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堅持問題導向的主要環節與意蘊

2023-04-17 12:31顧紅亮
理論與評論 2023年4期
關鍵詞:方法論中國式導向

顧紅亮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理論創新,要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做到“六個必須堅持”,其中就包括“堅持問題導向”。理論界對此已有一些討論。有的學者從理論創新路徑入手指出,堅持問題導向揭示了理論創新的基本路徑。(1)趙劍英:《學習和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研究》2022年第11期。有的學者從時代內涵、理論創新生長點、方法論原則等角度出發闡釋堅持問題導向的意義與實踐品格。(2)臧峰宇:《堅持問題導向的時代內涵與方法論原則》,《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23年第1期。有的學者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的闡釋體現堅持問題導向的世界觀和方法論。(3)陳金龍、李越瀚:《中國式現代化敘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廣東社會科學》2022年第6期。這些討論從不同方面闡述問題導向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含義,很有意義。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成為黨的中心任務的背景下,把問題導向運用于中國式現代化實踐,深入分析中國式現代化推進過程中的重大問題,是很有必要的。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重要的思想方法,是指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和中國式現代化推進的有效思想方法。深入剖析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堅持問題導向的主要環節,闡發問題導向的認識論意蘊和方法論意蘊,有利于彰顯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的實踐邏輯,為推進新時代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的思想方法。

本文擬從四個方面入手,揭示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堅持問題導向思想方法的主要環節,并從四個角度揭示問題導向的認識論意蘊和方法論意蘊。

一、善于回答大黨獨有難題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堅持問題導向,主要環節之一是善于回答大黨獨有難題,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現代化,本質要求之一是堅持黨的領導?!包h的領導直接關系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4)《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人民日報》2023年2月8日。我們必須把黨的領導落實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5)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63頁。這句話提出一個新概念:“大黨獨有難題”,說明我們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民族復興過程中必須面對獨特的危機和困難,面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遇到過的問題,面對沒有現成答案的問題。

如何使黨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如何使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這是大黨需要解決的重大獨有問題,也是關鍵的中國之問之一。毛澤東說要讓人民監督政府,實行人民民主。這是一個好答案。在總結百年黨史經驗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自我革命的答案,這又是一個好答案。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和平日子過久了,容易出現松懈的心態。有的黨員干部覺得現在是享福的時候了,不用那么拼命奮斗了。有的黨員干部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那么上心,政治敏銳性不那么高。有的黨員干部信奉名利至上,開始偷偷為自己和親屬謀取私利?!包h的建設特別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面臨不少頑固性、多發性問題?!?6)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6頁。黨的二十大報告重申,“四種考驗”將長期存在,“四種危險”也將長期存在。這些現象說明我們黨不斷進行自我革命的必要性。我們黨必須發揚革命精神,經受各種磨煉,增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通過自我革命,堅定歷史自信,打破歷史周期率怪圈,解決獨有難題。

“沒有一個國家、民族的現代化是順順當當實現的?!?7)《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59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遇到大大小小的阻力。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改革與問題的關系時指出:“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8)《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74頁。我們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深化改革開放,保持頭腦清醒,保持戰勝艱難險阻的信心,不能一見問題就自亂陣腳,妄自菲薄。有困難不可怕,我們要有正視困難的勇氣,要有解決難題的智慧。

二、善于回答人類共同問題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堅持問題導向,主要環節之二是要善于回答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回答世界之問。

黨的二十大報告兩次提到“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世界性的人類共同問題很多,例如,擺脫貧困問題、抗擊疫情全球流行問題、生態環境惡化問題、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又如,一些地方還在發生戰亂和沖突,引發全球性難民潮;一些國家恃強凌弱,推行霸權主義,把一國的規則凌駕于國際規則之上,引發全球治理體系失序;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強權政治時有抬頭,人員、技術和貨物的流動受到阻遏。這些全球性問題需要人類共同面對,也需要中國面對。需要應對的問題如此之嚴重,人類社會不得不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人類需要作出明智的選擇,需要集思廣益,共商對策。我們可以選擇脫鉤,也可以選擇合作;可以選擇敵視,也可以選擇尊重。選擇的主動權在我們手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便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選擇。

中國共產黨人一直有胸懷天下的博大情懷,有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思考不限于國內的經濟社會問題,而是把眼光拓展到人類關注和世界共同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中國式現代化既遵循現代化普遍規律,又符合本國特色,既解決人類共同問題,又解決中國特殊問題,打破了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固有思維,走出了一條有別于西方發達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道路,展示了現代化的新圖景和新版本,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的構建,體現中國共產黨人善于回答現代化建設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為世界的現代化理論創新作出了貢獻,為人類共同問題的解決貢獻了中國智慧。

三、善于回答人民問題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堅持問題導向,主要環節之三是要善于回答人民問題,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利益問題。

在中國式現代化推進過程中,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領域的諸多問題關乎民生,是人民之問,這些問題大多是人民群眾期待解決的上學、看病、交通、住房等現實利益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9)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46頁。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群眾在生活上有困難,黨員干部就有責任幫助人民解決困難,維護人民利益,增進民眾福祉。把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解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落實到位,發展成果讓人民共享,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我們黨的執政地位就鞏固了。

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論述啟示我們,要深入群眾和基層,分層分類了解人民群眾的實際問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溫飽已經不成問題,人們更加關注生活的品質和品位;在追求物質富足的同時,會更多關注精神的富有;在滿足醫療、住房等保障條件的同時,會堅定不移保護生態良好的自然環境;在促進共同富裕的同時,會著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這些變化都會帶來新的問題,也會改變人民群眾的需求。簡言之,人民群眾以前關心“有沒有”的問題,現在關心“好不好”的問題。這些問題是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冒出來的新問題,影響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我們必須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深化改革開放,滿足人民群眾所需所盼,不斷改善民生,為民造福,提高公共服務水平,鼓勵勤勞致富,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皶r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10)《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70頁。人民關心的根本利益問題解決得到位不到位,要看人民認可不認可,滿意不滿意。在解決難題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緊緊依靠人民。

現在,很多人都在網上發表評論,在網絡社區中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ヂ摼W給網民提供了大量表達意見的線上渠道,開創了反映現實問題的線上平臺,提供了以大數據方式搜集網民民意、了解需求動向的便捷通道。通過網絡表達訴求和回應網民關切,一方面,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維權意識和能力,增強了發現問題、反映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強了黨員干部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的本領。黨員干部要不斷提高網絡空間的文明素養,利用網言網語及時紓解網民的情緒,以網上和網下相結合的方式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

四、善于回答時代問題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堅持問題導向,主要環節之四是要善于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體現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黨的二十大報告肯定了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成就,也提到未來發展面臨不少問題,即時代之問。比如,在發展上,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在科技上,創新能力還不強,還需要攻克卡脖子關鍵技術。在糧食、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保障上,還有重大問題須解決。在城鄉收入分配上,差距仍較大。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上,還有不少難題。這些是中國式現代化推進過程中需要加以解決的問題,但都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需要持之以恒采取措施,逐步推進。黨的二十大報告列出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充分說明我們黨是實事求是,為人民謀幸福的,對發展目標、中心任務、困難挑戰都有清醒認識。

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論述啟示我們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在講成績的同時,不回避問題。要正視問題,敢于把問題擺出來,加以剖析,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和條件。從辯證唯物主義矛盾論看,問題反映事物的矛盾實質。毛澤東說:“什么叫問題?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沒有解決的矛盾,哪里就有問題?!?11)《毛澤東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39頁。善于發現問題,要從分析事物的矛盾入手。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也就抓住事物的主要問題,抓住問題的本質?!包h和人民事業能不能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取決于我們能否準確認識和把握社會主要矛盾、確定中心任務?!?1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30頁。對矛盾的認識深刻,問題抓得準,診斷正確,就容易找到病根和病源,對癥下藥。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開創性事業,會遇到各種難以預料的風險和困難。我們既要從現實出發抓準問題,也要學會運用理論解決難題。一方面,“我們討論問題,應當從實際出發,不是從定義出發”(13)《毛澤東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3頁。。問題既有主觀的表現形式,又有客觀的依據。從客觀實際出發,是討論和解決問題的前提?!皢栴}是時代的聲音?!?14)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0頁。我們要從時代的現實和中國的實際中提煉問題,進而分析和解決問題,要把增強問題意識、破解難題作為工作的抓手和突破口,要善于從分析問題中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性,發現事物發展的傾向性。另一方面,討論、發現和解決問題都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盎卮鸩⒅笇Ы鉀Q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15)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0頁。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我們增強問題意識更有針對性,更容易掌握挖掘問題、認識問題的方法論。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有助于人們增強問題意識,錘煉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善于回答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遇到的難題。

五、問題導向的認識論意蘊和方法論意蘊

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堅持問題導向的思想方法指導下,我們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諸多問題進行分析,對于解決現代化所涉問題有了新的思路。在現代化建設中,我們不僅要善于回答大黨獨有難題,善于回答人類共同問題,而且要回答人民最關心的問題,回答時代提出的問題。用問題導向把握中國式現代化,促使我們對于問題導向的思想方法內涵有更加深入的認識,進一步挖掘問題導向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意蘊和方法論意蘊。

第一,從認識論上看,問題導向的思想方法體現認識主體有所知與有所不知的統一。在認識事物過程中,認識主體有時感覺到有疑問,提出困惑或問題。一方面,感到有問題或疑惑,說明認識主體對于所要認識的事物還有所不知,甚至無知,無法獲取相應知識;另一方面,問題被提出來,被感知到,說明認識主體對于事物是有所知,有一定的了解,并非一無所知。意識到有問題,表明認識主體對于事物既有所知,又有所不知,體現知與不知之間的矛盾。

第二,從認識論上看,問題導向的思想方法體現實踐主體有所得與有所不得的統一。認識和實踐是不可分割的。認識事物的過程伴隨著接觸、改造事物的實踐過程。認識運動是在實踐過程中展開的。認識主體意識到有問題,實際上是對主體在和事物打交道過程中遇到困難的反映。主體在實踐中遭遇了困難,反映于主體感知和思想意識中,便形成問題。實踐中展現的問題,是事物的矛盾的客觀呈現,是矛盾集中到一定程度后的外在顯現。一方面,實踐過程中問題的暴露,說明主體的實踐進展遭遇挫折或面臨挑戰,有所不得;另一方面,問題或矛盾在實踐推進過程中顯露出來,說明主體的實踐有所推進,有所得。正如在認識過程中,問題導向的思想方法體現知與不知的矛盾,在實踐過程中,問題導向的思想方法體現有所得與有所不得的矛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制度總是需要不斷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1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74頁。在認識和實踐中,問題是無窮的。人們總會遭遇到新的困難,形成新的問題,需要采取舉措予以解決。認識和實踐展現為問題的產生和解決的新陳代謝過程。因此,問題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主要概念。認清問題的內涵和實質,不斷增強問題意識,在舊問題解決和新問題產生過程中,推動認識和實踐不斷發展,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內在要求。

第三,從方法論上看,堅持問題導向,要善于把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堅持問題導向作為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需要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加以運用。問題導向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運用,就是要直面現代化建設面臨的深層次矛盾,解決現代化建設的主要問題,以破解難題的勇氣和擔當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17)《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74頁。善于有效運用問題導向的思想方法,化解矛盾,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惠及人民群眾,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戰略目標任務。與此同時,我們不斷積累處理復雜問題的經驗,提高運用問題導向的思想方法解決中國式現代化基本問題的本領和能力。

第四,從方法論上看,堅持問題導向,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豐富問題導向的思想方法的內涵,豐富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內涵。在現代化建設中,“我們面臨的矛盾更加復雜,既有過去長期積累而成的矛盾,也有在解決舊矛盾過程中新產生的矛盾,大量的還是隨著形勢環境變化新出現的矛盾。這些矛盾許多是這個發展階段必然出現的,是躲不開也繞不過去的”(18)習近平:《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求是》2019年第1期?!,F代化建設中各類矛盾轉化為實際工作中的棘手問題和短板不足,這為我們辯證認識這些矛盾的含義、尋找解決矛盾的辦法與評價標準提供了實踐場景,為我們從方法論層面深化問題導向的理論內涵和實踐應用機制提供了空間。

總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我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的思想方法。一方面,運用問題導向的思想方法,深入分析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堅持問題導向的主要環節,作出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回答。一是善于回答大黨獨有難題,回答中國之問;二是善于回答人類共同的問題,回答世界之問;三是善于回答人民最關心的問題,回答人民之問;四是善于回答時代提出的重大問題,回答時代之問。另一方面,在解決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的實際問題基礎上,闡發問題導向的認識論意蘊和方法論意蘊,更好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刻理解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行的道理。

猜你喜歡
方法論中國式導向
以生活實踐為導向的初中寫作教學初探
中國式民主
“偏向”不是好導向
漢學方法論值得關注
方法論視角下的制定法解釋
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法本位的方法論闡釋
UAF的方法論意義
需求導向下的供給創新
犬只導向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