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融合勞動教育的實施路徑探索

2023-03-21 03:25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回民小學
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 2023年1期
關鍵詞:勞動小學生語文

◇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回民小學·李 祥

勞動是人類進行一切活動的基礎,也是提高人類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前提。在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的前提下,對小學生的勞動教育已經是教師重中之重的教學任務之一,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小學生的勞動教育是學校教育的短板和弱項。

一、當前小學階段的勞動教育的現狀

“勞動教育”作為五育(德智體美勞)之一,總是容易被人們輕視甚至忽略,在當今新時代的背景下,生活質量的提高導致越來越多的學生成為家中的寶貝,學生遇到什么事情都會找家長來解決,致使學生缺少鍛煉動手能力的機會和自主勞動的意識,有些學生甚至從小到大都是在家長的幫助下成長起來的,并不會勞動。但是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勞動教育的地位也在不斷上升,將勞動教育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去已經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任務之一,但是對教師來說,如何更好地融入勞動教育也是目前教學任務的一大難題。對于學生們來說,如何更好地配合老師加入到勞動教學中去也是需要不斷探索的。

真正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與勞動創作能力還需要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與實踐結合的過程中不斷地總結和反思,尋找能夠將勞動教育完美地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方法,打造學生優秀的品質,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帶領學生融入生活,將勞動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落到實處。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勞動教育滲透的意義

(一)有利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和知識性的教學同樣重要,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會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事半功倍。而勞動與學習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好的習慣作用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可以遷徙到其他方面的。學校的勞動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勞動觀念和習慣,在勞動的過程中,充分磨練學生的意志,鍛煉學生的體能,讓學生在勞動中體會在課本上學不到的內容。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仍然有教學實踐等有關于勞動的教學活動,學生擁有良好的勞動習慣,在完成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態度會更加端正,從而可以保證實踐教學順利完成。

(二)有利于提高小學學生的勞動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很多都被家長保護得太好,在生活中很少進行勞動實踐,導致小學生勞動經驗不足,缺乏勞動能力,在學習和生活中動手能力嚴重不足,很多事情都無法獨立完成。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直接要求學生進行勞動實踐,很容易引起學生和家長的不理解和不滿,很多家長認為將學生送到學校是要學習知識的,而勞動并不和知識學習相關,沒有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學校的勞動教育教學活動也無法順利進行。

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觀念,有利于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促進學生主動進行勞動實踐,提高小學生的勞動能力。

(三)有利于促進小學學生的全面發展

這幾年來,我國教育政策的改革更加注重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而勞動教育就是培養小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一環。通過勞動教育,有利于讓學生在學習中樹立起正確的勞動觀念,明白勞動的意義,正確看待勞動以及勞動工作者。同時通過教學中的勞動實踐,可以有效改善學生動手能力差、自理能力差的現狀,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技術素養,通過勞動去進行實踐教育。因此,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融入勞動教育,有利于幫助小學學生在各方面得到提升,從而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發展。

三、有效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加強勞動教育滲透的策略

(一)利用語文教材案例,幫助學生樹立勞動觀念

小學階段的教學不僅體現在學生的成績上,還體現在學生的素質和習慣上。因此,在學校的教育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勞動教育也是教育工作的一個重點,加強小學生的勞動教育,有利于幫助小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理念離不開語文教師的引導,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影響教學的關鍵因素。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勞動教育觀念的樹立,在教學過程中,將語文教學與勞動教育理念聯系起來。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一年級下冊《吃水不忘挖井人》時,這篇課文講的是毛澤東主席帶領著許多戰士為村里的人挖了一口井,讓村里的村民們可以吃上干凈的水。村民們為了紀念毛主席和戰士們的善舉,在水井的旁邊立了一塊石碑,讓祖祖輩輩都不要忘記挖井人毛主席的恩德。

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語文教師要告訴學生,勞動是值得尊敬的,通過腳踏實的勞動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任何嘲笑勞動者,鄙視勞動的行為都是要受到譴責的。就像毛主席和那些戰士們一樣,他們通過辛勤的勞動為村里人挖了一口水井,讓村里的百姓們得到了便利,因此,百姓尊重毛主席,感恩懷念他。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語文教師在教給學生課文的同時,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

(二)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在教學中體現勞動理念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很多語文教師重視知識性的教學,認為勞動教育并不在自己的教學范圍之內,比起勞動的教育,語文知識的教育更加重要。自己的語文教學進程也很緊張,沒有必要讓不是很重要的勞動教育而占據自己的課上時間。首先,語文教師要認識到自己的這種教育觀念是非常錯誤的,勞動教育的重要性等同于知識性的教育。小學階段的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都正在發展,勞動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勞動觀念,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很多小學的學生缺乏勞動的經歷,在這樣的一個社會環境下,有些學生會認為勞動者是地位比較低下的工作者,長大以后成為一個勞動者是非常丟人的一件事情。因此,教師必須端正自己的勞動教育觀念,正確看待勞動教育這件事,積極幫助小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

例如,部編版二年級上冊《大禹治水》,這是中國非常有名的一個神話故事,大禹為了讓人們脫離洪水的侵害,帶領青壯年勞動力去治水,在治水期間,三過家門而不入,最終為人們解決了水災。在這一課的學習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白大禹的治水工作是多么的辛苦,對人們是多么重要,幫助學生理解大禹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引導學生對大禹產生崇敬、敬佩的心理。如果沒有大禹的辛苦勞動,人們仍會被水災所困擾,生存都會變成難題。還有,在學習有關袁隆平爺爺的事跡時,了解袁隆平爺爺幾乎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農耕事業,就是因為他的辛苦勞動,我們才能吃飽,才能吃好。

通過對這些語文課本上知識的了解,讓學生明白勞動是一件非常光榮,非常偉大的事情,我們都要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

(三)在勞動實踐活動后,開展語文總結寫作

在小學語文教學和勞動教育相結合的過程中,很多語文教師會選擇實踐活動的方式,讓學生親身去體會勞動,讓學生從勞動中得到感知。但是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感知總結能力還比較差,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小學生在進行勞動實踐后,只是感覺這樣的教學方式很特殊,很好玩,體會到勞動很辛苦,不能很好地將自己的感受進行一個深化總結,這也導致了勞動實踐教學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因此,在勞動實踐結束后,語文教師要幫助學生對體會進行總結。

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結束勞動實踐活動后進行寫作,讓學生將自己的體會書寫出來。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會自覺地將自己的體驗和體會進行系統地整理,然后用流利的文字表達出來。其次,語文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每天都進行力所能及的勞動,將每天的勞動過程寫在自己的日記上,去記錄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利用這種教學方法,學生根據語文教師的引導,主動地去參加勞動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更加注重過程,對勞動有更多的感悟和理解。同時,良好的勞動習慣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意識,從而達到勞動教育的目的。

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讓學生對勞動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而且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會得到提高,有效提高了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四)以勞動融入教學,打造學生優秀品質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大量與勞動相關的文章,教師可以選擇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融入勞動教學,同時也需要熟悉勞動教育方面的教學任務和目標,在語文課堂上擴展勞動知識,讓語文學科與勞動教育真正聯系起來,帶領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了解勞動教育。語文作為所有學科的學習基礎,不僅僅要注重知識的傳輸,更要重視教師對學生進行三觀以及勞動方面的教育,這是語文教師在進行教育時應當做的。學生處于小學階段,對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心,教師作為學生在學習路上的引導者,要在完成小學語文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將勞動融入到教學中去,幫助學生提高在學習小學語文學科時的專注力。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第四課《鄧小平爺爺植樹》時,教師可以在實施語文教學之前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朗讀,并借助教材中的插圖分組討論鄧小平爺爺植樹的情景以及自己對于植樹的看法和感受,在學生討論結束后,向學生介紹《首都百余萬軍民義務植樹》的事情,讓學生了解到勞動是被積極倡導的,呼吁學生向前輩們學習勞動精神,同時倡導學生在植樹節參與植樹活動,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動手的快樂。

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進行了勞動教育,讓學生在身心上都強烈地意識到勞動的意義和好處,并培養學生優秀的品質,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得到勞動收獲后,會更加想要投入到勞動中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自發勞動的想法,增強了學生的勞動意識。

(五)以勞動鍛煉身體,增強學生動手能力

對于現代小學生來說,最缺乏的莫過于動手能力,教師可以選擇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完成小學語文教學的同時不斷地向學生灌輸勞動知識,并找機會讓學生進行一定規模的實踐,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寓教于樂,這樣一來,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在學習小學語文時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也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感受到勞動的快樂,有助于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

教師在小學語文實踐課堂中可以適當地鼓勵學生在課下主動幫家長分擔家務,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到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與勞動脫不開干系,同時也能增進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感情,在家長與教師的合作教育下,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并提高學生在勞動方面的動手能力,真正做到家校聯合,共同育人。

例如,在學生學習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第一課《大青樹下的小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朗讀,一邊想象課文描述的畫面,并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描述這所學校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以及與自己學校的不同之處等,在課堂結束后,教師選擇一個合適的課間帶領學生對校園進行除雜草、給花和樹澆水等一系列的勞動,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學校的一切美好都是由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其實勞動創造能力不僅僅體現在教師向學生灌輸勞動知識,或者是學生通過自己雙手得到的勞動成果,還體現在學生進行勞動的一個過程以及學生在進行勞動的行為。

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學校附近的生產工廠或者科技館,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勞動帶來的成果,并倡導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中去,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創造能力,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自己的身體。這樣一來,既提高了學生自主動手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勞動意識,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畢竟美麗的學校是夢想起航的地方,作為教師,絕不能將夢想扼殺在搖籃里。

(六)創設勞動教學情境,采用勞動教育話題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勞動教育,需要教師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創設勞動教學情景,吸引學生在學習小學語文的過程中學習勞動。教師可以選擇實踐教學或者采用幻燈片播放的形式給學生一種直觀的感受,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受到一定的沖擊,喚起學生的熱情。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引導學生學習勞動,懂得勞動是非常光榮的。教師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給學生灌輸勞動教學話題,潛移默化地讓學生主動了解勞動知識,提高學生積極的勞動態度,創設多樣化的勞動教學情境。

例如,在學生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六課《千人糕》這篇課文時,教師以千人糕為話題切入,向學生提出問題,當他們想買一個新的玩具或者一本很喜歡的書時卻身無分文,應該怎么辦?這些問題幾乎是所有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能夠在更大程度上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激發學生進行激烈地討論,最終教師引導學生逐漸發現自己可以通過雙手的勞動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讓學生在勞動中得到快樂并滿足自己的需求,讓學生清楚勞動的意義所在,并且要讓學生知道勞動是光榮的,浪費是可恥的。

結語

總的來說,教師在探索如何將勞動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小學語文教育中需要付出很多,既需要掌握勞動教育的主要知識和內容,也需要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不斷發掘與勞動教育相關內容,并找到二者的共同之處,也找到適合學生的勞動教育方法,真正做到以勞動融入教學,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勞動知識以及勞動精神,幫助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全面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2015年提出這樣一種觀點——“以勞動夢托起中國夢”,也正如《少年說》中“少年強則國強”,小學生作為祖國的花朵,加強對小學生的勞動教育能夠更好地加快未來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傳承與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猜你喜歡
勞動小學生語文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熱愛勞動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我是小學生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