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視域下來華留學生管理服務優化研究

2023-04-19 20:35徐正威劉衛紅
中原工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留學生一帶一路服務

徐正威, 孫 瑋, 劉衛紅

(1.中原工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07; 2.中原工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07;3.中原工學院 外國語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07)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和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的大力實施,我國來華留學生規模迅速擴大。據教育部統計,改革開放初期國內接收來華留學生的院校約有23所,來華留學生數量在1200人左右,而到2018年國內接收來華留學生的院校突破千所,來華留學規模超過49萬人。其中,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沿線國家來華留學生人數持續攀升,從2013年的14萬人增長到2018年26萬人,年均增長率為12.8%,其人數在全球來華留學生總數中占比也由2013年的40%增至2018年的53%。隨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在多重因素的沖擊下來華留學生數量也受到一定影響,但中國仍是全球主要和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國。2023年10月,在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提出10周年之際,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以這次高峰論壇為標志,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新階段(以下簡稱“新階段”)已經開啟。本文以來華留學生一線管理工作者的視角出發,通過分析新階段來華留學事業所面臨機遇和挑戰,結合日常管理服務中凸顯的問題和短板對優化來華留學生管理服務模式和促進實現“規范管理、提質增效”的目標提出相應建議,進而為服務“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培養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撐進行積極的思考與探索。

1 新階段來華留學生管理服務轉型升級的意義

2023年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進“留學中國”品牌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經驗、發出中國聲音,增強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1]。2023年7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復信南京審計大學留學生,再次體現了總書記對新時代來華留學生教育的重視和關心。來華留學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友好合作關系、提高我國的全球影響力,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作為民間交流的使者,來華留學生是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的生力軍。

早在2018年,中國就已經躍居世界第三大、亞洲第一大留學目的地國,僅次于美國和英國。當前,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積極推進高校來華留學管理服務的轉型升級,深耕“留學中國”品牌建設,不僅具有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大局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意義,也具有提升高校自身國際化辦學水平和推進來華留學事業可持續發展的現實意義,還有發揮大國影響、傳播中國文化、樹立中國形象、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時代意義。

1.1 有利于提升我國教育國際影響力

來華留學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教育對外開放和對外形象的窗口。但當前國際教育占主導地位的部分國家仍然具有很強的“霸權思維”,國際化“文化霸權”仍然存在[2]。當今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比以往更容易“上熱搜”、被圍觀,但我們手中的麥克風還不夠多,音量還不夠響,舞臺上還有不少“麥霸”,關于中國的噪音、雜音還不少。然而,國際環境越是嚴峻、局勢越是復雜,就越凸顯人文交流的價值和重要性。來華留學生群體作為中外友好交往的橋梁和促進民心相通的紐帶,為發出中國聲音、傳播中國文化和提升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提供了有力支撐。因此,把握“新階段”的時代契機,實現高等院校來學留學生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有利于培養出高質量的國際化人才,進而吸引更多的國際學生來華求學,也將進一步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促進我國從留學大國到留學強國的轉變。

1.2 有利于提升中華文化傳播軟實力

人文交流是我國對外交往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國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途徑[3],來華留學工作則是發揮大國影響、傳播中國文化、樹立中國形象、推動世界認同的奠基工程。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提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等,這為加強中華文化文明的國際傳播指明了方向。盡管西方國家在科技、設施等方面相對領先,但部分東亞國家或地區反而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教育體系——儒家文化圈。當前,我國來華留學生群體基本處在18-40歲年齡段,在價值取向上具有可塑性,較易認同新思維和新話語[4]。因此,在新階段通過提升留學生的管理模式,增強他們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將會培養新一代知華友華愛華人士,為中華文化對外傳播提供青春使者。

1.3 有利于提升學生全球勝任力

當今時代是一個全球化時代,全球人才流動、全球人才競爭是新時代的重要特征。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國際化人才,既是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的趨勢,也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同時,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參與全球治理已成為重要發展趨勢,需要大量既熟悉國外環境又對中國有一定了解的國際化人才。來華留學生群體不僅對中國文化、社會較為了解,又諳熟母國語言與文化,是中國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急需的人才。因此,在新階段通過探索來華留學生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抓好第一課堂的課程教學,組織好第二課堂的課外活動,探索第三課堂的創新[5],通過專業化管理服務團隊從多維度全方面培養學生視角思維、開放和包容的態度與價值觀,提升他們未來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全球勝任力,將為我國參與全球治理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撐。

1.4 有利于推動青年命運共同體意識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并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列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世界青年發展論壇中指出,留學生們應與中國青年加強交流互鑒、增進相互理解、發展長久友誼,攜手為促進民心相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青年最能代表未來,青年如何看待、思考和應對全球性挑戰,將決定未來世界的面貌。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過程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展示青年的責任與擔當。進入新階段,通過探索優化來華留學生的管理模式,通過“共情”傳播凝集留學生的認同與共識,對發揮好該群體作為中外文化溝通、文明互鑒的橋梁作用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積極意義。

2 新階段來華留學生管理服務升級的挑戰

受新冠肺炎疫情、經濟衰退等因素影響,以及疫情防控期間部分西方國家將病毒“政治化”、“污名化”,此前對部分境外留學生的認知和認同造成了潛在的負面影響,給我國來華留學事業帶來了新的困難和挑戰,同時以往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也存在一定短板,已無法滿足精細化管理服務的要求。目前來華留學生管理服務模式主要分為3大類。一是學校的招生部門統一負責國內外學生的招生和錄取工作,教務處、研究生處和專業學院統一負責國內外學生的培養管理。學生處統一負責國內外學生的學籍、獎學金、思想教育、學生活動、緊急事件處理等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學校國際處下設留學生管理辦公室,負責國際學生的海外招生、錄取及留學生日常服務與管理工作,并與教務處、各學院等部門協調處理留學生事務。三是學校設立國際學院,統一負責國際學生的招生、錄取、教學培養、日常管理等事宜。國際學院不承擔具體教學任務,但需要協調各專業學院安排師資完成留學生教學工作。以上模式各有利弊,在管理中發揮著不同作用。

以河南12所招收來華留學研究生的高校為例,在管理服務方面,基本實行的是學校和學院兩級管理模式。一般設立國際學院負責留學研究生的日常管理服務,教學由研究生處牽頭,相關專業學院及其導師具體負責;涉外政策指導、信息報送等一般由學校國際處或者外辦負責;宿舍與飲食服務由后勤服務公司提供,安全問題由保衛處負責。這種組織架構看似清晰合理,但也存在諸多問題,主要是管理留學生的主體眾多,難免產生具體責權不明和分工不清問題,加上普遍缺乏統一有力的組織協調,在實際工作中各部門協調溝通量大、成本高,容易造成簡單問題復雜化、復雜問題棘手化,導致管理效率和水平不甚理想。所以,此模式下多個管理主體之間的協調溝通機制有待完善,留學生跨文化適應能力的培養有待提升,中外學生趨同化融合管理與服務有待加強,留學生社團與二課活動體系化建設有待強化。

本文還通過“留學生對學校管理服務的感受性和期望度,以及對參與學校社團及課外活動的認可度和需求性”兩個角度,在兩個地區兩所高校的留學生中做了調查問卷。在影響來華留學生選擇中國大學留學的主要因素排序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學校師資水平和教學質量,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學校服務管理水平,超過了“城市、校園環境與設施”因素和“學校聲譽與知名度”因素的影響,可見學校的管理服務水平對留學生在選擇學校方面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在“管理服務的可靠性”和“管理服務的反應性”兩部分調查問卷中,“感知的服務質量”的認可度和非常認可度比較高,但整體上均低于服務質量期望值,說明兩所高校對來華留學生的管理服務水平還存在提升的空間。

3 新階段來華留學生管理服務升級的舉措

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時代背景下,面對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服務等方面的挑戰,高校須結合實際情況與學生規模,以問題為導向,以提質增效為根本,加強頂層設計和管理團隊建設,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吸引優質生源,在深化和細化“趨同化管理”的同時注重留學生的文化差異和合理訴求,引導留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進而推動新時期、新形勢下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與服務的轉型升級,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來華留學教育品牌。

3.1 加強頂層設計,打造專業化管理團隊

新階段高校應從頂層設計出發,結合自身校情學情和三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明確部門分工,強化責任意識和協調配合,打造一支相對穩定、愛崗敬業、熟悉外事、精于管理的留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隊伍,做好留學生管理干部的職業規劃和考核考評,并定期開展語言、政策、法規等方面培訓,不斷完善日常管理服務能力和應對突發情況能力,為留學生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提供人才保障。

3.2 吸引優質生源,探索招生新模式

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指出,“要做強‘留學中國’品牌,打造‘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升級版?!薄耙粠б宦贰毖鼐€有65個國家44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二。新階段高校應該把握時代機遇,在招生模式、渠道及宣傳策略方面創新思維,構建來華留學生招生管理的新體系。一是拓寬招生模式,優化生源質量,比如探索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企業開展校企合作,進一步拓寬來華留學生“政產學”培養,加深產教融合,積累穩定的優質生源。二是優化招生流程,嚴把“入口關”,開展包括語言能力、專業知識、中國概況等的線上面試,積極推進各學院開展留學生入學考試。三是加強招生宣傳,提高學校吸引力。結合自身的學科、地域優勢,通過各類平臺推介學校的特色項目,進一步發揮在校生和國內外校友的宣傳力量。

3.3 深化細化“趨同管理”,促進全方位全過程育人

2019 年 7 月,教育部國際合作和交流司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將進一步“推進中外學生趨同化管理[6]。首先,要深化細化趨同管理。趨同化并不意味著等同化,不是無視差異性的簡單統一與趨化,更不是在教育管理的實際工作中 “一刀切”,而是既要實現對中外學生的一視同仁,又要關切留學生的“合理訴求”,應對原有的教育管理制度做一個整體提升,使雙方在教育教學上能夠共同學習交流,在文化交流過程當中相互尊重、相互借鑒和相互吸收[7]。因此,要從培養國際化人才的角度因校制宜,創新管理協同機制,加強學生國情校情和法律紀律的教育,在教學、管理和服務享有的權利、責任、義務和校內資源方面一視同仁之外,同時也要正視他們在風俗習慣、語言文化和宗教信仰方面的差異,提高留學生對學校管理服務質量的感知度。此外,還要豐富留學生第二課堂的內容和形式。組織具有導向性、目的性和趣味性的第二課堂活動,[8]提升留學生參與漢語角、創新創業比賽、文體競賽、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等活動的深度和廣度,促進中外學生的“雙向趨同”,真正實現中外學生的共享共融;最后,加強思想引領。作為高校人才培養重要組成部分的來華留學生教育,存在重教學輕育人、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當前國際形勢復雜,我們要做好應對國際輿論斗爭的準備,因此在留學生群體中加強引領,在潛移默化中讓他們理解和認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例如,通過實地走訪、參觀、調研當地的農村、社區和企業,使留學生親身感知中國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和發展成就,客觀真實地傳遞中國形象,增強留學生主動融入,自我趨同的動力。

3.4 引導自我管理,優化管理服務體系

新階段,針對來華留學人數的不斷增多,要以來華留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與自我服務”為原則,努力激發他們在管理過程中的積極性。要大力引導和扶持留學生自我管理組織的建設,在促進管理模式的提升發揮[9]。一方面,作為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留學生自我管理組織可以定期收集大家所反映的學習、生活、心理、就業等方面的問題、困難和訴求,通過骨干學生及時與留管人員和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既拉近了管理服務對象與管理者之間的距離,也增進了彼此的信任,提高了管理服務的質量與效率。另一方面,留學生自我管理組織可以協助各項規章制度有效地推行和實施,消除學生因文化教育背景差異而存在對政策理解上的偏差或者錯位。還可以通過和中國學生的校內組織如學生會、社團的交流,促進中外學生互學互鑒,真正實現自我服務和自我教育。作為管理體系的補充和輔助,留學生自我管理組織的建立將對管理模式的創新和提質增效發揮重要作用。

4 結語

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新階段,探索優化來華留學生的管理服務模式是貫徹落實“規范管理、提質增效、內涵發展”教育理念的舉措,將有利于擴大來華留學規模,吸引更多國際學生留學中國,培養一大批知華、友華、愛華人士,服務國家戰略和外交大局,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建設人力資源。

猜你喜歡
留學生一帶一路服務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留學生的“撿”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從“滿意服務”到“感動服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