩較薄弱。大學階段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色彩,大學階段的思想性和學理性較強。第三,從導向來看,小學和初高中實行的是以會考制度,整體處于考試導向;大學階段除了研究生招考之外,整體處于學習導向,相比較小學和初中階段授課的標準型較低。第四,課程內容建設的學理性視角來看。無論是小學還是初高中、大學,課程內容建設的學理性和批判性有待增強。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使用等方面,因受到各類現實因素影響,并未體現系統性。第五,大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內容有嚴格的學分規定,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融合度不高。自從各地區推進“課程思政”以來,其建設的實際效果不明顯?!罢n程思政”師資建設隊伍以及研究能力、學緣結構、年齡結構、教材準確闡釋能力都存在較大差異。

(三) 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思維評價的科學性

現階段,鑄造思想政治教育科學評價系統,意義深遠。注重“宏觀—中觀—微觀”的邏輯框架來鑄就科學的評價系統,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實現現代化轉型。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系統轉型的邏輯范式圍繞著“為什么轉—如何轉—轉向何方—機制保障”而展開。在其中,評價指標體系的量化成為關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評價內容與開展科學評價的過程是一個互為表里的關系。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頂層設計,無論是從教學內容本身,還是從教師隊伍建設和學科建設角度出發,都要探索創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評價系統體系建構。重視各學段有序有效地銜接,注重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成長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要與中小學對接,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思維,持續更新觀念,推進小學、中學、大學在全方位全過程各領域的有機均衡銜接。第二,制定科學評價方案,探索評價體系的全面建構。思想政治教育的評價內涵豐富,不光是教育環境、教育主體、教育方法的評價,還包括新時代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評價和受教育者雙向互動評價。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思維建構評價體系要注意兩點,第一,評價指標體系的指標選擇是否合理,指標覆蓋范圍是否全面,能否全面、系統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思維;其二,基于大數據得出的評價體系要遵循教育規律,即遵循教育主客體的行為特點與發展規律。第三,循序漸進,螺旋式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動態建設。高校、中學、小學如何進行有序的銜接,這是建構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關鍵現實議題。這是一項既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規律,又考量各類現實因素,促進大中小學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系統工程。

三、系統思維進一步融入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徑

(一) 建立技術為“用”的思政教育工作方法

當下,信息數字化時代人工智能嵌入是高校思政教育轉型變革的必然趨勢。人工智能正以技術嵌入路徑巧妙地發揮著意識形態功能,對傳統思政工作方法帶來一定沖擊,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實現從經驗到數據、從千篇一律到千人千面的轉向。由此,高校思政工作人員要充分學習和掌握人工技能技術,不斷提高數字化素養,實現人工智能技術“為我所用”,利用機器學習、智能算法、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及時把控學生的重大性、關鍵性節點數據信息,科學分析學生的思想特點、情感特征、學習模式等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難以被量化的部分,科學把握育人要求、育人目標和育人任務,為新時代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 建立健全智能化背景下思政教育評價機制

信息化時代下,推動高校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既要發揮思政教師的“領路人”作用,又要發揮思政教育評價體系“指揮棒”作用。人工智能以大數據為基礎,不僅革新傳統思政教育工作方法,也正推動思政教育評價機制變革。由此,建立健全多角度、多層次、科學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對于推動高校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具體來說,對于教師主體,要科學量化學生學習課程思政的態度、情感心理的變化等隱形指標,以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為數據作為重要評價依據,采取更符合學生特點和個性需求的教學對策,不斷夯實教師的評價主體地位。反之,對于學生來說,要設計教師教學目標量化、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式方法的指標考核,實現以學生為客體的評價地位。面向主客體的不同評價方法要相互促進,共同服務于課程思政教學。

(三) 建立健全智能化背景下思政教育制度體系

立德樹人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務,制度則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運轉的規范保障體系。進入信息化時代,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校要重視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時代機遇,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思政教育的融合,通過發布政策文件為人工智能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將人工智能嵌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運行標準、運營規則以及體制體系,實現由聯結到嵌入的轉向。不僅如此,在推動人工智能與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同時,也要在約束機制層面探索制定行之有效的相關方案,以此來強化對于人工智能在嵌入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總體規劃、政策監管和安全審查,為身處人工智能教育體系中的教師和學生提供制度保護。

猜你喜歡
人工智能思政時代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數讀人工智能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