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擴招背景下眼視光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2023-04-03 03:34彭引
中國眼鏡科技雜志 2023年3期
關鍵詞:驗配眼視光視光

文 彭引

為應對我國經濟結構的變革,2019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改革完善高職院??荚囌猩k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高職院校,2019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1],2020年再次提出擴招200萬。擴招后的生源增加了下崗失業人員、高素質的農民、在職企業員工等,更加多元化。

教育部門通過分列招生計劃、分類考試評價、分別選拔錄取等方式,讓更多人有機會接受高等職業教育。為貫徹落實“標準不降、模式多元、學制靈活”的高職擴招人員培養原則,成都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成職院”)眼視光技術專業從2019年開展高職擴招專項工作以來,基于行業人才需求情況和學情分析,探索實施了“三階段、雙軌道”的菜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并在課程建設、虛擬實訓建設等方面做了改革。

1 高職擴招的現實意義

現階段,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高達52.7%,同時出現低齡化趨勢,高度近視比例也居高不下[2]。2018年開始,國家衛建委、教育部等部門先后發布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等多項政策,將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上升為國家戰略。同時,2020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眼健康白皮書》中指出,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方式改變,年齡相關性眼病、代謝相關性眼病、高度近視引發的眼底病變凸顯,帶來了大量眼保健需求。

此外,我國視光專業發展起步較晚,截至2021年,我國開設眼視光技術專業的高職院校僅79所(數據來源:2021年全國職業高等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采集與管理平臺),每年由學校培養的視光專業人才遠遠不夠。傳統眼鏡零售企業的從業人員絕大部分來自社會短期培訓,缺乏系統的視光知識學習,無論是企業發展還是員工個人職業發展,在視光行業快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都處于被動地位。

高職擴招為企業應對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帶來了新的契機,為緩解視光行業專業人才匱乏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其在生源結構和教學模式上的巨大轉變,有效助推了教師、教材、教法改革的實施。

2 擴招生源的特點

擴招生源多樣,且大多數有一定社會閱歷,與傳統的高職生源在求學動機、學習心態、需求和興趣等方面有較大差異。以成職院眼視光技術專業為例,目前在讀擴招學生85名,其生源結構如下表:

表1 眼視光擴招生源結構圖

擴招學生生源結構復雜,學習習慣和學習基礎參差不齊,但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他們最大的差異體現在職業背景上。入學前有45位學生有相關工作背景,占比達52.94%;45人中,73.91%的人員來自眼鏡零售企業,65.21%的人員具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43.48%的人員目前處于管理崗位。

另外,擴招學生的年齡差距大,最小19歲,最大42歲;20歲以內的占比6.82%;20~35歲的占比84.09%;35歲以上的占比9.09%,他們中58.82%已成家,48.24%已生育小孩。在入學動機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提升自身學歷(占比93.55%)、系統學習視光專業知識(占比77.42%)、提高職業競爭力(占比61.29%)。擴招學生面臨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此時他們還愿意回歸校園重新學習,可見其學習意愿比較強烈,學習目標性較強。

3 眼視光擴招生源人才培養改革措施

3.1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基于以上分析,結合行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醫療機構從業資格證書眼視光技術的要求,我們為擴招學生制定了“三階段、雙軌道”的菜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見圖1),明確了兩個主要目標崗位:眼鏡店店長和視光醫生助理。

圖1 眼視光擴招人才培養模式圖

根據課程性質,將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并將課程內容進行模式化重構,以提供兩條發展路徑。第一階段以公共基礎課和醫學基礎課為主,公共課可以與其他專業擴招班合班上課,而醫學基礎課對有無工作背景的擴招學生來說較一致,可以按專業班級單獨授課,實施無差別化教學。

第二階段以專業核心課程為主,擴招學生的學習差異主要體現在這個階段。入學前,62.5%的擴招學生通過短期培訓、外出進修或師傅帶教的方式學習過相關知識;65%的同學考取了中級驗光員或中級定配工以上的職業資格證書。

在眼鏡零售企業工作的同學主要面對配鏡顧客,對框架眼鏡和軟性接觸鏡的驗配、產品銷售、顧客溝通、門店管理比較熟悉,但是對嬰幼兒的視力篩查、特殊人群的驗配、硬性接觸鏡驗配、眼保健與眼病預防、眼科特殊檢查等內容較陌生。為此,專業方向課程根據課程內容和崗位工作內容進行了模塊化重構,既能方便有工作經驗的同學查漏補缺,也能幫助無經驗的同學更好理解知識的實際應用,提高學習興趣。

由于部分擴招學生已在視光行業從業多年,具備較熟練的操作技能,考取了職業資格證書,為此擬定了學分置換方案。其中,中、高級眼鏡驗光員證書可選擇置換《眼鏡銷售》或《眼鏡店管理》的課程學分,二級、一級技師可選擇置換《驗光技術》或《眼視光技術實訓》的課程學分,中、高級定配工可置換《眼鏡加工與維修》的課程學分。

第三階段以實習為主,擴招學生根據眼鏡店店長或視光醫生助理兩個發展方向,選擇實習單位。具有行業工作背景和職業資格證的同學可以選擇在原單位進行頂崗實習,不具備獨立操作能力的同學則需要進行跟崗實習。

在實習安排上,學校的實習合作單位以眼鏡零售企業和眼科醫療機構為主,對擴招學生全面開放,他們可以結合自己的職業規劃進行選擇。充足的實習崗位和就業崗位,為分散在四川各地的擴招學生提供便利,解決了學生的后顧之憂。

3.2 模塊化課程體系改革

以兩門專業核心課程為例,《驗光技術》主要培養學生客觀驗光和主覺驗光的原理和方法,且能根據不同人群開具合適的驗光處方,是驗光師必須掌握的核心技能。通常本門課程按照檢查流程進行設計,有助于學生對整體檢查流程的把握,但是缺乏針對性。因此在進行課程模塊化設計時,重組為模塊一(嬰幼兒屈光檢查)、模塊二(學齡前兒童屈光檢查)、模塊三(青少年屈光檢查)、模塊四(成人屈光檢查)、模塊五(老年人屈光檢查)、模塊六(特殊人群屈光檢查)。模塊內主要按照認知規律和臨床診療思路,分為“認識屈光特點→實施屈光檢查→開展異常處理”的邏輯進行內容安排。

《隱形眼鏡驗配技術》主要培養學生掌握各類接觸鏡的驗配方法,在模塊化設計時,根據眼鏡企業和醫療機構的受眾群體,重組為球面軟鏡驗配、散光軟鏡驗配、RGP驗配、角膜塑形鏡驗配4大模塊。具有不同工作背景的同學能更好地結合其崗位需求,進行查漏補缺,相互取長補短,達到高效提升薄弱模塊的作用;無行業工作背景的同學,則能在不同模塊的學習中,發現自己的興趣,為后續定位實習崗位和職業發展方向打下基礎。

3.3 虛實結合實訓體系建設

目前專業實訓教學中的兩大痛點:一是實訓設備不足,教學時間、空間受限,無法滿足每個學生反復練習提升技能水平的需求,效率較低,效果較差;二是以實操技能作為主要培養目標的眼視光專業的特殊性,課堂學習與實際工作脫節,無法對接真實的工作案例,無法開展線上教學和批量考核[3],尤其是擴招學生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常態化的背景下,十分有必要構建眼視光虛實結合的實訓體系。

根據畢業生主要就業崗位的工作流程,整合驗光技術、隱形眼鏡驗配技術、眼科特檢技術等課程中的實操項目,并按“初步篩查→核心檢查→臨床處理”的診療思路建設實訓模塊(見圖2)。

圖2 眼視光實訓體系

在此基礎上,結合成職院視覺訓練與康復專業的特色,構建了眼視光專業類的四個虛擬實訓模塊,分別為模塊一(眼屈光檢查)、模塊二(雙眼視功能檢查)、模塊三(雙眼視功能訓練)、模塊四(低視力康復訓練)。

通過建設虛實結合的實訓體系,在線上教學時,學生利用虛擬實訓教學平臺,可以反復練習,解決了無行業工作背景的同學無法實操練習的問題,也方便擴招學生針對自己的薄弱模塊進行自主練習;在線下集中授課時,老師能根據后臺的練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對擴招學生進行實操指導,保障了實操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效果。

3.4 新形態教材建設

眼視光擴招學生分散在全國各地,在虛擬軟件支持下,提高實操的規范性尤為重要。因此,按照重構后的眼視光技術專業實訓體系,開發了云教材《眼視光技術綜合實訓》。為適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趨勢,教材加入了大量的圖片、視頻、動畫等資源,豐富了內容載體。學生可以利用手機或電腦端實現便捷閱讀,同時配合虛擬實訓軟件或所在相關工作場所進行實操練習,提高了教材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此教材不僅可以輔助擴招學生在工作崗位自主練習,也可作為視光行業從業人員的培訓教材,促進了實用型視光人才的培養。

4 結語

目前,眼視光擴招生源按照“標準不降、模式多元、學制靈活”的原則實施運行了3年,改革后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受到擴招學生和其所在企業的認可,虛擬實訓室的建設也在按照構建的虛實結合實訓體系進一步完善中。但是擴招項目實施的時間仍然較短,需要結合2022年5月新發布的職教法,繼續挖掘職業教育的內涵,大膽嘗試和積極實施職業教育改革,助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驗配眼視光視光
天津醫科大學眼視光職業培訓學校
天津醫科大學眼視光職業培訓學校
老視鏡驗配中的疑難問題及處理
7300度近視眼鏡真的適合驗配嗎?
視光科普,任重道遠
視光中心離我們有多遠
眼鏡配飾化——除了視光,就是它!
“視”所能及——近視防控新形勢下的視光師培養
探索眼視光 深化專業路 第三屆福盛康斜弱視診斷治療與近視防控論壇閉幕
如何驗配中老年漸進鏡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