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差收窄趨勢下農商銀行面臨的經營困境研究
——以吉林省為例

2023-04-18 03:17貨幣政策研究課題組
吉林金融研究 2023年11期
關鍵詞:商行存款吉林省

貨幣政策研究課題組

(中國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吉林長春 130051;中國人民銀行通化市分行,吉林通化 134000)

一、引言

農村商業銀行(簡稱農商行)是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經營模式對于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業現代化、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變化和改革的深入推進,農商行的經營模式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和機遇。傳統的農商行經營模式以“服務三農”為核心,通過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等方式,為農村經濟提供金融服務。但這種模式下,農商行的業務服務范圍相對較窄,而且傳統經營模式下農商行的資產規模普遍較小,抵御風險能力較弱。隨著經濟全球化和金融改革的深入推進,農商行的經營模式開始向多元化、綜合化方向轉變,包括拓展業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優化組織架構等,本文在利差收窄趨勢背景下探究吉林省農商行未來的經營模式突破方向,為省內農商行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文獻綜述

國內對于商業銀行利差的研究起步較晚,張彥(2006)認為非利差收入、運營開支等因素,是影響利差趨勢的主要原因。歷志剛(2007)提出在利率市場化改革背景下,中小型銀行應根據自身特色,采取差異化發展戰略,通過專業的風險管控能力降低資金需求和運營成本。張吉光(2011)認為與城商行和大型銀行比,農村商業銀行轉型具有特殊性,應向特色銀行、精品銀行轉變。程卓君(2018)認為農商行單純依靠存貸款規模獲取利差收入已經難以為繼,應當注重調整存貸款定價、促進零售發展、推動中間業務等;胥倩(2021)認為在利率市場化推行20年之際,應合理確定貸款利率定價,確保收益和風險相匹配,在價格領導定價法的基礎上綜合采用成本定價法和客戶盈利定價法,進而提升市場競爭地位。

三、吉林省農村商業銀行利率定價現狀

(一)讓利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持續加大

2019年以來,吉林省各農村商業銀行企業貸款利率水平總體上呈下降趨勢,2023年1-5月,吉林省各家農村商業銀行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43個基點,較2019年8月LPR改革前下降80個基點,創吉林省各農村商業銀行貸款利率歷史新低水平,但仍分別高于全省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和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貸款加權平均利率246個基點和78個基點。①數據來源:利率報備監測分析系統

(二)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不斷完善

一是連續下調存款掛牌利率水平。吉林省各農商行分別于2022年9月、2023年3月、2023年5月主動降低存款掛牌利率水平。2023年6月,吉林省農村商業銀行2年、3年、5年期定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2.65%、3.25%、3.35%。二是建立存款定價協調機制。2023年2月,吉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與吉林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建存款定價協調機制,共同遵守吉林省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規定,避免出現不正當競爭行為。三是推動存款期限結構向短期化傾斜。吉林省農村商業銀行主動降低長期存款利率,縮窄長短存款期限“價差”,逐步將長期存款向中短期存款轉化。2023年1-6月,吉林省各農村商業銀行一年期及以下定期存款發生額同比增長30%,占比51%;2年期定期存款發生額同比增長48%,占比6%;三年期定期存款發生額同比增長88%,占比38%;五年期定期存款發生額同比減少9.4%,占比5%。②數據來源:利率報備監測分析系統

(三)自主管理及定價能力有新的突破

為更好地適應利率市場化發展,吉林省各農村商業銀行積極建立并完善利率定價管理機制和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方法。如長春農村商業銀行從2014年起,逐步開始構建FTP系統、貸款定價系統、流動性風險管理系統、利率風險系統、成本分攤系統、盈利分析系統,為精細化、差異化的科學定價提供了全面的數據支持。

四、當前吉林省農村商業銀行的經營困境

(一)內源性資本補充能力不足

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推進,省內農商行凈息差持續收窄,農商行盈利能力呈下降趨勢,且省內農商行內源性資本補充渠道單一,基本依靠留存收益,補充能力有限。2022年,吉林省農商行通過凈利潤補充的資本占同期資本補充金額的56%,但2023年二季度,多數農商行凈利潤增長壓力加大,農商行資產規模進一步擴張受到了限制。

(二)優質客戶流失問題比較嚴重

吉林省長期以來依賴汽車、化工等傳統重工業支撐,產業結構單一。特別是近年來,產業鏈受疫情影響較大,傳統行業產能過剩且新興產業發展緩慢,導致金融機構競爭愈加激烈,與此同時,深化小微金融服務考核指標壓力增加,全國性銀行客戶下沉速度加快,搶走了農商行很多優質客戶,對其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2023年1-6月,全國性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33個基點,低于吉林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193個基點,省內農商行面臨的放貸壓力越來越大。③數據來源:利率報備監測分析系統

(三)客戶老齡化影響存款結構調整

吉林省各農商行負債來源單一,主要集中在個人存款,2023年1-6月,農商行個人存款余額占整體負債比例高達69.4%,其中,個人定期存款占各項負債比例超過56.7%。各家農商行儲戶年齡結構偏高,50歲以上儲戶占比約52%,儲戶儲蓄意愿較強,尤其偏好3年期和5年期高利率存款產品,農商行希望通過管控高成本、長期限定期存款續作規模,進而合理調整期限結構、降低存款成本的想法所受阻力較大。④數據來源:調查統計

(四)利率定價管理較為粗放

在貸款定價方面,農商行貸款定價多根據以往經驗,缺乏科學依據和核算方法,受主觀影響較大。在存款定價方面,農商行慣性思維較強,往往先處于觀望狀態,常等待大型銀行公布存款掛牌利率,或者對比相同規模、同一地域的其他金融機構利率水平后,再參考確定自身利率水平,市場反應滯后。在系統建設方面,70%以上農商行由于歷史數據積累不足,難以形成全面系統的客戶歷史資料,缺乏科學化、系統化定價的數據基礎,普遍缺少完整的由內至外的產品估值與利率定價體系,加之整體規模較小,業務品種單一,缺乏利率定價專業管理人才,自身信息系統研發和管理能力較弱,目前吉林省尚有16家農商行等待省聯社統一建設利率定價系統。⑤數據來源:調查統計

五、有關建議

(一)不斷拓寬利潤來源

農村商業銀行主要業務收入還是以傳統存貸款利息收入為主,中間業務只局限在理財業務收入、代發工資,代收采暖費、代售貴金屬等業務上,非利息凈收入僅占總營收的7%左右⑥數據來源:調查統計,發展較為局限。因此,非利息收入來源是省內各農商行未來可以拓展的主要方面,應不斷拓寬業務收入來源,豐富業務種類,打造多元化利潤中心,增加金融服務附加值,構建大零售、輕資本的盈利結構,提高中間業務收入占比,增強盈利能力。

(二)全面加強自身建設

近年來,吉林省中小銀行機構快速發展,因此,在資本補充途徑相對有限的情況下,農商行應優化自身公司治理結構和經營績效制度,進而改善各項指標,提高信用評級,獲得投資者認可,從根本上解決資本補充難題。另一方面,應建立資本節約型發展模式,加強信貸管控,提高優質資產率和經營盈利能力,通過擴大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多計提貸款損失準備等傳統方式提高資本補充能力,在讓利與盈利之間尋找平衡點。

(三)優化資產負債結構

一方面,要加快戰略轉型。提升網點績效水平,整合低效率網點,加強客戶體驗的關鍵環節管理、業務分流及崗位聯動等基礎性服務能力,為零售化業務經營做好基礎保障。同時,充分發揮地緣優勢、扎根地方,注重“支農支小”、“服務兩民”價值訴求,創新信貸產品種類,加強品牌建設,推廣特色化服務,提升金融服務深度、廣度及精度,突出差異化競爭優勢。另一方面,要加強個人短期存款業務競爭能力。強化低成本資金來源考核,設立低成本資金考核項,引導員工開展低成本資金營銷,以平衡流動性和效益性為出發點,科學匡算存款規模,穩妥有序壓降高利率存款。注重加強理財金卡、聚合支付、社??ǖ耐茝V應用,提升客戶場景體驗,增強客戶粘性,拓寬低成本資金來源。

(四)強化風險管理能力

近年來,農信社改革步伐進一步加快,農信社體制機制深層次問題也逐步暴露,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穩妥處置不良貸款,加強內部治理是農商行亟待解決的問題,農商行要做好風險衡量測試,將風險與收益兼顧。要轉變風控機制。實現風險規避到風險管控的轉變,結合自身情況實行全額資金計價,開展FTP管理,構建與自身經營特色相符合的FTP曲線,將存款自律約定上限、LPR、MLF、存款掛牌利率等作為FTP價格水平及曲線形態的重要參考,合理確定不同期限FTP利差。加強數據集成。構建包括資金成本信息、歷史客戶信息、產品信息、成本分攤信息、風險信息等數據的系統數據庫,為加強風險管理做好配套數據支持。

猜你喜歡
商行存款吉林省
13家上市農商行誰能笑傲江湖?
吉林省教育廳新年賀詞
盂縣農商行“整村授信”工程啟動
介休農商行全力推進整企授信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追回挪走的存款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學之歌
負利率存款作用幾何
吉林省完成1.4萬公里農村公路“暢返不暢”整治
生命的存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