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對話策略的研究

2023-04-05 21:08文繼英
中文信息 2023年3期
關鍵詞:師生評價數學

文繼英

(大連市甘井子區西城小學,遼寧 大連 116000)

一、小學數學課堂對話現狀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要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使學生獲得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的獲得與發展?!读x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版)》提出“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1]?!痹跀祵W教學中我們的師生對話實時存在。但是對話是否有效,是否對課堂開展起到了引導作用值得深思。

在實際調查過程中發現,教師對于課堂對話的認識不足。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老師對教學對話的理解有含糊、狹隘或者偏差現象。大部分老師認為“你問,學生問答”便是課堂對話的最佳途徑,對話就是在師生“一問一答”之間進行的,而學生對這種單純的問答式提問又有多少深入的思考?對于學生來說究竟有多大的意義與價值[2]。有的老師把課堂對話或者互動等同于活躍熱鬧的課堂教學,造成了課堂對話只有形式,而對于是否有實際的意義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對課堂收效甚微。正是由于一種不確定的教學師生交流概念,導致課堂上也需要老師牽著鼻子走,無法實現自己思考,學生提出的問題更多時候是老師想讓學生提出的問題,這一情況始終無法得到改變。其實教學對話能力對老師的綜合素養有著相當高的要求,從老師教學理念、專業知識、實踐智慧、高尚人品等方面都有明確要求,但在現實狀況是,很多老師的教學說話能力還遠遠有需要提高的地方空間[3]。

教師為了提問而提問,忽視學習本體。當今教學已經由傳統的教學方式改以“提問為主,討論為輔”,而事實上,當下的課堂由“滿堂灌輸”轉變為“滿堂提問”,因為老師較注重回答的規范性和整齊劃一度,出現知識性問題較多,而實用性問題較少,因此偏愛于封閉型問題和分析型問題,但也較少涉及開放型問題?!斑@樣做好不好?”“他的方法正確嗎?”等提出方法仍大量存在于教學中,針對這類現象,他們不經思索并隨口說出“好/不好”“正確/不正確”,但這些說話方法都抽象貧乏,隨大流,學生聽到別人說什么自己就說什么,并不能啟發他們的智力,也缺乏什么教學作用與功能。另外,由于老師的提問方法簡單化、形式化很嚴重,基本沒有實質變化,長此以往,也會讓孩子們缺乏學習的積極性。于是部分中小學教師,特別是年齡較小的老師提出“教學師生對話=熱鬧的教學”,受這些觀點的負面影響,老師使用大面積的“聲”“光”“影”等手段引導孩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直接對話也越來越多地被工具化交談手段所代替,教學交流雖然看上去熱鬧非凡,但事實上已經被堆砌的炫目手段掩蓋了,原有的教學功能[4]。

開展對話的學生范圍小?!把硖锸健钡淖伟才艅t在教室空間中將老師放在學生前方,需要學生直接面對老師,不免給學生形成了“靜靜的聽講”的心態提示,從而削弱了其課堂教學說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于這些有較低參與水平的學習者,教師給予其更少交流對話思考時間與談話時機,往往有更強的控制表現,學生無法獨立思考,別人說什么他們就聽什么。在一節課上教師會存在和個別孩子互動過三四次以上,但一次交流都沒有的孩子卻大有人在。坐在最前面的學生與老師互動最多,而第二至四排的學生則與老師互動較為頻繁,而教室后排尤其是倒數二三排的學生往往形成與教師對話互動的“盲區”,互動時間也極少。相對活潑的孩子最容易受到老師的重視,因為老師通常會很樂于和這些孩子交流,而相對文靜的孩子會遭到老師忽視或與冷漠[5]。

二、課堂對話現存在主要問題的原因分析

1.教師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認為課堂對話就是“教師問,學生答”

關于課堂對話,老師們第一個想起的便是“師生問答”,但是課堂教學說話不單單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也可以是“生生對話”“生本對話”。以數學課堂為例,學生對探索數學知識有充分的好奇心,但是教師的問,難免會過多干預到學生的思路。教師想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也想讓學生大膽提出各自的見解,但實質上,課堂的有限時間內仍然會使他們陷入消極境地的問答式教授。老師精心設計的一系列圍繞課堂的問題,無時無刻不在牽引著孩子,讓他們很少有自己的選擇權,大多數時候只是被動應對,思考能力不足,時長容易產生觀望心態。這種教育實際上關注的是課堂實際需要的整體結果,是現在學校教育普遍存在的現象,這與我們所提倡的對話教育思想相悖。

2.忽視學生真正心理需求

在數學課堂中,大部分老師喜歡用啟發式的授課方式,統一的教學模式,容易導致學生的倦怠,對老師的依賴性增加,不愿意積極表現自己的觀點與想法;一些老師濫用啟發性的交流手段,不重視課堂教學中的總結與整理,致使課堂師生交流雖然平等熱烈,但不能讓他們獲得全面統一的認識;一些老師片面追求課堂的高速度和高效益,沒有給予他們思考的時間,造成部分閱讀能力低下的孩子無法消化吸收,閱讀興趣逐漸消磨,交流能力因此下降。同時單純地為了“對話”而“對話”,不注意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課堂氣氛冰冷而低沉,影響了與教師對話的正常進行和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部分老師過分維護權威,對學生非常嚴格,導致學生很懼怕老師,甚至與老師進行日常對話交談都很抵觸和害羞。另外部分老師則過于崇尚熱鬧的課堂教學氣氛,教學活動華而不實,存在一定的表演性,老師看起來似乎和學生展開了大量的談話交談,但其實多為沒有效果或沒有作用的對話。

3.數學課堂對話之后的評價匱乏

課堂評價是當前課堂教學中反饋的重要形式,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很多老師已經認識到了正向評價對孩子的重要性,在班級考核中要采取鼓勵引導型的考核方法,注重榜樣鼓勵的效果??墒?,許多老師卻又出了表揚詞太泛化的問題,籠統地用“棒”“說得好”“真不錯”“太厲害了”地對他們進行點評,評價依據不詳盡明確,給發言學生的啟發效果有限,并沒有很好地達到啟發其他學生的效果。身為老師,要不吝嗇正面的表揚話語,使孩子從贊揚與激勵的話語中感受到成功,這也有助于好師生關系的形成。學校高年級段老師在對孩子進行評語時多局限于“表現好時才給予表揚”,這方面需要教師從自身的主觀意識進行改變。

4.課堂環境及課堂氛圍影響

當前中小學生普遍班額偏大的現象,或許會成為班級課堂教師交流上的障礙。從課堂教學師生交流的方面考慮,由于課堂教學規模地過大導致老師們在課堂活動中無法面面俱到、兼顧均衡,教學教師之間的深入交流也受到限制,班級教育難度增大,從而限制了班級課堂與教學教師交流的有效進行,也降低了教學效果。

在數學課堂中,老師很易于漠視學生數學文本的主體,從而缺乏深度認知和反思。但數學的課堂對話中,卻存在著師生、師本、生本、生生等多對話的關系,促使學習者大膽表達、自主發言,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認可。不過,我們也不要為了因過分強調學習者的主體,而忘記了同樣重要的談話主題——文本。而在語言實踐教育中,一些老師所謂的對話將學習者主體的培養當成任務,卻完全把課堂時間放給了學習者,從而導致完全離開文本。更有嚴重的現象是,部分老師還沒有等學習者充分讀透課本,就任由學習者自由發揮和小組討論,從而導致對話完全離開文本,毫無意義可言。而數學學習情境來源于生活,課本中經常會列舉出很多生活實例,以北師大教材為例,每課的數學知識都有一個對應的情景,讓學生明白數學來源于生活。

三、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對話策略

1.精心預設對話形式,課堂重視“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生本對話”

數學學科講究講練結合,往往教師講完知識點,學生就要進行練習,在鞏固知識的同時,鍛煉思維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引導需要“師生對話”,學生的討論需要“生生對話”,課堂練習需要“生本對話”。課堂的時間被分配比較滿的情況下,教師就需要在課前進行準確的教學設計,考慮到問題的多少與問題的時間關系,考慮到問題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學生能回答什么,回答道什么程度,教師需要讓師生對話在可控的時間范圍內,教師的預設在這里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教師隨意提問,那么教學進度就將更加不受控制,致使教師講不完教學內容,完不成教學任務?!吧鷮υ挕币彩菙祵W課堂尤其重要的一個環節,以小學數學《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一課為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獨立探究出交換律的規律,而生生對話過程就存在于“寫算式-發現規律-用字母表示-在生活中的經驗”這樣探究知識的過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提前預設,讓生生對話的效果最大化。而“生本對話”往往出現在練習或提前預習過程中,在練習時,學生需要與課本中的練習題進行“對話”,思考練習中有效的數學信息,學會解決問題。由此看出,教師不能省去課前設計“對話”的環節,要對課內容進行細致的分析,在恰當位置設置好優質的對話內容,把握好準確、細致、充分的原則。

2.“師生對話”提問質量是關鍵

好的提問不在于是否讓學生找到正確的答案,而是是否促進了學生的思維 ,讓學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所以教師應該對所準備的問題進行優化,進而提升問題的質量,創設高效率的教學對話。

化繁為簡。教師應該將問題化繁為簡,如果一個問題除了必要的鋪陳與引入外 ,還有很多與教學知識點無關的信息,則應該適當刪減無關信息。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集中精力,投入思考,提高效率。

難易得當。課堂提問內容應該難易得當,前蘇聯教育學家維果斯基認為:“如果問題全在知識范圍內。只是大腦皮層的簡單探索,就引不起學生的興趣。如若問題過高,大腦皮層模糊一片,就不會有特別明顯的興趣點。只有把問題創設在最近發展區,才能引起興奮點?!彼越處熢谇霸O問題時要充分分析學生特點,弄清已掌握內容和即將掌握知識的關系。

重視過程。教師提問既要重視結果也要重視過程。問題的結果體現了回答者的思維嚴謹性和計算的準確性。但是,這并不是教學目標的全部。如果教師過于重視課堂問題是否被解決,結果是否正確,往往創新精神會被忽略掉。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問題時要注重給學生留有發揮的空間,重視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耐心傾聽學生的解題思路,鼓勵學生立意與創新。

3.改善對話評價機制,注重教學生成

好的課堂評價會促進課堂對話的生成,也會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對話。首先,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由單一的課堂評價轉為多方評價,既然課堂對話不單單是“師生對話”,還有“生生對話”,就可以由學生同伴進行互相評價。評價方式可以以小組互評,升格子,積分等形式。第二,教師評價語言的多元化,突破原有的“好”“很好”“真棒”“不錯”等課堂評價,對學生的評價有指向性。例如“讀題認真,獲取的數學信息真全面”“思維方式縝密”“說話完整!”等對學生的具象評價。同時教師的姿態和身體動作,能夠在評價的基礎上給予學生正向的反饋,例如在評價過程中和學生擊掌,在評價之后走到學生身邊拍拍肩膀,都是課堂反饋的好方法,也會促進學生參與課堂對話之中。

4.創設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對話的前提是在一個民主平等的環境之下,教師創設對話的環境,學生愿意在這個環境中參與對話,教師也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看法。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一切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培養和塑造學生。師生之間民主平等關系的創建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入手:首先,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愛,并且做到包容學生。愛是教育的前提,也是課堂對話的應有之義。對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關愛會使學生情不自禁地親近老師,進而主動與教師進行對話交流。其次,教師要尊重學生提出的不同觀點。針對學生上課隨機生成的問題,不能視而不見,將學生的看法壓制下去,這樣不僅會扼殺學生的創新思維,還會消除學生參與課堂并與教師積極對話的意識。教師應該肯定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的新穎觀點,并鼓勵其他學生提出更多的解答角度,數學本身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更應該鼓勵學生課堂問題的生成,以促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對話當中,從而實現小學數學課堂對話教學策略的優化。

猜你喜歡
師生評價數學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麻辣師生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重視“五老”作用 關愛青年師生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多維度巧設聽課評價表 促進聽評課的務實有效
成功的師生溝通須做到“三要”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