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勞動教育的現實困境與推進策略
——以內蒙古本科高校為例

2023-04-05 04:06郭學利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3年1期
關鍵詞:內蒙古勞動教育

郭學利

(內蒙古財經大學人文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勞動教育是新時代賦予學校的重要使命,加強大中小學勞動教育體系勢在必行。有針對性地開展地方性高校勞動教育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梳理研究,探索地方性高校的勞動教育實踐之路很有現實意義。

1 內蒙古本科高校勞動教育的現實困境

1.1 部分學生勞動認知存在偏差

內蒙古本科高校大學生勞動價值觀念主流是積極的、健康的,絕大多數認同勞動的重要性,并支持學校開展勞動教育,但部分同學勞動價值觀中存在的誤區不容忽視。其主要表現有:勞動意識淡薄,厭惡勞動、逃避勞動,參與勞動的主動意識和自覺性不強;對勞動艱辛的體認感不強,不尊重勞動者、不敬畏勞動成果;輕視體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者,認為體力勞動很卑賤、體力勞動者低人一等;勞動態度不端正,偏執于“有勞即有酬”“多勞即多酬”的功利性認識,對于公益性勞動、服務性勞動不積極;勞動能力差,心態浮躁手高眼低,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更為嚴重的是,部分學生尚未認識到勞動教育對于自身成長和發展的決定性作用,對勞動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建設國家認同感不強,崇尚“不勞而獲”“一夜暴富”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大學階段是青年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階段,不想勞動、不愛勞動、不會勞動、不敬畏勞動的負面勞動價值觀念,大大限制了青年學生個人的發展。

1.2 學校勞動教育缺位乏力

首先表現為課程設置缺失現象嚴重。在全區本科高校中,多數學校已經將勞動教育明確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但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的僅有3所,且均為在呼高校。而其他14所高校只是偶爾在相關的學?;顒又惺褂昧恕皠趧咏逃钡年P鍵詞。其次表現勞動教育內容片面不成體系。在日常生活勞動、生產性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三項內容的實踐中,一些高校沒有長期的規劃只是隨機開展,教育形式上呈現出運動式、活動式、隨意性的特點。生產勞動活動、服務性勞動明顯偏少。再次表現為勞動教育普及程度不夠。學校提供的勞動實踐活動少、參與人數有限,勞動教育學生整體層面的普及難以保證。最后表現為勞動教育效果不佳。由于系統化設計的缺失,內蒙古本科高校勞動教育整體表現為理論解讀、實踐活動、價值引導三者的割裂脫離,勞動教育或囿于簡單的說教,或淪為了應景性的活動,其教育效果不明顯。甚至有超過80%的學生認為學校沒有組織過任何形式的勞動教育活動??梢?,內蒙古本科高校勞動教育尚屬于初級發展階段。

1.3 勞動教育教師存在短板

目前,內蒙古本科高校勞動教師存在著明顯的短板。一是專職師資數量不足。高校勞動教育屬于全覆蓋課程,教育對象涵蓋所有年級、所有學生。勞動教育專職教師總體性缺編是內蒙古本科高校普遍面臨的尷尬。二是教師勞動教育意識不足。部分教師對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內涵和培養目標缺乏正確的認知,對勞動教育的意義與作用把握不準,存在著將勞動教育窄化為勞動實踐、技能培訓、品德教育的認知偏差。三是教師勞動教育能力不夠?!皩τ?8+的大學生來說,勞動教育更應是一場‘真刀真槍’的實戰?!盵3]“新時代的勞動教育不應局限于‘動手’,大學生階段應該更加提倡‘手腦結合’的創造性勞動?!盵4]但不少高校反映,很多教師的成長經歷是從“學?!钡健皩W?!?,其動手實踐、出力流汗的勞動體驗缺乏,勞動教育的核心素養還不能達到“傳道、授業、解惑”的水準。師資問題已經成為限制內蒙古本科高校勞動教育發展的瓶頸。

2 內蒙古本科高校勞動教育問題的原因分析

2.1 學校對勞動教育的重視力度不夠

《綱要》和《意見》從國家層面對新時代學校勞動教育提出了新的使命,多年弱化的勞動教育在總體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評價制度等方面有了剛性要求。政策出籠以來,除了三所高校先后開設了“勞動教育”必修課,其他高校對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勞動教育的文件精神與政策的解讀與落實工作還停留在網站公告、活動口號的表面形式上。政策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導致內蒙古本科高校勞動教育處于似有非有似無非無的狀態,根本原因在于傳統“智育至上”思維、“應試教育”教育理念的影響,高校管理層面仍未走出重智輕勞的誤區,未能認識到新時代勞動教育不僅是一門普通課程,而且是學?!暗轮求w美勞”教育中的重要一環。

2.2 學校勞動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

內蒙古本科高校普遍存在著勞動教育機制不完善不健全的現象。表現在于:一是制度短缺。截至目前,內蒙古不少本科高校對勞動教育如何開展尚未破題,未建立起指導和組織開展勞動教育的管理制度,沒有具體的教育教學實施方案,相關的政策措施也未得到及時地調整與修訂,勞動教育教學活動處于隨意性的不規范狀態。二是制度缺陷。少數已經制定勞動教育實施方案的高校,其制度在某些層面存在一定的短板,如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結構不合理、教學手段不科學、教學組織不嚴密等漏洞,缺少可行性、可評價性、可保障性。三是制度陳舊。部分學校雖有勞動教育的相關規定,但已經不合時宜,結果造成新制度沒有、老制度沒用。勞動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導致學校勞動教育缺少系統化的統籌設計,勞動教育陷入無章可循、無理可依的尷尬處境,勞動教育是“有活動無效果”“有勞動無教育”流于形式效果疲軟。

2.3 家校社的勞動教育合力未形成

目前,家校社勞動共育生態尚未形成。家庭層面:“00后”獨生子女居多,家庭經濟條件優渥,從小嬌生慣養,相當數量的學生在家里是“十指不沾陽春水”“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甚至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備。有些家長亦不能以身作則,好逸惡勞、貪圖享受、奢侈鋪張、鄙夷流汗出力的生產勞動。在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前置環境家庭中,一些家長沒能成為孩子勞動教育的指導者和培養者。社會層面:對勞動教育在人才成長和社會進步中的重要地位、戰略意義認識不足;對勞動教育認識存在簡單化、庸俗化的理解;在積極向上的主流社會風氣外,“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觀念仍大有市場,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現代不良風氣還在盛行;網絡不良信息對勞動精神的宣傳形成一定的沖擊,社會正面宣揚和撥亂反正的宣導力度不強?!皠趧咏逃斯δ艿陌l揮主要在課堂之外,如果只在課內用力,不在課創設多種情境實施勞動教育并與各個育人環節形成合力,勞動教育的價值體現和作用發揮就會大打折扣?!盵5]

3 推進內蒙古本科高校勞動教育的建議

3.1 提高認識,擺好勞動教育的“新位子”

貫徹落實《意見》《綱要》的精神,需要積極開展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教育,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勞動、勞動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充分認識到勞動教育在新時代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價值維度,進而從思想意識上擺正勞動教育的位置。高校領導層面必須要站在社會進步、國家發展的戰略角度和人全面發展的現實角度,牢固樹立“勞動育人”“五育并舉”“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對勞動教育形成科學的價值認知,重新審視和思考勞動教育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等根本性問題,進一步明晰勞動教育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路徑。教師層面必須要具有培養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高度,深刻認識自身在勞動教育中所肩負的責任,深刻認識新時代勞動教育對自身教育教學科研提出的新要求,深刻認識自身教學實踐需轉變的緊迫。學生層面要加強對勞動教育深層次含意的深切理解體會,力爭將勞動教育的思想根植于思想深處,提升勞動教育的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和實踐認同。

3.2 建章立制,搭好勞動教育的“新架子”

為形成勞動教育的長效機制,內蒙古本科高校必須要加快頂層設計,構建制度樹立規矩,搭好勞動教育的架子。一是制定和完善勞動教育課程標準。明確目標是關鍵。勞動教育與勞動活動有本質的區別,高校勞動教育承擔著樹立正確勞動觀、涵養正向勞動態度、培養崇高勞動精神、形成良好勞動習慣幾個方面的多維目標任務。高校在確定勞動教育目標時,幾個方面都要兼顧,不可顧此失彼。以培養目標為導向,根據《意見》,制定完善勞動教育管理機制和具體實施方案,明確課程設置、課時安排、教學內容、教學實施、教學評價反饋的具體要求,為勞動教育課程的開設提供基本依據。二是加強過程管理。在組織領導、資源配置、統籌協調、師資保障、督導檢查、考核管理等方面建立規范,壓實參與落實勞動教育的教學、管理、科研、服務等各個單位與部門的責任,為有效開展勞動教育提供可靠的支撐。

3.3 多措并舉,把好勞動教育的“新尺子”

為提高勞動教育的實效性,高校一定要做多措并舉,將“講、踐、研、評、測”工作做實做細。首先要將勞動教育融入課程教學體系中。設立包含有勞動理論與勞動實踐的必修課,學時不得少于32;結合學科、專業的特點,梳理挖掘勞育元素,把勞動教育有機地融入學科、專業課程體系中。其次搭建勞動教育實踐平臺。根據《意見》的要求,勞動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以此為導向,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內資源建立勞動文化教育平臺、生產性勞動平臺、服務性勞動平臺;多途徑擴大校外勞動實踐基地,將一些農林工場所、社區和公益基地納為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再次,搭建勞動教育研究平臺,做好勞動教育師資孵化工作。建立勞動教育研究機制,設立勞動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組建一支由思政教師、專業老師、輔導員、勞模導師、企業導師等為主體的專兼職師資隊伍。另外,要加強對勞動教育的評價與監督。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學校的管理進行科學合理的過程性、結果性評價。

3.4 開發資源,探好勞動教育的“新路子”

在新時代人才培養的語境下,勞動教育既要高瞻遠矚又要腳踏實地,積極探索和開拓新路徑。一要結合地域資源,探索勞動教育特色之路。內蒙古自治區地域遼闊、東西跨度大,其本科高校分布于8個盟市。高校所在地的農林牧業、科技、文化、經濟資源各有特點,各高校要結合時代特征、專業特點,因地制宜地選擇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二要盤活校本資源,探索勞動教育轉型之路。學校的宿舍、教師、食堂、校園、校企等場域,創新創業、實訓實驗、文化建設等項目,都可以融入勞動教育的體驗。這些活動和項目在大部分高校里已然存在,但大多呈現形式化、碎片化的特點。要挖掘和重新審視這些活動和項目的意義與價值,將之上升到系統的勞動教育層面。三是溝通家校社,探索勞動教育協同之路。要加強家校溝通提高家長對子女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引導家長鼓勵學生假期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走進田間地頭、工地車間參與真正的勞動;要多渠道挖掘、吸收社會力量參與勞動教育,同時引導學生將個人前途與社會發展、國家未來聯系起來,積極參與到重大疫情、災難等公共服務活動中。四要關注新形態,探索勞動教育創新之路。根據勞動對象知識結構的改變、勞動具體形式的拓展,高校必須與時俱進地對勞動教育的內容和方式進行創造性地變革,引導學生重視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的應用,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探索高校勞動教育新路子,就要突破原有勞動教育資源單一、勞動教育形式簡單的局限。只有整合重組校內外勞動教育資源,構建多維立體、豐富適切的勞動教空間,學校勞動教育才會更接地氣、更有效果;只有充分利用社會性教育資源,創造性地融入富有時代氣息的教育元素,學生才會獲得更好地勞動體驗。新時代新使命,勞動教育的探索永遠在路上。

猜你喜歡
內蒙古勞動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在內蒙古,奶有一百種吃法
這是美麗的內蒙古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可愛的內蒙古
熱愛勞動
愛在內蒙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