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視野下農村生態文化建設研究

2023-03-23 05:10徐惠敏
中國科技縱橫 2023年24期
關鍵詞:農民生態農村

徐惠敏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海南???571101)

0 引言

一個國家、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繁榮發展為條件。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村生態文化建設成為關注的焦點。農村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文化傳統,發展農村生態文化不僅能夠提升農村整體實力,還能滿足農民的文化需求,促進農村地區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1 農村生態文化的內涵

鄉村振興戰略由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鄉村組織振興等方面構成,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村生態文化建設。農村生態文化是指居住在農村地區的先祖創造的、世代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特點和價值觀念、內涵博大精深的文化形態,它融合了生態環境、農業生產、傳統習俗、民俗文化等多個方面的因素,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1]。農村生態文化的內涵主要概括為4 個方面。

首先,農村生態文化強調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農村地區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農村的自然環境對于維護整個生態系統的良好發展至關重要。農村生態文化強調農民對土地、水資源、森林、動植物的保護和合理利用,倡導生態農業、綠色種植和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方式,推動農村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其次,農村生態文化注重傳統農耕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農耕文化是中國農村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農事習俗、農民的傳統知識和技藝、傳統節日等。農村生態文化尊重和弘揚傳統農耕文化,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使其與現代農業和生態環境相結合,推動農村地區文化經濟發展。

再次,農村生態文化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品質。農村地區自然環境優美、空氣清新、資源豐富,提供了豐富的生態福利[2]。農村生態文化強調健康飲食、身心鍛煉、休閑娛樂等健康生活方式,倡導人們回歸自然、享受生活、關注身心健康,提高生活品質和幸福感。

最后,農村生態文化重視社區參與和社會共治的和諧統一。農村地區有著相對穩定的社會關系和人際網絡,以人倫關系為中心,重倫理,倡道德,社區意識和社會互助是農村生態文化的重要特征。農村生態文化鼓勵農民積極參與社區事務,強調共同管理、共同承擔責任,推動社區自治和社會共治,增強農村社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 鄉村振興視野下農村生態文化建設的意義

2.1 有利于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在鄉村振興的視野下,農村生態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農村生態文化建設能夠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農村地區的文化需求與城市不同,農民希望能夠通過文化活動了解農業技術、傳統知識、鄉土文化等內容,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農村文化建設可以通過建立農村圖書館、文化禮堂、文化廣場等設施,舉辦文化展覽、文藝演出、知識講座等活動,滿足農民對于文化的需求,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

2.2 有利于提高農村整體實力

農村生態文化建設對于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能夠提高農村整體實力,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首先,農村生態文化建設可以培養農民的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通過開展文化創意產業和創業培訓,為農民提供技能和知識,激發他們的創新、創業潛力。鼓勵農民利用自身的資源和特色,開展農業深加工、特色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等產業,增加農民的收入來源,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3]。其次,農村生態文化建設可以通過提供更多的文化教育資源,例如鄉村學校、教育培訓中心、就業基地等,為農民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和機會,有助于提高農民的教育水平,增強他們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力,為農村地區人力資源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2.3 有利于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農村生態文化建設能夠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鄉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承載地,農村地區保留著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和傳統習俗。農村生態文化建設可以通過開展傳統文化傳承項目、鄉土文化研究和保護工作,使農民更好理解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鄉村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通過開展傳統文化教育、鄉土文化活動等形式,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培養農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智慧和價值觀念,能夠為農民提供精神指導和道德引領,增強他們的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

3 農村生態文化建設面臨的問題

與經濟建設相比,農村生態文化建設會對農民的思想、精神、價值觀念等產生影響,使農民擁有良好生活條件的同時,促進其思想觀念的進步,并樹立生態文化主流價值觀,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然而,許多農村地區在加強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卻忽視了生態文化建設。

3.1 農民主體意識不強,文化素養相對較低

早期,農村地區的教育體系并不完善,很多農民并沒有接受過系統化教育,文化水平相對較低,主體意識不強,對于文化建設的認識不足,缺乏對文化發展的重視和參與,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并沒有徹底轉變自身的價值理念和生活方式。他們更關注經濟收益和實際利益,往往對文化建設的投入和參與持觀望態度,造成農村文化建設中缺乏積極參與的主體。另外,農村生態文化建設也面臨人才隊伍相對薄弱的問題。農村地區人才流失嚴重,缺乏相關培訓,具有專業技能和管理能力的人才相對稀缺,導致農村文化建設中的管理和運營水平相對低下,無法充分發揮文化資源的潛力[4]。同時,專業人才的缺乏也影響了文化項目的策劃和執行,難以有效地組織、開展和推動文化建設工作,限制了農村生態文化建設的深入發展。

3.2 資金投入明顯不足,文化設備使用效率低

農村生態文化建設的資金投入有限,難以滿足各方面的需求。農村地區經濟相對落后,財政收入有限,使農村生態文化建設面臨著資金不足的問題,缺乏充足的資金支持,導致文化設備的使用效率低下,設施更新和維護面臨困難。很多農村地區的文化設施老化嚴重,功能陳舊,不能及時更新和維護,設備不能充分發揮出應有的功能和效益,無法滿足農民對文化活動的需求,影響了文化建設的質量和效果。此外,農村生態文化建設還缺乏有效的資金運作機制和資金保障措施。農村地區,經濟基礎薄弱,金融機構相對較少,資金的籌措和運作存在困難,缺乏科學的資金管理和分配機制,使資金的利用效率低下,投入不精準,甚至出現資源浪費和效益不高的情況。資金保障措施的缺乏,使農村生態文化建設面臨著經費不穩定、資金來源不可持續等問題,限制了其長期、穩定發展的可能。

3.3 文化制度建設不完善,缺乏完整的生態文化培育機制

農村生態文化建設中存在著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規范和管理機制的問題。一方面,文化制度不健全,使農村生態文化建設缺乏明確的指導和規范,導致文化建設中的各項工作缺乏統一標準和統籌規劃,容易出現片面性、隨意性等問題。由于農村生態文化建設涉及多個部門和主體的協同合作,如果缺乏有效的責任分工和協調機制,各方面的工作可能會出現責任不清、推諉扯皮等問題,文化建設的推進比較緩慢[5]。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和監督體系,容易導致資源的重復投入和浪費,文化建設中的各項活動可能無法充分發揮效益,無法滿足農民的文化需求,影響文化建設的實際效果和社會影響力。

3.4 文化建設盲目跟風,自身特點被埋沒

部分農村的生態文化建設存在著盲目跟風、追求時尚和外來文化的問題,忽視了本土文化的特點和傳統。受現代化和城市化的影響,部分農村地區試圖通過引進外來文化元素提升農村文化的現代感和吸引力。然而,這種盲目跟風的做法卻忽視了農村地區的獨特文化資源和傳統,導致農村生態文化建設缺失獨特性和差異化,使人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現象使農村文化建設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和個性,文化活動和產品缺乏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無法滿足農民對于本土文化的需求和認同。農村擁有豐富的歷史、民俗、風土人情等獨特文化資源,但由于缺乏對本地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傳承,這些寶貴的文化資源往往被遺忘。另外,文化建設盲目跟風還容易導致過度商業化,為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文化的內涵和精神價值,造成本土文化品牌的模糊化和同質化,無法形成獨特的文化個性和鮮明的品牌形象。

4 鄉村振興視野下農村生態文化建設的有效方法

4.1 發揮基層組織優勢,豐富生態文化教育的內容

鄉村振興視野下,農村生態文化建設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優勢,加強引導與宣傳?;鶎咏M織在農村社區中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社會影響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基層組織可以根據不同群體,構建生態文化教育平臺,組織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如傳統節日慶祝、藝術表演、文藝比賽、知識講座等,以豐富的文化活動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其次,基層組織可以加強文化宣傳,豐富生態文化教育內容,通過各種形式的媒體宣傳和社區活動,使農民對文化建設有更加全面的認知,引導他們加強生態文化的重視,激發他們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

4.2 加強合作培養力度,推進人才隊伍建設

農村生態文化建設需要協調社會多方資源,特別是人才資源,關鍵是引入專業人才開展研究和設計,培養農村青年參與文化建設。一方面,加強與大學、研究院所等機構合作,引入專業人才對農村生態文化建設進行研究和設計。專業人才在景觀設計、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傳承等方面具有專業背景和豐富經驗,他們能夠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融合當地的自然環境、歷史文化和社會需求,進行綜合評估和分析,提供科學的指導和創意,設計出符合當地特色的生態景觀和文化活動[6]。另一方面,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鼓勵農村青年積極參與人才培養計劃,為農村生態文化建設提供人力資源,注入新鮮血液。通過培訓和實踐,農村青年不但可以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了解和掌握先進的文化建設理念和技術方法,還能夠激發他們參與鄉村振興的熱情和動力,利用自身對農村地區的熟悉度和對本土文化的熱愛轉化為實際行動,積極參與農村生態文化項目的策劃、組織和管理工作。

4.3 以原生態環境為基礎,提升村民生態意識

將原生態環境作為基礎,注重特色景觀設計是農村生態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農村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生態環境,可以根據本土地形、氣候、水資源等因素,通過合理規劃和設計,打造獨具特色的景觀,將自然與文化相融合,展示農村地區獨特的魅力。例如,山區地區可以利用山脈、溪流和森林等自然資源,打造山水畫廊、水邊棧道、登山步道等,使游客和居民在自然環境中感受到寧靜和舒適;平原地區可以充分利用農田、湖泊和村落等元素,打造田園風光和鄉村文化體驗區,展示農村地區的獨特魅力和傳統文化。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穩定,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

4.4 推進農村文化制度建設,強化責任意識

推進農村生態文化建設,重在建章立制,并強化責任意識。制度建設包括相關政策法規和規章制度,根據農村本土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本地居民生產生活習慣的村規民約等,為農村生態文化建設提供明確的依據和指導。同時,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和監督,提高其責任意識和專業能力,真正將文化建設落實到每個人身上,確保文化建設工作能夠有序推進。

4.5 加大資金投入,提高農村生態文化建設實效

農村生態文化建設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梢酝ㄟ^加大政府投入、吸引社會資本、利用專項基金等方式,增加對文化建設的資金投入。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資金的使用和管理,確保資金的有效利用,促進文化設施的更新和維護,提升文化設施的使用效率,使更多的農民受益于農村生態文化建設[7]。

5 結語

農村生態文化建設的實施有助于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升農村整體實力,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然而,實施方法還面臨一些挑戰,需要政府、社會組織和廣大農民的共同努力。因此,鄉村振興視野下,只有全社會各方力量合力推動,將生態文化建設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才能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猜你喜歡
農民生態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生態養生”娛晚年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饸饹面“貸”富農民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生態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關愛青年農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