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個轉化”助推貴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究

2023-04-18 05:16李璞穎
貴州商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核算價值生態

李璞穎

(貴州商學院 會計學院,貴州 貴陽 550014)

一、研究背景與問題提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簡稱“兩山”理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理論基礎和根本遵循。從宏觀層面來看,“兩山”轉化是指“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的轉化,拓寬“兩山”轉化通道的關鍵是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2010年12月,國務院印發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國發〔2010〕46號)首次將清新空氣、清潔水源、宜人氣候等自然要素定義為產品屬性,并提出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生態產品”新概念(1)2010年12月21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通知》發布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_1884884.htm?eqid=ea22d5d90006f4e500000003646a10f2.。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2)2017年10月27日《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發布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https://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來源:新華社)。2021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到2035年,完善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全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全面形成”的主要目標。(3)2021年4月2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發布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https://www.gov.cn/zhengce/2021-04/26/content_5602763.htm(來源:新華社)。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4)2022年10月16日《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發布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22378.htm.,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舉措,是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轉化的物質載體和實踐抓手。這要求各地區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中心,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結合各地區經濟、政治、文化、技術等方面的實際情況,確立行之有效的生態產品保障、補償、評價、監測等機制。加快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關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戰略全局,關乎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1],對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022年1月發布的《國務院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國發〔2022〕2號),明確了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的戰略定位(5)2022年1月26日《國務院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國發〔2022〕2號)發布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1/26/content_5670527.htm.。貴州立足生態資源稟賦,圍繞提升自然生態系統質量,持續加強自然保護地和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科學推進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截至2022年末,全省共有自然保護區88個,森林覆蓋率62.81%,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100%,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優向好;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0.68萬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2.02萬億元(6)數據來源:《2012年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貴州省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實現了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2022年8月,中共貴州省委辦公廳 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貴州省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行動方案》,旨在“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推進機制”。(7)2022年8月3日,《中共貴州省委辦公廳 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貴州省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行動方案〉的通知》發布于貴州省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guizhou.gov.cn/zwgk/zcfg/swygwj/202208/t20220803_75939081.html?isMobile=false.但貴州依然面臨“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難”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四難”問題。因此,本文貫徹“兩山”轉化思想,研究貴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面臨的難點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對助力貴州踐行“兩山”理論,實現綠色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兩山”轉化的已有研究主要圍繞評價體系、指數測算、實踐案例展開。如朱佳天等構建區域“兩山”轉化評價體系[2]。葉瑞克等基于“兩山”轉化構建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3]。翟華云等研究民族地區“兩山”轉化指數測度[4]。張禮黎等探究桂西南喀斯特—北部灣的生態與經濟之間的價值轉化效率[5]。朱慧超等分析浙江省安吉縣余村的“兩山”示范性實踐為實證案例[6]。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究中,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理論視角展開分析。如謝花林等從自然資本觀視角分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目標與模式[7]。孫博文基于生態資源資本化視角構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理論框架[1]。石敏俊從可持續性視角探討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保護”與“轉化”邏輯[8]。張雪溪等基于馬克思資本循環理論分析生態資本和生態產品的形態轉換與價值實現[9]。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研究中,Wang認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主要是借助市場機制或政府舉措,通過生產、分配、交換及消費環節,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增長的和諧發展[10]。高曉龍等指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關鍵是增加生態產品的附加值[11]。丘水林等分析以政府、市場和社會為主導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的區別[12]。張林波等總結了“生態補償—權屬交易—產業開發—綠色金融—區域發展”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經營方式[13]。在“兩山”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究中,王茹指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是實現“兩山”轉化的關鍵路徑[14]。黃登良等從“兩山”價值的統一性、人民性、理論要素等維度總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15]。陳梅等探索以生態產品價值和生態文化價值之和評估“兩山”轉化成效的方法[16]。

綜上,學術界對“兩山”轉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論框架、實踐路徑、轉化方式等方面,提供了豐富的學理價值。本文基于現有研究,以“兩山”轉化為視角,分析貴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現狀,厘清貴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難點問題,以期為破解制約貴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瓶頸提供策略參考。

二、“兩山”轉化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關系

“兩山”轉化即“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的轉化?!皟缮健鞭D化的實質是將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王茹指出“綠水青山”與“生態產品”的概念相一致,“價值”與“金山銀山”具有緊密的關聯性,“實現”和“轉化”的內涵相互對應,因此,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可被視為“兩山”轉化的理論化表達[14]。換言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內在邏輯是通過促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將生態系統服務(“綠水青山”)轉化為實質性的經濟效益(“金山銀山”),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求的同時,增加經濟財富和社會福利。陳光炬認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內在邏輯體現為“兩山”雙向轉化:第一次轉化即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向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轉化。在保持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平衡性的狀態下,通過推動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發展,體現生態產品價值,從而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第二次轉化即國內生產總值(GDP)向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的轉化。通過采取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等方法,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從而產出數量多、質量優的生態產品,并借助生態消費市場盤活生態產品,將生態產品的經濟效益用于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從而實現“金山銀山”向“綠水青山”的轉化[17]??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就是生態優勢與經濟優勢之間的轉化。

三、貴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取得的成效

2022年7月,中共貴州省委辦公廳 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貴州省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行動方案》,要求“積極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8)2022年8月3日,《中共貴州省委辦公廳 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貴州省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行動方案〉的通知》發布于貴州省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guizhou.gov.cn/zwgk/zcfg/swygwj/202208/t20220803_75939081.html?isMobile=true.(文章來源:中共貴州省委辦公廳 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貴州立足生態資源稟賦,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不斷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一)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協同發展

近年來,根據貴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特征,通過全力實施大生態戰略行動,聚焦山地特色農業,重點發展茶葉、食用菌、蔬菜、特色林業等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9)2020年1月,貴州將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調整優化為茶葉、食用菌、蔬菜、牛羊、特色林業(竹、油茶、花椒、皂角等)、水果、生豬、中藥材、刺梨、生態漁業、辣椒、生態家禽。(2020年7月6日《貴州縱深推進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發布于貴州省人民政府網站:https://www.guizhou.gov.cn/home/gzyw/202109/t20210913_70137398.html),助力發展“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特色生態產業。并且貴州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打造優質煙酒、新型建材、生態特色食品、健康醫藥等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推動產業升級改造。以“千企改造”工程為抓手,深入實施傳統產業綠色化發展,不斷提高綠色生產水平,大幅降低主要工業產品的單位綜合能耗。

(二)全力推進GEP核算制度建設

貴州省積極在赤水市、大方縣、江口縣、雷山縣和都勻市5個縣市(以下簡稱“5個試點縣市”)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并取消5個試點縣市以地區生產總值(地區GDP)和增速為標準的考核機制,制定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范、編制試點縣(市)GEP核算報告、制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方案,通過試點在全省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評估體系(10)2020年6月5日,《我省確定5個縣市為全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縣市》發布于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http://fgw.guizhou.gov.cn/fggz/ywdt/202006/t20200607_62004873.html.。例如,江口縣針對生態產品供給、生態環境質量提升、生態功能保護成效等進行重點評估和考核,并立足縣域生態系統組成與結構特征,從生態系統物質供給、調節服務、文化服務等方面構建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標準,建立縣域GEP核算指標體系(11)2021年9月15日,《貴州江口:打通“兩山”轉換通道 扎實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發布于天眼新聞網站: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0932054150150309&wfr=spider&for=pc.。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于2021年7月批準發布《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范》貴州省地方標準(12)2021年7月8日,《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批準發布〈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程〉貴州省地方標準的公告》發布于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網站:https://amr.guizhou.gov.cn/zwgk/xxgkml/zdlyxx/zlfz/202107/t20210708_68950120.html.,為各地踐行“兩山”理念、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了重要支撐。

(三)大力開展單株碳匯精準扶貧項目

2018年6月,貴州開始實施單株碳匯精準扶貧項目,于2020年11月被列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13)2020年11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的通知》(發改環資〔2020〕1793號)發布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11/29/content_5565697.htm.。截至2023年1月底,該項目共完成全省35個縣11 920戶的單株碳匯開發,累計開發474萬余株,年可售碳匯量4747萬千克,年可售涉及金額1 424.1萬元,累計售出株數448.2萬株,購碳資金總額達1344萬余元,戶均增收1100余元(14)2023年7月4日,《厚植綠色家底持續“生態領跑”——貴州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含綠量”》發布于貴州省人民政府網站:https://www.guizhou.gov.cn/home/gzyw/202307/t20230704_80662003.html(文章來源:貴州日報)。。

四、貴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難點分析

貴州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立足資源優勢,通過發展綠色產業、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推動單株碳匯精準扶貧項目等措施,努力走出一條現代山地特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之路。但由于生態產品市場交易機制不完善、GEP考核制度不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長效機制不健全,導致貴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面臨“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難”的“四難”問題。

(一)生態產品價值度量難

衡量生態價值是生態資產資本化的核心環節。2021年7月發布的《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范》貴州省地方標準,主要核算物質產品、調節服務、文化服務的生態產值和生態價值,但生態價值核算體系面臨著技術與制度的雙重約束。

一是缺乏完整的生態保護監測數據。沒有生態環境監測數據作為基礎,只核算生態價值和生態產值,難以評價“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轉化效果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成效。

二是GEP核算技術方法有區域局限性。GEP核算仍處在區域探索階段,由于生態環境具有區域性特征,各個區域所采用的核算指標、方法和參數不盡相同,缺少統一的生態產品計量標準,這意味著最終度量結果不具有可比性,使得生態產品的經濟價值缺乏科學性估值、標準化定價,從生態資源到生態資產的轉化變現缺乏可信度和精準度。

三是GEP核算體系作用不明顯。GEP核算體系存在重評價、輕考核的問題,導致無法形成生態價值核算的宏觀激勵環境,GEP核算體系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指揮棒”作用尚未凸顯。

(二)生態產品價值抵押難

為解決生態產品價值抵押難問題,貴州積極探索生態產品經營開發區域使用權出讓管理機制、創新融資貸款模式、支持綠色項目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以及籌建生態產權交易所。目前這些嘗試性探索實踐仍面臨一些難題。

一是生態產品價值市場認可度低。由于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難,導致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結果缺乏市場認可度,造成GEP核算結果難以用作信貸擔保獲取資金。

二是生態信用體系尚未構建。以生態信用為基礎的綠色金融服務機制尚未建立,使得生態信用、綠色金融與生態產品價值無法協同發展。

三是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不強。雖然國家政策大力扶持綠色金融,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可用于生態產品抵押的金融工具種類不多,金融產品創新動力不足,金融機構授信激勵不夠。

(三)生態產品價值交易難

貴州為解決生態產品交易難問題,重點打造生態產品價值交易平臺,設立貴州生態產品交易中心,探索森林、碳匯等生態資源權益和生態產品資產證券化交易等途徑,但貴州生態產品交易中心的平臺建設和交易效率有待加強和提高。

一是生態產品交易平臺不健全。在貴州生態產品交易中心官網上,購銷品種僅展示綠嶺核桃、雷山銀球茶、刺梨等九種農副產品,展銷的生態產品種類不多,生態產品的附加值較低,無法實現市場供需精準對接,降低了交易成功率。

二是生態產品交易市場不成熟。生態資源雖可在流通市場上交易,但是生態資源沒有明確的產權邊界,無法劃分主要受益主體,導致市場主體參與交易的積極性較弱,造成生態產品交易市場不成熟。

三是生態產品交易效率不高。貴州生態產品交易中心平臺缺乏生態產品的展示、倉儲、物流、銷售、抵押等全生命周期信息,對生態產品買賣雙方的吸引力不強。此外,現代化信息技術在生態產品供需方面的應用相對簡單,生態產品供需精準匹配度亟待提高。

(四)生態產品價值變現難

貴州在解決生態產品價值變現難問題方面,加速建立財政支付資金分配和轉移機制、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生態環境損害成本內部化機制、生態環境保護利益導向機制。但是,貴州的生態產品變現渠道有待拓寬。

一是生態經營性產品變現渠道受堵。生態經營性產品的生產、流通以及銷售等環節尚未匹配科學高效的配套設施和制度,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核心競爭力。并且尚未有效打造生態標志和地理標志,制約了生態產品的價值升級和品牌建設,阻礙了生態產品的價值轉換。

二是生態公共產品變現渠道有限??v向財政轉移支付是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的重要途徑,但目前沒有以制度的形式確立生態補償橫向轉移支付,對口支援、省內流域生態補償等橫向轉移支付模式尚不完善。

三是生態資產權益交易的變現機制不健全。各類生態資產權益交易尚處于試點建設階段,以生態林權、碳匯和綠化率為基礎的生態資產權益機制尚不成熟,實施路徑有待于進一步探索與改進。

四是生態產權交易市場不活躍。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以政府為主導,市場機制作用相對較弱,導致不同類型的生態產權交易市場各自獨立,缺乏統一、完整和活躍的生態產權交易市場。

五、“三個轉化”推動貴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對策建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論述之一(15)2021年6月3日,《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論述綜述》發布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https://www.gov.cn/xinwen/2021-06/03/content_5615092.htm?eqid=939b858e0001a06a000000066458acf9(來源:人民日報)。,蘊含著發揮生態產品價值的理念,對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橋梁和紐帶。將“綠水青山”好顏值持續轉化為“金山銀山”好價值,造就“綠富美”,已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本文認為“兩山”轉化不僅是“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之間宏觀層面的轉化,還包括“綠水青山”中生態顏值向生態價值的轉化,以及“金山銀山”中經濟價值向生態文化價值的轉化。因此,本文基于“兩山”轉化思想,立足于貴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困境,提出“三個轉化”助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對策建議(如圖1所示)。

(一)生態顏值轉化為生態價值,守住生態底線、提升“含綠量”

生態顏值的保值和增值離不開生態治理。生態治理的主要目標是保持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修復受損的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從而提供滿足社會所需的優質生態服務與產品。貴州作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之一(16)2016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明確首批選擇生態基礎較好、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的福建省、江西省和貴州省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6/content_5109307.htm),應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探索生態保護修復與污染防治“兩手抓”統籌推進思路,以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維護生態安全為目標,推進實施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生態顏值管理模式,從而彰顯優良環境的生態價值。

1.健全和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一是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規制度。貴州省各級政府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17)2018年9月18日,《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發布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https://www.gov.cn/xinwen/2018-09/18/content_5322868.htm.,依據生態文明建設政策并結合自身生態環境保護現狀,完善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碳排放等相關法規制度,規范環境治理工作,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提高生態資源的利用率;并且對浪費國有資源、破壞環境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大懲處力度。

二是建立綠色發展考核機制。主要加強對企業環保行為、資源利用、社會責任、創新能力等方面的評估考核,增加高污染企業的污染成本,壓縮環境污染利益獲取空間,促進高污染企業向綠色產業轉型發展。

三是完善環境稅收優惠政策。完善環境保護、污染物減排、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對綠色環保產業實行稅收優惠,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四是嚴格落實生態信用披露制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公開力度,對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企事業單位,將其生態環保信用評價信息推送至信用中國(貴州)網站平臺,接受社會監督,并作為企業在行政許可、資質等級評定、公共采購、評先創優、金融支持、價格支持、稅收優惠、財政性資金項目支持等方面的信用依據。

2.構建和完善生態審計評價機制

生態審計是從生態文明建設衍生的、維護生態平衡的生態監督手段之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生態審計的目標之一。

一是構建生態審計評價體系。生態審計的重點是貫徹“兩山”理論并制定生態審計評價體系,包括綠水青山審計評價體系和金山銀山審計評價體系兩部分。綠水青山審計評價體系包含國土開發保護、生物多樣性、資源利用等生態原生價值評價指標,主要監督環境狀態、治理績效、生態承載力等情況,促進生態資產化、生態價值化和生態資本化。金山銀山審計評價體系,即生態經濟價值審計,包含環境投入產出效率測度、生態產業結構、生態補償等評價指標,評價生態產業結構、產業綠色化、生態產品等。通過生態審計賦能生態顏值增值,助力生態顏值向生態價值、經濟價值轉化。

二是完善研究型生態審計制度。生態審計是新型的審計業務,審計內容范圍廣且沒有對現行的審計準則制定具體的實施規定。因此,需要創新審計方式,以研究型審計思維為指導,在生態審計實踐中對其規律進行探索和總結,重點研究生態保護、生態治理、生態價值轉化等審計內容,著重研究審計程序、技術與方法、審計報告意見等,有針對性地對生態顏值面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3.加強生態重點領域監管創新舉措

一是創新生態保護紅線監督方法。借鑒全國首個生態環境健康體檢中心——浙西南生態環境健康體檢中心的經驗(18)2020年6月4日,《浙江成立全國首個生態環境健康體檢中心 具備“體檢”“診斷”“治療”“急診”等多元功能》發布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網站:https://www.mee.gov.cn/ywdt/dfnews/202006/t20200604_782831.shtml(來源:中國環境報)。,建設實時在線、覆蓋全域的衛星遙感數字化生態保護紅線監督管理平臺,實現涉水、涉氣、污染源排放等生態治理數字化協同監管。并與生態審計相結合,完善生態保護紅線監督評價指標,對資源利用、城鎮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綠化覆蓋率等進行科學監管與評價,并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體系。

二是實施生態建設重大工程。重點加強對喀斯特生態敏感區及生態脆弱區的保護,實行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推進退耕還林和自然災害治理等重大生態治理工程建設,促進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

4.完善GEP核算制度體系

2021年3月,深圳發布全國首個“1+3”GEP核算制度,主要包括一個統領(GEP核算實施方案統領)、一項標準(GEP核算的地方標準)、一套報表(GEP核算統計報表制度)和一個平臺(GEP自動核算平臺),這意味著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將成為引領深圳未來發展的“綠色指揮棒”(19)2021年3月24日,《深圳發布GEP核算“1+3”制度體系》發布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https://www.gov.cn/xinwen/2021-03/24/content_5595373.htm(來源:新華社)。。目前貴州也已出臺實施《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范》地方標準,但仍需從制定或建設GEP核算實施方案、核算統計報表、自動化核算平臺等方面進一步完善GEP核算制度體系。

一是制定年度GEP核算實施方案。通過年度GEP核算實施方案明確GEP核算方法、規范核算流程,厘清各部門GEP核算的責任分工和工作要求。

二是制定GEP核算統計報表制度。通過GEP核算統計報表規定每個核算數據的來源部門、數據格式、數據更新時間,以及核算工作要求。

三是建設GEP數據平臺。以數字技術為基礎,加快實現對“綠水青山”的實時預測和監測的動態展示。運用大數據、智能計算、衛星遙感等技術,對生態產品數據進行集中收儲和整合,并實現統計數據的在線填報、數據審查、自動核算、自動報表、結果可視化展示等功能,減少傳統繁瑣計算過程產生的人工誤差,提高GEP核算效率。

四是完善GEP核算結果發布制度。在完善GEP核算實施方案、統計報表、自動核算平臺的基礎上,還需推動市、縣、鄉(鎮)、村四級GEP核算結果公布工作,定期向社會各界公布GEP核算結果,加強社會監督,提高GEP核算考核評價透明度。

(二)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守住發展底線、提升“含金量”

生態價值,即自然物之間以及自然物對自然系統整體所具有的系統功能。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需要通過生態效益以貨幣化方式實現。

1.推進自然資源確權登記

一是健全生態資源產權體系。積極探討貴州森林、濕地和水域等各種生態要素的權屬關系,明確國有、集體與私人之間,以及不同權益主體之間的產權和使用權邊界。厘清生態產權主體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等權利與義務,明確其所有者與經營者的權利界限。

二是基于現有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確定“綠水青山”現有的存量、流量和增量,借助大數據技術開展區域性生態產品普查,形成公共產品、私人產品、非標準化產品等各類目錄清單,劃分登記單元、統一編碼,建立生態產權大數據庫和數據跟蹤系統[18],對符合產權確認條件的生態產權及時確權登記,對不符合條件的生態產權需進一步完善。

2.優化生態產業結構升級

一是積極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基礎,以綠色、環保、低碳、循環為原則,把生態發展理念融入傳統三產中,不斷延長生態產品產業鏈、創新生態產品生態鏈,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升級,積極推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服務業的發展,提高生態產業科技含量,擴大綠色產業規模,確保實現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同發展。

二是制定產業準入清單。立足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深入開展生態文明試驗區試點示范,結合《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20)2017年6月30日《2017年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發布于國家統計局網站:https://www.stats.gov.cn/xxgk/tjbz/gjtjbz/201710/t20171017_1758922.html(發布機構:原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等國家標準,修訂完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完善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生物多樣性維護等不同類型功能區的產業準入清單,選擇與生態資源相互促進的綠色產業體系,積極推動綠色經濟的增長。

三是開設環評審批“綠色通道”。將重點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和完善重大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服務檔案,強化環境影響評價的跟蹤服務。為符合環保準入標準、有助于保障民生和促進經濟增長的節能環保建設項目開設環評審批“綠色通道”,保障建設項目順利落地。同時,推動“三線一單”(21)“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資料來源:2021年11月19日,《關于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指導意見(試行)》(環環評〔2021〕108號)發布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網站: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3/202111/t20211125_961692.html.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和應用,指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做好建設項目的環保工作。

3.完善生態產品交易機制

一是大力推進生態產品交易中心建設。通過定期舉辦推廣活動,多元化地推動生態產品的供給方與需求方、資源方與投資方的高效對接,拓寬生態產品交易途徑,以優質的生態產品和服務供給使生態產品消費觀念深入人心,推動在產品和服務中體現生態要素價值,提高生態產品交易效率。

二是建立生態產品質量追溯機制。通過健全生態產品交易流通全過程監督體系,努力實現生態產品信息可查詢、質量可追溯、責任可追查,增強消費信心,促進生態產品行業良性發展。

4.探索金融支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模式

一是開展“兩山銀行”試點工程??山梃b福建省南平市“生態銀行”經驗(22)2020年4月23日,南平市“森林生態銀行”案例入選第一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蹲匀毁Y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第一批)的通知》發布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網站:http://gi.mnr.gov.cn/202004/t20200427_2510189.html.,由市、縣兩級政府出資分別成立運營“生態銀行”:市級“生態銀行”主要負責整體統籌、策劃包裝、招商推介、投融資策劃等;縣級“生態銀行”以收購、租賃、托管、股權合作等方式將零散的生態資源集中收儲、流轉,通過股權合作、委托經營等方式,吸引資金投入,對生態資源進行開發運營,激活生態產品市場,實現農民受益、集體做強、產業提升。

二是創新擔保增信方式。以財政資金為支點,構建生態擔保機制,解決生態產品融資過程中“數據缺、信用缺、擔保缺”等問題。政府牽頭建立財政性“資金池”,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生態環境建設專項基金。

三是創新生態資產抵質押貸款模式。一方面,金融機構可圍繞生態資產的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等開發基于“產權”的抵押貸款產品;另一方面,可基于碳排放權、排污權、用能權、林業碳匯、農業碳匯等,探索“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模式。

(三)經濟價值轉化為文化價值,強化文化自信、提升“含心量”

生態文化,即崇尚自然、保護環境、促進資源永續使用的思想文化,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因此,要將生態經濟價值轉化為生態文化價值,才能助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可持續發展。

1.打造貴州特色生態文化產業

一是延伸生態產品產業鏈。根據貴州省各縣市特色優勢和區位優勢建鏈補鏈延鏈,把生態產品產業鏈延伸到餐飲、休閑、娛樂、旅游等各行業。全力打造覆蓋全區域、全品類、全產業鏈的“生態貴州”地理品牌,從而提高生態文化產業的集聚、配套、融合發展綜合實力。如挖掘醬香酒、羊肉粉、獼猴桃等地方特色食品的文化淵源,進行市場化文化包裝,與綠色食品、生態休閑、生態觀光等產業相結合,創新出一條獨特的生態文化產業鏈,創建生態文化標志性產品,從而提高生態文化的品牌價值。

二是打造生態文化示范基地。堅持生態文明的理念、以人為本的宗旨、資源節約的原則,集聚特色民族風情、自然山林谷地、都市數據家園等元素,連接居住區、特色人文、綠色生態和商業節點,打造具有生態休閑、生態科普、科技體驗、教育文化展示等多功能的生態文化示范基地,促進生態文化與生態產業的業態互融共生。

2.促進特色生態文化資源資本化

一是重點開發生態旅游資源。以貴州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為契機,深入挖掘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加強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之間的合作,促進旅游資源的有效整合與開發,推動生態旅游產業協作創新發展。

二是構建“生態+非遺”新范式。貴州有音樂、節令、民俗、技藝等豐富的非遺文化資源??稍诜沁z所在地建設非遺生態保護區,以非遺所在地的生態環境保護為主線、以非遺整體性保護和傳承為目標打造非遺生態景區,打響“生態+非遺”文旅品牌,推進自然生態環境與非遺文化傳承的融合。

3.塑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態文化治理新格局

一是建立健全全民參與生態環保的機制。生態文化建設需要公民參與其中,最終成果也應由公民共享。因此,需構建完善的公眾參與生態治理體系??山梃b福建省武夷山國家公園的經驗做法,整合鄉鎮和行政村,形成國家公園社區,建立參與決策、參與監督、參與服務機制,引導利益相關方參與重要政策制定,開展生態保護、生態監測等支援服務,共同參與國家公園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共建共享。

二是加強社區生態文化教育工作。通過社區普及生態文明建設,強化公民對“兩山”轉化的認知,提高公民環境保護、綠色消費、生態產品有償使用的意識,營造良好的生態文化建設氛圍。以此提升公民對生態文化的自信心,尊重并發揮人民群眾在生態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構建生態文化價值體系。

猜你喜歡
核算價值生態
2020年河北省國民經濟核算
“生態養生”娛晚年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會計集中核算制下的內部審計工作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2014年GDP首破60萬億
生態
對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