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科視野下的“數字時尚”設計人才的素質特征及培養路徑

2023-04-18 16:23周志鵬
紡織服裝教育 2023年4期
關鍵詞:服裝設計時尚學科

周志鵬,馬 琴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紡織服裝學院,上海 201620)

近年來,新文科建設的研究和實踐備受關注。2022年9月發布的《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使得設計學科的歸屬問題成為設計教育界的焦點話題?!皵底謺r尚”是目前在媒體和行業報告中出現頻次非常高的詞匯。如今,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時尚產業之共識,“數字時尚”將會成為未來時尚產業從設計、制造到展示、交易各個產業鏈環節發展的必然趨勢,因而相關設計人才的培養和儲備迫在眉睫。綜合以上背景,本文從學科視野出發,對“數字時尚”的概念以及其對設計人才能力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并結合新文科、新版學科目錄等國家高等教育變革的熱點,對“數字時尚”設計人才培養的路徑進行初步探索。

一、“數字時尚”概念及人才培養相關研究現狀

關于“數字時尚”的概念,多引用英國時尚平臺LYST與The Fabricant聯合發布的DigitalFashionReport中的描述,“數字時尚”是數字世界交叉學科的一部分,其中包括游戲和密碼藝術[1]。從字面含意上看,“數字時尚”就是時尚與數字技術結合而產生的新業態。這個概念首先來自產業自身的發展,是時尚產業與數字產業相互交融、滲透的過程中產生的自覺的概念。國內學者丁肇辰[2]于2010年提出“數字時尚”概念,聚焦數字媒介和交互媒體在時裝秀場中的應用,闡述了視覺感官層面的“數字時尚”概念;2011年,丁肇辰等[3]結合時尚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總體趨勢,從設計、制造與營銷三個維度描述“數字時尚”產業的發展框架,分析“數字時尚”的當代特征。俞建勇[4]在“2021年中國紡織創新年會·設計峰會”上,明確從時尚產業數字化的角度提出了“數字時尚”的宏觀定義。以上學者都敏銳地洞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5]中 “數字中國”建設所帶來的發展機遇,認為數字技術與時尚融合已成為時尚產業發展的廣闊“藍?!?。賈榮林等[6]對“數字時尚”的概念進行了進一步總結,認為“數字時尚”是數字科技和時尚產業相結合的產物,涉及范圍較為寬泛,其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傳統時尚產業的數字化,即實體時尚產品的數字化制造、展示和線上交易等;另一類是虛擬時尚,即基于AR/VR、區塊鏈等數字技術,能使用戶在虛擬世界中通過虛擬形象表達自我,且不生產實體產品。

國內服裝類高?!皵底謺r尚”設計人才的培養絕不僅是對傳統專業課程體系的加法式改造。面對產業應用、設計工具、設計觀念的變革,除技術性要素的介入之外,“數字時尚”設計人才培養更需要相應的理論創新和人才培養范式創新。如賈榮林等[6]學者所指出的,“既懂數字技術又懂經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這一培養目標的實現,離不開“數字時尚”作為新興學科的確立和發展,同時也有賴于“數字時尚”基礎理論知識體系的助力。

二、“數字時尚”影響下的設計人才素質特征

1.設計工具進化對人才知識結構的改變

視覺文化視域下,無論大眾還是專業人士所觀看或使用的視覺媒介均逐步實現了由平面到立體、由靜態到動態轉變。因此,設計專業教育需要看到這種變化對設計行業的影響。傳統的服裝效果圖(包括電腦輔助設計)作為呈現服裝設計效果的媒介,受限于制圖者本身的繪畫水平。然而三維軟件的制圖邏輯則與工具、材料、紙張無關,是從空間造型的概念上去塑造對象,受眾通過數字模型觀看并體驗服裝的上身效果。虛擬樣衣仿真效果鮮明的優勢,使服裝設計項目降低人力和物力成本的同時,也對設計師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傳統的服裝制作過程依賴于服裝制版工藝及剪裁技術(其中包括CAD軟件和自動化生產線)。但虛擬服裝設計中,原本真實產品對于觸感、舒適性、合體性等涉及人的感受本身的概念,也許會隨著行為主體(即產品使用對象)的轉移而被弱化。人的想象力、主觀能動性與創造力將會得到更大程度的釋放,以便呈現現實世界中無法實現的效果,如真實服裝面料無法達到的質感、絢麗斑斕的色彩、自然靈動的視覺效果等[7]。隨著時尚產業與數字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的深度融合,以及元宇宙概念的應用,原本與時尚產業邊界分明的游戲、動漫產業融入時尚產業,不同行業背景的設計人員頻繁互動。從智能制造的層面看,3D打印技術的應用弱化了傳統工藝流程的重要性,設計師可以與不同學科的科學家、工程師一起探索新的工藝和材料應用。服裝造型也因為材料和工藝的突破而呈現出“反常規、反邏輯”的超現實特征。例如,被稱為3D打印女王的荷蘭設計師Iris Van Herpen,其作品的產生與三維建模技術、3D打印技術都有著密切的關聯。當工藝和技術不再限制創意的可能性時,就可能會有知識背景更多元化的設計者來參與設計。未來“數字時尚”領域的設計師群體構成將會復雜化,人才的知識結構也將進一步復合。

2.設計觀念拓展對設計師思維方式的改變

科學技術是決定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其引導了整個社會群體的創造行為和心智結構的發展方向,并最終影響意識形態的形成。21世紀以來,由交互與數字化構成的新設計已成為當代人類的“根本性境遇”[8]。當技術似乎“無所不能”之時,人類如何與技術共存成為當下最棘手的設計追問[8]。但是,新科技手段背后的工具理性不能就此變為設計觀念的“唯工具論”,工具是實現設計成果的手段,真正起決定作用的仍是設計者的思考。同時需要認識到,某種意義上工具(及其關聯的各種學科知識)反過來也會影響創意思維的表現。新技術、新科技必然會引發新的設計思維方法論,原本藝術設計所依賴的是設計思維和人文藝術思維的結合,當下的藝術設計則可能是設計思維、人文藝術思維和科學思維的組合。傳統的設計專業訓練是從形式美法則入手,而“數字時尚”設計可能從科學實驗開始,從實驗結果中獲取創作靈感。

現當代設計對設計觀念的認識除了方法論的層面,還涉及本體論和認識論。以往時尚產業和設計倫理需要回應的課題,例如,“非物質主義設計”“可持續設計”等后現代理念,時尚產業擴張帶來的環境壓力、能源、動物保護問題等,都可能在“數字時尚”這一領域得到新的解答?!皵底謺r尚”把服裝設計的行為主體和對象同時導向了非物質性。一方面,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有可能參與時尚設計,并逐步替代人類設計師完成部分工作。據報道,目前像Disco Diffusion、谷歌Imagen等AI平臺已經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實現自動數字藝術創作。特別是在服裝設計領域,谷歌Project Muze僅憑用戶的興趣、情緒、喜歡的藝術風格和性別等信息就可設計個性化的服裝作品,由此可見人工智能作為未來設計師的潛在實力不容忽視。另一方面,服裝設計原本為保護和裝飾人體而存在,其設計目標就是為人提供穿著的效果和體驗;然而“數字時尚”設計的服務對象隨著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并存而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用戶群體。未來消費者對時尚穿著的需求不僅來自人類本體的需求,同時還可能來自虛擬世界的數字替身。當今時尚與文創產業的高度融合使得數字內容存在多場景應用的可能性,同樣的虛擬服裝或角色不僅可以出現在時尚品牌的推廣策略和商業計劃中,同時也可能是動漫IP的視覺拓展和游戲世界的虛擬裝備。因此,數字時代設計內容的需求和呈現可能是多產業聯動的結果,這對設計師創意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從學科視野看時尚設計人才培養的數字化轉向與路徑

1.新文科人才戰略要求服裝設計人才培養繼續走學科融合之路

新文科體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文科教育改革的整體發展脈絡。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少專家學者[9-11]都開始不斷反思文科教育如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如何通過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以及人文科學內部各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培養能夠服務新中國建設的應用型人才。無論是學科交叉融合、人才培養范式創新,還是適應產業發展需要,其根本是遵從國家需求這一總體導向。

發展“數字時尚”產業是中國時尚產業走向世界的必經之路。充足、優質的“數字時尚”設計人才則是實現這一宏偉藍圖的保障。由新文科的探索歷程可知,學科專業是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革新的。應對當今時尚領域的快速變化,高校需要在學科交叉、師資整合等方面有足夠的積淀來應對專業不斷更新升級。作為文科教育的服裝設計類專業一直處于知識、技術、觀念迭代的前沿,因此必須抓住新文科建設的契機,以謀求人才培養目標、路徑和范式的轉變,從而使專業在數字化發展道路上走得更遠。卞向陽等[12]研究指出,就新時代的服裝產業進步而言,中國服裝產業是以時尚為導向、科技為支撐的雙輪驅動的產業集合,不僅時尚的邊界越來越寬泛、變化的規律性越來越模糊,服裝產業與互聯網、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的結合更加緊密。此外,服裝產業還面臨上游材料行業和下游消費者的快速多變,因此需要服裝設計教育重構以及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在數字時代,人工智能、虛擬設計、智能制造等知識介入專業課程體系,使服裝設計類專業呈現較明確的數字化發展趨勢。作為對這一趨勢的回應,服裝設計類專業在人才培養目標、專業特色、課程體系構建等諸多方面,均需要體現對“數字時尚”的密切關注。更為重要的是,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應繼續推進傳統項目制教學轉型、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升級,圍繞“數字時尚”概念,將設計目標、設計方法、設計成果的創新融入學生的學習過程。

2.新版專業目錄催生“數字時尚”設計新專業

2022年9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頒布的《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對原“設計學(1305)”進行了調整。新的“設計學(1403)”并入交叉學科,成為交叉學科之下的一級學科(并標注可授工學、藝術學學位)。將設計學位列入交叉學科,從而把作為藝術的設計和作為科學的設計區分開,為工科設計學和藝術設計學之間的論爭按下了暫停鍵。設計學歸屬藝術門類,根源于現代設計運動發展的歷史性因素。然而當前設計學理論的內涵并非只停留在藝術設計的層面,例如反設計、可持續設計、體驗設計等設計思潮已經遠遠超出藝術設計的范疇。祝帥[13]提出西方20 世紀設計理論興起發展的兩條線索:一條是包豪斯以來的設計美學傳統;另一條則是“大設計”或者說“設計科學”,以赫伯特·西蒙為代表。西蒙的基本構想是將分散在各個門類的人類設計知識和智慧進行整合,從而上升為一門基礎科學?,F在,設計學歸類在交叉學科,實際上非常接近于西蒙的設計學建構,也對“數字時尚”設計作為新專業的確立帶來了啟示。

傳統服裝設計的研究內容是圍繞著現實中人的著裝的形式美感、個性化、舒適性等方面來展開的。雖然在知識體系上體現了豐富的學科交叉屬性(藝術與工學之間的緊密關聯),但這種關聯總的來說還是建立在傳統的藝術設計學科和產業結構上的?!皵底謺r尚”概念的提出來自于虛擬現實、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變革的大背景,其產業應用已經導致人的認知方式、知識體系、生活觀念以及社會景觀產生了極大改變。隨著設計工具的進化、設計觀念的拓展,傳統的服裝設計類專業已經無法回答產業融合的時代命題。例如,數字空間中出現的各種高度形式化但無關穿著體驗的服裝設計作品、3D打印趨勢下超越現實材料且不受工藝制約的奇特造型,這些設計都是傳統的服裝藝術設計理論知識和技術所無法涵蓋的。未來服裝設計的創作過程離不開強大的技術團隊,科技一定會促使傳統的工藝制作技術和設計理念重構。隨著科學技術迭代的速率加快,社會問題愈加復雜,沒有一個問題可以完全由設計學科獨立解決,多學科、跨學科,學科間的合作已經成為新常態[14]。由此可知,“數字時尚”設計也許并不會滿足于作為傳統服裝設計類專業的發展分支,最終會成為交叉學科下的新專業,這也體現了設計這樣一個時刻處于動態更新的學科其屬性的復雜性。如克雷格·布雷姆納等[15]的研究表明:設計的專業性正在消解,以往被視為獨立的設計學科(如產品設計、平面設計、紡織品設計、時裝設計等)之間的界限已經被打破,并且持續消解或融合。

3.“數字時尚”設計人才培養路徑分析及展望

在“數字時尚”設計成為獨立開設的專業之前,可以依托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開設“數字時尚”實驗班來培養“數字時尚”設計人才(如2019年北京服裝學院成立數字時裝設計創新實驗班)。利用實驗班構建師生知識背景和思維方式多元化的跨學科、跨專業學習環境,探索出知識、能力、思維多方復合的人才培養之路,以便為未來“數字時尚”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實驗班的運作可以通過校內專業教學和校企協同培養兩個方面協作完成。校內專業教學可以充分利用創新選修課和創新創業項目為學生提供綜合性校內學習體驗,并鼓勵不同專業背景的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研究設計課題;校企協同培養則體現在育人機制的改進上,通過嫁接企業資源、引進企業技術,可以有效彌補高校缺少專業技術型師資的不足,學生通過企業可接觸到最新的專業知識和真實的市場需求。

“數字時尚”設計人才的培養不僅僅是數字化、技術性人才的培養,其發展后勁和前景取決于高校合力對“數字時尚”設計這一新興交叉學科下新專業的基礎理論架構和學術研究。通過購置先進設備和軟件、引進企業師資以升級高校教學條件是人才培養的基礎保障,但如何利用這些軟硬件設施和校外資源,使其充分服務人才培養和專業改革,從而開拓出一條適合中國社會發展需要,同時又能自足和發展的“數字時尚設計”教育路徑是學科、專業發展的關鍵。面對設計工具、設計觀念等諸多因素的改變,設計學與相關學科的交叉融合,以及設計學自身的革新將在廣度和深度上日益拓展,“數字時尚”設計人才的培養也不應局限于對原有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加法式改造,而應立足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對現有時尚設計理論和實踐體系進行創新性的改革和探索。

四、結語

當今科技發展速度之快、技術革新應用的范圍之廣,令人驚訝。高等院校在主動應對數字技術革命對人才培養目標、范式改革所帶來的需求的同時,應當避免單一的技術主義傾向,并意識到“數字時尚”設計人才培養不僅需要在工具、技術層面對傳統專業進行知識補足,更應充分考慮“數字時尚”設計作為全新的學科交叉型新專業的獨特性及其知識體系的構建。

新文科給予的啟示就是站在新時代社會變革的角度,用全新甚至超前的思維方式審視“數字時尚”這一富有生命力的新興設計學科,并從理論框架到實踐方法對其進行充分研究。新文科、新版學科目錄所提倡和推行的學科交叉,絕不是導向工具理性的單一向度,而是體現了建立在理論創新、設計思維及方法創新、人才培養范式創新等更具宏觀意義的專業教育反思。在時尚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下,國內服裝類高校必須明確以新文科建設為指引,結合時代需求,突破固有的教學理念和育人模式,積極響應產業變化帶來的人才需求,以賦能中國時尚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服裝設計時尚學科
【學科新書導覽】
幾何思維在服裝設計上的應用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當代綠色生態服裝設計的反思探索
“超學科”來啦
基于服裝設計工作室的實踐教學改革
環保很時尚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美妝fun時尚盛典
時尚首次觸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