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原創力量與塑造工業精神
——動畫電影導演王云飛訪談錄

2023-03-18 08:19受訪者王云飛采訪者楊繼芳
電影新作 2023年6期
關鍵詞:動畫電影動畫創作

受訪者/王云飛 采訪者/張 娟 楊繼芳

張娟(以下簡稱張):您入行這么多年,兼有導演、編劇、監制、企業家多種身份,能和我們分享一下最早進入動畫行業的初衷和契機是什么?

王云飛(以下簡稱王):說實話,我剛開始進入動畫這個行業的時候沒什么想法。我從四歲學畫畫,喜歡用畫畫這種形式去表達一些想法。說簡單點,我就是喜歡講故事。1999年,我上大三,去了一趟北京,先買了一件黑色的北京馬褂。我不知道為什么喜歡,但當時看到那件馬褂就特別想穿一穿,就像我剛開始去接觸動畫時的感覺一樣,沒有多想,只是喜歡。我畫過國畫、油畫,做過平面設計,但是這些靜止的東西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恰恰是一個特別喜歡輸出的人,不一定是要在大眾面前分享,可能僅是和家人或者自己分享。突然有一天,我遇到一個軟件可以讓我的畫動起來,當時那個心情是激動到無法形容的。那個軟件是Photoshop里的一個輔助小軟件,可以(將其)做成GIF。我立馬就被它吸引住了,覺得可以做動畫。過了一個月左右,我就知道了一個軟件叫FLASH,英文的意思是閃光的。在中國使用這個軟件的人當時有了一個統稱:“閃客”。有人戲稱說這些人都是干一票就閃的,結果沒想到后來中國動畫里的一批導演都是閃客出身。當時我就用Flash獨立制作了一些動畫短片。其實也沒有劇本,沒有分鏡,是特別粗放式的一種創作形式,而這種創作形式是非常原始的、野蠻的??梢哉f,在開始接觸動畫創作的初期狀態里,我作為一個獨立的創作個體,是比較野生的狀態,慢慢地進入一個工業化的從業者狀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要說有什么特別大的理想、抱負,其實沒有,就是從小喜歡美術而已。我也喜歡幻想,然后喜歡把自己構想的這些東西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進行輸出。到了北京以后,我就不想再上學了。我給大學老師聊了自己的想法,想去北京開公司,從事動畫方向的工作。老師非常支持我。我讓我爸寫了20多張假條。我去北京的那段時間,這些假條就逐個給到了老師手中。到了北京以后,那個年代也沒有什么動畫公司,我就先做了平面設計。2001年,機緣巧合之下,我給《開心辭典》做了卡通形象設計以及用Flash給他們制作了欄目包裝。2002年,我和袁梅老師一起成立了一家動畫公司,就是現在的“其卡通”。

圖1.電影《瘋狂動物城》劇照

楊繼芳(以下簡稱楊):從2002年成立“其卡通”以來,公司在原創動畫的制作、類型、技術等方面經歷過哪些重要階段的變革?過程中有什么是令您比較難忘的?

王:“其卡通”剛成立的時候,我們只是做一些動畫相關的廣告、欄目包裝之類的,因為當時電視還是比較受歡迎的。我們最初做的動畫是更偏商業的內容,可能與我的廣告基因有一定關系。我們更像是一個動畫廣告公司。公司大概成立三個月之后,我感覺這不是我想要的東西。正好當時有這么一個契機,我的合伙人也是投資人袁梅老師跟我說:“老歪,咱們一起做一部動畫片怎么樣?”老歪這個名字是我的筆名,閃客時代都有一個花名。我聽后沒有任何思考就說:“太好了!做??!”當時憑什么能有這種沖動呢?那時候國內還從來沒有人用Flash做長篇動畫劇集,我只是有過一些FLash小短片的制作經歷。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努力抓住這個機會。這是一部關于北京胡同里一家人的生活趣事。這是公司的第二個階段,也意味著我們真正開始做動畫片了。這是用Flash做的動畫長篇劇集——《快樂東西》。60集600分鐘的體量,對于2002年一個用鼠標繪制動畫片的8個人的初創團隊而言是特別難的。那時候我什么都要做的,角色設計、分鏡頭、制片管理是自己來做。我還給自己每周制定了77秒的動畫制作量。在60集中,我還寫了幾集劇本,但當時真的不覺得累,很興奮?!犊鞓窎|西》這部動畫片可以說是載入中國動畫史冊的一部影片。在B站上,好多人去打卡觀看。在2002年播出時,這部作品因為很多原因并沒有在全國發行,當時覺得能賣出去就很不錯了。

我們在公司發展第二個階段的時候,已經開始嘗試著想要做動畫電影,用Flash制作電影,結果沒有成功。當時(2005年),用Flash做了一部動畫電影的預告片叫《奇異家族》。這部影片最終沒能堅持下去,做了四年都沒能堅持下去,最主要的原因是劇本質量。到了2008年,“其卡通”推出了我們的第一部動畫電影《真功夫之奧運在我家》——是奧組委授權的《快樂東西》的番外篇,采用二三維結合的技術制作。由于基本沒有宣發,影片票房只有三百多萬元。公司賠得很多,只能裁員。在這個階段,“其卡通”經歷了一次重創,從兩百多人裁至十八個人。這對于創作者來說是一種傷害,對我而言也是一種傷害。

2010年,“其卡通”決定做第一部百集三維動畫劇集《鋼仔特攻隊》,是為央視動畫量身打造的,也是我們原創的?!捌淇ㄍā背闪⒁詠?,作品基本都是我們自己的原創故事和原創劇本?!朵撟刑毓リ牎返闹谱魇沁厡W邊干的:我們是一支二維團隊,壓根就不懂三維的流程和技術,完全是從零開始。一個動畫團隊的導演如果不懂工藝化流程,做決定的時候簡直太可怕了。幸好,我們有比較好的設計理念,中期制作部分招了幾位三維人才,慢慢地摸索三維動畫制作的技術和工業流程。在真正了解和掌握三維以后,我知道很多東西光靠天馬行空想象是不夠的,還需要各種資源配備,需要合理地利用工業化的流程、機制、設計等。經過第一部動畫長篇的積累和摸索以后,2012年,我們與江蘇廣電總局優漫卡通頻道共同推出了第一部三維動畫電影《神秘世界歷險記》。影片取得了兩千兩百萬元的票房。我看完電影就哭了,別人以為我是被自己的作品感動哭了,其實是因為我看到制作品質太差了,難受哭了……之后,我們每隔一年就推出一部動畫電影。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出了十余部動畫電影。未來,“其卡通”也會加大在動畫電影制片體系的投入。我會去做動畫電影制片人、動畫電影監制,與更多優秀的導演和團隊深度合作。

張:與這些年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動畫影片相比較而言,《神秘世界歷險記》《瘋了!桂寶》與《再世妖王》的整體風格定位、創作理念以及藝術內涵的獨特性體現在哪里?

王:首先,一個比較突出的特征就是除了《瘋了!桂寶》有原著漫畫以外,《神秘世界歷險記》和《再世妖王》都是原創作品?!渡衩厥澜鐨v險記》是由我自編自導的奇幻、冒險動畫。這個故事講的是小姑娘雨果尾隨啦啦,在一個充滿動物和神奇植物的美麗國度里的驚險刺激的冒險經歷。它是屬于國內十歲以下年齡段的唯一一部原創動畫電影。其它的動畫電影可能是從一些電視劇改編而成,或者是游戲改編而成的,這些作品先天的攜帶著一部分市場群體。而“其卡通”推出的《神秘世界歷險記》屬于是憑空而起的,每一部上映之后票房成績還挺不錯的,“第四部”已經是一點零四億元票房。這是從市場端來看,市場和大眾對這一系列影片總體是認可的。從作品本身來說,每一部影片都有其自身獨特的氣質?!渡衩厥澜鐨v險記》當然也體現出我個人的一種獨特氣質。這部電影源自于我兒時的一個幻想:小時候我特別希望能夠和我養的貓一起去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全是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所有人在這里建立起了一種非常和諧平等的關系。我在創作這部電影的時候,美國的《瘋狂動物城》還沒有出現(2016年上映)?!渡衩厥澜鐨v險記》中的一些創意理念和《瘋狂動物城》是比較相似的,是一個低配版本,在投資、創作能力、制作能力等方面與迪士尼差了很多。當然,這并不影響講故事?!渡衩厥澜鐨v險記》“四部曲”在故事內容方面都包含了一個核心的價值觀:它想要傳遞的是一種“愛”。這個愛不是小情小愛,而是一種人對于自然的愛,只不過在表達方式上稍微含蓄了一些。比如,我在里面設計了一個小怪物,它是天地孕育之靈物,但外形是丑丑的、胖胖的,一個四不像的造型。故事講述了它和小女孩雨果(故事的主角)一起成長、冒險的經歷,即從一開始雨果對它非常不屑,甚至把它當做一個小怪獸要抓捕起來,但到了最后雨果愿意舍命保護它?!暗谝徊俊本褪窃谟靡粋€奇幻的冒險故事去隱喻人和自然共同的成長關系,一個核心主題是人與自然之間的愛。到了“第三部”和“第四部”,這一主題又延伸到父愛與母愛,最后又從家庭成員之間的愛向上延伸到一種大愛。

而《西游記之再世妖王》更多是一種嘗試性的,把我追求的創作狀態和平時日常生活里的性格融入到這部電影中。王海峰(《西游記之再世妖王》出品人、星皓總裁)找到我的時候,我倆一拍即合,說干就干。一開始的想法很簡單,之前一直在做低幼動畫電影,雖然早期《快樂東西》是成人向系列動畫,這次想轉變拍一部酷電影。所以,一開始在設定孫悟空的性格氣質時,我便偏向于把他設計成一個“大少年”。我想象中的孫悟空,應該是熱血、帥酷,帶著一點兒暗黑氣質,散發著黑金氣息的妖王。在經歷了這么多磨難之后,依然保持特立獨行的性格,這是一種少年狀態,能夠接受至暗時刻,也能忍受孤獨,但它永遠不會低頭,更不會為了誰而改變自己。這其實和我的性格有一些相似之處,無論是早期創業還是制作電影,始終有一種不服輸的少年心性。我希望能把這件事情做出來,也希望把這件事做好。我便是帶著這么一個性格視角去重新詮釋《西游記》,對這部作品以及孫悟空這個經典角色進行一次重構。雖然說《西游記之再世妖王》的故事源自《西游記》原著中偷吃人參果這一段落,但我并不想遵循舊有的故事內容,而是在原著的世界觀基礎之上注入新的故事內核,以更加現代的視角去讀解孫悟空這一人物原型。除此之外,電影里還有一個原創的故事角色——萬妖之祖,故事圍繞孫悟空和萬妖之祖的斗爭展開。這部電影用了五年時間,塑造了一個與大眾印象中完全不同的孫悟空形象。它身上的銳氣被放大了,這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種人物表達。至于像《瘋了!桂寶》這一系列,我在改編的時候還是比較遵循原作者阿貴的創作視角,更加忠實阿貴對于桂寶的人物塑造。桂寶天生是一個比較樂觀的人,特別像原作者阿貴的性格,陽光開朗。我們跟阿貴也是好朋友。跟他接觸的時候,我就會覺得他是挺有意思的一個人。桂寶能夠在小伙伴里面起到一個重要的核心作用,可以吸引到很多人,是因為他性格中具有非常閃光的一面。他是那種閃閃發光的人,所以動畫中會更加注重凸顯人物的這一性格特色。

張:您在2012年購買了“桂寶”的電影改編權之后一直在籌備大電影項目。對于這樣一部經典漫畫IP改編,您在改編創作過程中有什么創意構想,能分享一些這期間的制作經歷和感受嗎?

王:在《桂寶之三星奪寶》上映之前,第一部改編電影叫《桂寶之爆笑闖宇宙》。2012年上映以后,我便買了十年的動畫電影改編權。從2014年開始啟動,起初是想要延續“第一部”的方向,不過在2015年完成以后我們對這一部(電影)始終不太滿意。后來我們又想要打造一部更具創意性的作品。我第一次去三星堆博物館時,內心深處的那種震撼和感動,促使著我特別想把它轉變成故事。創作目的很單純,希望能夠把我為之震撼的華夏文明奇跡讓更多的觀眾看到,讓更多的人關注它。創作過程中,我們查詢了大量的歷史文獻,先后六次去往三星堆博物館、三星堆遺址、桃坪羌寨、錦里古街等地進行采風調研,同時也得到了來自業內專家們的協助審定。對于改編“桂寶”這一漫畫IP,我的一個創作初心是希望能夠用動畫電影展現出一個全新的“桂寶宇宙”,把桂寶無厘頭的獨特幽默,人物性格中的正能量和華夏文明知識相結合,制作一部寓教于樂的類型影片。上映之后,這部電影的票房并不是很理想。于我而言,這不是一件壞事,等于說這件事在我心里已經畫上了一個句號。我們制作電影,一看票房出來后,無論這個票房成績是好是壞,心里都會難受一下的。這種感覺很微妙,它越難受就越短暫。就我而言,可能每次就是難受一下。這種難受其實是在復盤,我會不斷在想下一部要嘗試什么概念,應該怎么做會更好。

楊:創新問題是所有文化產業包括動畫電影產業目前最為緊要的一個問題,您作為原創動畫故事編劇、導演,是怎么看待動畫作品的創新與創意升級問題?以及您怎么看待目前泛濫的IP改編和IP重復再造的現象?

王:關于創新創意不足、IP重復這個問題,是當下電影市場的一個顯在現象,這樣一個現象要如何去改變呢?其實有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不斷地培養新力量,啟用新人,去發掘培養一群熱愛動畫本身的創作群體。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怎樣把創作和制作分開,有一點很重要,咱們要培養大量的具有創作能力的新人。一個人既是老板又是導演,他從前期到后期各個環節都參與,他的精力、心力肯定是沒法集中的。所以,我認為要采取一種分工管理模式,啟用更多的新人參與到創作環節中。新人未必有制作能力,但是他可以在創作這個系統里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才能。第二個方向是我們要思考怎么樣才能實現一部作品的“破圈”?我們從業者其實也天天在琢磨怎么才能創新,創新之后要如何“破圈”。這個“破圈”一方面指的是作品播出效果,另一方面指的是我們可以實現行業資源整合,追求跨圈聯動產出。比如說,讓電影圈的編劇來寫動畫電影故事劇本,甚至可以讓一個很有才華的短視頻UP主來寫故事劇本,擔任故事劇本創作向導。我覺得觀眾永遠是更敏銳的。觀眾看的東西可能不會那么細節,但是他們對作品的感受是較為敏銳的。我也在思考,如何讓動畫創作人與圈外的這些力量實現“里應外合”,更好地發揮動畫的創新與創意力量。

再一個,針對目前比較泛濫的IP改編現象,我認為任何內容都是因為市場的需求而產生,必然會經歷市場的一個養成過程。一旦市場養成了某一種特定收視習慣后,就會有一批類似的作品涌現出來。追根究底,我們還是需要打造精品,以精品動畫來引領市場。當市場開始需要精品創作時,打造精品的資本后續就會跟上,就會有更多好的從業者,或者是從外部而來的一些人進入動畫這個圈子去博弈。如此一來,雖然動畫圈內會出現“內卷”的現象,但這也意味著會有更多優秀的精品力作能夠脫穎而出。

張:“其卡通”的企業文化定位是“用中國動畫與世界溝通”,從“中國動畫”這一個方面來看,您認為我們在用動畫電影打造中國風格、中國特色、中國氣派這方面,有哪些創新性方法和路徑?

圖2.電影《神秘世界歷險記》劇照

王:首先,以“其卡通”來說,我們還是更專注于原創作品的打磨,同時也是比較注重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挖掘有意思的題材和資源。無論是我們正推進的一部科幻動畫電影,還是之前的《西游記之再世妖王》《神秘世界歷險記》以及早期的《快樂東西》,這些作品都包含了從中國本土的傳統文化脈絡中延伸出去的元素。再說到國風、國漫的創新路徑,我認為國畫的藝術理念,包括色調、構圖以及國畫傳達出來的情緒,這些是我們在創作過程中需要著重去表現的。目前掌握的一些技術,比如,三維動畫技術來傳遞國畫的藝術內核和文化精神,在技術的質感或者是作品的整體氛圍等多個方面,可以有效地把動畫與傳統國畫的藝術表達形式融合在一起。雖然說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表達方法,但我們還是希望以一種國畫的藝術思維形式結合著三維軟件去制作一部體現中國風格的動畫電影。這個思路在我們創作《再世妖王》的時候就已經在嘗試和實踐,把國畫和動畫電影的CG技術做一個很好的結合,跟《功夫熊貓》呈現的中國風是不同的感覺。這部作品的調性更傾向于那種濃墨重彩的中國畫風。比如孫悟空這一人物形象的設計,色彩是比較濃厚的,且整體表現出一種暗金系的質感。為了凸顯國畫的這種色彩感覺,我們主要是從服飾入手,火焰系的紅色加繡片,既能凸顯人物的霸氣,又能通過紅綠色彩的對撞展現出中國國畫的感覺。再比如,從采風、故事設計到對《西游記》名著的重新解讀,都是在嘗試著將傳統與現代進行一個融合,讓傳統文化更具有一種時代感:一方面是回歸到傳統文化中去挖取素材資源,另一方面是堅持傳統文化的守正創新和時代感營造。創新的核心路徑還是堅持做好中國的動畫作品,堅持用好的中國動畫與世界溝通。關于“中國動畫”,我的理解是,動畫是無國界的。我們應該是從一個動畫創作者、動畫從業人員的立場出發,思考如何把優秀的中國動畫傳播出去與全球觀眾進行溝通交流。用動畫的方式進行交流,故事內容是最為關鍵的。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在動畫的故事內容和藝術形式中加入一些中國的文化與中國的風格基調,然后把中國文化借著動畫這一媒介傳揚出去。

張:作品在投入市場之后會面對著來自市場和觀眾的考驗,一部商業類型的動畫作品如何去獲取市場性與藝術性二者之間的平衡?尤其您還有一個身份是編劇,您是怎么看待在動畫電影大市場化的趨勢下,創作者的個人表達與大眾市場取向之間的關系?

王:我覺得,這個事沒有辦法去設計它。因為我們不是產品經理,可以去預判這個作品會不會被更多的人喜歡和接受。尤其是一部電影作品,就像一個人,這個人或許會有很多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會有特別閃光的一個點。在其它那些缺點的襯托下,這個閃光的地方會讓人眼前一亮,覺得這個人特別具有吸引力。人,其實就是和作品一樣的。如果把作品看做是產品,這兒也好,那兒也好,什么都完美了以后,這個東西或許就變成了一個平面的,缺少了那種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獨特性。一部電影作品,要隔著大銀幕或者是遠程的手機去跟觀眾溝通,還要把所有故事內容,所有的創作激情以及想要表達的情感思想都貫徹到里頭,并且還要讓觀眾能夠明白,這是很困難的。這個時候創作者就會想,明明都已經不遺余力地全部灌輸進去了,觀眾還未必買單,這個時候該怎么辦呢?我們不能在創作一部電影的時候,就想著它拿到市場上去賣且會不會好賣?觀眾會不會買單?如果我按照今年市場風向來打造一部作品,會不會過幾年市場形勢就變化了?觀眾就不喜歡這一類型了?但是,有些東西是不管市場變化再快,依然會吸引人的,那就是一部作品的思想精神。這就是那個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中閃光的獨特的點。只要創作者真正地去把這些有意義的思想精神表達好了,自然而然會有人被作品所吸引。即使它現在可能一文不值,大家覺得它不好,但是只要堅持把這個東西表達出來了,多年之后隨著市場取向的不斷變化,慢慢地這個作品的價值內涵便會凸顯出來。從事文化產業是有風險的,尤其是大眾文化產業,一直在跟隨著市場、跟隨著大眾的接受取向不斷變化。當然,有些創作者自身如果已經形成了一個品牌,那么由他創作的作品可能投入市場之后,市場穩定性會更高。宮崎駿導演的作品嚴格地說并不是每一部都特別好,如《懸崖上的金魚姬》可能就沒有那么好。但是一些電影導演自身形成了一個品牌之后,便能憑靠自帶的品牌價值,利用品牌效應打造成一種成熟的商業模式。

楊:作為一名多年來奮斗在動畫行業一線的從業人員,您對當下的國產動畫市場怎么看?

王:目前,中國動畫到了一個真正的蓬勃發展、開枝散葉的階段。首先,從受眾端的角度來看,電影的發展主要還是與受眾、與傳播介質息息相關。十幾年前,我們在互聯網下載一部電影非常麻煩,但是現在許多影像內容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下載,包括我們使用到的各種移動終端以及4G、5G的普及使用,受眾可以在移動終端上獲取更加高清、優質、流暢的影像資源,技術的整體提升大大拓展了觀看渠道。觀眾能夠更輕松地獲取到海量的影像內容,這意味著觀眾對內容的數量需求與質量需求也大大提升了。受眾不僅需要動畫這一類型的視聽內容,而且需要的是更多個性化的、創新性的內容。我認為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和十幾年前的那一代觀眾不一樣,“90后”“00后”這一批觀眾對于動畫電影與真人電影之間的界限并不是那么嚴格區分的,現在互聯網上出現很多“數字虛擬人”的概念,現在的年輕觀眾不再在真人電影與動畫電影之間樹立一道嚴格分明的界限。原來總是有一個聲音說“只有小朋友才看動畫片”,但是如今大量的網絡動畫番劇以及多部爆款的動畫電影,讓大眾看到了更加多元的國產動畫。同時隨著國風、國漫類動畫逐漸發展起來,成為當下市場的一塊招牌,也讓大眾對國產動畫樹立起了信心。這有點像之前皮克斯的動畫,以及迪士尼的動畫,它們到了中國之后主打一個品牌效應與品牌推廣,更多的受眾群體是被作品背后的品牌內涵及其價值所吸引。所以動畫市場現在應該形成一種創作推動趨勢,中國的這些動畫公司要形成合力,凝聚成一個“國風國漫”的合力體,打造中國自己的品牌。這個合力讓大家對于中國動畫電影,對于國風國漫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更堅定的信心。這一點,我覺得也是讓中國動畫蓬勃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

楊:從您自身多年來的創作經歷,結合著當代國產動畫的市場發展現象來看,您覺得一部成功的、具有長久生命力的作品應該具備哪些因素?

王:首先,對于作品本身蘊涵價值的挖掘。一部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動畫作品,一定要有一個核心的價值觀表達,作品的價值觀承載著創作者的自我表達理念,以及他對時代、對社會的一種價值認識。創作者把自己想表達的價值、思想和觀念提煉出來之后,再融入作品中,真正地去為當下的社會與觀眾帶來一些有啟發性的思考。所以,重要的是在動畫作品中尋找價值觀的創新表達。這個東西是使得一部作品不僅能經受市場考驗,也能夠承受歷史評判的核心要素。其次,是故事內容的表達。一是有好的故事內容,二是講好故事內容。好的故事不僅僅是角色的刻畫、情感的傳遞,還是故事的傳達過程中必然會包含著本土文化的輸出。

張:越來越多前沿的數字技術,如VR、AR,以及包括近年爆發的AI熱潮,對動畫行業產生了不可小覷的沖擊與影響,您如何看待當代數字技術影響下國產動畫行業的轉型與變革?我們如何借力新技術去構建中國動畫工業體系?

王:還是以“其卡通”為例,我們其實一直以來都是在往動畫電影工業化流程這個方向努力發展的,這套工業流程是能夠與國際接軌的。中國現在有很多動畫公司,它們的三維動畫的流程與技術,以及整個工業化管理體制甚至高于日本。我們正在努力打造的動畫電影創作委員會,其整體架構包括動畫電影的前期、中期、后期跟日本制作委員會不太一樣,比較像迪士尼制片中心制的體系,是為影片創作保駕護航的。目前,在技術不斷革新、工業化流程與體系不斷完善的條件下,我們差強人意的地方在哪里呢?一方面,是人才的應用,要注重培養和啟用更多具有新技術能力的新人才,從人才培養這個層面來提升中國動畫的原創能力。另一方面,要強化企業的機構設置與系統管理,企業應該在創作與制作這些重要環節實施精細化分工,優化設計工業化生產流程與機制。生產一部動畫電影必須事先做好分工架構,就是包括劇組、周期、流程、機制等,所有環節要建立起一種工業化模式,再嚴格按照工業流程去實施操作。那么,每一環節的工業化機制是這樣的:第一階段是粗放式簡單配合,第二階段是工業化革命推動下的機器體系。機器這個詞聽起來特別煩,人在里面感覺沒有創造性,但是怎么把機制加進來與人結合到一起,形成一種新的藝術創作規律,是我們需要努力去思考和推進的部分。所有體系流程架構表里面,每一個環節的流程拆出來會有很多層級,這種復雜性是工業化體系里最耗神的。但是有一個比較好的地方在于,創作、生產、運營各個方面是獨立分工的。從創作者的角度來說,我們不會讓投資方過多地干預創作。當然,各個環節又是作為一個整體,一起協調運行的。所以,也不是讓創作者孤芳自賞,而是先把錯的東西做出來才能知道對的東西在哪兒。

此外,在工業化轉型與體系建設過程中,有一個核心邏輯就是要大力推出“量級作品”,有了“量級作品”的頭部牽引效應,才能夠更有效地帶動整體工業流程運轉起來。這一點其實和團隊的系統化運作能力息息相關。所謂系統化運作能力不僅僅是簡單的專業能力,還包括團隊的運營能力、組織能力、創作能力、制作能力和機制建立的能力,它是一種強調綜合性的、系統化的能力。我認為當下發展中國動畫工業體系是需要國內動畫行業共同形成一種整體的、綜合的、系統的運作合力。

楊:國家對動畫的扶持政策一直以來都深刻影響著動畫產業的發展與轉型,您認為新時代下的國產動畫電影如何更好借力國家保護政策謀求新發展?同時我們如何在規避、平衡話語機制與敏感議題的基礎上謀求動畫電影更為多元的發展路徑?

王:目前,國家對作品的多樣性發展、多元化創新是大力支持的,發布了許多相關的政策。當然,動畫企業在這一方面還沒有太多的發言權。但是從國家對市場創作多樣性的鼓勵與支持這一層面來看,當下動畫電影整體還是處在一個比較多元寬松的創作環境,我們看到《大魚海棠》《哪吒》這些題材新穎、類型豐富、內容多元的動畫電影作品。這是百花齊放的一個狀態。個人表達與主流意識形態話語之間的矛盾是每一個時代都會出現的,但不能說是主流意識形態限制了個人表達。任何一個階段,我們都會沿著某一個大的方向去做一些內容的表達和輸出。個人的表達當然需要,但是為什么一定要去違背主流方向呢?比如有些創作者認為我要用一種非常血腥的、色情的方式來表達故事內容,但其實可以考慮換另一種形式,依然可以去輸出和表達內容。創作者覺得沒有創作出好東西是因為被大環境限制了,這種想法是有失偏頗的,歸根結底還是如何以好的形式去講好故事的問題。

張:請問您對今后的項目籌備開發,持有的判斷標準是什么?什么類型的項目會是您比較青睞的?

王:一個基本的標準是我們希望它是觀眾目前沒有見過的類型。也就是說,它在市場上是屬于比較稀有的類型。原創性和創新性是我們更關注的一個方面。其次,故事內容本身的表達要有新意,以及創作者的價值觀表達方面是否具有吸引力??偟膩碚f,我們更傾向于追求新內容、新創意和新類型。野生的原創狀態和工業化、商業化體系本身是有矛盾的,但作為一名經營者、制片人、監制,還是希望能夠為更多具有創新、創意想法的創作者保駕護航,陪著創作者一起在關鍵的時候發聲,讓更多有才華、有創作能力的人加入動畫電影中,剩下這些工業化的流程、運營和操作交給“其卡通”。

猜你喜歡
動畫電影動畫創作
做個動畫給你看
動畫電影大導演養成記
動畫發展史
動畫電影
我的動畫夢
沒有一位觀眾曾看過這樣的動畫電影!
《一墻之隔》創作談
我是動畫迷
創作隨筆
我想拍一部動畫電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