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三角非遺咸水歌的知識產權介入保護

2023-03-22 07:22衛景宜暨南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
嶺南音樂 2023年6期
關鍵詞:咸水歌活態珠三角

文|衛景宜 暨南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

本文作者選取珠三角非遺咸水歌作為知識產權保護的個案調研,抽絲剝繭,發現非遺內部不僅存在一個分類問題(有形與無形/活態),而且非遺與其地域的關聯性在非遺保護中也未得到充分揭示。目前我國對咸水歌這類活態(現時/現場發生的)非遺,尚無一種有效或可供操作的覆蓋性保護,除了在出版及出場費等方面,知識產權可能提供某些版權性保護外,面對活態非遺的主體保護,現行知識產權則鞭長莫及。①咸水歌這類非遺的一個基本特征是其活態性,它指涉和包涵此類非遺的群體參與特征及其特定文化空間。由于活態非遺的這兩大要素均以地域性為其基礎,離開特定的人文區域,非遺便是無本之木。本文參考研究了國內外學者對于非遺概念以及知識產權介入保護困境的相關論述,提出地域性是非遺的一個本質性特征,現行知識產權法的地理標志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吻合非遺保護的終極目標。因此,對于我國民間文藝表現形式或“活態類”非遺的知識產權保護,可通過對現行地理標志保護框架的內涵擴展及調試,得以實現。由于知識產權保護僅占非遺保護的一個方面,有效的非遺保護需要諸多非遺相關方的參與,即形成一種綜合性的保護機制。本文依據珠三角咸水歌的保護發展現狀,嘗試勾勒出一個以地理標志為基礎,當地政府為主導,知產律師、非遺社區民眾及文化專家等共同參與和決策的綜合性保護管理平臺,從而使知識產權保護直接介入活態非遺的日?;顒?,為非遺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知識產權的貢獻。下文將從咸水歌的歷史與現狀,現行知識產權地理標志制度對于活態類非遺實施知產保護的可行性,以及實踐層面的具體建構等展開討論。

1.珠三角地區的咸水歌:歷史與現狀

正如《公約》所言,珠三角地區的咸水歌“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②咸水歌不僅在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廣泛傳唱,在中國南方近海地區如福建、廣西、海南等地,那些終年居住船上的沿海漁民也被稱作疍家,他們也把咸水歌視為自己的文化傳統。但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疍家人及疍家文化的重要繁衍地區,咸水歌在這一帶的流傳與發展程度,遠比其他地區更為成熟久遠。有關咸水歌的起源,至今仍無定論。目前有學者將咸水歌的萌芽或形成階段定為唐代。③咸水歌是世代疍家人口口相傳的民歌,內容極其豐富,幾乎涵蓋了疍家的全部生活場景及精神世界——愛情、勞動、婚喪嫁娶、人生感悟、故事敘事等。其中向往美好愛情、追求幸福生活以及提倡自強不息、不畏艱難的奮斗精神,尤為突出。珠三角的咸水歌須用粵語方言演唱,歌詞多為七言四句或兩句體,并附加相對固定的虛襯詞,一般由上下兩句組成單樂段,或由四個樂句組成復樂段,有獨唱和對唱等形式。歌詞語言樸素清新,多用比興,讀來頗有《詩經》的古韻。國內音樂理論研究者把咸水歌音樂的啟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越歌”,并視咸水歌為嶺南音樂的歷史縮影?!叭绱藦V布的疍民,如此多變的咸水歌,無論如何流變,萬變不離其宗?!瓏朗刂曉结缯{式歌腔的陽剛色彩和著似水柔情。咸水歌的文化歷程,猶如整個嶺南音樂的一個縮影,蘊涵著百越文化積淀,嶺南文化勃興和珠江文化發展的歷史印記……”④珠三角咸水歌的發展歷程可謂大起大落。在新近發表的相關論文中,廣東開放大學徐文澤教授把咸水歌的文獻研究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唐初年至清中葉(有關疍民及咸水歌的文獻記載);2.“五四”至20世紀50年代(以鐘敬文為代表的民國民俗學者對疍民和咸水歌的田野調查)以及1949年至“文革”前(珠三角咸水歌的黃金期);3.20世紀70年代迄今(解禁及本世紀初開啟的非遺)。⑤事實上,咸水歌文獻研究的階段劃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咸水歌本身的發展狀況。21世紀的起始,迎來了傳統文化的萬象更新,自2004年中國加入世界非遺公約并在全國范圍開展非遺保護,珠三角咸水歌開啟了蓬勃發展的非遺階段。

2019至2020年底,筆者數次前往中山坦洲鎮、東莞沙田鎮和廣州東涌鎮,考察珠三角咸水歌的保護發展現狀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的可行性。中山坦洲的咸水歌于2006年率先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隨后廣東省在珠三角設置了咸水歌的省、市、鎮三級非遺保護措施。2007年東莞沙田鎮咸水歌入選廣東省非遺保護名錄。2018年廣州南沙東涌鎮咸水歌入選廣州市非遺傳承基地。上述三鎮的咸水歌非遺保護發展雖然路徑不盡相同,但都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以及社區民眾支持下,經過十余年的嘗試和努力,建立起一套比較有效的行政保護發展機制。例如,咸水歌原始資料的收集出版、咸水歌博物館的建立、咸水歌傳承人的甄選及培養、咸水歌進校園、咸水歌愛好者的團隊組建、咸水歌大型年度演唱會的舉辦,以及政府基層咸水歌主管專員的配置等。當然,三鎮的咸水歌非遺之路也因其自身條件而各具特色。東涌鎮占據廣州市特色水鄉旅游地優勢,借助旅游,該鎮各類咸水歌隊的演出活動十分活躍。在客觀上,咸水歌的演唱已在該鎮鄉村旅游經濟中不可或缺。東涌的咸水歌能否保持目前的關注度與吸引力,咸水歌與當地旅游文化更加有機的結合是個關鍵。沙田鎮的咸水歌發展顯示了另種風貌。由于該鎮城市化程度較高,群眾性自發的咸水歌演唱已從村頭院落轉移到小區廣場,咸水歌各類演出的參與者大都是城鎮居民或學校音樂教師,咸水歌在這里似乎開始了從泥土到殿堂的蛻變。結果如何,尚不得而知。沙田鎮在緊靠深圳機場及前海一帶修建的“疍家文化體驗園”,有望成為日后該鎮旅游經濟的主要資源。坦洲鎮的咸水歌歷史厚重,群眾基礎根深葉茂。人們在坦洲仍可在村頭巷尾聽到原汁原味的咸水歌聲。坦洲咸水歌的特點是群眾性與自發性。與其他兩鎮不同,坦州鎮的咸水歌活動主要由群眾組織“咸水歌協會”擔當,鎮政府的作用是幕后的決策與支持。坦洲咸水歌的古腔古調堪稱經典,如何使其發揚光大或將是坦洲咸水歌非遺保護的重要課題。

珠三角非遺咸水歌這種民間演唱形式兼具口頭文學和歌唱表演兩種形態,它所具有的民眾參與性和即興特征很難以現行知識產權保護加以量化。

2.咸水歌的知產保護必要性與地理標志保護的運用

珠三角地區不僅是我國重要的經濟火車頭,也擁有我國南方沿海區域最為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咸水歌是該地區獨特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人文價值。當咸水歌從自唱自娛走進旅游市場,咸水歌的知識產權保護就不能成為空白。我們運用知識產權加強非遺咸水歌的保護,正是為了確保咸水歌在快速社會經濟發展中仍能香火傳遞,保持其活力及獨特性不被商業化所侵染;確保咸水歌社區及參與者成為咸水歌受益者,并為咸水歌的良性發展提供法律基石。

筆者在三鎮的實地考察中了解到,咸水歌的知識產權保護似乎并未進入人們的視線。無論鎮政府專員或傳承人,大家對咸水歌的知識產權保護大都局限于書籍和音像資料的出版或具體的經濟輔助措施等。咸水歌保護發展進程中將會出現的某些潛在問題,如咸水歌使用中發生侵權、濫用、歪曲等糾紛,如何處理?來自行政管理的措施顯然有限,知識產權的介入勢在必行。知識產權保護不僅限于保護咸水歌權益享有者的經濟利益,還涉及咸水歌健康發展的問題。例如,對咸水歌的不合理使用或濫用就直指咸水歌的文化價值所在。作為珠三角的傳統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非遺咸水歌的知識產權介入將補充行政保護的欠缺,并為咸水歌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個全方位的保護支撐。

珠三角非遺咸水歌這種民間演唱形式兼具口頭文學和歌唱表演兩種形態,它所具有的民眾參與性和即興特征很難以現行知識產權保護加以量化。劉雪風等在2020年發表的論文《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保護研究綜述》里指出,我國的兩部文件都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傳統技能等;另一類是文化空間……而研究者們并未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類型進行劃分,只是用智力勞動成果來概括表述。⑥顯然,我國學者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中尚未涉及非遺本身的類別區分。事實上,那些很難用現行知識產權覆蓋的非遺,與那些較易適用現行知識產權保護的非遺相比,的確存在一個類別上的差異,即有形與無形/活態的差異。有形的知識產權性遺產如傳統美術、書法、雕刻、陶藝、編織、樂器技藝等,其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往往通過某一顯示技藝的具象實物加以體現。這些實物雖內含諸多歷史傳承因素,但作為某一作品,它屬于個體創作。對于這類非遺,采用現性知識產權制度加以保護,似乎比較順理成章,也吻合知識產權的基本理念。而無形類非遺,即指那些不以實物體現文化價值的非遺,諸如口傳文學、民間文藝及其表現形式、傳統知識等。無形類非遺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其活態性。以珠三角非遺咸水歌為例。咸水歌在珠三角流傳久遠,是一種群體參與性較高的演唱活動,演唱者以相對固定的曲牌為模板進行新詞創作,咸水歌的創新主要體現在演唱者的賦詞能力與表演風格方面。在咸水歌的演唱中,熟悉的粵語方言、古早曲調、疍家服飾、珠三角水鄉的景色風物,以及演唱者的即興發揮(俗稱“爆肚”,具備即興演唱的歌手尤其受到追捧),共同烘托和調動觀眾的情感共鳴。咸水歌的非遺價值正是通過這種群體性的歷史文化記憶與感受,經由演唱者的現場表演加以表達的。咸水歌演唱現場的群體參與和即興表演等互動氛圍,正是我們所說的非遺的活態性。從知識產權的角度看,咸水歌這種群體與即興的演唱活動,不僅難以界定其創新邊界,而且也因其動態形式而無從量化。面對咸水歌這種活態類非遺,知識產權的介入保護遠比上述有形類非遺更加令人困擾。從現行知識產權制度中,難以找出解決方案。此外,活態非遺與其文化空間所存在的相生相成、難以割裂的關系,也使得現行知識產權無法為這類非遺提供一種覆蓋性保護。

基于非遺的地域性是每個獨特非遺的根本所在這一觀點,我們認為,在現行知識產權中,地域性這個概念在地理標志保護制度中得到了突出的彰顯。地理標志保護制度所強調的“特定地域”“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恰好與非遺保護目標并行不悖。例如,“地理標志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于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準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雹呷绻麑⑸衔牡摹爱a品”擴展為“文化產品”,也就是將珠三角咸水歌視為一種代表珠三角獨特性的文化產品,那么在法理層面,將珠三角咸水歌作為一種地理標志納入知識產權保護顯然是言之成理的。事實上,有關運用地理標志實行特殊類非遺保護的話題,國內學者曾有過一些建議和構想,遺憾的是未能引起廣泛關注。

3.構建以地理標志為基礎的活態類非遺綜合保護管理平臺

2019年國外學者在一篇《南部非洲的非遺保護》(Safegarding ICH in southern Africa)的論文中說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前景在于是否能構建一個平臺,在那里各種與非遺有著不同價值和意義關聯的人群,可以進行有意義的對話”。⑧賀學君教授在其論文《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思考》中也談到需要建立一種類似的平臺:“需要成立一個被賦予特殊權力的機構。這個機構自然要接受相關政府機關的監督和領導,但在組織上應該是獨立的?!彼€進一步描述了該平臺成員(政府、社區民眾、工商界、學術界)的構成,并對各方在機構內的立場訴求做了分析。⑨本文依據珠三角咸水歌的保護發展現狀,嘗試勾勒出一個以地理標志為基礎、當地政府為主導、知產律師、非遺社區民眾及文化專家等共同參與和決策的綜合性保護管理平臺,通過這個平臺,知識產權保護直接介入活態類非遺的日?;顒?,為非遺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知識產權的貢獻。

由于活態類非遺的地理標志保護,在執行的層面很難像地理標志產品那樣,采用商標注冊等即可獲得知識產權的保護?;顟B類非遺的地理標志保護不可能單獨實施,它需要被整合進一個綜合性的管理平臺,才能更好發揮知識產權的保護效用。在這個平臺上,除了彰顯公法保護的措施,以地理標志為主的知識產權私法保護也應制定并亮出自己的相關規則,以便非遺活動參與者各方對其相關權益以及損害非遺健康發展的后果,都能有所認識、有法可依。我們設想,在這個綜合性保護平臺之上,非遺各相關部門和群體能夠平等對話,使非遺活動的各個方面得以及時反饋,對產生的問題交由平臺相關方提出解決方案,最后以平臺的名義統一決策并對外公布。此外,這種以地理標志為基礎的非遺保護管理平臺,也突破目前由政府自上而下的單一非遺保護模式。該平臺以地理標志保護為根基,以地方政府文化部門為主導,具有突顯地域文化特色、注重社區民眾參與和互動、便于各方及時反饋和協調等特點。

以下對活態類非遺的綜合保護管理平臺所涉及的要素做一簡要描述。

3.1 成員構成與決策方式

以地理標志為基礎的非遺綜合保護平臺應采取類似董事會的共同決策方式,其成員至少包括以下5種:1.起統籌作用的當地政府文化部門;2.提供地理標志保護規制法律咨詢指導的知產律師;3.實時反映非遺活動中利弊的非遺傳承人及非遺享有者(社區民眾);4.引導非遺在文化價值及獨特性上避免偏差的文化界專業人士;5.資助和協助舉辦各類非遺活動的企業界人士。

3.2 域名注冊

域名注冊已成為企業或非營利組織等在互聯網上的名片。它是“企業在新的科學技術條件下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它不僅代表了企業在網絡上的獨有的位置,也是企業的產品、服務范圍、形象、商譽等的綜合體現,是企業無形資產的一部分。同時,域名也是一種智力成果”。⑩在互聯網盛行的今天,任何線下管理都離不開線上配合。以地理標志為基礎的非遺綜合保護管理平臺不僅可以域名注冊作為統一管理的便捷措施;還可通過域名走向更遠的外界,連接更多感興趣的人群。這對促進我國非遺發展以及擴大我國在國際上的文化軟實力都意義重大。以珠三角咸水歌為例,可考慮選取漢語域名“珠三角咸水歌”,英文則為“Salt Songs of Pearl River Delta”(ssprd@org.cn.com)。在這個網站里,非遺綜合管理的全部內容將得到具象體現,它也是平臺各項規章及非遺日?;顒拥靡詫崟r展顯和反饋的一個直觀窗口。

3.3 輪值管理

通過域名網頁的輪值管護,整合和促進非遺區域內各分支機構的非遺保護發展。體現平臺管理的非遺域名網頁需要日常管護,若將管護職責以每年輪值的方式分配給非遺所在區域的各分支機構,就等于在非遺各分支機構之間引入競爭機制,這對非遺的保護發展無疑起到促進與整合的效用。以珠三角咸水歌為例,珠三角流域的非遺咸水歌有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等級別之分,但基于歷史淵源,珠三角咸水歌的重鎮基本坐落于中山、廣州、東莞、珠海、江門等地,珠三角咸水歌網頁的日常管護則主要由這些地區的咸水歌非遺機構進行年度輪值管理。

地理標志制度下的活態非遺保護管理必將更利于彰顯地域文化特色和激發當地民眾的地域文化自豪感和非遺活動的參與熱情。同時,平臺的建構也為非遺與國內外其他相關機構的交流對話提供便利,這對擴大非遺的海內外影響、促進非遺地區的旅游文化發展以及文化強國建設等都裨益重大。

注釋

①本文所說的活態非遺,即指相對于有形或具象的非遺,其形態因時因地變動不居的非遺,如珠三角咸水歌等民間文藝表達。

②《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3),http://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1668,最后訪問2020年12月16日。

③馬達、楊華麗:《音樂地理學視域下中山咸水歌生存緣由研究》,《音樂與表演》2019年第4期。

④馮明洋:《嶺南音樂的文化解讀》,《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⑤徐文澤:《論珠江三角洲咸水歌審美形式的保護和創新》,《美與時代》2019年第2期。

⑥劉雪鳳、王家棋:《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保護研究綜述》,《南寧師范大學學報》2020年第2期。

⑦知識產權(法治概念)_百度百科(baidu.com),最后訪問2022年4月1日。

⑧Stella Basinyi and Munyaradzi Elton Sagiya:“Safegarding ICH in southern Africa” p.174-186,in Safeguarding Intangible Heritage-Practice and Politics,Eds.Natsuko Akagawa and Laurajane Smith,Longdon and New York: Rouledge,2019,p.184.

⑨賀學君:《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思考》,《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

⑩域名注冊_百度百科 (baidu.com),最后訪問時間:2021年12月3日。

猜你喜歡
咸水歌活態珠三角
一曲咸水歌,一方水土情
活態中醫藥傳統知識數據庫的構建與應用意義
郭錦生編著《欖核咸水歌》出版
養殖面積逐年減少!珠三角這條魚曾風靡一時,為何現在漁民都不愿養殖它?
廣西北海疍家咸水歌的價值及其翻譯效益探析
在“活態傳承”中延續歷史文脈
制造業“逃離”珠三角?
Song of Salty Water
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進入施工期
活態文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