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幼兒思維品質的園本教研

2023-03-24 07:12福建省廈門市嘉?;▓@幼兒園黃玲琍
天津教育 2023年4期
關鍵詞:教研組教研游戲

■福建省廈門市嘉?;▓@幼兒園 黃玲琍

思維品質也稱智慧品質,是指思維能力的特點及表現?;谟變旱淖灾饔螒?,關注思維品質,落實核心素養,為其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是幼教者應牢記心中的追求,也是幼兒教育重要的使命。聚焦關注幼兒思維品質園本教研實踐中,應深入了解教師的真實現狀,抓準教師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不斷直擊教研現場,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引領教師專業成長。本文針對研制、驗證及使用《量表》的實踐、探索與研討,逐漸形成園本化的可操作的評價工具和支架,然后針對在自主游戲中培養幼兒思維品質的策略,采取多種教研方式進行探討、梳理,并提出一些有效策略。

一、教師在提升幼兒思維品質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促進幼兒的思維發展,提升幼兒思維品質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任務。然而,在幼兒自主游戲時,教師往往把握不好幼兒自由自主與教師干預的分寸,經常忽視與幼兒的有效互動,特別是在以適宜的策略促進幼兒的思維發展方面。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缺乏”。

“缺意識”。就是在自主游戲中教師沒有關注幼兒思維品質培養的敏感性,許多很好的教育契機就在不自覺間錯過;

“缺評量”。教師在自主游戲中不知道如何去評量幼兒思維發展水平。良好的思維品質的表現形式是什么,在游戲中有哪些觀察的要點和評價指標;

“缺方法”。教師不知道用哪些方法或策略去培養幼兒思維品質。

二、重學習,強意識,為開展幼兒思維品質評價行動做好前期準備

針對教師缺乏在自主游戲中培養幼兒思維品質意識的問題,教研組長通過組織多種方式學習,提高教師的意識和能力。

(一)學習理論,提升意識

首先,利用每周一次的讀書時光,采取自學和沙龍的方式,進一步學習思維品質知識,提升教師關注幼兒思維品質的意識。其次,教研組長向教師推薦了相關思維的書籍,讓教師自主學習杜威的《幼兒思維品質》、維果斯基的《游戲理論》、布盧姆的《高級思維理論》等,幫助教師認識到思維品質培養的重要性,自主游戲是幼兒培養思維品質的最佳途徑。最后,定期組織讀書沙龍活動,教研組長有針對性地選擇書籍組織教師共讀。書中的很多觀察記錄和實例都證明幼兒的思維與其自身的學習方式相關,分析了幼兒復雜的行為背后的思維特性,在共讀互動中教師了解到幼兒的這些思維是很有價值、非常珍貴的,幼兒是有能力的思考者和學習者,作為教師要充分認識幼兒,才能更好地幫助幼兒成長。

(二)觀察互動,加深理解

通過學習,明確了幼兒階段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顯著的思維品質:主動性、廣闊性、獨特性、靈活性、敏捷性、邏輯性、深刻性。為了加深理解,教師回到幼兒的游戲場景觀察幼兒思維品質的表現特性,做出自己有理有據的判斷和理解,進一步明晰自主游戲中幼兒思維品質特性。教研組長深入一線選擇并拍攝了《綠巨人》游戲視頻,再現了游戲現場,引導教師一起思考問題:在游戲視頻中你看到了幼兒哪些思維品質?具體表現是什么?各小組圍繞問題,運用對比觀察的方式解讀幼兒的思維,明確要從幼兒的行為背后分析原因。比如,在視頻中解讀到幼兒A 的思維是扶住巨人,不要讓它倒下來,而幼兒B不是簡單地扶,而是去找根源,怎樣避免巨人不歪,怎么補救,體現了幼兒B 思考問題更深入。教師在對比觀察中理解思維品質的“深刻性”。

三、反復驗證修訂,形成園本化的幼兒思維品質觀察評價表

結合“影響因素”和“思維品質特性”兩個方面,研制《自主游戲中幼兒思維品質評價量表》,從低到高劃分為3—4個思維品質觀察水平,制定幼兒自主游戲中思維品質的觀察指標。為了考察觀察指標的合理性,教研組長組織教師實地考察,反復驗證修訂《量表》。組成觀察小組,在幼兒游戲現場反復驗證,進行了多次探討。

就令人模糊的“很長”“較長等”指標描述問題改成具體時長。而時長是基于全面觀察小、中段幼兒進行數據分析得出的。立足幼兒游戲中反復驗證、討論、修訂,使《量表》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

四、觀察教師對《量表》的實踐應用,發現教師困惑,為教師提供及時、有效支持。

《量表》是觀察解讀思維品質的工具與支架。在教師使用觀察記錄表初期,聚焦使用表格的問題開展教研。通過共享觀察記錄、共研游戲案例,從而有效依托指標的引領,使教師讀懂不同幼兒的思維品質特性,更科學地評價幼兒。

(一)有效運用觀察表,提高觀察記錄水平

圍繞“客觀、清晰”和“主觀、不清晰”兩張不同的記錄表進行探討。通過整改前和整改后的交流分享,解決記錄主觀和不清晰的問題(如表1 所示)。教研組長與教師共同梳理了觀察記錄表使用要點是緊扣項目內容細致觀察,關注細節,捕捉能體現思維品質的幼兒游戲行為并客觀記錄,應記錄“孩子說了什么、做了什么”,記錄應清晰、簡潔、明了。

表1

(二)聚焦游戲案例,提升解讀分析能力

針對分析幼兒思維水平不清晰的問題,借助游戲視頻,組織教師共同分析游戲中幼兒思維品質的發展水平。教師對視頻中幼兒思維品質水平進行觀察分析,提升解讀分析能力。

以觀看《幼兒解決橋轉彎連接問題》的視頻教師解讀為例。

教師1:黑衣男孩在游戲中更多聽從同伴白衣男孩指令行動,沒有發現問題所在,處于思維廣闊性水平一。

教師2:我的看法不同,水平一是對問題無視,但是在游戲中他指著橋轉彎的大曲面說:“這里車開過去會掉下橋?!笨梢娝邪l現橋轉彎需要連接的問題并不是無視問題。應該是水平二。

教師3:我認為這個男孩在這里并沒有解決問題,他拿了木板并沒有去試一試到底能不能連接就走開了。在這里無法評析他解決問題的水平。

從案例中可見教師經歷了教研、實踐、再教研、再實踐的過程,教研組長逐漸解決了游戲中“觀察什么”“記錄什么”“怎么分析”“評價后續推進”等問題。雖然在研討過程中存在不同意見,但是教研組長幫助教師分析問題,提出持續觀察的需要,指出教師應多方式觀察幼兒,可以縱向觀察也可以橫向觀察。

五、直擊現場,引導教師探索幼兒思維品質培養策略

前期的探討幫助教師逐漸樹立起在自主游戲中關注幼兒思維品質培養的意識,但是用哪些方法或策略去培養幼兒思維品質,依然是教師心中的困惑。我們始終立足幼兒游戲現場,采用敘事式教研、情景式教研等多種教研方式,聚焦教師支持策略,嘗試讓教師多角度深入思考,尋找培養幼兒思維品質的方法策略。

(一)敘事式教研

敘事式教研是借助講述故事引發交流探討的教研形式。這種方式能生動地再現游戲現場,有助于教師基于幼兒實際探討問題。敘事式教研包括收集故事分享交流、聚焦問題引發思辨、提煉做法形成策略三個步驟。

首先,收集故事分享交流。收集整理生動的教育故事,其內容的生動性、認識的深刻性、情感的豐富性能呈現出教師“進行教育實踐——整理游戲實踐——提煉經驗事實——提升思想認識”的專業發展過程。因此,教研組長要深入幼兒游戲現場,尋找具有研討價值的游戲故事并提前邀約教師做好教育故事分享的準備。

如“海怪來了”“綠巨人誕生”“移山填?!钡?。比如,教師分享了一個關于表演恐龍的游戲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你看起來真好吃》。幼兒似乎有一個共同點,對恐龍情有獨鐘。近期班級的幼兒想要演繪本《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里的故事,我非常支持他們的想法。在表演“小甲龍出生”的游戲中,扮演甲龍的小貝、小西討論“小甲龍出生是什么樣子”的話題。小貝說:“小甲龍剛出生是很可愛的,叫起來的聲音小小的、細細的,是‘呀嗚——呀嗚——’地叫?!比缓笏龀雠砼とサ膭幼鲝目铸埖昂竺驺@出來,一只機靈活潑可愛的小甲龍出生了。小西卻說:“不對不對,恐龍都是很兇的,小甲龍應該用腳踢開蛋殼,大聲叫‘嗷嗚、嗷嗚’?!惫适轮械膬蓚€幼兒具有獨立性和批判性的理解與表達,可見,教師能夠在自主游戲中關注到幼兒的思維培養,發現游戲中幼兒有如此大的思考、實踐、交流及創造力。

其次,聚焦問題引發思辨。游戲故事分享交流中經常會產生不同的觀點,生成新的問題,教研中借助“講游戲故事”,教研組長巧設“問題”引發思辨,通過批判性對話促使教師開展多視角對話,學習多角度的思維方式。

有一次教師分享了游戲故事——班級建構區“各種各樣的房子”,幼兒用花片拼插出精致的房子,有的教師提出材料應該多元,針對教師不同的看法主持人提出問題,引發思辨。

主持人:你覺得需不需要調整?可以怎么調整?我們怎樣通過投放主材和輔材支持幼兒表征的獨特性以及廣闊性思維發展。

師1:我覺得材料投放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注意選擇性材料投放,大三班孩子對花片感興趣,教師提供大量的花片支持孩子拼插自己喜歡的作品。建構的樓房很立體、造型各異、富有創造性。

師2:雖然專注一種材料可以支持孩子深刻性探索,但是局限了孩子對其他材料特性的探索?;ㄆ饕憻捚床寮寄?,而大班孩子可以選擇和綜合使用材料進行表征。

師3:我也覺得材料要調整,因為近期我們班級的孩子嘗試用小木片拼搭復古的屋頂時,表征燕尾脊、馬鞍脊特別困難,所以我引導孩子嘗試綜合其他材料試試,如用小曲面積木更容易表征出馬鞍的造型。因此,我認為只要是孩子需要的,幼兒園的任何材料都可以供孩子選擇,促進更豐富、更具有復雜性的建構。

最后,梳理小結,提煉策略。經歷個人經驗與團隊智慧的積極互動和提升的過程,達到共享和共有,使每個教師都能在教研中受益。

1.材料是開展自主游戲的基礎,教師要為幼兒提供多元化的游戲材料,滿足不同幼兒在自主游戲中的需要和不斷變化的需求。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多元化的游戲材料更能引發幼兒不一樣的游戲行為和多樣的玩法,更有利于幼兒思維的廣闊性培養。

2.多元化包含材料種類的不同,如材質、顏色、形狀不同的積木、積塑等。材料的組合即綜合利用材料。重構是指功能的改變,如區域中的手工材料可以成為建構游戲的材料。

(二)情境性教研

基于問題情境的教研是指教師帶著“問題”在游戲進行中親身體驗、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的教研方式。這樣的方式能使教師在真實的現場中,驗證自身采取教育策略的有效性,具有實證性的互動,能提升教研的有效性。

例如,如何培養幼兒思維的廣闊性?我們針對游戲視頻“不一樣的橋墩”展開策略適宜性探索。

主持人:視頻中的教師分享了采用問題引導及提示的策略,你覺得適宜嗎?換成你還會怎么做?

師1:我認為教師除了采用問題引導還采用了提出建議策略,引發幼兒調動原有的縱橫交錯疊高的經驗。

師2:教師采用提問引發沖突策略,教師說:“你可以試一試像他這樣下面到上面有變化的橋墩嗎”,為幼兒創設了問題情境,引發幼兒進一步嘗試不一樣的橋墩。

師3:我認為教師還可以采取設置障礙的策略,剛開始兩邊的橋面是比較接近的,可以故意挪開一些,造成一個缺口,讓幼兒想辦法給銜接起來。適當地制造麻煩,可能會更利于調動幼兒的思維積極性。

以情境式教研,通過經驗交流相互啟迪智慧,能真正解決教師在實踐中有效支持的困難,進而促進教師不斷改善自身行為的反思性實踐和專業成長的過程。今后教師還會通過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一次次優化自身的教育行為,逐漸成長起來。

六、結語

立足實踐才能指導實踐,每一次的教研都凝聚著團隊的智慧,通過多種方式的系列性教研對自主游戲中培養幼兒思維品質的教師支持策略進行探討、交流、梳理,并形成“四多策略”,即多元化材料的投放、多路徑的經驗豐富、多角度的引發沖突、多方式的支持推進。研討后的“策略”運用與實踐更加重要。通過現場觀摩、視頻案例研討等方式對實踐中生動細節的觀察與思考,將進一步驗證“策略”的有效性。今后會繼續基于教學問題的研訓,深入實踐探討,開展更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達到教師參與的主動性、學習的深刻性、分析的思辨性、成果運用的有效性,提升教研質量與效益。

猜你喜歡
教研組教研游戲
研學農谷 產教研學
英語教研組的建設與發展
數獨游戲
瘋狂的游戲
基于課題研究的中小學教研組組織變革研究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爆笑游戲
給中學歷史教研組長的五點建議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戲
新型教研——說題的感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