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職院校教育評價改革的探析

2023-04-19 21:29于瀛軍張春鳳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10期
關鍵詞:院校教育技能職業

于瀛軍 周 敏 張春鳳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提出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健全職業學校評價,推進深層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務區域發展和服務行業、企業為評價標準,通過創新高等學院評價模式,建立符合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評價機制,建立高等職業院校評價模式,形成基于新時代高等職業院校的評價方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高等職業院校培養出國家需要企業認可家長滿意的高技能人才。

一、新時代高職院校教育評價現狀

隨著高職院校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發布以后,新時代高職院校需要進一步完善教育評價體系,建立科學、全面、多樣化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和評價,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目前高職院校教育評價體系存在很多需要提高改進的地方:

(一)評價標準不明確

各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教育理念、培養方案等存在差異,不同地方學生的生源差異較大,教師水平、課程設置、教學資源等也各不相同,教學質量評價指標也不同,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難以制定全面、客觀的評價標準來衡量教學質量。

(二)評價主體單一

目前,高職院校教育評價的主體主要是學校管理人員和教師,而學生、企業、行業協會等利益相關者的參與程度較低。這種單一的評價主體導致評價結果缺乏全面性和客觀性,不能充分反映高職院校的教育質量。

(三)評價方法不科學

高職院校教育評價體系中存在評價方法不科學的問題。傳統的評價方法主要依靠考試成績和教師評價,這種方法不能充分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也不能反映行業、企業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四)評價結果反饋不及時

高職院校教育評價體系中存在評價結果反饋不及時的問題。由于評價結果需要經過整理、分析、審核等多個環節,因此不能及時反饋給相關人員,影響了教學質量改進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五)評價體系不夠完善

高職院校的教育評價主要集中在課堂教學和考試成績上,對實踐環節、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等方面的評價相對較少,導致評價結果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整體素質和職業能力。

二、新時代高職教育評價改措的舉措

為了提高高職院校教育評價的質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服務社會的能力,需要從教育評價機制、評價模式及評價方法等多個方面進行改進。

(一)新時代高職院校教育評價機制

1.以職業能力為導向。評價機制應該以職業能力為導向,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包括專業技能、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等方面。在評價過程中,應該重點考察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在實習或工作過程中的表現。

1.2.2.1 基礎護理 在止血完成之后,讓產婦平臥,抬高其下肢,給予產婦持續性低流量吸氧,保障產婦呼吸道的暢通,做好保暖工作,觀察產婦呼吸、血壓、小便顏色、脈搏、子宮恢復、心肺功能情況,記錄好尿量與補液量。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之前和患者溝通,介紹治療情況,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

2.多元化評價方式。評價機制應該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除了傳統的考試成績,還應包括學生的實踐能力、職業素養、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表現。對于不同類型的學生,如特長生、創新人才等,應制定個性化的評價方案,充分挖掘其潛力和優勢。這樣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能力水平。

3.社會參與評價。評價機制應該引入社會參與,邀請企業、行業協會等機構共同參與評價過程。這樣可以更好地反映市場需求和行業標準,提高評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二)新時代高職院校教育評價模式

新時代高職院校教育評價模式需要積極探索和實踐,建立以職業能力為導向、多元化、行業企業參與、以過程為導向和以目標為導向的評價模式。

1.行業企業參與的評價模式。通過與行業企業合作,引入行業標準和企業評價機制,建立行業企業參與的評價模式。這種評價模式可以更好地反映市場需求和行業標準,提高評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行業企業的需求和標準,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好準備。

2.以過程為導向的評價模式:這種評價模式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長過程,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發展潛力。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觀察和記錄,可以更好地發現學生的潛力和優點,同時也能夠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3.以目標為導向的評價模式:這種評價模式強調學生的目標達成度,即通過制定明確的目標和標準,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表現。這種評價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方向,提高學習效果和達成度。

4.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評價模式應該采用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定量評價可以通過數據和指標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成績,而定性評價則可以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合作精神、創新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兩者相結合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學生的能力和素質。

5.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評價模式應該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形成性評價主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表現,終結性評價則主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和畢業標準。兩者相結合可以更好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能力水平。

總之,通過這樣的評價模式可以更好地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際能力水平,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指導和支持。同時也能促進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提高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

(三)新時代教育評價方法

基于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教育評價方法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學生綜合素質檔案:通過建立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可以全面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能力水平、社會實踐、實習經歷等。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能力和潛力,同時也方便企業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估。

2.采用大數據技術進行評價:通過采用大數據技術進行評價,可以更加全面地收集和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和信息。通過對這些數據和信息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能力水平,為教學和人才培養提供參考。

3.引入第三方機構進行評價:通過引入第三方機構進行評價,可以更加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能力水平。第三方機構通常具有專業的評估能力和獨立的地位,能夠提供更加客觀和公正的評價結果。

三、高職院校評價改革具體做法

高職院校教育評價改革理念及發展水平不同,評價關注的維度也有所不同,下面以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為例,探析教育評價具體內容。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黑龍江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精神,把推進教育評價改革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系統設計,多部門聯動,統籌推進。

(一)破解瓶頸,深入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和社會服務成效作為專業辦學質量評價、專業診改和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將就業率、留省就業率等納入重點監測指標,將教師承擔農民培訓和技術服務等作為核定教師績效工資、崗位聘任等條件,推動校企合作和社會服務提質升級。

(二)踐行教書育人使命改革教師評價

把師德師風作為教師考核第一標準,完善《建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實施辦法》等制度,打造“師魂匠心”文化品牌,開展師德師風專項考核,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突出教育教學實績,修訂完善了《學院崗位設置與聘用管理實施方案》《專業技術職務評審辦法和聘用標準》等文件,克服“五唯”傾向,建立了以業務能力、教學實績、服務“三農”貢獻等為核心內容的評價體系。

(三)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改革學生評價

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作為學生獎助學金評定、先優評比等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制定《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管理辦法》,從課程、實踐活動和日常養成三個維度做好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評價;強化技能培養,全面開展“1+X”書證融通改革,專業覆蓋率97.8%,2021年證書考試通過人數和通過率達全省第一;嚴把人才培養質量關,所有專業實施技能抽測,225項技能8000余人次抽測合格率為96%。

(四)營造良好環境改革用人評價

打破“唯學歷”,引進??茖W歷高技能人才作為實訓教師,打破“唯職稱”,按課堂教學效果確定三級課時津貼分配標準,初步建立了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目標的人才使用機制。

(五)暢通終身學習,將學分銀行制度納入學校評價體系

終身學習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趨勢,人們不再只通過傳統的學校教育來獲取知識和技能,而是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進行學習。學分銀行制度是一種靈活的學分管理制度,可以幫助學生將不同類型的學習成果進行認定、積累和轉換,從而暢通終身學習。通過試點專業的校企合作、1+X證書、現代學徒制、技能抽測認定等多種手段,可以推動多種形式學習成果的認定和轉換。例如,學生在校期間獲得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參加的校企合作項目、完成的課程作業等等,都可以被認定為一定的學分,從而方便學生完成學業。學院積極推進學分銀行項目建設,目前已有中藥制藥鑒定、作物生產技能、現代農業經濟管理、物流管理和汽車檢測五個專業完成試點工作,并獲得省級評定A級三個專業,B級2個專業,省級學分銀行五個專業學生全部注冊使用。

(六)探索書證融通模式,將“學歷證書+X證書”制度融入人才培養評價指標

書證融通是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它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要求融入人才培養方案,以培養企業急需人才為目標。通過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與學歷證書相結合,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使其更符合企業的需求。在書證融通模式下,學生需要同時獲得學歷證書和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才能畢業。這可以激勵學生在校期間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

(七)創新培養模式,將現代學徒制、訂單班納入學生評價指標

現代學徒制是通過學校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教師、師傅聯合傳授,對學生以技能培養為主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將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學院在33個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入選學徒班學生855人;將現代學徒制、訂單班培養納入地方高職院校教育評價指標體系,推動高職院校通過招生招工一體化、教學課程實訓標準體系建設、教師和企業師傅“雙導師”團隊建設、校企共建共享教學資源體系、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企業導師進課堂等有效途徑推行現代學徒制。

(八)強化核心技能,將學生技能抽測納入評價指標

技能抽測是一種對學生所掌握的技能進行抽樣檢測的方式,主要用于評估學生的技能水平和能力。技能抽測通常包括對學生所學習的專業或課程中的關鍵技能進行抽樣檢測,確保學生能夠掌握所學專業或課程的核心技能,并具備相應的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通過技能抽測,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在技能掌握方面的不足之處,以便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調整和改進,同時也可以作為學生成績評定的依據之一。在技能抽測中使用筆試、實際操作、模擬演練多種評估工具和方法,以全面評估學生的技能水平和能力。此外,還需要根據所評估的技能制定相應的評估標準和評分標準,以確保評估的準確性和公正性。學院進行統一設計,根據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將專業核必課中的技能項目每學期設計三個項目,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學生通過晚自習、課余時間和教學實習等時間,到實訓室集中訓練,學院和系部根據學生掌握情況進行抽測,給出評價結果并將評價結果做為系部教學考評指標,通過技能測評價讓學生掌握核心技能,提高崗位對就性、就業對口率,提高綜合競賽能力。

(九)實施校企合作,搭建“政企校行研”合作交流平臺,深化產教融合、區域協作

通過國家級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內部治理機構、決策機制等系列管理制度不斷完善,保障了職教集團科學、高效運行,牽頭成立牡丹江市職業教育協同發展共同體,集聚辦學資源優勢,促進教育鏈和產業鏈有機融合,推進區域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建設4個產業學院,其中大北農現代農牧產業學院和阿里農村電商學院入選省首批職業教育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2個合作企業入選省2022年產教融合試點企業培育名單;牽頭制定東北黑蜂國家標準1項、市級食用菌標準4項,助推了區域特色產業發展。通過校企合作水平評價專業辦學能力,有效提高職業院校核必競爭力。

總之,新時代高職院校教育評價改革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建立全面的評價體系、引入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強化社會參與和行業合作、注重教學投入和改革創新以及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科研創新等方面都是新時代高職院校教育評價改革的重要方向。

猜你喜歡
院校教育技能職業
高級技能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職業寫作
秣馬厲兵強技能
拼技能,享豐收
論美術教育在高職院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我愛的職業
畫唇技能輕松
高師院校教育實習評價的困境與出路
高職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