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路徑創新

2023-04-05 21:08張惠萍
中文信息 2023年3期
關鍵詞:法治道德素養

張惠萍

(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學,河北 唐山 063000)

編者在編制教科書內容時,規定了應給予學生的各種知識。然而教師的職責不僅是將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樹立“培養真正的人”這一教育理念,深挖教材內容蘊含的素質教育內涵,培養學生應具備的各項素質與學習能力。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與運用,為教師開展素質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教師需具備“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教學素質能力,突破表面的、淺層的教學內容,深入到各知識點的內部,指導學生領悟知識內涵,培養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

一、通過談話教學法,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

談話教學法也被稱為問答法,教師一般可在課堂中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或者認知經驗來回答具體的問題。因此,教師可在師生互動環節運用談話教學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語言表述能力,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達到師生互動教學目的。教師在落實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教育的過程中,可將談話教學法與師生互動教學有機結合,讓學生獲得更佳的課堂學習效果[1]。

例如,在“享受學習”這節課中,教師可與學生展開談話交流:“你們覺得學習苦嗎?能否具體說一說學習的‘苦’體現在哪里?”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學生遇到了很多挫折和困難。在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的腦海里會浮現一幕幕讓自己頭疼的學習畫面。為了讓學生鼓起勇氣回答這個問題,教師應在談話過程中表現出平易近人的教學態度,放松學生緊繃的情緒,讓學生如同平常談話一般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教師在談話時可適時地引入一些新的問題,承接上一個問題,讓學生一步步深入學習主題,挖掘課堂的知識內涵,形成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比如,教師可向學生提問:“在什么情況下,你們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這一問題能夠啟發學生去回顧自己快樂學習的瞬間,了解學習是一個苦與樂交織的過程。為了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刻苦努力的學習精神,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學科核心素養,教師可在談話過程中引導學生展開獨立思考:“怎么去有意識地展開快樂的學習?”

學生在回顧以往快樂學習的經驗,發現其中的一些規律,然后回答教師提出的這一問題。比如,有的學生發現帶著好奇心去學習,在滿足好奇心的過程中會感到快樂。學生就可以將“好奇心”作為快樂學習的一個突破點,探索“如何利用好奇心來展開快樂學習”這個問題,總結快樂學習的一些有用技巧。在以后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可以將這些學習技巧運用進來,提高自己的學習素養與學習能力。

二、開展思辨性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核心素養教育強調了教師要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讓學生在認識世界、探索世界時,展現出正確的精神取向,彰顯自己的理性思維能力、敢于質疑和批判的精神。教師要實現這一核心素養教育目標,就要有意識地增強學生的理性思維和思辨能力,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造良好的條件[2]。為此,教師可從教材內容中提取一些具有思辨性的知識點,然后組織一個思辨性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思辨性的互動交流中樹立正確的精神取向,形成良好的科學精神。

例如,在“生命可以永恒嗎”一課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圍繞“生命是否能夠永恒”這個具有爭議性的問題來展開辯論。辯論的正方觀點是生命是可以永恒的,而辯論的反方觀點是生命是不可能永恒的。學生可根據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選擇自己站在正方或反方的角度來展開辯論。在做好選擇之后,教師可讓學生正式展開辯論,分別用不同的證據材料來論證自己的觀點。

在學生展開辯論時,不管是正方,還是反方,他們都能夠深刻理解“生命有時盡,生命有接續”的道理,學會辯證對待生命問題,懂得在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不可抵抗的前提下,要創造自己的生命價值,讓每個來之不易的生命都能夠絢爛綻放出特有的光彩,讓珍視生命的人文情懷永恒傳承下去。因為在時間的長河中,還會有其他陸續降臨的生命,他們會繼承這樣的情懷,不斷地創造生命的奇跡。

從核心素養教育角度來看,學生在辯論中產生了強烈的思維碰撞與交流,他們在認知和探索世界奧妙時,往往會遵循自己的觀點來展開獨立的思考,去了解世界的全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不斷地質疑、批判,理性分析和探究問題。在潛移默化中,學生會樹立起一個必備的科學精神。

三、立足文化自信培育,讓學生積累文化底蘊

很多青少年會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呈現出多元化思想的發展態勢。在青少年的價值觀念尚未穩定發展的前提下,教師有必要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讓學生不斷積累豐富的文化底蘊。實際上,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也是教師在核心素養視域下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目標[3]。教師可積極開發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資源,將這些教育資源與教材的知識資源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學習教材知識的同時,體會傳統文化特有的魅力,主動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例如,在“延續文化血脈”一課中,教材中提及了傳統節日文化、文化遺產、漢語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藝、文學藝術、儒家文化、戲曲文化、武術文化、服裝文化等等各種各樣的優秀傳統文化。教師可搜集或制作微課視頻,將這些傳統文化的一些典型代表作品呈現出來,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傳統文化。比如教師在制作“傳統節日文化”的微課視頻時,可將傳統節日起源、節日習俗等方面來展現傳統文化的特色。教師可讓學生展開課堂交流,分別說一說自己還知道哪些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并深入論述自己對這種傳統節日文化的理解。

除此之外,教師可讓學生根據個人興趣,組成不同的小組,共同去了解其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比如學生對儒家文化產生了興趣,則可通過小組形式去搜集儒家學說相關的學習材料,了解以儒家學說為指導思想的文化流派究竟推崇了哪些儒家思想,然后將儒家學說倡導的科學思想進行歸納,學生可深入分析儒家文化的精神內涵,闡述人們在生活中究竟該如何踐行這些儒家思想,傳承儒家文化。

對其它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學生可自發組成不同的小組,親自搜集豐富的學習材料,自主挖掘其中蘊含的文化知識和精神內涵。在學生不斷接觸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可以逐漸積累文化底蘊,并且樹立文化自信,主動承擔起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

四、創設生活性情境,讓學生樹立健康生活觀

在核心素養視域下,教師應注重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生活觀念,讓學生形成樂觀的個性,放飛青春,張揚自我。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生命體,懂得享受生活,享受成長。為了實現培養學生健康生活觀念的教學目標,教師可創設契合教學主題的生活情境,讓學生主動走進生活情境中,體會健康生活、快樂生活的重要性,讓學生生出勇氣,主動參與快樂的課外活動[4]。

例如,在“集體生活邀請我”一課中,教師可事先錄制好青少年參與各種課外社團活動、興趣活動的日常場景,然后將其制作成一個動態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這個視頻中蘊含了許多充滿生活氣息的課外活動畫面,包括:與同學一起在操場上跑步、打球、跳繩;在合唱社團與同伴一起排練合唱活動;在舞蹈社團與隊友一起跳舞等等。學生在觀看動態視頻時,會走進生活情境之中,領悟到其中的道理:這些課余活動能夠豐富初中生的課外生活,讓他們感受到課余生活的多姿多彩;我們可以積極參與這些集體活動,要懂得鍛煉健康的體魄,熏陶自己的藝術情操,鍛煉自己的不同技能。

在學生不斷參與集體活動的過程中,他們不僅會形成健康生活觀念,養成課外的良好行為習慣,還能增強自己的集體精神,感受到集體帶給自己的溫暖和力量,學會向陽而生,塑造樂觀的性格。教師在課堂中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不同形式的課余活動,將新課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核心素養視域下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目標。

五、讓學生走進社會,參與社會實踐性活動

教師應適時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進入到社會生活環境,讓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力。尤其是教師在落實核心素養教育的過程中,更要注重以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意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例如,在“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參與到“調查社會生活中存在哪些不遵守規則的現象”為主題的實踐活動中來。有的學生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了許多不遵守社會規則的現象,包括:隨意停放車輛、阻塞交通;不排隊、隨意插隊;在旅游景點隨意扔垃圾,在建筑物或者其它物體上刻下“xxx到此一游”的字體;看完電影時,人們一窩蜂地從電影院涌出來;在坐公交車時,有人為了搶到座位,快速擠開他人,先一步上車等等。

教師可引導學生在調查報告中分析人們不遵守社會規則的行為特征,探討如何從法律法規、道德風俗等層面來引導人們遵守社會規則。學生可針對自己的調查結果,為改善當前社會不遵守規則的不良風氣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議[5]。除此之外,教師也可讓學生參與到“維護社會規則”的志愿活動中來,讓學生親自為構筑社會良好風氣做出一份貢獻。比如,學生可成為交通志愿者,助力交警做好維護社會交通秩序的工作,讓“遵守交通規則”深入市民的心中。

教師還需鼓勵學生自覺在社會生活中踐行“遵守社會規則”這一良好行為,自我監督、自我約束,及時糾正個人的不良行為。同時,學生也可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他人遵守社會規則,勸導他人在公共場合自覺地維護社會秩序。比如當學生發現有人做出了在公共場合吐痰或者往噴水池扔垃圾等行為,可上前提醒、勸導,或者讓有關工作人員來予以及時的處理。在這些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識,自覺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成為有責任擔當的社會主義未來接班人。

六、讓學生分析案例,培養學生的法治素養

在教師開發各種教學資源的過程中,比較注重開發案例資源。因為案例能夠反映一些真實的生活問題,能夠啟發學生對現實生活問題的深入思考,讓學生學會結合已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理論性與知識性都比較強,教師可選擇將合適的案例資源融進來,引導學生自主分析案例,對其中蘊含的實際問題展開探究,探尋相關問題的正確答案。在核心素養為主線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更要重視案例教學法的運用。

例如,在“依法行使權利”一課中,教師可引入以下幾個案例:(1)xx班的小劉同學買了一支很貴的鋼筆,有一天怎么也找不著鋼筆,于是生氣地要求翻遍全班同學的抽屜、書包,甚至搜身,小王同學不愿意,阻攔對方的這種行為,小劉同學越來越生氣,辱罵了小王同學,還揚言要重點搜他的桌子、書包和衣服,小王同學氣不過和小劉同學打起了架;(2)在一次足球比賽中,A球隊和B球隊打得非常激烈,但是部分A球隊的球迷看到這個隊伍比分落后了不少,對B球隊非常不滿,遷怒了B球隊的球迷,對B球隊的球迷進行了辱罵,B球隊的球迷試圖安撫對方,無果;A球隊的球迷氣憤之下,向B球隊的球迷砸了東西,惹怒了B球隊的球迷,現場開始了一場混戰。

教師給出了具體的案例之后,鼓勵學生對具體的案例進行深入的分析:“案例中涉及到哪些公民權利?誰在不正當使用自己的權利?若不正當使用自己的權利,那么對方會付出什么樣的代價?為了避免這樣的代價,在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我們該如何拿起法律的武器來正確捍衛自己的權利?在平時生活中,我們又該如何合理使用自己的權利?”

學生在分析具體案例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新學的知識點,提出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法。同時,學生還可結合案例的實際情況,說一說自己對“依法行使權利”的理解。由此,教師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增強學生對法治知識的運用能力。

結語

總之,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時,要高度關注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問題。教師需將核心素養教育全面落實到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真正學會學習,樹立健康的生活觀念,讓學生自覺樹立文化自信,積累人文底蘊。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理想信念和科學精神,辯證對待自己遇到的問題,懂得在實踐創新過程中增長才干,懂得有序參與社會生活,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懂得遵紀守法,自覺履行個人義務,維護公平正義,成為有思想、有抱負、有責任感、有尊嚴的新時代中學生。

猜你喜歡
法治道德素養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