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科融合的小學美術“綜合·探索”領域的教學價值及策略研究

2023-04-16 12:44陳誼
教育界·A 2023年7期
關鍵詞:綜合學科融合教學價值

【摘要】綜合性是教育發展的一個新趨勢,綜合性學習也成為當下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小學美術“綜合·探索”領域,給學生提供了綜合實踐與探索發現的平臺,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文章闡述了基于學科融合的小學美術“綜合·探索”領域的教學價值及策略。

【關鍵詞】學科融合;“綜合·探索”;教學價值;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陳誼(1995—),女,江蘇省蘇州市程開甲小學。

綜合性是教育發展的一個新趨勢,綜合性學習也成為當下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1]。小學美術“綜合·探索”領域是多面性的,它既可以是美術各學習領域之間的綜合,也可以是美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融合,還可以是美術與現實社會之間的聯系。學科融合是“綜合·探索”領域教學的重要路徑,有利于突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充分挖掘其他學科的元素,并將其融入美術學科教學,達到優勢互補的作用。筆者在小學美術“綜合·探索”領域教學中,積極尋找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連接點,在美術教學中引入其他學科知識,組織學生開展跨學科學習?,F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一談學科融合理念下的小學美術教學價值,以及“綜合·探索”領域的學科融合教學策略。

一、學科融合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價值

學科融合是在新課程改革中誕生的一種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學科融合既承認不同學科的差異,又謀尋學科之間的關聯,將各學科有效對接,實現有機融合,互相取長補短,以優化學科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2]。小學美術課堂中,學科融合教學現狀不容樂觀,許多教師只關注美術學科的知識教學,而不注重學科之間的關聯。小學美術學科融合的價值亟待挖掘和重視。

(一)趣化美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如同一把金鑰匙,如果擁有這把金鑰匙,就可以打開成功的大門。興趣是學生學好美術的前提條件,如果學生對美術不感興趣,不喜歡參加美術學習活動,那么,其學習效果也會受到影響。趣化美術教學有多種手段和方法,學科融合便是其中一種,它能夠有效趣化美術教學,讓學生喜歡美術,投入美術學習。

學科融合之所以具有趣化美術教學的作用,是因為不同學科具有不同的特點,跨學科融合可以發揮某些學科的獨特優勢,使美術學科汲取其他學科的有益元素,讓美術課堂變得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有趣,從而為美術課堂錦上添花。譬如,在美術教學中引入文學元素,能夠讓美術富含詩情畫意;美術與數學學科融合,能將理性美與感性美融為一體;在美術教學中融入舞蹈元素,能夠讓美術煥發更多的生機活力。

在教學“對稱的美”一課時,筆者融入了數學元素,從軸對稱圖形入手,引導學生從美學角度對軸對稱圖形進行觀察剖析,從數學角度探尋對稱所蘊含的形式美,并結合數學中畫軸對稱圖形的方法創作美術作品。

數學元素的加盟實現了學科的優勢互補,創新了美術教學的切入點,拓寬了美術創作視角,讓美術學習更加有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二)資源共享,豐富美術教學內容

學科融合是一種開放性的教學理念,美術教學敞開懷抱,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吸收其他學科的元素,實現了資源共享,達到了合作共生。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若實施多學科組合,將各學科資源匯聚到一起,將會大大豐富美術教學內容,充實美術課堂,讓美術教學更加高效。

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較為單一,通常是教師組織學生繪畫、創作,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這樣的美術教學顯得較為空洞枯燥。將其他學科元素融入美術學科教學中,美術教學內容將會更加多元與豐富。譬如,將道德與法治學科內容融入美術教學中,適當滲透愛國主義教育,能夠讓德育與美育碰撞出新的火花;將語文學科中的歷史故事、古詩詞等融入美術教學中,能夠使美術課堂變得更加精彩。

例如,教學“詩情畫意”一課時,教師可以將《詠柳》《小池》等詩歌作為課堂導入,創設繪畫情境,引導學生結合詩歌意境,畫出美麗場景。學科融合實現了資源的互通共融,為繪畫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三)跨界思考,培養綜合思維能力

新時期需要復合型人才,而思維能力是復合型人才必備的素養,除形象思維之外,科學思維、工程思維、藝術思維等也缺一不可。美術素養是一種綜合性素養,包含情感、思維、審美、設計、表達等多方面的意識和能力。通過美術教學,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得到培養與發展,尤其是形象思維與創造思維。

學科融合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跨學科思考的機會,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從不同學科角度觀察和思考,拓寬思維范疇,豐富思維模式,使其思維能力更趨向綜合性發展。

譬如,在“元宵節里掛彩燈”一課的教學中,在設計花燈圖案時,筆者引導學生從藝術思維的角度進行思考和設計,以達到制作的花燈外形美觀的效果;在制作花燈時,引導學生從工程與技術的角度展開思考,以確?;舻脑煨途哂忻烙^、堅固、耐用等特性。

總之,開展美術教學的學科融合,可以激發學生跨界思考、多維思考,促進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小學美術“綜合·探索”領域的學科融合教學策略

小學美術“綜合·探索”領域的教學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發現各類學科知識和技能之間關聯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學科融合教學是培養這些能力的有效渠道。要在小學美術“綜合·探索”領域的教學中實現學科融合,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具體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語文學科豐富美術素材

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學科,學會運用語言文字交流和溝通是語文教學的總目標。語文的特征是語言文字,語文以語言文字去塑造形象,從語言文字的角度進行藝術審美,表達思想情感。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以繪畫、雕塑等方式塑造形象、表達情感,具有直觀性與可視性。

語文和美術雖為兩門不同的學科,但兩者之間有著許多相通之處,它們都是以塑造形象的方式表達情感,都具有情感性、審美性、創造性等共性特點。若將語文與美術結合,可謂珠聯璧合,相輔相成。美術造型使語言文字形象生動,而語言文字又為美術提供了想象空間,豐富了美術創作素材,文學作品中的人物、角色等都可以成為美術造型的靈感來源。

教師可以在美術教學中融入語文元素,引導學生通過賞析語文作品發揮想象力,激發美術創作靈感;還可以在開展美術欣賞教學時,引導學生發揮語言表達能力,對美術作品進行適切的評述。例如,在教學“走進春天”一課時,筆者通過引入《詠柳》一詩,引導學生分析詩歌的內容和意境,然后指導學生運用構圖和色彩技巧進行創作,從而使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美術學科與語文學科的融合,使學生將詩歌表達的場景和意境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增強了詩詞的美感,讓美術教學充滿詩情畫意,使美術課堂更加精彩。

(二)音樂學科助推美術想象

“色彩好比琴鍵,眼睛好比音槌?!彼囆g是相通的,音樂和美術作為美育的兩大主要課程,一種是聽覺藝術,一種是視覺藝術。二者存在相互聯系與融通的關系,并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同的音樂韻律對應不同的色彩色調,音樂的節奏感與線條的變化相互呼應。此外,它們都能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能給人帶來美感,愉悅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同時幫助人們抒發和表達情感。

音樂雖然是以音響為表達形式,不具有直觀形象性,但有助于激發人的情感,促進人的聯想,催生各種視覺形象,讓人聯想到各種畫面。音樂與美術相互融合,有利于提高美術的藝術感染力,音樂的滲透能夠助推美術想象,讓學生的思維飛得更遠,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與靈感,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力,讓學生創作出更具藝術感染力的美術作品。

例如,在教學“我畫的動漫形象”一課時,筆者模仿央視的《開門大吉》節目,設計了“聽音樂猜人物”的游戲活動,播放了《西游記》《葫蘆兄弟》等動畫作品的歌曲片段,讓學生說說聽完歌曲聯想到了什么動畫形象,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各種動畫人物的特點,并動手創作屬于自己的動畫形象。

再譬如,在教學“感受音樂”一課時,筆者選擇了兩首音樂,一首是舒緩輕柔的鋼琴曲《秋日私語》,另一首是振奮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筆者引導學生聆聽比較,感受二者節奏和旋律的不同,引導學生放飛想象,說說眼前浮現了什么畫面以及準備用怎樣的美術形式來表現。學生從音樂中汲取靈感,運用線條、色彩等表現對音樂的感受,繪畫出各種富有創意的美術作品。

(三)科學知識助力美術創作

“科學和藝術是密不可分的?!毙W科學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調查、實驗等方法去探究和學習科學知識,并利用科學知識去解釋自然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創新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等。小學美術主要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想象來激發創新思維,用繪畫等方法來進行造型表現。小學美術與科學學科有著共性特點,譬如,都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倡導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理念。

在美術學科中融入科學學科元素,運用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去探究和學習美術技巧,可以豐富美術學習內容,讓美術課更具科學性和理性色彩,同時也讓科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例如,在教學“愛護家園”一課時,筆者首先出示了一組自然美景圖片,引導學生在欣賞中感受大自然的優美。接著,再出示一組環境污染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感受,并與前一組圖片進行對比,展開對環境污染的思考和討論,引入“我們能為環保做些什么?”的話題,進而引出“主題海報”。學生在環保理念的滲透下,認真學習主題海報的創作特點,探究海報的設計、制作方法,嘗試創作以環保為主題的海報。

(四)德育美育有機融合

章炳麟曾說:“道德衰亡,誠亡國滅種之根基?!钡赖率亲鋈酥?,是立國之基。因此,我國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也是所有學科的首要教學目標。品德教育不僅是道德與法治學科的任務,也應該成為美術學科的教學任務。

教師可以將道德與法治學科與美術學科相結合,在美術教學中開展品德教育,以發揮美術學科的德育價值。在美術作品賞析教學中,教師應當用作品去熏陶和感染學生,用美術教材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和良好品德,引導學生認識真善美,學會辨別美丑,讓學生感受美術作品的真與美,教育學生向善向上,做誠信友善之人。

在教學“珍愛國寶—秦始皇陵及兵馬俑”一課時,筆者引導學生欣賞秦始皇兵馬俑,了解人物的細節刻畫手法,感受兵馬俑的壯觀之美。在了解其藝術特色之后,筆者抓住契機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向學生介紹兵馬俑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價值,讓學生知道它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以激發學生的愛國自豪感。教師還可以在引導學生開展手工制作的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結互助意識,借機對學生開展德育,做到潛移默化、育德無痕。

(五)信息技術拓展表現路徑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科教學,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度越來越高。信息技術成為其他學科教學的重要支撐,美術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也成為新時期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形式。美術學科吸收信息技術的優勢,能夠使美術形象更加直觀,教學手段更加豐富。

信息技術使得音畫結合,動靜交替,增強了視聽效果,還能夠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點燃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審美創造。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的融合,還拓展了美術表現路徑,創生出新的繪畫形式—電腦繪畫。

電腦繪畫如同一種游戲方式,深受小學生的喜歡,具有寓學于樂的性能。電腦繪畫是對手工繪畫的一種形式創新,是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的結晶。信息技術優化了美術教學手段,拓展了美術造型的表現形式,讓美術散發出無窮的魅力?!半娔X美術—‘筆刷’畫畫”一課是美術學科與信息技術融合的范例,通過該課教學,學生能夠認識到電腦畫筆與普通畫筆的本質區別,感受到電腦畫筆的奇妙之處,體會到電腦繪畫省時省力的優勢,同時較好地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與美術創造表現能力。

【參考文獻】

[1]龐少鵬.“五育”融合背景下的校本化實施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24):120-122.

[2]張迪.“五育融合”視域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問題與策略[J].教學與管理,2022(07):66-69.

猜你喜歡
綜合學科融合教學價值
基于項目的中學學科知識融合路徑探析
網絡空間安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與途徑探索
氣排球與硬式排球工體課教學價值對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學在EDA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讓“綜合與實踐”活動“活”起來
對動漫藝術“綜合與表現”領域多元化應用形式的探索
民用飛機機電綜合控制技術研究
弘揚楊惟義生態理念 注重綜合立體防害蟲
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融合
讓德育之花在課堂中盡情綻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