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救援隊伍水域救援技術研究

2023-03-30 21:47孫超偉
今日消防 2023年2期
關鍵詞:消防救援技術應用

孫超偉

摘要:水域救援工作具有突發性強、時間緊迫、技術要求高、救援難度大等特性。近年來,我國各地水難事故時有發生,令消防救援隊伍面臨巨大壓力,因此,消防救援隊伍需要加大對水域救援技術的研究力度?,F主要針對消防救援隊伍的水域救援技術展開研究,希望為相關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消防救援;水域救援;技術應用

由于受自然氣候因素的影響,現階段各類極端災害事件時有發生,各類安全事故層出不窮。為減少水上安全事件的發生,提高水上安全,保障民眾的生命安全,減少財產損失,要強化消防隊伍的救援能力,充分利用水上救援的優點,切實推進消防安全工作的實施。但是,當前水上搜救工作的技術和工作水平還遠不能滿足當前的需求,必須加強對水域救助工作的重視,提高水域救助工作質量,深化救援管理工作責任落實,加強救援隊伍建設,促進救援能力提升,盡可能地降低水域安全風險。

1 新時代背景下消防水域救援的意義

1.1? 減少人員傷亡,降低經濟損失

近幾年,隨著我國自然環境的持續變化,水患事故數量逐年增多,這對消防隊伍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給搶險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水上救援是一項非常廣泛的工作,涵蓋了冰面救援、船艇救援、潛水救援等多種救援形式,其救援的方式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減少人員傷亡,挽回經濟損失。水上災害的種類繁多,存在著較高的安全風險,由此也可以看到開展水上救援工作的重要性,唯有全面深化業務技能質量,提升業務管理水平,才能有效降低事故中人員傷亡的概率,減少資源消耗,提升水上救援管理質量[1]。

1.2? 提升救援隊伍戰斗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要打造一支專業的救災力量,就需要全面提升救援人員的綜合能力,通過訓練使他們具備豐富的作戰技能,通過實戰使他們對救援工作有更深了解。為此,應結合現有的實際情況,加強水域救援專業建設,組建專業、穩定的救援力量;做好水上救援工作,對當前的形勢進行分析,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創新作戰管理模式、配備專業的水上救援隊伍、創新車輛配置、強化水上設施建設管理、充分分析水域情況,制定全面的水域救援實施方案,提高救援管理水平。只有經過真實的水域救援案例的不斷積累,才能逐步提升救援隊伍的戰斗力,從而更好地保障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2 國外水域救援模式

按照英國《水域及洪澇災害救援指南》,主要由警方進行水上和洪水救助,并設置海上救助局、沿海救助局、沿海警備隊,其中警方負責內河地區的救災工作,而海上救助局和沿海警備隊則主要負責沿海地區的搜救工作。雖然消防部門沒有法定的抗洪救災責任,但是在這份文件中,也明確了在發生突發事件時,如遇水被困或有生命危險,應由消防部門擔負起水上救援責任[2]。

根據美國NFPA的《技術搜救事件用培訓和操作標準》,消防救援機構的技術救援范圍包括繩索救援、建筑坍塌救援、溝渠救援、水域救援、車輛交通事故救援、狹小空間救援、山地救援和直升機救援等8個方面,其中水域救援又進一步細分為水面救援、激流救援、潛水救援、冰面救援、海上救援、舟艇救援和洪水救援等7種類型。救援人員的培訓分為3個級別,由低到高即認知、操作、專家三個級別,并按照危險程度將救援工作分成3個等級,明確不同級別的救援人員在各自的崗位上進行營救。美國FED將水上救援隊按人員、設備條件分為4種,其中最低級別的成員不得低于5名,最高的不得低于19名。

日本消防隊于1995年成立第一個滅火緊急救援隊,并于2004年正式成立2800人的EFRT隊伍體系,覆蓋日本15%的火警單位;在EFRT中,更設有特殊救援隊(SDT)和特殊裝備隊伍(SET),以應付水災等特殊災情,尤其是SET小組,擁有專業的救災器材與工程機械,能應付洪澇災害。

3 現階段水域救援領域存在問題

3.1? 救援人員整體理論知識不足

在日常工作中,部分救援人員有關水上救生的專門知識比較缺乏。隊伍中經過專門訓練獲得水上救援資格的人員較少,而且所學的知識也都是比較淺顯的,“傳幫帶”效果并不是很好[3]。大多數消防員對基本的水文地理知識,如水流特性、水流力學、水流形態等,缺乏足夠的了解;對水域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則、水域救援工作的安全防范措施等;對有關操作規程如GB/T29179—2012《消防應急救援作業規程》、XF/T3001—2020《水域救援作業指南》等,缺乏足夠的認識。

3.2? 平時訓練脫離實戰

目前,我國基層消防救援單位普遍缺乏水上救援訓練場,各地各級消防訓練中心也沒有建立專門的水上救援訓練場,對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的水情不甚了解,不可控因素較多,訓練危險性大。所以,很多單位都會選擇在自然的靜止的水中進行訓練。在實際的營救工作中,往往會遭遇湍流、漩渦、暗流、波浪、沉船、黑暗、寒冷和狹小的空間,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不能在平時進行水上災難演練,那么在實際的營救中就會面臨更大的危險。

3.3? 救援裝備不夠完善

裝備的發展道路還很長,水上搜救與培訓急需更加強大的設備。在搶險救災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急、難、險、重”的復雜情況,而專業的水上救援設備的配置與使用可以進一步降低救援的危險性,提高救援質量,減少人員傷亡。雖然消防隊伍配備有潛水裝備,但并不完善,比如水下偵檢、水下通信、水上救生、水面供氣式潛水裝備、冰面救援工具套組、水陸兩用氣墊船和專業涉水消防車輛等還未普及,裝備水平的欠缺使基層部隊難以全面地進行綜合訓練和救援[4]。

4 促進水域救援效能提升的措施

4.1? 全方位建設水域救援專業人才隊伍

隨著我國水上搜救工作的專業化、復雜化程度提升,急需一支專業化、知識化的綜合救援力量,這是促進水域救援效能提升的關鍵。從相關數據來看,一名優秀的水域救援人員要經過長期的專業訓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用于訓練。當前我國的快速訓練評估系統還不完善,可以參考國內相關的專業訓練院校和IRIA的培訓項目,利用IRIA的R4級別的教練師資隊伍。每一支救援隊訓練8至10名具備R1、R2、IRB能力的救援者,組成一支專門的水上搜救隊伍。在我市建立專業急救訓練基地,或選取適合全面培養要求的天然場地進行訓練。

4.2? 推動國家層面急流救援資質認證體系及救援操作規范的完善

海上救援特別是急流的搶救是一項十分專業的工作,目前在我國還沒有一個完善的培訓、評價和鑒定系統。急流救援資質認證體系與水下救援實際情況相結合,可以參考現有救生員、潛水員的考試方式,可以采用專業資格證書作為基礎,將其融入今后的救援工作中去,形成一種完善的考試體系。另外,應樹立科學的水上救生觀念,并構建完善的海上救援系統。從消防站到各個相關部門,制定相關的消防安全規定及作業規范。在水上救援工作中,應構建一種由救援人員、安全員和指揮人員組成的三級安全管理體系。救援工作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首先確保自身的生命安全。在救援前、中、后三個環節,由安全部負責對現場的水體環境進行評估,在復雜的條件下,應組建上游觀察員、下游攔截員、下游截擊艇,并及時向指揮人員發出警報和提示。在此基礎上,指揮人員應充分考慮救援環境、救援隊伍能力等多種因素,并根據安全人員提出的警示意見,做出科學、合理的安排。

4.3? 促進執勤中隊水域裝備升級

一是裝備配置標準。2020年初,相關部門制定了水上救援配備標準,其中涉及水域(潛水)救援隊的通用裝備配置,包含了管理、船艇、防護、搜救、破拆、戰保等六類特定設備,并建立了標準化的戰斗單位模式。然而,當前市場上各類儀器品種眾多,品質和效果不一,急需設立專業的專家鑒定體系,強化專業的論證和有針對性的檢測,以指導相關人員科學地識別、配置和使用高品質的裝備。救生服一般采用自然的漂浮物質與氣囊組成,救生服的自然浮力不小于75N,浮力不小于150N,急流救生服的自浮能力不小于120N,不超過150N,并需配備相關的示位燈、口哨、牛尾繩、救援帶、潛水刀等輔助器材。

二是裝置的結構。我國各地氣候、地理、環境和水源分布差異較大,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寬對船舶配置的剛性要求,并盡可能采取“彈性配置”的方式。要建設水域救援裝備信息庫,將其采購時間、型號、性能參數、維修記錄等信息記錄下來,形成閉環體系,以避免裝備無法使用如潛水干燥衣密封失效、水域救援靴脫膠等問題[5]。

4.4? 加強水域救援技術資源共享

目前,國內的水上救援技術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靜態水上救援技術,二是防汛減災技術。目前,全國多個地方已經成立了水域搜救隊伍,各地區消防局也抽調了中堅人員參加突擊艇的特訓,民間救助團的發展也很快。部分第三方訓練公司也引入了IRIA國際救援訓練協會的水上訓練項目,培養了大量的技術人才。國際救援機構和培訓機構在方法、技術和實戰方面都較為完善,應當積極開展技術交流活動。一是組織開展水上救援技術及實務研討會,組織有關部門和組織參加,交流心得,豐富和改進自身的理論。二是在水面進行與東盟相似的海上軍事比賽,不僅可以提高營救技術與協作水平,還可以進行比賽,增加戰斗的經驗。三是要互相溝通,制定培訓規則,完善救援措施。四是優化水災害的應急預案,加強災害救援的協同與協作[6]。

4.5? 定期開展實戰訓練

要使水上救生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必須在現行的理論教學基礎上進行專門的實訓和實戰,建立一個綜合性的水上救援培訓系統,提高救援的工作水平,減少人力資源的浪費,提高救援的質量[7]。一是要充分發揮實戰能力,做好各項培訓工作。隨著新時期的發展,水域環境日益嚴峻,對水上救援工作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水上救援工作本身比較復雜,處置起來比較困難,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要提高工作的整體水平,就必須深入各種水域進行各種作業,確保各種危險問題在控制范圍內。在不同的海域進行實戰訓練,既可以規范現有的工作流程,又可以提高救援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增強各個部門的配合以及各種操作裝備的實用性。此外,各部門要針對水上救援工作的實際情況,成立專門的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在平時的培訓中,針對不同的救援問題,制訂專門的救援計劃。二是建立完善的仿真培訓基礎。在傳統的救援培訓工作中,由于缺乏必要的設備,無法對事故現場進行清晰、全面的呈現,而培訓人員又無法親自體驗到救援工作的真實情況,所以營造完善的仿真環境非常重要。

5 結語

要進一步優化水域救援能力,各級相關單位要進一步明確自身的職能,準確把握救援工作的使命與職責,深刻剖析當前水上救援工作中的現實問題,針對性地制定出解決方案,一方面提升救援管理工作水平,另一方面深化責任工作落實,有效提升救援工作質量,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同時,強化消防部隊的水上搜救工作,也有助于挖掘當前滅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加深人們對消防部隊的認識,進而推動滅火工作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楊茂聰.當前消防救援隊伍水域救援效能提升的探討[J].今日消防,2021,6(5):68-69.

[2]尚晶晶,郝倩.鍛造水上救援“尖兵”——全國消防救援隊伍水域救援培訓側記[J].中國消防,2021(5):28-32.

[3]沈玉華.“高精尖”集中亮相“水陸空”立體救援——江西省跨區域抗洪搶險實戰拉動演練在潯開展[J].中國安全生產,2020(6):70-71.

[4]陳濤,蘇亞輝.新時期消防救援隊伍水域救援能力的提升[J].(消防界):電子版,2021,7(23):73+75.

[5]付竹勝.新時期消防救援隊伍水域救援能力的提升[J].幸福生活指南,2020(47):97.

[6]王云鵬.淺談當前消防救援隊伍中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管理[J].數字通信世界,2020,186(6):183-184.

[7]趙俊平.關于消防救援隊伍會計工作在新舊會計制度銜接中的思考[J].經濟師,2019,368(10):129-130.

Research on water rescue technology of fire and rescue teams

Sun Chaowei

(Shihezi Municipal Fire and Rescue Brigade, Xinjiang Shihezi 832000)

Abstract:Water rescue work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suddenness, tight time, high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difficult rescue. In recent years, water accidents have occurred from time to time in various parts of our country, which has put enormous pressure on fire and rescue teams. Therefore, fire and rescue teams need to increase research on water rescue technology. At present, the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water rescue technology of fire and rescue team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lated work.

Keywords:fire and rescue; water rescue; technical application

猜你喜歡
消防救援技術應用
試論消防滅火救援安全管理
痕跡檢驗技術在刑事偵查工作中的應用探析
辦公自動化中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的應用
低碳環保技術在環境治理中的應用分析及闡述
基于高職院校物聯網技術應用人才培養的思考分析
現代煙草工業發展趨勢及降焦減害技術應用研究
基于WIFI定位的消防救援系統軟件設計
淺談火災事故及預防策略
衛星通信在消防應急中的應用
消防部隊化工災害事故處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