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輿情傳播視角下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的機遇、挑戰與路徑

2023-04-17 13:13吳開軍吳汐雯
廣西社會科學 2023年9期
關鍵詞:東盟國家輿情公眾

吳開軍,吳汐雯

(1.廣州航海學院 國際郵輪游艇學院,廣東 廣州 510725;2.利茲大學 媒體和傳播學院,利茲 LS29JT)

隨著全球政治經濟的不斷變化和發展,中國與東盟之間的經濟合作日益顯現出其重要性。中國與東盟國家地理位置相近,經濟互補性強,雙方在貿易、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有著廣泛的合作,然而,經濟合作的發展不僅受到經濟因素的影響,還受到非經濟因素的影響,其中輿情傳播就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輿情傳播是社會公眾對某一事件或話題的看法、態度、情感和行為反應,它包括公眾對某一事件或話題的認知、理解、情感、態度和行為等多個方面,是社會公眾對于該事件或話題的集體智慧和意志的體現。當今已是高度信息化時代,輿情傳播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影響,在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中,有效的輿情傳播有助于提高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的透明度和互信度,促進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的創新和發展,同時有效的輿情傳播也是保障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權益的重要手段。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時代背景下,大國博弈、俄烏沖突等導致的地緣格局變化,世界經濟不景氣,各種自然災害等使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中的輿情傳播出現了新的挑戰。在雙方合作過程中,需要通過輿情傳播及時了解對方的意圖和需求,調整合作策略,實現互利共贏的目標。因此,研究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中的輿情傳播問題極為重要。

一、文獻回顧與問題的提出

中國與東盟的經濟合作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初,在中國—東盟經濟合作影響因素的研究中,學者們研究了貿易政策、勞工政策、文化差異、未決歷史敏感問題、域外國家、網絡安全等影響因素。例如,歐陽華研究了貿易政策對中國—東盟區域經濟合作的影響,指出有利影響表現在貨物貿易發展迅速、服務貿易合作加深、雙向投資項目不斷增多、其他經濟合作不斷深入等方面,不利影響表現在貨物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進出口市場的集中度過高、出口貿易方式存在內部結構缺陷、貿易主體依賴性太強、制度的不完善增加投資風險等方面[1]。王柏松研究認為民族、宗教、語言等文化差異是影響中國與東盟雙邊關系發展的深層次阻力,南海問題等懸而未決的歷史敏感問題是影響中國與東盟關系發展的制約因素,東盟的大國“平衡戰略”是影響中國與東盟雙邊關系發展的障礙因素,此外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還受到美國等外來勢力的制約和影響[2]。歐陽華等研究了勞工政策對中國—東盟區域經濟合作的影響,認為各國的勞工政策限制了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不能實現勞動力資源的有效配置,增加了整個區域的生產成本,不利于高素質人才的交流,導致非法勞工的大量涌入[3]。王睿認為網絡安全是東盟國家推進數字化轉型與安全治理的重要議題,也是中國與東盟各國共同面臨的非傳統安全問題之一[4]。然而,已有研究缺乏對輿情傳播影響的研究。

在當今高度信息化的時代,輿情傳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它不僅是公眾表達意見和訴求的重要渠道,也是企業和政府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輿情傳播對于促進公眾對事件或話題的理性認識和理解,推動事件的解決和社會的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中國與東盟在地理、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差異,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在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中,輿情傳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學者們更多研究了中國與東盟關系中的涉華輿情、負面輿情、輿情應對等[5-6],而缺乏對新形勢下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中輿情傳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的研究?;诖?,本文從輿情傳播視角研究新形勢下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提出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的路徑。

二、輿情傳播視角下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面臨的機遇

(一)中國與東盟輿情傳播合作帶來的機遇

中國與東盟在輿情傳播方面開展了豐富的交流合作,這些合作為新時代中國與東盟輿情更高質量的傳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目前,中國—東盟新聞部長會議機制和媒體合作論壇已常態化。2007年5月,首屆中國—東盟新聞部長會議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舉辦;2010年9月,第二屆中國—東盟新聞部長會議在中國北京舉辦;2017年11月,在中國蘇州舉辦的中國—東盟新聞部長會議達成《中國—東盟國家新聞部長會議倡議》;2015年至2019年,中國每年舉辦中國—東盟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外媒體聯合采訪活動;2018年至2023年,每年舉辦中國—東盟媒體合作論壇;2019年是中國—東盟媒體交流年,雙方共同策劃實施了近50項重點活動;2019年7月,中國—東盟媒體合作高級別會議和中國—東盟媒體高峰論壇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舉辦,同年6月和9月,分別推出中國—東盟網絡短視頻大賽、正式啟動中國—東盟電視周[7],到2023年,上述活動均已連續舉辦三屆;2021年3月,第六屆東盟—中日韓新聞部長會議以視頻方式舉行,與會部長分享了各國新聞媒體領域創新發展的經驗,積極評價各國媒體提升合作層次、豐富合作內涵的成效。

中國與東盟輿情傳播良好的合作基礎為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帶來了以下機遇:第一,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和資源。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輿情傳播可以促進雙方經濟合作,提供更為廣闊的市場和資源,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商機和合作機會。第二,促進了文化和價值觀念的交流。輿情傳播可以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文化和價值觀念的交流,有利于增進雙方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為經濟合作奠定更好的基礎。第三,推動了雙方產業的互補性合作。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輿情傳播可以推動雙方產業的互補性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例如,在輿情傳播的加持下,中國與東盟國家在制造業、農業、能源、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合作具有廣闊的前景。第四,增強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輿情傳播可以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為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提供更好的平臺和機遇。第五,促進了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輿情傳播可以促進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為地區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創造良好的環境??傊?,中國與東盟良好的輿情傳播基礎為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帶來了很多機遇,可以促進雙方互利共贏,實現共同發展。

(二)新技術的涌現和應用帶來的機遇

技術發展為輿情傳播帶來了更全面的技術支撐。首先,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網絡輿情監測得以發展出新的技術優勢。例如,現在的輿情監測技術能夠自動抓取數據,鑒別、提取、分析和解讀數據,并通過“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從而為輿情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其次,大數據與云計算的結合使得輿情分析更加準確。例如,通過跟蹤關聯數據可以提高趨勢預判的精確性,還可以發掘更多的隱性信息。此外,深度學習在輿情傳播方面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例如,寫作機器人已經在新聞領域中得到應用,它們在處理突發式新聞和需要大量實時數據的數據類新聞方面具有優勢。5G時代的到來將進一步拓展深度學習的應用范圍,使得新聞機構能夠更好地利用深度學習技術提升新聞的準確性和實時性。最后,虛擬現實技術能夠為用戶帶來沉浸式的體驗,使得用戶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理解輿情信息。

從輿情傳播視角看,新技術的發展為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帶來了以下機遇:第一,增強信息傳播能力。新的信息技術,如5G、物聯網、云計算等,提高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和拓展了信息傳播的廣度,有助于中國和東盟國家之間的信息交流,推動雙方在經貿、文化等領域的合作。第二,促進貿易便利化。電子商務、智慧物流等新技術的應用,使得跨境貿易更加便利,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進一步促進了中國和東盟之間的貿易往來。第三,提升品牌影響力。通過社交媒體等新媒體平臺,中國和東盟各國的企業可以更有效地推廣自己的品牌、產品和服務,提升市場影響力,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第四,深化文化交流。新技術的發展使得文化交流更加便捷和多樣化,有助于增進中國和東盟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為中國與東盟的經濟合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第五,提升危機應對能力。新技術的應用也有助于合作雙方提升危機應對能力,如疫情等突發事件發生時,可以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快速應對,降低損失??傊?,新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中國與東盟的經濟合作帶來了諸多新的機遇,雙方應積極把握這些機遇,加強合作,共同推動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三)中國對東盟的融媒體輿情傳播帶來的機遇

中國主流官方媒體對東盟輿情傳播已構建三方面的數字融媒體矩陣:首先,中國境內主流媒體均開設了外文網絡版;其次,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上入駐我國主流媒體的官方賬號,利用國外社交媒體對東盟國家進行輿情傳播;再次,在媒介管理運作方面,直接運用既有的東盟國家媒體傳遞中國聲音。例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拍攝的《遠方的家》(東盟國家部分)、《同飲一江水》等反映東盟國家風土人情的紀錄片均在東盟地區播出;廣西廣播電視臺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都設立了分支機構,并與當地媒體開展了常態化的節目交換工作;云南廣播電視臺與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的主流視頻媒體、數字互聯網媒體都建立了友好工作關系,建成了有效的媒體資源共享與新聞信息互換機制[8]。

中國對東盟的融媒體輿情傳播為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帶來了以下幾方面的機遇:第一,深化文化交流。在中國對東盟的融媒體輿情傳播中,雙方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增進雙方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友誼,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礎,從而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第二,拓展區域市場。在中國對東盟的融媒體輿情傳播中,通過共享和傳播視聽內容,雙方增加了對彼此商品和服務的了解,這可能進一步激發雙方在貿易和投資方面的合作,從而進一步拓展雙方的區域市場。此外,也會促進旅游業的發展,為雙方帶來經濟收益。第三,創新發展模式。中國和東盟的媒體可以通過合作創新發展模式,推動雙方在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網絡視聽等領域的深度合作。這不僅有助于提升雙方媒體的影響力和傳播力,而且還可以通過共享資源和技術實現雙方的共同發展。第四,提高經濟決策效率。中國和東盟通過媒體合作,可以更有效地分享信息,提高經濟決策效率。例如,如果一方在某些領域取得了成功的經驗,那么通過媒體傳播到其他國家后,將會促進這些國家在這些領域的發展。第五,創造就業機會。媒體合作可以帶動廣告、影視制作、新聞出版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為中國和東盟各國人民創造就業機會??偟膩碚f,中國對東盟的融媒體輿情傳播為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其能夠推動雙方的文化交流、拓展市場、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經濟效率以及創造就業機會,這些都將有助于中國與東盟在未來的進一步發展和合作。

三、輿情傳播視角下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面臨的挑戰

2020年中國和東盟互為對方的第一大貿易伙伴。2022年,中國與東盟的貿易總額達到了9753.4億美元,同比增長11.2%。其中,中國對東盟出口額為5672.9億美元,同比增長17.7%;中國從東盟進口額為4080.5億美元,同比增長3.3%。東盟成員國中,我國前三大貿易伙伴依次為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9]。雖然中國與東盟的貿易和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推動了雙方經濟的快速發展,但從輿情傳播視角來看,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也面臨著一些挑戰。

(一)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挑戰

在復雜的經濟合作過程中,信息不對稱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信息不對稱指在某些情況下,一方比另一方擁有更多的信息,這可能導致不公平的決策或行為。區域間的信息不對稱是指在不同地區或國家之間,由于信息傳播(輿情傳播)的限制或不對稱,導致在信息獲取和利用上的差異。在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中,由于地理位置、經濟發展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異,雙方在輿情傳播中的信息獲取和利用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這種信息不對稱容易導致輿情誤解,進而可能導致雙方在合作中產生誤解、缺乏信任或者錯誤決策。

輿情傳播中的信息不對稱給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帶來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合作的信任度降低。由于在輿情傳播中信息不對稱,雙方可能無法充分了解對方的意圖、需求和實際情況,這可能導致雙方對彼此的信任度降低,缺乏信任將直接影響雙方的合作意愿和合作深度。第二,資源配置不合理和資源浪費。如果信息不對稱導致雙方無法準確了解市場需求和資源狀況,可能會出現資源配置不合理和資源浪費的情況。這不僅影響雙方的經濟效益,還可能導致市場競爭的混亂。第三,增加合作風險和不確定性。由于信息不對稱,雙方可能無法準確評估合作項目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這可能導致雙方在合作中承擔過大的風險,甚至可能出現合作失敗的情況。

(二)公眾認知和期望帶來的挑戰

公眾對經濟合作的認知和期望是影響合作效果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的過程中,公眾的認知和期望對于推動合作的深化和拓展具有積極的意義。首先,公眾對經濟合作的認知是促進合作意愿的基礎。通過輿情分析可知,隨著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民眾認識到雙方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對雙方合作戰略層面上的意義認識不清。通過正向的輿情傳播可以使公眾認識到,區域經濟合作可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促進區域發展,同時也可以加強政治互信和地區穩定。因此,公眾的認知對于推動雙方的合作意愿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其次,公眾對經濟合作的期望對合作內容和方向具有引導作用。通過輿情分析可知,隨著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的不斷拓展,公眾對合作的期望也逐漸提高,公眾期望雙方在傳統領域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合作范圍,加強新興領域的合作,例如數字經濟、新能源、環保等領域的合作越來越受到公眾的關注。

在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的過程中,公眾對經濟合作的認知不清和期望過高可能會帶來諸多挑戰。如果公眾對經濟合作的認知不清,他們可能無法理解合作的具體內容、目標和意義,從而導致對合作進程和成果的誤解,進而產生不信任和抵觸情緒。而如果公眾對經濟合作的期望過高,一旦合作出現問題或挫折,或者實際成果無法滿足這些期望,可能會導致公眾對中國與東盟的經濟合作失去信心,對相關政策的執行產生懷疑,甚至可能引發抗議和抵制行為,使得政策執行變得困難。這不僅會影響雙邊經貿關系,而且會影響雙邊政治關系和地區穩定,還可能會影響中國的國際形象,甚至可能使得其他國家對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信譽和地位產生懷疑。

(三)輿論引導和管理方面的挑戰

在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的過程中,輿論引導和管理方面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這些挑戰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多元化的信息和觀點。中國與東盟國家在地理、歷史、文化、經濟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導致雙方在合作中的利益訴求和觀點看法各不相同。這種多元化的信息和觀點給輿論引導和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如何整合和協調不同的觀點,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公正性,提高輿論引導的有效性,是一項重要的挑戰。第二,媒體環境和傳播渠道的多樣性。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媒體環境和傳播渠道各不相同,這給輿論引導和管理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一些國家可能有新聞自由和信息透明的限制,而其他國家則可能擁有更加開放和自由的媒體環境。此外,不同的傳播渠道也可能存在差異,如傳統媒體和社交媒體之間的差異。如何適應這種多樣性的媒體環境和傳播渠道,提高輿論引導的效果,是一項重要的挑戰。第三,公眾的理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隨著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的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公眾開始關注和參與合作事務。然而,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公眾的理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也日益增強,他們不再輕易接受單一的觀點或信息,而是從更多角度看問題。因此,如何提高輿論引導的公信力和說服力,是一項重要的挑戰。

四、輿情傳播視角下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的路徑

(一)努力提高對輿情傳播在經濟合作中重要性的認識

對于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來說,輿情傳播可為雙方提供一個有效的溝通平臺,增進雙方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促進雙方在經濟合作中的協調和發展。為此,必須提高對輿情傳播重要性的認識。具體說來,要從以下幾方面認識到輿情傳播在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第一,要認識到輿情傳播可以幫助中國與東盟更好地了解對方的需求、關切點和顧慮,減少誤解和猜疑,在合作中雙方可以借助輿情傳播及時了解對方的意圖和需求,更好地把握合作的方向和重點。第二,要認識到輿情傳播是推動創新和發展的重要力量,通過輿情傳播,中國與東盟可以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展開更加緊密的合作,共同推動創新和發展。第三,要認識到輿情傳播可以幫助中國與東盟更好地了解對方的文化、歷史和社會制度等方面的差異,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這有助于增強雙方的合作意愿,推動經濟合作的深化和發展。第四,要認識到通過輿情傳播,中國與東盟可以更加及時地了解雙方市場需求和趨勢,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合作的效益和競爭力。同時,要認識到輿情傳播也可以為雙方提供有效的反饋機制,及時調整合作策略,實現互利共贏的目標。

(二)勠力克服信息不對稱帶來的輿情誤解

為克服中國與東盟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中國與東盟國家在輿情傳播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強信息共享,提高信息透明度。雙方可以通過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和加強信息公開,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對稱性,這有助于減少誤解和猜疑,增進雙方的相互了解。第二,進行高效的輿情監測和分析。在制定和執行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政策時,對輿情進行有效的監測和分析有助于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減少輿情誤解。通過輿情監測和分析,可以獲取公眾對區域經濟政策的反應和看法,這可以為政策制定者提供調整和優化政策的寶貴信息。例如,雙方公眾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的談判等反饋積極,這表明該協定和談判得到了廣泛的支持,政策制定者可以繼續推進。反之,如果有些公眾的反饋消極,這可能意味著需要對該計劃進行調整或優化。第三,加強信息技術的合作與創新,提升信息獲取能力。雙方可以共同推動信息技術的發展,加強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領域的合作與創新,提高自身獲取信息的能力,包括提高新聞媒體、智庫和研究機構等的信息獲取能力。同時,借助信息技術,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積極參與信息傳播,擴大信息的覆蓋面和提高信息的準確性。這有助于我們提高信息獲取、處理和分析的能力,減少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影響。

(三)切實提高公眾的認知水平和有效回應公眾期望

為提高公眾對經濟合作的認知水平和有效回應其期望,中國與東盟國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強宣傳和教育。雙方可以通過媒體、教育機構和文化交流等渠道,增進公眾對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的認知和了解,讓公眾了解雙方合作的歷史、現狀、意義和成果,提高公眾的認知和認同感。第二,建立多渠道溝通機制。雙方應建立多渠道溝通機制,讓公眾了解合作進展和成果,如定期舉辦論壇、研討會等活動,為各方提供交流和協商的平臺。此外,還可以通過社交媒體等新媒體渠道,加強與公眾的互動和溝通。第三,建立信息公開和監督機制。雙方應建立信息公開機制,提高合作信息透明度,讓公眾了解合作的具體內容和方向,如定期發布合作報告,向公眾介紹合作進展和成果。同時,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確保合作項目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和公眾的期望。第四,拓展新興領域的合作。雙方應積極拓展新興領域的合作,回應公眾對新興領域合作的期望,如共同推動數字經濟、新能源、環保等領域的創新和發展,加強雙方在這些領域的合作。此外,還可以加強在公共衛生、減災防災等領域的合作,為雙方的共同發展和繁榮作出更大的貢獻。

(四)積極引導輿情向雙方經濟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

在應對輿論引導和管理挑戰方面,中國與東盟國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強媒體合作和信息共享。雙方可以加強媒體合作和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平臺,保證信息傳播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增進雙方之間的了解和信任,提高輿論引導的效果。第二,提高公眾的媒介素養。雙方可通過開展媒介素養教育提升公眾的批判性思維和信息鑒別能力,提高公眾的媒介素養,幫助公眾識別信息的真偽和背后的利益訴求,從而降低輿論引導的難度和提高輿論引導效果。第三,建立健全輿論引導機制并進行必要的輿情引導。有效的輿情引導可以幫助傳達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的目標和初衷,同時避免信息不對稱引發的誤解和不良情緒。因此,雙方應建立健全覆蓋新聞發布、輿情監測、應急處置等環節的輿論引導機制,通過及時發布權威信息、積極回應公眾關切問題、有效引導輿情發展,增進雙方的互信和理解,提高輿論引導的效果。例如,依托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等平臺對政府發布的經濟合作政策進行解讀、宣傳等[10],使公眾更好地理解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政策,增強公眾的認同感,進一步推動經濟合作提質增效。在輿論引導中,應注意培養有利于雙方經濟合作的意見領袖。意見領袖是指能夠在傳播信息和引導受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人,可以是網絡紅人、社會公知、草根用戶、熟人親友等[11]。意見領袖的推廣內容質量、推廣人特征會對用戶參與意愿產生正向影響[12]。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宣傳更需要在良好媒體合作的基礎上發揮好意見領袖的正向引領作用,將輿情往有利于雙方進一步合作的方向引導。第四,加強國際合作與溝通。在輿論引導和管理方面,中國與東盟國家可以加強國際合作與溝通,通過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交流,分享經驗和技術,提高輿論引導和管理的能力與水平。同時也可以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完善自身的輿論引導和管理機制。第五,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針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雙方應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通過制定風險評估、預警和應對措施,降低合作中可能因輿情傳播產生的損失和不確定性。

(五)充分運用新技術提高輿情傳播的質量

中國與東盟國家可抓住技術發展帶來的機遇,提高輿情傳播的質量,進而促進雙方經濟合作的發展:第一,通過建設數字化基礎設施、促進數據流動和共享,實現輿情傳播技術數字化轉型和升級,助推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的數字化轉型和創新升級。第二,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加強輿情分析、預警和應對等。如借助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快速分析海量信息,準確把握輿情趨勢;借助機器學習技術自動識別和分類信息,提高輿情處理的效率和準確性。第三,有效利用社交媒體平臺開展輿情傳播。社交媒體平臺是公眾獲取和分享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提高輿情傳播質量需要重視社交媒體平臺的作用??梢赃\用社交媒體分析工具對社交媒體數據進行深入分析,了解公眾對某一話題的看法和態度;也可以運用社交媒體機器人技術回復公眾的留言和評論,及時回應公眾關切問題。第四,利用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點提高輿情傳播的質量。如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去中心化的輿情信息平臺,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可信度;也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輿情信息的可追溯性,增強輿情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第五,利用多媒體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提高輿情傳播的質量。多媒體技術是通過計算機加工處理文字、圖形、圖像、音頻、視頻和動畫等多媒體信息的一體化技術,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以多種形式呈現輿情信息,讓公眾更加直觀地了解某一事件或話題的情況;也可以利用音頻技術制作音頻節目,傳播輿情信息并吸引更多的聽眾。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創造出沉浸式的虛擬環境,讓用戶身臨其境地感受其中的信息。因此,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制作虛擬場景或人物形象等,讓公眾更加深入地了解某一事件或話題的情況;也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實現人機交互,增強公眾與機器之間的交互體驗??傊?,技術發展為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帶來了新的機遇,雙方應積極抓住機遇,不斷創新思維和技術手段,積極探索新的應用模式和實踐案例,通過運用新技術提高輿情傳播的質量,共同推動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的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東盟國家輿情公眾
公眾號3月熱榜
公眾號9月熱榜
公眾號8月熱榜
公眾號5月熱榜
中國與東盟國家合作關系的博弈分析
“一帶一路”背景下海南-東盟國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現狀與思考
東盟國家刑事審判制度綜述
論中國與東盟國家合作保護古沉船——以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古沉船為例
輿情
輿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