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路徑精準推進高質量發展

2023-04-06 04:39云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委常委副縣長掛職
社會主義論壇 2023年2期
關鍵詞:經濟發展

文 韓 博 云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委常委、副縣長(掛職)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強調穩定、發展、安全的關系,重點關注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三個關鍵。云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在深化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基礎上,明確提出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發展資源經濟、口岸經濟、園區經濟的優選路徑,為實現“3815”戰略發展目標夯基筑臺。

精準領會中央精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各項目標都與“穩”有關,明確在“穩”的先決條件下,辯證地處理好“穩”和“進”的關系,通過協調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實現以穩求進、以穩促進;通過改善預期、提振信心,提高政策時度效,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實現以進培穩、以進固穩。

把握好“六個更好統籌”的科學指引?!傲鶄€更好統籌”針對我國經濟運行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聚焦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和關鍵環節,是具備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的系統方法論。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是基本前提,旨在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為下一年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做好充分準備;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是展現我國經濟韌性的關鍵,旨在形成全國上下競相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濃厚社會氛圍和強大合力;更好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是經濟運行好轉的重要抓手,旨在通過從總供給和總需求兩端協同發力、共同配合形成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釋放發展潛能;更好統籌經濟政策和其他政策是有力保障,旨在鼓勵各方面政策協同發力、有機配合,形成促進發展的強大合力;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是重塑經濟競爭新優勢的基礎支撐,旨在通過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更好統籌當前和長遠是保持經濟長期態勢的系統安排,旨在體現行動在當下、著眼于未來的系統觀念,是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遵循。

引導和促進不同所有制企業齊頭并進。一是全面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提振民營企業信心,全方位激發民間投資和民營經濟活力。二是注重發展外資外貿,用好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保障外資企業知識產權和合法權益,做好外資企業服務工作,同時擴大開放的廣度深度,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三是發揮好國有經濟的基石作用,“處理好國企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的關系”,讓國有經濟在資產保值增值和風險防控中發揮作用,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增活力,注重促進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聯動發展,開辟發展新賽道新領域,共同塑造我國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一是優化產業政策實施方式,著力發展實體經濟,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鍛造我國產業競爭優勢。二是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發揮舉國體制的優勢,破解產業政策以往缺乏配套金融支持和科技支撐問題,著力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實現核心技術突圍,增強產業競爭力。三是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發揮我國市場規模、人力資源和金融體系優勢,發展數字經濟、平臺經濟,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保障民生。同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和鄉村振興,讓市場在人口和土地資源的空間配置上發揮決定性作用,實現城鄉融合發展。推動綠色農業高質量發展,建立“三農”服務體系,延長農業產業鏈,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從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愿望入手,著重從就業、優質醫療資源擴容、生育支持、延遲退休四個方面兜牢民生底線,聚焦薄弱環節,采取更大力度推進共同富裕。

精準把握“三大經濟”的核心要義

中共云南省委日前出臺的《關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開創新時代云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決定》,明確提出實施“3815”(三年上臺階、八年大發展、十五年大跨越)戰略發展目標。云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通過發展資源經濟、口岸經濟、園區經濟,落實“3815”戰略,實現補短板、強弱項、揚優勢、保安全的高質量發展。

聚力發展資源經濟。樹牢“資源為王”的理念,充分利用好云南省在民族團結、沿邊區位、良好生態、綠色能源、高原特色農業、文旅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勞動力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以資源換產業、以資源換市場、以資源換技術,以資源推動產業發展,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堅持全省資源管理“一盤棋”,以資源推動產業發展,注重打造高附加值、全產業鏈的產業集群,釋放資源潛能。高原特色農業要做好“綠”和“特”的文章,走現代化、高端化、設施化、品質化的路子,提升農業科技化水平、組織化程度,打造一批突出地域特點的綠色產品,培育“農業+”新業態新模式,促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響“綠色云品”品牌。發揮清潔能源和有色金屬優勢,做好綠色能源綜合開發利用,深入推進綠色能源和綠色制造融合發展,布局新能源材料產業,打造全國新能源電池基地、滇中稀貴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文化旅游產業要推進業態創新,注重中高端旅游產品開發,營造新環境、打造新品牌、構建新業態,打造云南文旅康養產業全產業鏈,實現全省文化旅游產業由“門票經濟”“觀光經濟”向“綜合消費經濟”轉型。發揮云南省在疫苗、中成藥等領域的技術優勢,深挖三七、天麻、燈盞花等生物資源潛力,打造全國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

開拓發展口岸經濟。深刻認識把云南建設成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是云南必須肩負的時代使命。注重提升交通、物流、通關水平,傾力發展口岸經濟,讓口岸既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交匯點又變成互聯互通國際大通道的支撐點,構建“口岸+通道+城鎮+產業”協同發展模式,使口岸真正成為全省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和新的增長點。功能定位方面,依托建設中緬印經濟走廊、中老泰經濟走廊、中緬經濟走廊、中越經濟走廊的戰略契機,將戰略地位重要、口岸經濟社會效益強和輻射帶動作用大的口岸作為樞紐型口岸(如磨憨、河口、瑞麗等口岸)打造,其他口岸從互惠互利、取長補短的角度作為輔助型口岸(如打洛、金水河等口岸)打造,同時注重傾力強邊固防型重要通道(如對緬甸方向的勐阿、芒信通道等)打造。產業定位方面,按照“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原則,大力改革創新,用足用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政策紅利,落實自貿協定等進口稅收優惠,讓政策真正轉化為企業的利好,協調產業布局,千方百計做強口岸產業、壯大口岸經濟,大力發展泛口岸經濟,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如磨憨口岸:依托昆明市托管磨憨鎮的重大機遇,加快推進泰國榴蓮、山竹等熱帶水果落地加工;瑞麗、河口口岸:依托自貿試驗區政策,努力打造經濟發展綜合體;騰沖猴橋口岸:積極推進進口礦產品深加工;孟定清水河口岸:培育成為豆類等副食品加工基地;勐龍曼棟通道:依托進口藥材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自然資源優勢,打造成為中藥材深加工基地;孟連口岸:打造進口加工出口制造集聚地,通過口岸經濟帶動地方經濟。

創新發展園區經濟。推進以產帶城、以產興城,通過園區和縣域經濟協同發展實現產城融合。著力做強主導產業、做大園區,引導優勢產業向重點園區集聚,形成優勢互補、產業聯動、區域協同、錯位發展的發展格局。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通過強基礎、促轉型、增動能、提品質,增強園區公共配套水平,加大智慧園區建設力度,提升園區承載力和吸引力。通過政策金融精準滴灌,扶持和培育園區各類市場主體快速成長,壯大龍頭企業、“鏈主”企業的規模,形成產業集群。創新園區管理方式,積極探索適合云南各地特點的“飛地經濟”“園中園”模式,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在審批方式、流程上進一步精簡,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精準聚焦推進“重點任務”

云南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一系列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是高質量發展的“任務書”,要保持戰略定力,抓好關鍵環節、重點任務,書寫好中國式現代化云南答卷。

大抓產業,主攻工業。依據產業強省目標,加快補齊云南省產業短板,持續注重增量培育,讓新興產業“小苗成大樹”,狠抓存量變革,傳統產業實現“老樹發新芽”,大力推進重點工業領域延鏈補鏈強鏈,支持綠色鋁、硅光伏、新能源電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行業龍頭企業發揮產業生態主導作用,瞄準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環節延長產業鏈,帶動上下游優勢企業集群落地、集約發展,千方百計重塑工業經濟新優勢,打造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工業體系。

做好擴大內需戰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從供需兩端同時著手深化改革,提升供給結構對有效需求的適配性,釋放新的巨大潛力。供給側圍繞“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目標,優化發展環境、打破壟斷、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破除制約供給端自我調整的體制機制障礙,保護和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助推全省供給體系高質量發展。加強需求側管理,注重引導擴大消費,要推行消費擴容升級、發掘內需潛力,除了繼續發放消費券等過去行之有效的方法之外,更要準確洞察消費結構、消費環境持續變化帶來的消費格局的深刻調整,在消費領域新業態、新模式上加大創新力度,持續改善消費條件,持續創新消費場景。

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切實保障民生。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重點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加快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注重城市品質提升,圍繞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環境衛生設施提級擴能、市政公共設施提檔升級、產業培育設施提質增效,推進健康縣城、美麗縣城、文明縣城、智慧縣城、幸??h城建設。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持續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加強農村衛生戶廁、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大力支持村級組織建設,推廣應用“積分制”“清單制”“評比制”“網格化”“數字化”等現代鄉村治理方式,讓農村既充滿活力,又穩定有序。盡最大努力支持和保障民生,繼續做好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建設和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等工作。加大民生投入保障力度,加快補齊醫療、教育、社會救助等方面短板,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加強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兜底幫扶。注重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注重完善儲備機制,落實好糧食安全和“菜籃子”工程。加快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落實好“保交樓”各項政策。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落實“3815”戰略發展目標的起步之年,是“十四五”的關鍵之年。形勢發展要求我們必須搶抓機遇、奮發有為,敢于對標先進、敢于正視不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發展的具體目標量化到項目、工作落實到人,確保各項工作各項任務落地見效、高質量完成,努力在新征程上實現新跨越。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各領域各方面都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向“三大定位”目標全面發力。二是穩定社會心理預期。從根本大局出發,全力以赴從經濟發展層面穩定發展預期,提振全社會信心,激發市場主體尤其是民營經濟的長期投資熱情,形成良好的經濟社會發展氛圍。三是調動全社會工作熱情。落實經濟發展當前“穩增長”和長遠“高質量”的要求,全社會尤其是領導干部要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做好工作,要以“開局就是決戰,起跑就要加速”的精氣神當好實干家和“施工隊長”,形成全社會合力,切實將各項部署落到實處,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譜寫好中國式現代化云南篇章。

猜你喜歡
經濟發展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分享經濟是個啥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擁抱新經濟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