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飛鴻話僑批

2023-04-10 07:07林南中
閩南風 2023年3期
關鍵詞:南洋閩南漳州

林南中

在閩南僑鄉流傳著一首民謠“批紙一張過一張,寄去唐山給我娘。我娘心肝不可想,批紙目屎濕會溶?!遍L期以來,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深受中華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他們奉行“忠孝節義”“多行善事”的理念,通過水客和僑批信局匯寄“番批”回唐山祖地,贍養眷屬,與親人溝通信息、傾訴衷情。百年來僑批飛鴻,成為聯系華僑、僑眷的情感紐帶,記錄著華僑心系祖地、報效桑梓的一片真情。

水客及僑批業發端于明末,鴉片戰爭后,隨著東南沿海民眾“下南洋”移民浪潮的興起,萌生了這種有“海上票號”之稱的信匯郵傳載體——僑批。僑批,在閩南又稱“番批”“銀信”,“番”指的是東南亞及海外,“批”是閩南語書信的意思。僑批就是海外華僑華人通過民間渠道及后來的郵政、金融機構匯寄回國內,連帶家書或附言的匯兌憑證。

僑批,蘊含著豐富歷史文化價值,是一部珍貴的鄉愁記憶檔案,也是重要的海洋文化遺產。2013年6月“僑批檔案”入選為“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家書抵萬金 心系桑梓情

有一封1936年12月由菲律賓經廈門“光遠信局”收寄至漳州南門頭的僑批,是海外的叔叔許田螺寫給內地侄兒木其。信箋內容如下:“近閱新聞,咱厝平靜安定,余甚慰無憂矣。并探我兄弟玉體康健安寧長壽,則我等之所厚望也。今備付大洋貳拾大元,至即查復便報。余住外,家內大小平安,生理(即生意)近來稍些轉機,本處同人會議,籌謀恢復學校,擬于明春,茲囑侄孫輩,須著教入學校,攻書要緊,特此啟達?!?p>

信箋內容雖寥寥數語,但可以看出在南洋謀生的許田螺對故土鄉親的牽掛,而對自己在海外是否辛勞卻只字不提。這種情系桑梓的內容,是許多僑批的共同特點。僑批不僅寄來了海外打拼的血汗錢,也寄來了對家鄉濃郁的深情和期盼,更能讓人解讀到“家書抵萬金”。

漳泉金廈永 同是一家人

明清時期,閩南一帶的百姓多往南洋謀生。金門作為閩南的一處重要僑鄉,其僑批業亦相當發達。民國時期,僅廈門僑批局設于金門的分局或聯號就有19家。閩南漳泉金廈在經貿、文化、金融、僑匯等領域密不可分的地緣和血緣關系,在僑批上也可以體現出來。

有這么一件1931年4月由印度尼西亞吧城經廈門“華南信局”轉接至漳州流傳“信達匯兌信局”的僑批。該批是海外陳玉信寄給漳州龍溪縣廿八都許茂洲下溪社(今屬漳州臺商投資區)的陳玉根。

僑批封背蓋有多方章戳,內容完整,郵路清楚。戳一是:“吧城小南門源成興,附設源記信局,專收漳泉金廈永春各屬匯兌保家銀信”,說明這家設于印度尼西亞吧城的“源成興”信局,是專門收取寄往閩南漳州、泉州、金門、廈門、永春的海外信局,反映了當時漳泉金廈手足情深、同屬一家的歷史淵源。

“一人帶一戶,一戶帶一鄉”,在海外,同屬閩南的漳泉金廈由于語言、風俗、信仰相同,他們的落腳定居地相對集中。吧城即現今的雅加達,是早期閩南人主要的聚集地之一。該批從吧城寄出的時間是“中華民國廿年四月廿九日”(即1931年4月29日),到達的時間用中國數碼字毛筆書寫,為農歷“辛三月二十三日”(即1931年5月10日),說明這封僑批前后僅僅走了12天就到達國內。僑批封上還蓋有一方漳州流傳“信達匯兌信局”印戳,戳文:“專分南洋信,分大銀,無酒資,無小銀,極快捷”字樣,說明該信局是專營來自南洋的僑批,“無酒資,無小銀”表明信局分發信款時,不能隨意收取小費,表明早期僑批從業者規范行業行為,服務僑人的經營理念。

政經商貿史 家國情懷心

多數華僑在海外謀生艱難,處境動蕩,但卻心系祖國,關心家鄉。僑批封及批箋上有的內容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商貿的情況,可稱是一份僑史的備忘錄。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戰爭引起了金融、經濟恐慌。國民政府財政部于同年8月14日公布《非常時期金融安全辦法》,鼓勵存款,號召國民及海外華僑認購公債,支持抗戰。這段時期僑批封上加蓋有“請購救國公債”宣傳戳,鼓勵華僑、僑眷用僑匯購買公債。有的在僑批封上加蓋“勿忘國仇,徹底抵制,不買仇貨,不賣仇貨”的信戳,表達了在海內外華人同仇敵愾、共御外侮的赤子之心。

有的僑批上還鈐蓋有商家的廣告及商標圖案。在一件1933年從海外寄海澄海滄宮井的僑批,上面蓋有“郵政儲蓄匯兌,穩固便利迅速”,說明當時的金融、商業廣告及政治宣傳也充分利用僑批,作為溝通國內外信息的橋梁。以批封作為宣傳的載體,體現華僑拳拳的家國情懷,給僑批增添了情感的溫度。

猜你喜歡
南洋閩南漳州
紐約“東村”的南洋菜
南洋愛國華僑三領袖的赤子情
閩南文化傳承
吳松柏的閩南威士忌小鎮
南康漳州龍
福建漳州面煎粿
閩南,閩南
閩南拍胸舞迎來臺灣小弟子
漳州:原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國南洋華僑文獻出版熱及“南洋”觀辨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