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焦性框架眼鏡的驗配經驗(上)

2023-04-03 03:34陳國良
中國眼鏡科技雜志 2023年3期
關鍵詞:戴鏡鏡架眼軸

文 陳國良

2005年,Smith等發現了視網膜周邊離焦對正視化的影響,提示周邊視網膜是決定眼軸增長、影響形成近視眼的決定區域。當黃斑區的屈光狀態為正視,周邊視網膜相對黃斑區視網膜為相對近視時,有助于延緩近視眼的發生與發展;反之,則會誘發其發生與發展[1]。

離焦性框架眼鏡是基于視網膜離焦理論設計,具有矯正屈光不正、控制眼軸增長、減緩近視發展的功能性眼鏡。動物實驗表明,外界的視覺刺激對眼球生長發育起調節作用。在眼前放一個凹透鏡模擬遠視性離焦時,脈絡膜會變薄,視網膜向后拉伸,從而導致眼軸伸長;在眼前放一個凸透鏡模擬近視性離焦時,脈絡膜則會增厚,將視網膜向前推移,從而引起眼軸變短[2]。

1 離焦性鏡片的分類

1.1 周邊離焦鏡片[3]

周邊離焦鏡片是周邊屈光度漸進產生近視性離焦的特殊單光鏡片,它能將周邊成像轉移到視網膜上或視網膜前方,在提供清晰中心視力的同時,增加視網膜周邊近視離焦量,減緩眼軸增長速度,控制近視發展。

圖1a 單焦鏡片,周邊部光線聚焦于周邊視網膜后

圖1b 周邊離焦鏡片,周邊部光線聚焦于周邊視網膜前

1.2 對稱設計多點離焦鏡片[4]

對稱設計多點離焦鏡片的結構是鏡片中心為直徑約9mm的遠用光學區域,周邊部是蜂窩狀環形微透鏡近視離焦區,該區域約有400個屈光力為+3.50D的微透鏡(如圖2a)??催h時,中心部分光線正常成像在視網膜上,周邊部分光線經過微透鏡形成近視離焦,抑制周邊眼軸增長;看近時,部分光線通過微透鏡與微透鏡縫隙聚集在視網膜上,能夠提供清晰視力,而另外一部分光線通過微透鏡折射聚集在視網膜前,形成近視離焦信號(如圖2b),減緩近視度數加深。

圖2b

圖2a

1.3 非對稱多點離焦鏡片[5]

非對稱多點離焦鏡片的結構是按同心圓狀排列出10多圈環形小透鏡,共計約有1000多個。小透鏡的大小恒定,鏡片中心為約9mm圓孔遠用區,小透鏡焦度并非固定值,從中心到周邊呈漸進增加設計,環間距也呈漸進排布。非對稱多點離焦鏡片可使光線在配戴者的視網膜前方形成非聚焦的光束帶,增大離焦量,并模糊近視離焦信號,使用產生減緩眼軸增長的信號區,從而達到控制眼軸、減緩近視進展的效果(如圖3)。

圖3

2 離焦性框架眼鏡驗配流程

2.1 接待問診及記錄

對于兒童青少年的問診交流,重點是和家長進行溝通。家長對近視所持的態度和觀念對孩子配鏡的配合度有著重要影響。對于驗配離焦眼鏡、科普近視防控時,需要綜合考慮,合理控制家長對離焦性眼鏡控制近視的期望值。問診時包括以下內容:

a.基本信息:姓名、年齡、聯系電話。

b.戴鏡史:初次戴鏡年齡、戴鏡方式、鏡片類型和度數增長趨勢等。

c.本次檢查的原因:視力模糊、想換新眼鏡或舊鏡配戴時間久等。

d.日常采取近視防控的方法、書寫閱讀姿勢和時間、戶外活動的時間。

e.孩子的特長、愛好。比如對視力有影響的下棋、書畫、彈鋼琴等長時間近距離用眼。

在了解以上信息后,應記錄并提出指導性建議,可以在配鏡和復查時用于參考。

2.2 檢查流程

2.2.1 初始檢查

a.視力檢查:包括遠視力檢查和近視力檢查。通過遠近視力的檢查,可以初步了解孩子可能存在的問題,為接下來的檢查做準備。

b.原鏡檢測:對于有戴鏡史的孩子,了解其舊鏡的鏡片類型和對舊鏡的滿意度,檢測舊鏡的焦度、光心距、瞳高和鏡片的磨損程度、鏡架有無變形等。

c.主導眼檢查:使用“卡洞法”檢測主導眼。在主觀驗光中,雙眼無法平衡,因此選擇主導眼會更加清楚。

d.瞳距測量:一般使用瞳距儀進行測量,主要測量遠單眼瞳距。瞳距測量是為了適配離焦眼鏡的遠用光心距,同時也可為綜合驗光調整合適的瞳距和挑選鏡架做準備。

e.遮蓋試驗:檢查被檢者是否有隱斜、斜視。

2.2.2 眼健康檢查和眼生物測量

a.眼健康檢查:進行外眼檢查和裂隙燈顯微鏡眼前節檢查,目的是為了排除眼前段異常病變。若具備條件,也可以進行眼底檢查、眼底照相等。

b.眼生物測量:主要檢查眼軸和曲率,目的是為了判斷近視的性質,如是軸性近視還是曲率性近視,這也是后續判斷近視是否增長的依據之一。

2.2.3 屈光檢查

屈光檢查是測量眼睛屈光狀態的方法,包括客觀驗光和主觀驗光,通過屈光檢查得到的全矯度數是后續進行視功能檢查的前提條件。此外,屈光檢查也是確定最終配鏡度數的重要手段和依據。

a.客觀驗光:包括電腦驗光和靜態檢影。電腦驗光簡單快速,但容易受近感知調節的影響,出現近視偏高、遠視偏低等情況。檢影驗光上手難度較高,需要長期的實踐,但其優點在于不需要患者太多的配合,調節對檢查的影響小,并且檢查結果準確。即便是屈光間質不夠清晰或者屈光度數特殊的人群,也能檢查到相對準確的結果。

c.注意事項:其一,單眼雙眼MPMVA原則,即最佳矯正視力的最大正鏡化,應保證視物清晰;其二,雙眼平衡時,若不能達到同一清晰度,則選擇主導眼清晰;其三,驗光師要耐心且表達得清楚、準確、易懂,尤其是對兒童青少年,要多引導、多鼓勵、多表揚,消除他們的緊張情緒,與其進行有效的溝通,提高驗光質量。

2.2.4 雙眼視功能檢查

正常情況下,人們使用雙眼獲取視覺信息,健康的眼睛是獲得視覺清晰和舒適的保障。在不同距離位置上,外物對視覺系統有一定的調節需求和聚散需求,只有滿足這些需求,并且有足夠的調節力儲備和靈活性,才能看得清楚、舒適且持久,有利于兒童青少年進行近視防控。而當被檢者有視覺疲勞主訴或有近視防控需求時,應進行雙眼視功能檢查。

2.2.4.1 基本檢查項

a.調節功能:包括正負相對調節、調節反應、調節靈活度和調節幅度。

b.集合幅度:一般是指集合近點的倒數,此測量對集合不足的診斷極其重要。

c.感覺融像:包括檢查融像、抑制和立體視。

精工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能夠用單體表殼制造潛水表的制造商。整體式結構非常有價值,專為70年代末制作的水肺潛水表而設計(例如,最初的PloProf也采用整體式表殼),它代表著令人難以置信的特點---沒有密封件(除了從表盤側面外無法進入機心),完美的密封性和獨特的設計。SLA025就繼承了偉大原型的這一特點:采用厚重的單體不銹鋼表殼,表徑44.8毫米,厚15.7毫米 - 與原型相比略大一些。此外,該表殼還具有超硬涂層,具有更好的防刮性;而4點鐘位置的表冠是典型的向原型致敬設計。

d.眼位和AC/A:遠近距離上的隱斜視和AC/A。

e.正負融像性聚散:根據問題眼位在遠還是在近,來測量遠或近的正負融像性聚散。

2.2.4.2 在離焦眼鏡驗配中的意義

a.屈光不正未矯正或欠矯會造成調節和聚散異常、隱斜量增加、正負融像性聚散改變、模糊像引起的抑制等,因此,在矯正后需進行檢查評估。

b.評估并篩選離焦眼鏡禁忌癥。

c.檢查并記錄配戴離焦眼鏡前雙眼視功能情況,有利于評估離焦眼鏡對視功能的影響。

2.3 配戴者評估

2.3.1 理想配戴者

a.近視范圍:0~-10.00D

b.散光范圍:≤-4.00DC

c.屈光參差:≤-2.50D

d.單眼矯正視力≥1.0,雙眼視功能正常。

2.3.2 相對配戴者

a.雙眼視功能異常,但可以通過視覺訓練達到正常。

b.以往戴鏡屈光參差>2.50D,最大屈光參差以不出現復視或單眼抑制、配戴無不適為準。

2.3.3 禁忌配戴者

a.顯性斜視、間歇性斜視者。雙眼視線無法均落在遠用光學區,而是落在微透鏡離焦區,影響看遠清晰度。

b.高AC/A、集合過度者。此類群體的視功能異常,視覺訓練效果差,首選球鏡附加,適合多焦點眼鏡而非離焦眼鏡。

c.其他聚散功能異常、首選附加較大棱鏡或進行視覺訓練的患者。

d.對離焦性眼鏡控制近視抱有不夠科學的認知,從而導致有過高期望值的人。

2.4 配適測量

2.4.1 鏡架選擇原則

a.穩定性:符合配戴者臉型,不宜選易變形的無框架或鏡腿細而軟的鏡架。

b.可調性:鏡架樁頭、鼻托和鏡腿可調整。

c.安全性:鏡架材料無害,使用過程中無安全隱患。

d.尺寸合適:鏡架幾何中心距與配戴者瞳距之差≤6mm,鏡圈寬≥45mm,30mm≤鏡圈高≤40mm。

2.4.2 鏡架調整

通過配鏡參數,如單眼瞳距、單眼瞳高、鏡眼距、前傾角和面彎等選擇鏡架,并根據配戴者配戴情況和離焦鏡片定位需要,進行必要的調整。

2.5 鏡片定制加工檢測

a.填寫配鏡單。包括配戴者信息、雙眼屈光度、矯正視力、單眼瞳距、瞳高,鏡片信息、鏡架信息和配戴參數等。

b.加工。鏡片基準點對準鏡架瞳高點,水平對準單眼瞳距,磨片上架。

c.檢測。目前國家還沒有針對離焦眼鏡的質量檢測標準,根據離焦鏡片的設計和配戴要求,建議參考《GB13511.2-2011》漸變焦部分進行具體各項檢測。

2.6 取鏡評估

首先,恢復標記,核對配鏡單信息,再次確認配鏡參數的正確性。

其次,進行戴鏡評估,具體內容為:鏡架配戴評估,即配戴者戴鏡后,檢查配戴松緊、水平和遠用配適點是否正對瞳孔,若不合適,可針對性地調整鏡架;復查遠、近視力,即配戴者戴鏡后,評估遠視力、近視力是否達到檢查時的標準視力,一般遠近視力≥1.0。

最后,進行配戴指導,如:指導配戴者戴鏡看遠近處的姿勢和頭位,看近的距離、姿勢;告知配戴眼鏡需要適應的時間,大概3~7天;每天配戴時間12小時及以上;在配戴過程中做好鏡片清潔,叮囑其在鏡架出現變形、傾斜、下滑等情況時,及時到店調整。

2.7 回訪復查

回訪復查是對配鏡后的追蹤、隨訪,即配戴離焦眼鏡一段時間后的定期復查。

2.7.1 戴鏡一周后電話回訪

a.適應性,是否已經適應眼鏡,配戴是否舒適。

b.依從性,是否每天配戴并且配戴時長達12小時以上。

c.視覺質量,戴鏡看遠看近的清晰度、閱讀速度、日?;顒忧闆r等。

2.7.2 復查

取鏡后每三個月復查一次,主要復查內容有:詢問配戴情況,每日戴鏡時間,戴鏡遠近視力,屈光度、眼軸和曲率,根據需要進行視功能檢查、鏡片清洗和鏡架保養調整、復查處理或預約下次復查時間等。

(未完待續)

猜你喜歡
戴鏡鏡架眼軸
視力下降的機動車駕駛員駕車時戴鏡行為研究
青少年近視性屈光參差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鏡后脈絡膜厚度及眼軸的變化
戴眼鏡會讓眼睛變凸嗎?
配戴角膜塑形鏡后調節幅度的改變及其控制近視進展的臨床觀察
凝望
鏡架材料:國外ECP怎么看
光學離焦時長對小雞屈光度及眼軸向參數的影響
白內障患者IOLMaster500及IOLMaster700眼軸測出率比較
單純性近視患者鼻側象限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與眼軸及屈光度的關系
近10a東莞地區4~22歲屈光不正人群眼軸長度特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