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策略

2023-04-11 10:11張紅霞
當代家庭教育 2023年4期
關鍵詞:優化設計雙減

張紅霞

摘 要:實施“雙減”對小學教育產生了很大的沖擊,“雙減”政策的實施,其根本目的在于減輕小學生的作業負擔,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發掘和發展自己的興趣,從而使他們在小學階段獲得全面、個性化的發展。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遵守“雙減”的教學理念,合理安排學生的數學作業,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運用。

關鍵詞:雙減;小學數學作業;優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4-0199-03

作業是課程內容的延伸,通過優化的數學作業可以幫助學生有效鞏固所學的知識,使他們深刻理解和有效記憶所學知識,同時也可以有效檢驗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完成作業是學生逐步加深對自己的學習狀態的認知,也是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隨著素質教育思想的逐步深入,教育教學改革也在不斷推進和深入開展?!半p減”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產生的,根據“雙減”的有關規定,教師要設計具有創新形式、精煉內容的作業,以顯著改善教學和學習的效果,從而有效減少學生的家庭作業,同時也可以在測評中發掘學生的優點和才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希望。

1.小學數學作業布置現狀

(1)作業布置很統一

當前,我國小學數學作業的編排存在作業形式單一等問題。一些學生完成作業后,會進行大量的計算與解決,完成后,教師會對他們的作業進行評估。一些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普遍存在“一視同仁”的思想,對學生的不同和理解的不同,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一般都會根據教材中的內容來做,至于成績優異的學生,或者學困生,都會有一個統一的任務,而這些任務之間的差異并不大。小學生對同一知識的掌握與理解能力差異較大,教師繼續采用這種方式,很容易導致優秀學生因為作業難度大而失去學習積極性;可見,我國小學數學作業的編排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教師仍然用這種方法布置家庭作業,會使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更加明顯,造成課堂的極端化,進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

(2)作業設計太單一

一些學生在做完作業后,會覺得自己做的功課太枯燥。針對這種情況,雖然一些年輕的教師會在作業上做一些創新,但是一些年長的教師并不知道把作業做得很有創意,他們認為,做作業只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在這種思想的作用下,教師的課后作業量大,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應用能力大大受限。教師在課堂上采用這種方法,會導致學生對數學作業產生抵觸情緒,進而影響其綜合素質。

(3)作業設計觀念太陳舊

小學生由于年紀小、思維水平低、學習積極性低,教師給他們布置的作業都是被動完成的,所以他們對作業的興趣不大,完成程度也不是很好。傳統的家庭作業設計往往是教師根據當日的教學內容安排課后作業,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點的吸收,教師想要用大量的書面練習讓學生打牢自己的根基。雖然這樣做能鞏固知識點,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為大部分小學生都是愛動的,而且他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作業太多會削弱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影響到教師的后續教學工作。

2.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原則分析

(1)趣味性原則

大多數小學生比較喜歡趣味性課堂作業,教師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環節中可以凸顯趣味性的設計原則以及教學原則,也可以極大限度地激發小學生的自信心以及成就感,積極鼓勵小學生主動參與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具體環節,以便為后續課堂教學活動提供良好的支撐與保障。在小學生保持極強積極性與主動性的前提下,小學生非常樂意自主完成課后作業,也可以積極翻閱課本,了解課本以及教材的主要內容以及核心知識點,小學生可以在自主完成課后作業的過程中,感受到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無限魅力與樂趣,全身心融入其中。

(2)實用性原則

在小學數學教師設計課堂作業或者安排相關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遵循實用性原則,所設計的具體課堂作業所安排的相關教學活動必須滿足小學生的能力發展需求,必須以提升課堂教學整體質量與水平為主要教學目標,合理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活動以及教學設計活動,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針對課堂作業設計的實際要求進行多角度研究,也要將具體的設計原則與理念融入作業設計環節中,在逐步凸顯課堂教學實用性與有效性的基礎上,逐漸完善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流程,以便快速形成獨具特色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體系與專業化模式。

(3)全面性原則

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環節中,教師必須不斷豐富作業的主要內容,也要結合小學生的學習問題,著重調整作業的主要內容,為小學生提供全面化的數學作業。小學數學作業的整體內容需要具備層次性、全面性、多元性、科學性、完整性、可靠性、實用性、現代性等諸多原則,其中全面向原則尤為重要。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全面性原則主要指的是教師針對課本以及教材的主要理論知識進行深層次整合與融合,提取其中的重要知識點以及難點知識,為小學生進行深度整理與調整,一部分小學生無法完全理解比較復雜的學科知識點,有可能在自主學習以及獨立完成課后作業的過程中遭遇諸多困難與挫折,有可能打擊小學生的自信心,久而久之,不利于深層次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對此,教師需要適當調整課后作業設計的難易程度,選取較為全面的教學內容作為數學學科課堂作業的主體內容,在逐漸豐富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主要內容的過程中,幫助小學生著重理解課程重點教學內容。

(4)發展性原則

大多數小學生在自主完成課后作業或者與其他同學共同完成課堂作業的過程中均可以提升自身學習能力。大多數小學生在認真聽課或者獨立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可以學習相關學科知識,了解具體的課堂教學內容。這就意味著,小學生學習學科知識可以促進自身能力的快速發展,教師也要幫助小學生主動發展自身的學習能力,主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思辨意識以及學習意識。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環節中,遵循發展性原則的主要目的在于進一步優化課堂作業的主要內容,進一步簡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具體步驟,引導小學生在完成作業之時,認真思考相關學科知識點,合理學習不同類型的學科知識,豐富小學生頭腦思維,啟發小學生發散思維,培養小學生邏輯思維以及理性思維。

3.“雙減”背景下優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意義

“雙減”的關鍵在于減少義務教育階段的家庭作業和校外培訓。然而,在傳統的小學數學中,家庭作業的數量常常是繁重的,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負擔,若想降低學生的作業負擔,必須對作業進行優化設計。另一方面,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要對作業進行優化設計。良好的作業設計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智力、技能和創造力的發展。

4.“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策略

(1)設計前置性作業,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為全面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培養其對新知識的初步認識,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布置預設的數學作業。教師要在課堂上為學生設計具有探究性質的預習作業,并根據預習表的指導進行精心的預習。這種預習類型的數學作業,可以有效地將數學知識和明天要學的東西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好的家庭作業還可以實現新舊知識的銜接,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結合以前的經驗進行自主探索。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的課后預習作業進行仔細的檢查,以找出學生的實際問題,比如,在“認識圖形”的基礎上,教師會給他們布置一系列的預習任務,讓他們把不同的圖案組合起來,然后用合適的工具制作明天的課程。通過實踐,可以促進學生對圖形的認識,掌握圖形的特征,形成空間概念,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通過實踐,加深對圖形的認識,了解圖形的邊長、頂點、角和平面的關系。通過練習,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自信與成就感。

(2)按層級設計作業,因材施教

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展的規律存在著不均衡的特點,有些人的性格特點也存在差異,從而使他們的數學學習表現出更大的差異。同班同學中學習能力水平有所差異,所以教師要根據不同的特點,設計出不同的作業,以適應不同的學生差異,同時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發展。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應歸納出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不同層次,并在作業設計中進行分層作業。比如,在學完有余數除法后,教師就會根據學生的能力,給他們安排一系列的分層次作業。針對高水平的學生,教師設置了難題,中級教師給出了提高題,而基礎級的教師們則給出了基本問題。每個同學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做習題,這樣就可以避免那種單調乏味的題海戰術,從而減輕了學生的家庭作業負擔,讓他們可以更好地運用數學作業查找問題,從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3)設計好課后作業

小學數學是一門稍微有些困難的科目,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適當地進行作業,可以使教學更加完善,同時也能鞏固所學到的知識。但是,教師們在布置作業時一定要注意,理論上雖然題做得越多,就越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但要掌握這些規律,又要尊重學生的特殊學習能力。不能為了提升自己的數學成績,就布置大量的作業給學生,那樣不但不會讓他們的成績得到提升,反而會讓他們失去對數學的興趣。然而,作者在設計數學作業時,發現過多的繁雜題目,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如果僅僅安排少量的試題,也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必須對試題進行嚴格地的控制,盡量簡化。比如,教師上數學課的時候,教師通常會給學生準備一本練習冊,在完成一節課之后,教師會讓學生把練習冊上的問題全部做一遍,以達到鞏固知識點的目的,盡管這樣的方式相對教師而言會更簡單一點。但對學生們來說,一堂課下來,他們要做幾個頁面的題目,這是一種很大的挑戰。因此,在全面實施“雙減”的大環境下,對作業內容必須精挑細選,合理篩選。以“小數乘法”為例,這一節的計算題很多,而練習冊上的題目以考查學生的運算能力為主。要是一口氣布置完,肯定會讓學生的壓力很大,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完成。因此,教師們要適當將作業簡化,比如練習冊上就有一道關于計算和思維的綜合題,可以省略掉一些簡單的運算和思考的問題,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并能提升教師設計作業的能力。

(4)設計開放性作業,增加實踐性

寫作業,對大部分小學生來說都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但作者在教授小學數學的過程中,卻發現了許多可以用來教學的東西。特別是在數學課上,教師可以安排幾個開放式的作業,這樣既不會讓學生感到壓力,也不會讓他們覺得枯燥無味,反而會讓他們對數學的興趣更加濃厚,實踐作業往往比寫作業更有效。比如,在對“折線統計圖”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學生們對折線統計圖的興趣,因為折線統計圖是用來測試學生的觀察力的,比起以前的數學知識與計算能力,折線統計圖的學習內容更加有趣。在布置作業時,教師也能掌握這個有趣的特性,讓學生在回家后畫一張折線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的內容是學生自主選擇的。這樣的作業看起來很容易,但其實很考驗學生對折線統計圖表的全面了解。例如,一些學生畫出了自己的零花錢增長趨勢曲線統計圖,這表明他們對折線統計圖的本質已經很好地把握了,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夠反映出未來的發展趨勢。有的學生在設計圖的時候,會將自己父親每月為車輛加油的情況編成折線圖,在統計這些數據的時候,大家都會選擇用條形圖來分析。因此,即使是一些比較實踐性較強的作業,也能更好地檢驗學生對數學的理解,適當地結合數學知識來安排作業,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總之,在“雙減”大環境下,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以適應新的教學方式,優化作業內容,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一方面,要轉變傳統的思維方式,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進行合理安排;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三個原則,即適度、層次性、多樣性,使學生的學習水平、興趣和實踐相適應;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功課,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并學會數學的知識和技能。

參考文獻

[1]蔡燕茹.“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優化與實踐[J].試題與研究,2022(15).

[2]李潔芳.“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策略[J].天津教育,2022(13).

[3]陳岳婷,陳振華.“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初步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1(34).

[4]孔繁晶.控量減負,創新增效——“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J].教育研究與評論,2021(08).

[5]樊麗珍.“雙減”背景下高效化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研究[J].新課程,2022(13).

猜你喜歡
優化設計雙減
“雙減”重構義務教育格局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對無線傳感器網絡MAC層協議優化的研究與設計
基于simulation的醫用升降椅參數化設計
簡述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優化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