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五度” 讓課堂“活”起來—英語教學中人文性滲透策略

2023-03-23 05:10馬銘陽
中國科技縱橫 2023年24期
關鍵詞:英語課程新課標人文

馬銘陽

(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北京 100875)

0 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稱《新課標》)強調,“義務教育英語課程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但在實際教學中,不少一線教師授課時仍以知識傳授為主,忽略了對學生人格、個性、精神世界的關懷及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長此以往,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很難實現。為此,教學中在重視英語課程工具性的同時,也應重視人文性,以便更好地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1]。

怎樣在教學中滲透英語學科的人文性呢?筆者認為應關注“五度”,讓課堂“活”起來。

1 以生為本,讓和諧的課堂有溫度

“親其師,信其道?!庇袦囟鹊慕逃艜虚L久的回聲。

《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因此,課堂上所有教學活動的設計必須適量,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感狀態,再以此調整自己的教學。

同時,要創設輕松民主的課堂氣氛。師生關系融洽,教師能關注到每一個個體,并及時給予評價鼓勵,能更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生才會有安全感,思維才會更敏捷活躍,學習效果才更好。教師和顏悅色,學生才會心理放松;教師坦誠相待,平等相處,學生才會懂得自律尊重;教師善于發現鼓勵,注重過程性評價,學生才會建立自信,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

以學生為本的課堂,必是解放學生的頭腦、雙手、雙眼與嘴巴的課堂,是使學生善思、敢做、會察、健談的課堂,也是讓學生在“趣中學、玩中學、美中學、樂中學”的課堂。它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他們愿學、樂學、會學、善學的品質,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會用自己的愛心、耐心、熱心關注學生,發現他們的優點并及時鼓勵;面對學生的缺點,學會理解寬容,并能巧妙提醒學生。期待并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進步,都能成才,讓學生在尊重、關愛、激勵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這樣的課堂才是眼中有“人”的課堂,也才是因尊師而信道的課堂,更是有交流有碰撞,有溫度有回聲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會學會如何與人溝通相處,從而讓他們終身受益。

2 學用結合,讓實踐的課堂有廣度

《新課標》強調“英語課程要秉持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的學習理念,倡導學生在真實情境和真實問題中激活已知的學習方式”,“堅持學用結合,引導學生在應用實踐類活動中內化所學語言和文化知識,加深理解并初步應用?!边@就要求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要注重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現實生活情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所學語言,“用英語做事情”,建立起符號世界與生活世界的聯系,引發他們去思考,質疑,探究,進而拓展課堂的廣度,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能力。

課堂上可組織口頭描述、小組討論、同伴交流、角色扮演、組內辯論等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使語言學習和文化學習在學生的討論與表達中被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交際中得意趣,在情境中塑真情。

還可以組織各種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用結合,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如學習“Where can I find……?”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商場購物”的情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說出自己可能在商場中發現的物品,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得到提升。還可以開展英語專題或課題展覽,如講到某一國家,可以讓學生找一下地球儀中該國的位置,勾勒一幅該國國土輪廓的畫作。學生自覺通過報刊、影視、網絡等多種途徑搜集一些該國家的圖片和文化知識,了解其風俗習慣,增強感性認識[2]。

教師也要提醒學生,要在生活中練就學習英語的慧眼。關注身邊用中英文雙語標注的各種物品的說明書,欣賞影視中的英文節目和原聲電影,留心校園里用英文書寫的課表墻報,聽英文歌曲,閱讀英文刊物……當學生注意到這些,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會油然而生。

教師適時的將課堂延伸到課外,擴大課堂廣度,引導學生學用結合,定會使學生對英語的洞察力和敏感性得到大幅度提升。而這種提升,必將為學生進行跨文化交際奠定堅實的基礎。

3 關注思維,讓思辨的課堂有深度

“就人文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發展跨文化意識,促進創新思維,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確價值觀,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保ā缎抡n標》)而要促進創新思維,課堂上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在思考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懷疑精神、問題意識、平等交流的習慣和批判性思維,讓思辨的課堂有深度。

讀文章,可以先讓學生根據文題預測文章內容,形成閱讀期待,再帶著疑問閱讀并驗證自己的預測,培養學生的分析、推測、假設、驗證等思維能力。

學習文章時,教師可問學生:“Why did he/she do this ?”“If you were he/she,what would you do?” “Do you know of any other ……?”讓學生由文本聯想到自己,再由自己聯想到自己的積累、閱歷,一步步加深學生對主題的理解,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發散思維能力[3]。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討論可以啟思,爭論可以明理,辯論可以長才,所有這些都有利于創造思維的培養。因此,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大膽發問,給他們“爭吵”“討論”“說話”的機會,提倡“思維”亮相,以發展學生的創造個性。

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模糊點上思考,在動情點上探究,在疑難點上深挖。猜標題,說感受,談見解,創造性地復述文本,對文章觀點展開辯論……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思維的火花碰撞起來,讓學生的創造個性被呼喚出來。學生在交流中,將學會理解和包容,懂得甄別和批判;在辯論過程中,碰撞思維,啟迪智慧,培養人文素養,讓思辨的課堂呈現理性的光芒。

4 了解差異,讓人文的課堂有厚度

語言是傳遞人的內心世界、品格、特性、價值觀念的橋梁。沒有單純的語言學習,因為“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文化意識有利于正確地理解語言和得體地使用語言。(《新課標》)”因此,了解文化差異,對學好外語至關重要,教師在課堂上要有意識地加以引導,拓展學生的文化背景,增加課堂的厚度,以避免因文化差異帶來的誤解。

如講hospital 時,文本中有一位胖女士去看醫生,女士:“I'm not feeling well.”醫生說:“You're eating too much.”而不說“You’re too fat”,原因在于西方文化認為“fat”對女性帶有冒犯性,含貶義;而在中國文化中,“胖”則有“發?!敝?,含褒義。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可以提高他們對文化差異的感知力,以便更準確地表情達意。

再如讓學生翻譯“Four tigers of Asia”,學生基本都會說“亞洲的四只虎”,教師由此引出“龍”文化?!褒垺笔侵袊说木駡D騰,在西方人眼中卻是邪惡和兇殘的象征,因此,當他們評價亞洲最發達的四個國家和地區時不說“Four dragons of Asia”,而是說“Four tigers of Asia”,即我們所說的“亞洲四小龍”。通過具體的例子,讓學生明白語言是有民族性的,了解差異,了解背景文化,才能更好地學好外語,才能進行更有效的溝通,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外語的熱情,幫他們樹立跨文化交際的信心。

而能進行跨文化交際的人,也必定是一個借由語言學習,獲得了多種文化和思維方式的人,這樣的人很可能是開放且包容的,更易形成健全的人格,也更易受人歡迎??梢?,注重文化差異、有文化積淀的課堂,傳授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人文思想,學生融于其中,終身受益。這樣的課堂,也必定是有溫度,有厚度,有回響的課堂[4]。

5 設境遷移,讓創新的課堂有高度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學生精神世界尤為重要?!睘榇?,在英語教學中,要注重發揮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教師要創設英語自主性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勇于質疑,大膽發問,標新立異,敢于創造,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創新的課堂有高度。

課堂上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獨立探索、合作實踐、交流碰撞的機會。設計問題,突出開放性、延展性;組織活動,注重發散性、多維性;創設情境,力求多元性、豐富性。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交流情境、想象情境、游戲情境等多種情境模式下讀一讀、想一想、問一問、議一議、說一說、辯一辯,培養其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如在進行句型“What can you do”教學時,教師可以加上“where /how/why”讓學生深入思考“做什么”“在哪做”“怎么做”“為什么做”,同時可以轉換場景,讓學生說出在hospital、street、school、family、shop、park、zoo……不同地點,自己可能做的事情及做事方法、緣由,以此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培養他們的創新性思維[5]。

創設追本溯源情境,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一邊閱讀分析,一邊推理討論。閱讀時,圈點勾畫,深入思考;質疑處,深入挖掘,勇于探索;尋根時,轉換思維,拓展思路;討論中,相互切磋,達成共識;辯論時,袒露思想,敢于亮劍。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獨特性,使其打破思維定勢,由單一思維向多向思維拓展。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還掌握了方法,既能獨立思考,又能交流探究。在與文本和作者的對話中,實現情感交流與思維碰撞;在與同學的研討辯論中,激發靈感,發展創新性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讓創新的課堂有高度[6]。

6 結語

時代對英語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超越學科本位,做人的培養。一堂讓人記憶猶新、回味無窮、受益匪淺的課,必定是有深度、有廣度的,還應是有高度、有厚度的,更應是有溫度的。教學中,只有關注這幾“度”,將其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課才能“活”起來。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在“工具性”的指導下,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在“人文性”的指導下,培養學生與自我和世界和諧相處的能力,學生必將受益終身。唯其如此,學生的核心素養才能得以提升,“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才能真正得以實現。

猜你喜歡
英語課程新課標人文
人文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以高級英語課程為例
論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人文紹興
人文社科
金融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大學英語課程委婉語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