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馬遷:留得正氣沖霄漢,著成信史照塵寰

2023-03-24 14:25
關鍵詞:李陵何謂匈奴

司馬遷生于史官世家,父親司馬談曾任太史令達三十年之久。司馬遷10歲起誦讀《古文》并接受其父的啟蒙教育。其父病危時,拉著司馬遷的手,流著眼淚對他說:“……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接著做太史,千萬不要忘記我一生希望寫出一部通史的愿望。你一定要繼承我的事業,不要忘記??!”

這一番殷殷囑托極大地震撼了司馬遷,也讓他看到了父親作為一名史學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也知道了父親將自己畢生未竟的事業寄托在了自己身上。

天漢二年,李陵出征匈奴被圍,在矢盡糧絕的情況下投降匈奴。武帝大怒,文武百官也大罵李陵投降可恥。司馬遷辯言:“李陵轉戰千里,矢盡道窮,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他雖投降,尚屬情有可原。臣以為只要他不死,他還是會效忠漢朝的?!笔⑴械臐h武帝聽了司馬遷的這番話,認為司馬遷有意替李陵護短開脫,把他投入監獄,并處以宮刑。

不幸的遭遇,尤其是宮刑,使司馬遷的精神受到極大刺激,曾一度想自殺。但他想起了父親的遺言,又以孔子、屈原、左丘明、孫子、韓非等在逆境中發憤有為鼓勵自己,終于以驚人的意志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經過十四年艱苦卓絕的努力,終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記》。

多維解讀一

生命與榮譽。何謂小,何謂大?宮刑之辱不夠大嗎?司馬遷忍了。寫史之苦不謂大嗎?他忍了。生命與榮譽哪個更重要?他為了完成父親的囑托而選擇了茍活,從此便受盡凌辱。在他心中,痛苦、恥辱以至于常人都不能忍受的冤屈都變得很小,只剩下《史記》這個恢宏的目標,只剩下這唯一的精神支柱。

多維解讀二

責任擔當。司馬遷接受了父親的臨終囑托,這樣,他寫《史記》,于公有修史的職責,于私是完成父親的遺愿。為此,他在宮刑所帶來的奇恥大辱中發憤著書,他要完成父親的囑托,更要為中華民族留下一部史書,這份責任在他的心中至高無上。

猜你喜歡
李陵何謂匈奴
《李陵變文》非正統英雄觀新探
朔風又起
李陵,沒有任何偉業能和做個忠臣相比
奮不顧身
匈奴王的珍寶
What is VR 何謂VR
義退匈奴兵
李代桃僵(上)
“生化危機”之匈奴的陰謀
何謂景泰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