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說文本的解讀路徑:《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

2023-03-18 10:46姚志芳上海市江鎮中學
教育 2023年5期
關鍵詞:我的叔叔于勒于勒菲利普

姚志芳 上海市江鎮中學

【課例主題】立足小說文本解讀路徑的探索,以人物分析為線索,通過解讀主人公、次要人物、“我”,分析其對于小說情節梳理和主旨探索的意義。

【觀察要點】1.課時目標是否對應課堂環節;2.師生活動是否具有啟發性;3.教學資源是否契合教學環節;4.作業布置與課時目標是否適切。

【文本解讀】《我的叔叔于勒》是統編版語文教材九年級第一學期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共有三篇課文,體裁都是小說,選材涉及中外經典篇目,主題都與少年、成長有關。由此看來,無論是《故鄉》《我的叔叔于勒》,還是《孤獨之旅》的教學,都不能脫離“少年成長”的主題。而《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學內容更不能只把目光集中在于勒和菲利普夫婦這些成年人身上,讀者視角應當更多地關注到“我”若瑟夫的身上。

據此,我對文本做了以下結構:小說的第一層顯性內容是我們一家人“巧遇”于勒先后發生的故事;第二層隱性意脈是故事中豐富、飽滿、立體的人物形象及其變化;第三層深邃主旨是作者對金錢唯上的社會關系的深刻批判和對人性溫暖、悲憫的呼喚和期望。結合單元目標:學會梳理小說情節;試著從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小說的主題,將其分解到課時目標,本課教學目標設定為:引導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梳理小說情節;通過細節描寫理解人物形象的豐富性,明確人物背后的金錢利益關系;嘗試從作家敘事視角深入解讀小說主題。

我們老師通常在對《我的叔叔于勒》做文本解讀的時候關注文中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稱呼變化,課文“預習”中也作了提示,但卻往往忽略了“我”對于勒叔叔稱呼的“不變”。因此特將其結合小說原作刪節部分,引入對主旨的深入探索,讓學生漸次體悟到小說主題中不僅有對菲利普夫婦的批判,更有對若瑟夫對于勒行為做法的贊同,其中包含著對親情的呼喚和對人性溫暖、悲憫的期望。

這篇小說可讀、可感、可講、可教的點非常多,擬從一課時出發,以長文短教的方式給學生一些小說閱讀上的啟發和指導。

【學情分析】本課授課對象是我從初一開始執教的班級,現已初三。學生在小說的閱讀方面已經有了基本的認知和一定的解讀能力。因此,我預判學生們對于短篇小說的基本要素、信息內容檢索、人物的基礎形象把握都是比較容易生成的,但極有可能在人物形象的概括和總結上忽略細節和豐富性,從而在主旨把握上不夠深入,需要教師引導和幫助。也希望借這篇小說讓學生們對文本情節梳理的角度和分析人物、主題的維度有更多的思考。

【課時目標】

1.學會從不同角度梳理小說情節。(重點)

2.關注小說人物形象的豐富性,學會通過細節分析人物。(重點)

3.嘗試從作家敘事視角解讀小說主題。(難點)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堂環節】

一、設疑導入,檢測課文預習

速讀課文,設疑導入:小說結尾處“天邊遠處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鉆出來”,這個陰影是指什么?(請學生們自由暢談,初步掌握預習情況)

明確: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由此問題自然引入下一環節教學。

二、聚焦“于勒”,把握情節起伏

1.跳讀課文,分小組尋找、概括于勒遭遇的變化和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稱呼的變化,初步把握小說的情節。

明確:于勒命運的跌宕牽動了事件的發展走向,是整個事件矛盾沖突的焦點。

預設:于勒遭遇變化(揮霍家產——經商發財——衰敗窮困)。

稱呼變化:壞蛋、流氓、無賴、分文不值的于勒、全家的恐怖(厭惡,憎恨);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有辦法的人、全家唯一的希望(奉為福星);

這個小子、賊、那個討飯的、流氓(深惡痛絕、避之不及)。

2.請學生用“因為于勒……所以菲利普夫婦……”的方式串聯復述故事情節,學會從“原因——結果”的敘事角度分析小說,找到敘事“關節”。

預設:

因為于勒敗光了家里的遺產,所以菲利普夫婦把他送到美洲去了;

因為于勒寫信回來說賺大錢了,要補償他們,所以菲利普夫婦充滿了期待;

因為發現于勒在船上賣牡蠣,破產了,所以菲利普夫婦失望、謾罵;

因為怕于勒再次連累他們,所以菲利普夫婦選擇躲避。

明確:于勒揮霍家產,使得菲利普一家陷入困境,他們將他送到了海外;于勒來信說在海外發財,菲利普一家熱切地期待于勒歸來;于勒破產,淪為賣牡蠣的水手;菲利普夫婦不顧親情拋棄了于勒。

三、聚焦“夫婦”,走近人性深處

1.請學生用“菲利普/克拉麗絲真……我是從……讀出來的”的句式來說說菲利普夫婦是怎樣的人?(引導從細節處分析其可惡、可憐之處。)

預設:共性——愛慕虛榮、見利忘義、利欲熏心、冷酷無情;個性——菲利普軟弱沒主見、遇事慌張;克拉麗絲精于算計,果斷反應,指揮若定,刻薄、潑辣,毫不留情。

2.引導品讀細節,討論“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沒再來信??墒歉赣H的希望卻與日俱增”“對于勒叔叔回國這樁十拿九穩的事,大家還擬定了上千種計劃”這兩句話的矛盾點,分析菲利普夫婦的可悲之處。

明確:一個卑微的家庭在深受貧窮折磨后仍然能夠對生活抱有體面的希望,何其可憐,何其可悲!

3.順勢引導:他們人性扭曲的根源是什么?

預設:親情在金錢面前一文不值,金錢成了綁定人們關系的唯一,在菲利普夫婦走向富裕的妄想破滅之后,所謂的親情關系甚至還不如十個銅子。這就是當時人和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利益關系造成的可悲的社會現實,連愛情都是如此。

四、聚焦“我”,揭示小說主旨

1.提問:這篇小說是以誰的視角寫的?并尋找文中“我”對于勒的稱呼,與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稱呼進行比較,初步體會小說的主旨。

明確:和我的父母不一樣,我始終把于勒當成自己的叔叔,在聽到他的故事、看到他的落魄之后,我依然憐憫、同情這個親人。

2.對句子進行補充并散讀,進一步體會人物的情感態度,探索小說以“我”的視角敘事的目的。

這就是我的叔叔,我父親的兄弟,我的親叔叔?。。☉z憫、同情)。

這就是我的弟弟,我的親弟弟?。。ㄔ购?、失望、不愿相信)。

這就是我的小叔子,我丈夫的弟弟?。。ㄔ骱?、厭惡至極)。

明確:將“我”對待于勒叔叔的態度與眼中父母前后不一、反差巨大的態度結合起來,我們能明顯感受到作者對菲利普夫婦的批判和對童年若瑟夫“我”的行為的贊同,情感天平是傾向于童年若瑟夫“我”的。正是這樣一個涉世不深、天性正直善良的少年,卻能拋開這些,樸素地、自然地直面事情的本質:船上的于勒是一個十分可憐的窮人,是自己家的親人。這是小說最溫暖、最動人的底色,也是作者對親情回歸的深情呼喚。

3.補充原文被刪節的結尾,進一步探尋小說的深層主旨。

明確:結尾暗示了若瑟夫對于勒的憐憫之心、慷慨與正直不僅僅是在幼時對自己的親人,更是成年后對所有的貧者和弱者。成年后的若瑟夫仍保持著少年時的美德與心靈,這里寄予了作者對人性溫暖、悲憫的期望。

五、課堂小結,梳理閱讀路徑(閱讀路徑概括在這里,課上就是學生筆記和批注的抓手)

六、作業布置,鞏固敘事方法

1.試從“懸念——結局”的敘事角度出發,梳理情節,縮寫小說,200字左右。

2.試運用課堂所學的細節描寫分析人物的方法,分析于勒這個人物。

【板書設計】(見圖1)

圖1

【執教反思】

這篇小說教學的備課,共經歷了前后四稿。盡管我對課文相當熟悉,還是首先選擇了靜靜地讀,試著在自己生疑處答疑,試著從學生角度思考可能的困惑,在大單元結構的指引下去尋找本課的教學目標……面對初三繁重的教學任務、緊張的課堂進度,要在一節課內完成一篇經典小說的教學,確實困難重重。如何取舍教學內容,如何“導入”又如何“收束”,如何創新課堂環節,我都進行了反復斟酌,也在經歷了真實課堂,得到了導師指引、同伴評論之后,有所反思。

一、文本解讀要“嚼細”,把握學情方向明

考量一個語文老師的語文教學素養,我認為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文本的解讀。我們許多老師,包括我自己,都習慣性地看完課文看教參,看完教參看教學設計參考,然后修修補補、刪刪減減就進了課堂。而這一次,我嘗試著先將自己沉浸入文本,在反復的研讀中,在對學情的把握中,漸漸明晰了備課的方向。

期間,我曾一度梗塞于無法找到一個最合適的切入點去讓學生理解“菲利普夫婦”的可悲。預計學生會提到菲利普夫婦一家的窮困,但無法理解深、理解透。由此想到王榮生先生書中說:小說讀起來很怪的地方就是要引起我們注意的地方。這時忽然咀嚼到了一句話: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沒再來信??墒歉赣H的希望卻與日俱增。時時充滿期待,把于勒的第二次來信當作福音書,卻又為何覺得十年之久沒來信是意料之中的,后文又說:對于勒叔叔回國這樁十拿九穩的事,大家還擬定了上千種計劃。我拋出的問題是:明明希望渺茫心知肚明卻又為何不放棄渴盼?問題一經拋出,學生自然會再去文本中尋找線索,進而解讀菲利普夫婦的心態,其人物的復雜性也就浮現出來了。這樣的經歷讓我深切地體會到前輩們所說的,只有做好了文本素讀、文本細讀、文本研究才能真正做到文本創讀,找到那些教學光亮處。

二、教學難點要“吃透”,層層深入思路清

根據我對本班學生的了解,他們對于解構這篇小說的情節和人物的基本性格特點應該沒有大問題。但很可能因為對人物的把握不夠全面,而不能順勢體悟小說的深層主旨。這也是我這堂課的教學難點。在文本研讀之后,我參考了許多的教學設計和論文,在與這些文本的思想交互碰撞中,摸索出了一條更為清晰的引導學生解析主旨的思路。主要設計為:第一,在解構人物時,理解小說對以菲利普夫婦為代表的這些以金錢利益為上的人際關系的批判,這層主旨是學生比較容易解讀出來的;第二,曾記得《小說教學教什么》一書中說“讀小說一定要從敘述虛構的角度去讀”,這就在充分提醒我們,一定要關注小說中那個滲透著作者思想的“我”的敘事角度。我經常在上課時跟學生們講:我們不僅要走進課文看課文,還要跳出課文看課文,站在作者的視角,甚至站在編者的角度思考。于是在主旨第二層的理解時我引入了對于童年若瑟夫的這一寫作視角的分析,并且輔以一段對《小王子》這部小書的評論,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作者有對若瑟夫行為的贊同,一個學生還說出了“要有像孩子一樣的人性”這樣的體會;最后,再由小說原本的結尾導入,分析若瑟夫對于勒的態度以及日后對待弱者的善良,去體會作者對人性溫情、善良的呼喚和期望,整堂課對于主旨的解析落實還是比較流暢的。

三、教學內容要“瘦身”,緊扣目標方有效

一開始,我在教學設計擬從“梳理文脈把握情節”“品言悟意剖析形象”“揭示目的走近人性”三個板塊入手,總共設置了辨析小說的主人公、梳理小說的情節、探討人物的共性和個性等7 個教學小環節。情節、人物、主旨什么都把握到了,卻忘了自己的設計是要“長文短教”,如此下去,如何達成?于是,我想到了平時讀小說,學生們第一感興趣的還是人物,所以我思考是否能以“人物”為圓心,開展對小說閱讀路徑的探索。從關注于勒引入對小說情節的梳理,于勒叔叔的遭遇變化直接牽動了故事的發展,是適切的,我暫時舍棄了對于勒人物形象的分析,并將其設計進了課后作業;而在對菲利普夫婦和“我”深入分析時,我引導學生將目光聚焦在稱呼的變化上,牽一發而動全身,學生對人物的整體把握直接影響了對主旨的有效探索。

我想無論是怎樣的文體,理解文本一定是閱讀課教學的起點,而如何由教學設計這個起點通向教學目標達成這個終點,就需要我們在不斷的實踐與反思中走向“心中有數”。雖然在落實過程中,認為課堂提問還應精練一下,給學生思考留白的時間可以更多一些,但正像于漪老師說的那樣,課堂就是遺憾的藝術,而遺憾也正是下一程的起點。以此共勉。

猜你喜歡
我的叔叔于勒于勒菲利普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
自己的歌
《我的叔叔于勒》小說人物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主題再探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想
大笨熊巴納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