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行蘇軾

2023-04-02 12:35
思維與智慧 2023年4期
關鍵詞:慶歷硯臺老翁

◎ 宋 揚

三蘇祠內,洗墨池三米見方,墨綠的水中叢生雜草,像一根根倒懸的毛筆。蘇軾兄弟就是在這方小池浣洗毛筆。蘇軾是天才,聰明如他卻依舊勤奮好學。

一天,蘇軾掘出一塊美麗石板。這石板既有晶瑩光澤,又有精美條紋。一敲擊,竟發出清脆的金屬聲。蘇軾拿起這塊石板說:“我用它來做硯臺如何?”堂妹回答:“我看石板如此漂亮,不如找個工匠打磨后做成首飾?!碧K軾搖了搖頭:“你看石板紋理多疏,一定易吸收水分,保持潮濕,我看還是用來做硯臺比較好?!碧K洵得知此事,竊喜兒子小小年紀竟如此好學而心思細膩,遂找來工匠,將石板打成一塊硯臺送給了蘇軾。

蘇軾曾于《天石硯銘》中記錄這一往事。此后,蘇軾一直把這個硯臺帶在身邊。元豐二年(1079)秋七月,蘇軾獲罪下獄,家人流離,書籍散遺。翌年至黃州,求硯不復得,以為失之矣。及至“七年七月,舟行至當涂,發書笥,忽復見之。甚喜,以付迨、過。其匣雖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硯處,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蘇軾對這塊硯臺“失”而復得之喜溢于字里行間。

蘇軾之書法成就在北宋“蘇黃米蔡四大家”中首屈一指。其《黃州寒食帖》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努力的天才更能迸發讓人意想不到的能量,蘇軾竟將所讀之經書與正史全抄了一遍。將一本書逐字抄寫之后,蘇軾對那本書所知的深刻,絕非讀而不寫所能相比。這樣的用功方法,對蘇軾的將來大有益處。

年少多輕狂。出名太早,少年蘇軾在一片贊揚聲中,也不免飄飄然起來。他自恃學識淵博,才智過人,頗為自傲。一天,他洋洋自得取過筆墨紙硯,揮毫書一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并賡即將其貼于三蘇祠大門兩側。有位白發老翁路過,好奇地上前觀看。老翁深感這位蘇公子太自不量力。過了幾天,老翁手持一本書,來蘇府面見小蘇軾,稱自己才疏學淺,特來討教。蘇軾滿不在乎地接過書本,翻開一看,那上面的字他竟一個都不認識,頓時羞紅了臉。無可奈何,蘇軾只得鼓足勇氣,如實告訴老翁他并不認識這些字。老翁聽了哈哈大笑,捋著白胡子又激他道:“蘇公子,你不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了嗎?怎會不識此書之字?”言罷,拿過書本,扭頭便走。蘇軾望著老翁的背影,思前想后,甚是慚愧。蘇軾終于從老翁的話中悟出了真諦,立即提筆來到門前,將那副對聯改為“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從此,他手不釋卷,朝夕攻讀,虛心求教,文學造詣日深,終成文學、書畫界一代巨擘。

當別人墨守成規、人云亦云時,蘇軾總不落窠臼,大膽質疑,對前輩、老師,蘇軾尊重但不盲從,學問千錘百煉后才融化為自己血液里的東西。蘇軾少年求學正值宋朝最賢明的仁宗慶歷年間。在此期間,范仲淹推行“慶歷新政”,政壇出現了很有名望的一干精英——范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石介等。石介為了贊頌這幾個人,專門寫了一首《慶歷圣德頌》。這首詩在當時流傳甚廣,也從遙遠的汴京城流傳到蜀西眉山。老師看《慶歷圣德頌》時,小蘇軾躲在一旁偷看。蘇軾問老師,這首詩里寫的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老師有些不屑地說,你小小年紀沒必要知道。此時,蘇軾語出驚人:“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人耳矣,何為其不可?”老師驚訝于蘇軾辯論之機鋒,只好以實相告。正是這次,還是幼童的蘇軾第一次知道了歐陽修、范仲淹等赫赫有名的政治家的名字,并深受鼓舞。

敢于質疑老師,可見蘇軾年少時就不愿因循守舊,凡事都有自己的主見。性格決定命運,蘇軾日后在政治斗爭的風云中也依然保持著人格和見解的獨立,這在其人生的童年時代,早已初現端倪。

猜你喜歡
慶歷硯臺老翁
畢昇(節選)
如何鑒別硯臺
《慶歷四年秋》:北宋時代的縮影
翰墨飄香的硯臺
墨錠和硯臺
“越明年”到底指哪一年
北宋“慶歷直十”創見品
為了忘卻的等待
幸福就是投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