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刻把握思政課講道理的本質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哲學方法論視野

2023-04-17 12:31劉偉兵
理論與評論 2023年4期
關鍵詞:講道理人民出版社道理

劉偉兵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1)《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 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人民日報》2022年4月26日。的論斷,這一論斷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耙驗橹挥邪盐樟怂颊n的本質,才能掌握思政課教育教學的規律,從而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2)劉建軍:《如何理解“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中國社會科學報》2022年5月20日。將思政課本質把握為講道理,就是將思政課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確定為講道理,其他的思政課內容、作用、功能、規律都受本質所規定。那么何為思政課的道理?以及如何理解思政課就是講道理這一論斷呢?這可以借助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哲學方法論,從整體性上科學地把握何為思政課道理、思政課講道理的方法論進路,以及講深、講透、講活的方法論體現等。馬克思在創作其成熟時期的經典著作《資本論》時,就運用了科學有效的政治經濟學的哲學方法論:第一條是從具體上升到抽象的研究方法;第二條是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敘述方法。正是兩個方法的辯證統一,實現了具體到抽象再上升到具體的“講道理”,從而將抽象晦澀的資本規律和價值理論生動形象地敘述了出來?!顿Y本論》正是憑借這一科學有效的政治經濟學哲學方法,做到了“通俗易懂”,并在廣泛傳播中成為工人階級的“圣經”和人類思想史上的經典著作。因此,立足于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哲學方法的理論展開,探討思政課是如何在講的過程中把握抽象理論,并將抽象理論上升到具體總體,從而更好地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是理解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本質最新論斷的方法論進路。

一、從具體到抽象:思政課講道理的方法論前提

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這一論斷的前提是要弄清楚何為思政課的道理,以及如何把握思政課的道理。習近平總書記曾對思政課要講的道理進行了全方面、整體性的把握?!八颊n教學涉及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涉及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涉及世界史、國際共運史,涉及世情、國情、黨情、民情,等等”(3)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0-11頁。,同時“思政課教學內容要跟上時代”(4)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1頁。??梢?,思政課的道理來自于現實生活的具體實際,是對現實實踐的理論表達。這一把握,事實上就揭示了思政課道理提煉的方法路徑:從具體到抽象。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提出了從具體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完整的表象蒸發為抽象的規定”(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2頁。。具體是指感性具體,是學生們能夠接觸到的社會實在。然而感性具體并不是思政課的道理,只是思政課的內容,是思政課要講的事實。思政課的道理需要在感性具體的內容基礎上,上升到思維抽象。換言之,思政課的道理包括現實社會現象深處的哲學思維、歷史社會發展中的規律、現實實踐反映的道德倫理原則等。這就意味著,思政課存在一個教學前提,就是要將感性具體提煉為思維抽象,形成具有普遍性、原則性、規律性的道理,從而“把事實和道理一條條講清楚”(6)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20頁。。

其一,從現實社會現象的感性具體上升到哲學思維的思維抽象把握。思政課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要向學生們講清楚世情、國情、黨情、民情,講清楚現實社會中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社會、黨建等內容?!皬膶嵲诤途唧w開始,從現實的前提開始?!?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1頁。這些內容是學生們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觸到的經驗事實,也是思政課要普及的現實常識。但是,普及常識,告訴學生們現實社會現象是什么,并不是思政課的主要職能。一旦思政課變成只是普及常識的通識教育,就會消解思政課的政治性、思想性、學術性、專業性。

“政治引導是思政課的基本功能?!?8)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7頁。對思政課而言,不僅要完成通識教育告訴學生們“然”的職責,還要上升到實現學生們“知其所以然”的思維抽象把握。學生們要在思政課里弄清楚世情發生變化的原因,掌握分析國情的辦法,明白黨情發展的意義,把握民情發展的態勢,從而在理論徹底的學術性中形成符合政治性的哲學思維。如思政課要讓學生們形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立場,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維方法,能夠用聯系、發展、矛盾的觀點分析和把握現實社會現象等。

其二,從歷史社會發展的感性具體上升到歷史規律的思維抽象把握。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以及世界史、國際共運史,都是思政課的重要內容。思政課“還要有歷史視野”(9)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5頁。,要在歷史縱橫比較中說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這些歷史內容都是學生們能夠接觸到的感性的歷史具體。換言之,學生對歷史的認識和把握,是由一個個鮮活的歷史故事、歷史事件構成的。思政課的道理,要在歷史的感性具體基礎上,上升到歷史規律的揭示和把握。

對思政課而言,要在講授歷史內容過程中,運用唯物史觀的生產力、階級、人民等概念揭示歷史規律,借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剩余價值理論和勞動價值論,由生動形象的歷史感性具體提煉出歷史必然。如此一來,思政課就不會只是講歷史故事,也不是簡單告訴歷史結論和揭示歷史真相,而是在大量感性的歷史素材和檔案的表象中,揭示和論證出合乎必然的歷史規律,讓學生們逐步形成歷史思維。這是思政課要講的歷史道理,也是歷史科學。

其三,從現實實踐的感性具體上升到價值原則的思維抽象把握。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是思政課的重要內容,也是現實社會實踐展現出來的感性具體。思政課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把黨和國家最新的政策、工作任務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和發展形勢介紹給學生。除此之外,學生們日常生活中在經濟、政治、社會、生態、文化等領域的具體實踐,也是思政課講授的主要內容。思政課更是要把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實踐大課堂結合起來,讓學生們在實踐活動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但是,在這些現實實踐知識性介紹的背后,更重要的是指導實踐的原則和評價實踐的價值標準的抽象把握?!爸R是載體,價值是目的,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之中?!?10)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9頁。思政課講道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傳授學生們評判實踐活動的價值標準,引導學生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學生們明白美與丑、善與惡、對與錯,并形成基本的倫理道德規范。

總之,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的理論研究方法,是透過事物現象抓住本質規律的重要方式?!皬谋硐笾械木唧w達到越來越稀薄的抽象,直到我達到一些最簡單的規定?!?1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1頁。馬克思明確指出,用這種理論研究方法,能夠將表現為“混沌表象”的實在和具體,把握為“具有許多規定和關系的豐富的總體”(1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1頁。。這一過程,是表象到本質、混沌到規律、復雜到簡單的道理提煉過程。

在思政課講道理的過程中,從感性具體上升到思維抽象是思政課提煉道理的重要一環,也是講道理的前提。這一過程需要依靠思政課教師自身能力的施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13)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0頁。,并提出了“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要求。這“六個要”指向的是思政課教師的素質要求,是通過“政治素養、業務素養和師德素養三個層面”(14)吳潛濤、張磊:《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核心素養及其培育》,《教學與研究》2019年第7期。,完成“鑄魂育人、立德樹人、傳道授業解惑的使命責任”(15)王易、岳鳳蘭:《建設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思想理論教育》2020年第5期。,也就是要思政課教師能夠在教材和社會現實基礎上,自覺地提煉出符合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原則、規律、哲學思維,并作為思政課講授的主要內容。

二、從抽象上升到具體:思政課講道理的方法論進路

從感性具體上升到思維抽象的研究方法,是思政課提煉道理的方法論前提。而這只是完成思政課講道理本質的第一步,接下來還需要將提煉出來的思政課道理講出來。這一過程,涉及敘述方法。馬克思提出了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敘述方法,即“抽象的規定在思維行程中導致具體的再現”(1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2頁。。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就是要用掌握的本質、規律、原則,運用抽象的思維、概念來解釋現實社會中的感性具體,將道理講出來?!皬某橄笊仙骄唧w的方法,只是思維用來掌握具體、把它當作一個精神上的具體再現出來的方式。但絕不是具體本身的產生過程?!?1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2頁。其中,抽象是思維抽象,具體是被抽象思維把握過的思維具體,是具體總體。這一科學方法,事實上為思政課如何講道理、如何將道理講出來提供了方法路徑,指向思政課教學藝術,即思政課講道理的知、情、意、行統一。

首先,思政課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講道理路徑,表現為思政課要將理論講得對。思政課要將理論講得對,就是要保證理論的真理性、客觀性、科學性。這一過程是通過實踐性、人民性的進路實現抽象上升到具體的徹底性。

思政課道理講得對,就是要保證徹底地講道理和講出來的道理具有徹底性。這一進路雖然更多表現為從感性具體上升到思維抽象的研究過程,但是用思維抽象來分析和把握感性具體并形成思維具體、具體總體的敘述過程同樣需要理論的徹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就是徹底的理論。思政課教師所講的理論、觀點、結論要經得起學生各種‘為什么’的追問,這樣效果才能好?!?18)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8頁。這一論斷,意味著思政課教師要在自己學深、悟透、弄懂的基礎上,還能將理論徹底、全面地講出來,并經得住學生的追問。

那么,理論如何在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進路中徹底講出來,并經受得住追問呢?毛澤東在《整頓黨的作風》中談及理論學習時,提到“真正的理論在世界上只有一種,就是從客觀實際抽出來又在客觀實際中得到了證明的理論”(19)《毛澤東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17頁。。從客觀實際抽出來就是從具體上升到抽象的理論研究進路,在客觀實際中得到證明就是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理論敘述進路。經受得住追問的理論徹底性,就在于講出來的理論是否在實踐中得到證明。換言之,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敘述,并不是抽象思維對具體隨意的把握和講授,而是要被現實再實踐、再證明,進而在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中完成理論再建構,實現再闡釋的敘述進路?!叭说乃季S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2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0頁。

同時,人民性是思政課講得對的重要檢驗標準。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思政課講道理的政治性,就體現于其道理立足人民立場,符合人民利益。因此“思政課教學要有理論的徹底性、有說服力,就要通過不斷追問‘為什么’,說明我們所講的理論、觀點、結論都是符合客觀實際、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歷史和實踐已經對此做出了充分檢驗和證明”(21)田心銘:《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學習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馬克思主義研究》2021年第1期。。如此一來,思政課講道理在講得對的層面,就是堅持和踐行了政治性與學理性、價值性與知識性、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

其次,思政課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講道理路徑,表現為思政課要將理論講得好。思政課要將理論講得好,就是要采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遵循教學規律,增強思政課的親和力。馬克思曾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提到,“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ad hominem]”(2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頁。。其中,Ad Hominem在拉丁語中的意思是為了某人,針對個人論證,訴諸人身。在此意義上,馬克思關于理論徹底說服人的理論進路,其實就蘊含著從人出發開展理論教育的向度。馬克思的理論說服人,就包含了理論打動人的意蘊。這一理論進路,事實上表明從思維抽象上升到思維具體的講道理過程要有聽者的視野,從教育對象出發開展理論教育。這就意味著,思政課講道理還要講得好,思政課講道理是講得對與講得好的統一。

思政課道理講得好,要從思政課對象的特征、規律、需要出發講道理,從而在針對性中提升親和力。道理不僅要講得徹底,還要讓學生徹底聽進去,也就是要打動學生、說服學生?!皩W生有興趣才會記憶,這種記憶是牢靠的,沒有興趣死記硬背就是死知識?!?23)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9頁。這就要從學生的時代、群體特征,成長、教育規律,以及知識與價值需要出發,選擇講的方式。當代的青年大學生,對“世界怎么了”“人類向何處去”的時代命題,以及對身邊新生事物都抱有很強的好奇心和興趣。這就意味著青年學生們既喜歡宏大敘事,又關注身邊生活的新生事物;他們具有很強的集體意識和個體意識,既希望有集體的認同感,又喜歡個人獨處的自主性。這使得青年學生們不僅會自發形成各種亞文化青年群體,還會在面對他者教育的過程中強調自身的獨立性、自主性,渴望主體的平等性。當前青年學生們還具有對自身成長成才的渴望,表現為對良善的價值觀、科學的知識的追求。這種需要使得青年學生們秉持問題導向、實用導向的學習態度。

這些特征、規律、需要決定了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講道理方式選擇。進入新時代以來,思政課講道理方式出現了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結合、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大思政體系合力育人、翻轉課堂、網絡思政、智能思政、數字思政、儀式教育、紅色歌劇、問題導向式教育等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創新??傊?,“對于青年學生來說,他們涉世未深,缺乏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對抽象的理論一時難以準確理解、正確把握,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善于理論聯系實際,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恰當可信的事例,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幫助學生理解、掌握、運用”(24)汪亭友、李艷艷:《上好思政課要打好“組合拳”——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3·18”講話》,《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1年第1期。。通過這些方式,思維抽象可以從學生的立場、角度出發,在親和力中更好地上升為具體總體,實現道理講得好。如此一來,思政課講道理在講得好的層面,就是堅持和踐行了主導性與主體性、灌輸性與啟發性、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

最后,思政課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講道理路徑,表現為思政課要將理論講得美。思政課要將理論講得美,就是要將理論具象化,通過情感認同達到理論認同、價值認同,增強思政課的感染力。正是由于抽象上升到具體要從思政課對象出發,而青年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感性意識就要求講道理必須將抽象思維通過具象化、感性化的方式上升到具體總體?!俺橄蟮囊庾R形態需要通過具象的方式為人們所認知和接受?!?25)龍柏林、劉偉兵:《意識形態具象化的隱喻路徑》,《廣西社會科學》2018年第1期。這一過程,也就意味著講得好必然包含著講得美的意蘊,思政課講道理是講得好與講得美的統一。

青年學生的感性意識,決定了思政課講道理要有美的向度?!懊谰褪抢砟畹母行燥@現”(26)[德]黑格爾:《美學》第1卷,朱光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第142頁。,而“感性是實踐的,實踐是感性之為感性的根本原因”(27)欒棟:《感性學發微》,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116頁。。實踐就是感性對象性活動,是現實的人滿足感性需要的活動,也是生成意識的主要方式。抽象上升到具體的講道理路徑,在講得對的維度上具有實踐性進路,這意味著思政課講道理要想講得對,就必須要考慮人的感性意識。而情感又是人的感性意識的主要表現形式。滿足人的情感需要,是在滿足人的感性需要過程中實現感性對象性活動的重要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打動學生,才能引導學生。教師在課堂上展現的情懷最能打動人,甚至會影響學生一生?!?28)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3頁。通過情感認同,達到意識形態認同、價值認同,是抽象上升到具體的講道理的重要進路,也是思政課講得美的重要路徑,因為“美是無一切利害關系的愉快的對象”(29)[德]康德:《判斷力批判》上,宗白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年,第48頁。。鑒賞的愉悅,是實現美的重要方式。

同時,青年學生的形象思維,也決定了思政課講道理要有美的向度。形象思維是人們主要思維方式之一?!耙磺兴季S,無論是直截了當地(直接地),還是拐彎抹角地(間接地),都必須借助于某些標志性最終與直觀、從而在我們這里與感性發生關系,因為對象不能以別的方式被給予我們?!?30)[德]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李秋零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56頁。萬事萬物在表象上既有聯系又有相似性,為人們形象思維的出現提供了必要條件?!罢峭ㄟ^相似性,表象才能被認識,這就是說,表象與類似的其他表象相比較,被分析成要素(這些要素是它與其他表象所共有的),并與那些會顯出部分同一性但最終被列入有序圖表的表象相結合?!?31)[法]米歇爾·???《詞與物:人文科學的考古學》,莫偉民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6年,第72頁。人們往往是通過想象的方式去把握抽象的概念?!跋胂罅Σ粌H重新喚起存在于它里面的意象,而且使這些意象彼此相聯系,并以這種方式把它們提升為普遍的表象?!?32)[德]黑格爾:《精神哲學》,楊祖陶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3頁。正因如此,抽象上升到具體的講道理方式,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形象化的過程,也就是要將抽象的理論具象為人們身邊可感知的經驗性事物,從而在美的感知中實現講得好、講得對。

正因如此,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講道理進路中,要想通過講得美,實現講得好和講得對,就需要將思維抽象具象化。其一,要在問題的導向中,通過批判達到理論建設。思政課講道理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介紹,也不是抽象的理論灌輸,而是要直面問題,在批判錯誤思潮的過程中,將真善美形象化、清晰化。否定即肯定,否定性的批判為肯定性的建設明晰了邊界。其二,從學生的多種需要出發,探索多種形式的具象化。思政課可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生動的故事、感人的戲劇、緊張的辯論等。如此一來,思政課講道理在講得美的層面,就是堅持和踐行了建設性與批判性、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統一。

總之,思政課講道理的過程表現為從抽象上升到具體,是抽象思維對感性具體的思維把握,并敘述出作為思維具體的具體總體。這一過程,蘊含著真善美的統一,不僅要講得對,還要講得好,更要講得美。

三、達至具體總體:思政課道理的圖景呈現

思政課講道理是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過程。其中,思政課道理的呈現就是具體總體?!熬唧w總體作為思想總體、作為思想具體,事實上是思維的、理解的產物?!?3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2頁。具體總體只是感性具體經過思維把握后的產物。因此,作為思政課講道理的本質,在提煉道理和講的方法建構基礎上,呈現的作為具體總體的思政課道理,其形象的生動、真理的透徹、視野的寬廣,決定了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的效果。

首先,思政課道理作為具體總體具有唯物主義性的特征。具體總體“絕不是處于直觀和表象之外或駕于其上而思維著的、自我產生著的概念的產物,而是把直觀和表象加工成概念這一過程的產物”(3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2-43頁。。這就是說,現實中的感性具體、實在主體,“仍然是在頭腦之外保持著它的獨立性”(3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頁。。具體總體是抽象思維對感性具體的再闡釋、再建構?!爱斔陬^腦中作為思想整體而出現時,是思維著的頭腦的產物,這個頭腦用它所專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這種方式是不同于對于世界的藝術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實踐精神的掌握的?!?3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頁。作為抽象思維對具體把握的思維產物,具體總體的唯物主義性主要表現為:一方面,具體總體是受社會存在決定的社會意識。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后的具體總體是思維具體,表現為具體總體。這一把握,事實上明確了思政課講的道理是社會意識。其唯物主義性體現于思政課的道理作為社會意識的一種,是由社會存在決定,而不是人的抽象思維所決定?!叭藗兊纳鐣嬖跊Q定人們的意識?!?3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1頁。另一方面,具體總體是實踐生成的意識。如果說,具體總體從存在論而言,是社會存在的決定物,那么從生成論角度上看,具體總體是實踐生成的派生物?!耙庾R形態在本質上是實踐的?!?38)俞吾金:《意識形態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97頁。思政課講的道理并不是經院式哲學,更不是書齋里的學問,而是生根于社會實踐、反映社會現實的理論,是能經受得住實踐檢驗的科學真理。

其次,思政課道理作為具體總體具有社會歷史性的特征。具體總體具有社會歷史性,意味著思政課講道理要具有歷史視野,要在歷史的縱橫比較中把道理講清楚。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思政課教師的歷史視野中,要有5 000多年中華文明史,要有500多年世界社會主義史,要有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斗爭史,要有中國共產黨近100年的奮斗史,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的發展史,要有改革開放40多年的實踐史,要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通過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把一些道理講明白、講清楚?!?39)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5頁。這一論斷,就是揭示了具體總體的形成并不是無根之木,而是生成于歷史實踐,有著歷史的源頭和勾連。

人們在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過程中,運用到了歷史邏輯對感性具體的再把握。馬克思批判費爾巴哈對感性具體的直觀式把握,忽略了歷史邏輯,從而出現了“櫻桃樹”式的錯誤?!八車母行允澜鐩Q不是某種開天辟地以來就直接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4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8頁。思政課最終講的道理的呈現,必然是在歷史邏輯把握后,呈現出明晰了歷史來源、歷史發展、歷史比較的具體總體。只有如此,這樣的思政課道理才是厚重的、清晰的。人們在明確了“來龍”時,才能更好地知道“去脈”。

再次,思政課道理作為具體總體具有社會關系性的特征。具體總體具有社會歷史性,意味著思政課講道理要有社會視野,要在社會關系的把握中把道理講清楚。具體總體雖然是思維具體,是思維把握的產物,但是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如果說,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那么與人相關的意識必然也具有社會關系屬性。因此,“只要我們承認人是社會存在物,只要我們討論與人有關的一切,那么,也就不存在社會存在之外的存在,也就是說,存在即社會存在……同樣,也不存在社會意識之外的意識,也就是說,意識即社會意識”(41)俞吾金:《意識形態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94頁。。

馬克思在批判施蒂納的“唯一者”時,就是從分工入手,探討人的經濟關系、階級關系,進而延伸至各種社會關系的生成。這一理論進路,事實上為具體總體的社會關系的把握提供了科學的視角,即對社會關系的把握,要深入到生產方式和經濟關系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善于利用國內外的事實、案例、素材,在比較中回答學生的疑惑,既不封閉保守,也不崇洋媚外,引導學生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鑒別中明辨是非?!?42)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5頁。這些論斷都指明了思政課講的道理,也就是具體總體,不是孤立的、純粹抽象思辨的產物。

最后,思政課道理作為具體總體具有內在矛盾運動性的特征。具體總體具有內在矛盾運動性的特征,意味著思政課講道理要有發展的視野,要能夠將具體總體的內在對立統一講清楚。具體總體雖然是從抽象上升到具體,是思維抽象對感性具體的再次把握。但是,具體總體并不是純粹的邏輯范疇,不是純粹觀念的產物,更不是純粹理性運動的結果。

事實上,將具體總體把握為純粹觀念的抽象范疇,是一種蒲魯東式的政治經濟學的形而上學。這種方法就是用抽象的方式提煉一個抽象的范疇,賦以不變規律、永恒原理,并把握其中好的方面和壞的方面的矛盾關系,最后保存好的方面,消除壞的方面就能解決問題?!八S手拈來一個范疇,隨心所欲地給它一種特性,把需要清洗的范疇的缺陷消除?!?4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06頁。這一方式錯誤的地方在于,他把具體總體把握為觀念具體,是思維具體的矮化,完全退步于純粹觀念的運動。

而馬克思的具體總體觀,是立足于歷史運動而不是觀念運動,是立足于生產實踐的矛盾而不是觀念的矛盾。馬克思的具體總體內在矛盾不是好壞的觀念矛盾,而是實踐的矛盾、生產的矛盾、發展的矛盾,是在現實生活中能夠轉化的矛盾。只有如此,具體總體才能夠以發展的視野把握,才能夠在歷史的、現實的、運動的、實踐的規律中,客觀、完整、準確地被把握和講出來。

總之,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的論斷,是在新時代思政課發展取得極大成就,思政課發展規律充分體現情況下的一次理論發展。立足于馬克思科學的政治經濟學的哲學方法,能夠客觀、全面、準確地把握和闡釋這一最新論斷,并揭示出思政課為什么要講道理,怎么樣講道理,以及如何講道理的理論圖景。

猜你喜歡
講道理人民出版社道理
道理都懂,為什么過不好這一生?
“講道理”的面包
不好聽,卻很有道理
我可以咬你一口嗎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怎么跟孩子講道理?
講理的八大戒律
道理
抉擇
講道理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