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時代內涵與實踐路徑研究

2023-03-15 03:05
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婚戀觀婚戀內涵

張 喆

(北華大學黨委宣傳部, 吉林 吉林 132000)

婚戀觀是人們認知、思考、處理婚戀問題的立足點。愛情和婚姻是每一個大學生的人生重要主題,正確的婚戀觀對于大學生完善人格、提升生活幸福感具有重要意義[1]。大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婚戀觀,不僅有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而且有利于聚合社會正能量,促進社會和諧美好。新形勢下的大學生婚戀觀培育應該建立在深刻把握時代內涵的基礎上,形成對大學生婚戀觀培育新特點、新趨勢、新實踐的認知,體現出時代的意義和方法論特征。學校在婚戀觀方面采取相應研究,不僅能夠使大學生在身體以及心理方面的發展實現積極向上,還能使學校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得以實現,同時在培育以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維護社會和諧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深入發掘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時代內涵與價值意蘊,積極探索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現實路徑,對于新時代高校全面深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生需要樹立積極健康的婚戀觀

大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婚戀觀,既涉及大學生個體的德性和人格,同時也關乎普遍意義上的社會規范和價值制度??梢哉J為,大學生需要樹立積極健康的婚戀觀,這從倫理學的視域看,既涉及個體婚戀道德規范,也關乎個體婚戀道德品格,而且與未來緊密相關。在培育大學生婚戀觀之前需要了解婚戀觀的內涵,即什么是婚戀觀?;閼儆^是主體在婚戀過程中的一種價值觀念取向,積極健康的婚戀觀具有道德純潔和精神豐富的重要表征,它既形成于婚戀主體之間的彼此互動,又對婚戀主體之間的諸多互動過程產生重要的影響。大學生在成長到一定的年齡階段時,在荷爾蒙的作用下生理發育完全成熟,伴隨著性意識增強,開始渴望結識異性,戀愛欲望強烈。當遇到喜歡的異性,并且明確男女朋友關系時,正式進入了戀愛狀態。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互相的感情逐漸加深為愛情。普遍來說,愛情是以荷爾蒙為原動力的,是兩性交往中的崇高感情。經過戀愛階段兩方因為愛情轉入婚姻階段,婚姻關系會持續到某一方生命終止。上述的婚戀發展過程,能總結得出婚戀觀的五個特點。一是受個人觀念影響?;閼儆^是擇偶、婚姻等一系列事務上的觀點,是對這些事物的主觀判斷和相關準則,它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受到主觀意識的影響。二是受個人支配?;閼儆^是一種處理婚戀現象的觀念,它處于一種支配地位,深刻影響婚戀的開始與發展,并且在完成婚戀、開始婚戀的問題上有著重要的參考作用。三是受個體差異影響?;閼儆^具有主觀屬性,不同個體之間的婚戀觀會隨著主觀認知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四是受社會性影響。個體是不能脫離社會而孤立生存的,所以人在解決婚戀問題時的價值取向也受到社會主流價值的影響。五是受時代發展影響。在人類的歷史上,人們對婚姻戀愛的態度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特征或特性,隨著歷史車輪的不斷前進而不斷發展和演變。

(一) 婚戀觀的形成,需要以積極健康的要素為基石婚戀觀由婚戀價值主客體、婚戀觀原則、婚戀目標、婚戀理想等諸要素構成。其中,婚戀價值主客體要素是基礎,婚戀觀原則要素是根本,婚戀目標要素是核心,婚戀理想要素是旨歸。這些要素并不是簡單地進行堆砌相加,而是彼此相互關聯、相互結合形成的一個有機整體。這種總體性的要素貫穿于婚戀觀認知、認同和實踐的全過程,影響著大學生樹立積極健康婚戀觀的實際成效。在具體的實踐中,積極健康的婚戀觀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有機體,也是一個諸多要素相互作用下的發展體,它不僅需要借助一定的現實載體培育,而且需要依托于相應的情景與環境??梢詮纳鲜龅囊爻霭l,以系統思維對積極健康的婚戀觀進行總體性把握,在聯動加強中更加生活化、隱性化、系統化地推動大學生積極健康婚戀觀養成。

(二) 積極健康的婚戀觀與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內在聯系積極健康的婚戀觀體現出大學生的一種美好存在方式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生存狀態,及時抑制不正當、不正確的個體情感與欲望,防止個體婚戀不道德的行為出現,對個體的婚戀行為發出及時、正確的指引。因此,大學生秉持積極健康的婚戀觀,體現出對“自我與他人”“社會與個體”之間道德倫理關系體認后的自我婚戀行為自覺,體現出勇于擔當的婚戀道德品質。積極健康的婚戀觀是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的現實基礎,培育大學生的婚戀觀,需關注其內在的精神需求,以促進其全面發展為導向。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又通過積極健康的婚戀觀得以體現。為科學地把握婚戀觀培育與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關系,必須充分尊重大學生的主體性,認真傾聽他們的婚戀意愿,并激發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婚戀觀培育與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機統一,彰顯出培育大學生婚戀觀的價值所在。

二、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時代內涵

(一) 婚戀是人類情感生活永恒的主題只要有人類,就有對婚戀“美”與“好”的追求,對美好婚戀生活的向往。從更廣的層面看,大學生婚戀觀培育是一個規范性范疇,并且也是一個現實性范疇。這里包含著時代內涵,是指引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發展方向的基本原則。為此,正確理解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時代內涵,深刻把握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內在要求和現實價值,對于推動大學生婚戀觀培育走深走實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 更為豐富的婚戀精神追求精神世界作為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內核結構,是支撐婚戀過程延續和發展的內涵精髓,是凝結在大學生心中的婚戀精神坐標和婚戀精神特質。這種精神是一種共有性而非特有性、公有性而非占有性、分享性而非獨享性的精神品質[2]。豐富的婚戀精神追求內嵌于“現實具體”之中,它對于大學生婚戀觀培育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與時代價值,如此大學生婚戀觀的內涵越來越“厚實”與“豐富”,推動并且引領大學生婚戀觀培育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在建構更為豐富的婚戀精神追求關系中,一方面通過這種具體精神內涵的積淀,另一方面通過凸顯大學生的內在精神自覺。這是貫通“精神應然”與“精神實然”的必然通道,形成“實體婚戀精神”與“個體婚戀精神”的相互統一,進而獲得現實的解釋力。

(三) 更為深層的婚戀價值取向作為總體性的價值取向,大學生婚戀觀的價值取向決定了大學生的個體婚戀行為。在物質層面不斷充裕的當代社會,大學生婚戀觀層面存在婚戀意識弱化、婚戀態度消極、婚戀價值功利等問題。大學生形成更為深層的婚戀價值取向需要個體主體與社會主體之間保持著緊密的關聯和互動,當個體的價值追求與社會的價值取向趨于一致時,二者彼此促進、形成合力[3]。這里包含著大學生個體對婚戀的深層認識與理解,并且是在與大學生自我、他者以及社會的深層互動中逐漸形成的,這樣的價值取向是一種復雜而持久的存在。更為深層的婚戀價值取向指向大學生在婚戀中的思想準則和追求標準,是大學生婚戀觀的升華,體現在婚戀中應然價值態度與應然價值韌性。為此,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時代內涵應該凸顯合理的婚戀價值意識,認識到大學生自我與他人的平等性。在婚戀的進程中,大學生應該秉持積極的婚戀價值精神,擁有高尚的婚戀價值追求,超越個體局限走向個體婚戀價值取向與社會總體價值的有機統一。

(四) 更為優良的婚戀心靈養成心靈是婚戀觀思想的內在結構,心靈美是因其心靈和諧秩序承載的善,滿足他人善的訴求而產生靈魂震撼,也是“共鳴”[4],在一定意義上這就是一種心靈秩序。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時代內涵包含著優良婚戀心靈秩序的養成,通過確立婚戀觀在心靈和精神層面的本質追求和內在秩序,幫助大學生尋找到婚戀中的身份認同,形成與當下社會相契合的婚戀心性與婚戀心靈境界。正因此,婚戀心理是感性的但是卻涵蓋著理性,是自然的但是卻擁有著秩序,是個人的但是又攜著社會,是個體特殊擁有的但是卻伴隨著普遍意義上的真實與美好。

(五) 更為美好的婚戀生活追求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時代內涵側重于對“人”的關注,側重于對更為美好的婚戀生活的追求。人具有社會性,因為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實現美好生活需要是人的全面發展的現實前提,人的全面發展是實現美好生活需要的價值歸宿,人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個體生命價值得以盡致釋放[5]。唯有真正關注于美好的婚戀生活追求,才能凝結起整體意義上的大學生婚戀觀培育,更高層次的婚戀觀培育才能轉變為現實。從美好的婚戀生活視角審視之,大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愈加彰顯,在這一過程中,大學生所追求的婚戀自由個性程度不斷凸顯時代內涵,這里的美好價值取向,更進一步、更深一層地呈現出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歷史進步性。

三、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實踐路徑

大學生婚戀觀培育不應該只停留在觀念層面上,它是具體的、實踐的。從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加強大學生婚戀觀培育需要充分發掘并有效整合運用中華優秀文化資源,積極探索在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路徑,構建在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努力下推動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新實踐格局。

(一) 形成以思想引領為核心的培育路徑思想引領是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核心與關鍵,是凝聚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共鳴點。在大學生婚戀觀培育過程中,思想引領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基礎性作用。思想引領與大學生婚戀觀培育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內在聯系,二者相互貫通,相輔相成。只有牢牢把握思想引領這一關鍵環節,才能確保大學生婚戀觀培育工作的常態化開展,進而實現實際育人效果的顯著提升。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思想引領在大學生婚戀觀培育中的核心地位,不斷加強相關建設,以促進大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通過思想引領,能夠有效構筑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主體框架,審慎把握住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相關要素的內在關聯,從而以思想為先導、以思想為內驅力、以思想為牽引力,為大學生婚戀觀培育注入鮮活動能,形成以思想引領為核心的培育路徑。

(二) 形成以中華優秀文化為支撐的培育路徑中華優秀文化涵蓋著許多熠熠生輝的優質思想、價值與精神,具有強烈的歷史性和傳承性。通過深入發掘中華優秀文化蘊含的婚戀思想觀念、婚戀人文精神、婚戀道德規范,結合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時代要求進行創新性的繼承與轉化,使大學生能夠自覺地把中華優秀文化內化到精神深處,并且積極地外化到平時行為中去。以育人為目標,以中華優秀文化為滋養,喚醒個體婚戀觀的理性自覺,讓大學生個體心靈秩序與社會心靈秩序同構共生,把誠信、明理、自強、同心、謙讓、包容、節儉等中華美德融入大學生婚戀觀培育,形成以中華優秀文化為支撐的大學生婚戀觀培育“自在自覺”以及大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

(三) 形成以內涵式融入為著力點的培育路徑內涵式發展是相對于外延式的規模、數量、指標增長而言,指內在質性的豐富與提升[6],這樣的培育路徑緊緊扣住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宗旨、目標和功能。在具體的實踐層面上,需要緊緊圍繞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根本任務,通過有針對性地、有效性地開展內涵式培育,讓大學生婚戀觀培育與高校立德樹人內涵式銜接,相互貫通、同向同行,形成以內涵式融入為著力點的長效培育機制。以內涵式融入為著力點的培育路徑蘊含著成人之道、育人之道,涉及大學生婚戀觀培育的內在規律,是以推動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中心,體現出啟發、化育與養成。

(四) 形成以家庭學校社會協同參與的培育路徑協同的本質在于打破系統要素之間的壁壘與障礙,發揮合力育人的協同效應[7]。大學生婚戀觀培育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同時也是家庭與社會的共同責任。開展大學生婚戀觀培育需要打破家庭、學校和社會之間的壁壘,推動彼此之間的相互配合、優勢互補、有效銜接和共同發力,形成以家庭學校社會協同參與的培育路徑。社會大眾媒體應該不斷強化服務和責任意識,杜絕低俗不良婚戀信息對大學生造成負面影響,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高校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豐富婚戀教育相關內容,拓展教育實施載體,強化大學生道德生活實踐,使大學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家庭中要形成良好的家教、家風,面對婚戀問題時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身心狀態,讓孩子在和諧幸福的家庭環境中養成正確的婚戀觀。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需要突破自身封閉性,構建開放性的培育格局,營造兼容并蓄、合理互動的育人環境;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協同系統內部的資源整合,創新生成相互滲透、耦合自洽的協同系統結構。

猜你喜歡
婚戀觀婚戀內涵
活出精致內涵
愛在“七夕”正當時——當代職場青年婚戀觀察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95后大學生婚戀觀的現狀及探析
挖掘習題的內涵
要準確理解“終身追責”的豐富內涵
論歐陽子小說中的婚戀觀
兩岸婚戀邁入全新階段
當代女大學生婚戀觀的調查分析
婚戀觀轉變與基層行政——以1953年北京貫徹婚姻法運動月為中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